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兄弟们,请支持正版吧!一章只有几分钱,对作者却是莫大的支持,整本三百万字的书看完也就是几块月饼的钱,却可以让作者继续把书写下去,并且有更多更好的作品摆在你们的面前,何乐而不为呢?
*********
秦川又一次认识到德军有如“闪电”般雷厉风行的作战风格,他们几乎是刚到战场就投入了对敌军防线的进攻。
这种做法当然是正确的,因为与自己的对手比起来德军总是在素质上占有优势。
对于素质好的部队来说,即便没有充足的准备时间也能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因为士兵们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就比如现在,炮兵架起炮朝敌人防线实施炮击,坦克在步兵以及不断往前延伸的炮火的指示下往前推进,步兵跟着坦克掩护协同,反坦克炮在后方架设准备对付敌方突然出现的坦克……
反观南非1师,虽然他们以逸待劳占据防御优势,但面对突如其来的德军的进攻却不知所措乱成一团,这可以从他们毫无目标往德军方向的乱打乱射的子弹和炮弹可以看得出来,有些炮弹甚至偏离德军数公里外的位置……这让德军官兵们都有些傻眼了。
其实这应该说是德军官兵们第一次与南非殖民军作战有些少见多怪。
南非1师,这是一支几乎可以说处于原始状态的部队,他们与原始部落的区别,就是装备的是步枪、大炮而不是长矛、弓箭。
然而他们的装备是比原始部落好,但战术思想却还是原始部落的那一套……他们认为打枪、开炮能否命中目标并不是依靠什么“三点一线”或是“抛物线弹道”的计算,与这些东西比起来他们更相信神灵。
简单的说,就是如果有神灵保佑,那么他们只需要把枪口朝向敌人的方向然后扣动扳机就能击中目标,否则再怎么瞄也没用。
所以南非1师在战斗前往往会做一些法事,比如请巫师绕着火堆手舞足蹈一番,或是用鸡血染红的布条绑在枪管上等等。
与之相适应的,他们还认为用不着学习什么隐蔽、跃进等战术动作,因为起决定作用的当然不是枪法,而是神灵是否有能力保佑自己……敌人能打得准是因为有“白人的魔法”,自己会被命中是因为“白人的魔法”比非洲的神灵强大。
于是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用神灵和魔法来解释了。
更有趣的还是这些南非1师的士兵们还分属各个不同的部落……非洲是民族成份最复杂的地区,在这块面积并不算大而且大部份地区还是不适合人生存的沙漠的土地上,散布着上千个民族和部落,就连语言都有八百多种。
这些不同的部落信奉不同的神,不同的神就会有不同的“保佑”方式,于是彼此之间就会为谁的“神”会在作战中更有效而争论甚至起冲突。
这也是南非1师师长阿尔杰少将在接到坎宁安中将要求他守住加布沙利防线时感到不可思议的原因之一。
“上帝!”阿尔杰少将说:“如果能让这支部队内部不互相争斗我就应该感到庆幸了,居然还要让我们挡住德国人的进攻?!”
“两小时,将军!”参谋是刚从英国调来的,他似乎对此很有信心:“中将只要求我们挡住敌人两小时,然后援军就会来了!”
“哦,是吗?”阿尔杰少将气愤的说:“我们打个赌,如果你能指挥部队挡住敌人半小时,这个师长就由你来当,怎么样?”
参谋一时无言以对。
事实也证明阿尔杰少将说的不是气话,德军一个冲锋就轻易的撕开了南非1师的防线,然后坦克就带着德军士兵们从缺口像决堤的洪水般涌进加布沙利防线。
南非1师的士兵们显然相信白人魔法再次战胜了他们的神灵,于是纷纷放弃阵地逃跑,不管英军军官怎么气急败坏的乱喊乱叫也无济于事。
在这其中能起到一些作用的就是英军留在加布沙利防线的80辆“瓦伦丁”坦克……这种坦克因为速度慢,所以被坎宁安中将安排在加布沙利防线防守,其余还有50辆正在赶往加布沙利防线的路上。
但这些“瓦伦丁”坦克装备的是英军两磅炮也就是40MM火炮。
如果在以前,它们或许还能挡住“三号”坦克的冲击,但现在“三号”却装备了50MM火炮……
火炮上的优势以及有电话的协同,使“三号”坦克有如对阵英军装甲第九团的“斯图亚特”坦克一样无往不利。
更糟的还是……
“斯图亚特”坦克打不过至少还可以跑,而“瓦伦丁”坦克打不过就只有在原地等死……它最大时速只有24公里,怎么也跑不过最高时速达40公里的“三号”。
于是在一阵胡乱抵抗后,英国人只能使出他们的最后一招,炸毁坦克然后投降。
这还算英军有先进之明了,他们没有让“瓦伦丁”坦克落入德军手中成为敌人的武器。
不过德国人似乎也不把这种速度完全与“三号”匹配的坦克放在眼里,比如之前缴获的“玛蒂尔达”,它们大多都被丢在托布鲁克或是哈尔法牙关防线用于防守或是当作移动的炮台用……这种速度完全与机动速度无法匹配的步兵坦克对于德军来说就是一种鸡肋:带上它吧,无疑会严重影响德军的后勤及行军速度;不带上它吧,坦克这玩意在沙漠里无论如何都是一种稀缺资源,而“玛蒂尔达”再怎么说也是一种坦克。
南非1师的损失可就大了,他们几乎损失了所有的炮兵部队和反坦克炮。
只不过这些火炮大多都是英军淘汰不用的火炮,比如反坦克炮还是两磅火炮,而且锈迹斑斑……由此也可知英军其实还是很有远见的,他们知道把好的装备给南非1师必定是种浪费。
南非1师丢下的炮是如此之多,以至于路边到处都是歪倒在一边或是被炸碎的火炮部件,防线就像是大炮坟场。
除此之外,南非1师还有224名士兵阵亡,379人受伤,2791人被俘。其它的人都分散逃到沙漠里去了,德军士兵甚至都没有追击的兴趣。
对此维尔纳有个很好的解释:“他们的皮肤是很好的保护色,逃到黑暗中我们根本就无法发现!”
第一百二十二章 坎宁安中将
突破加布沙利防线后,第21装甲师就像一把锋利的尖刀似的一往无前的往前推进。
这一点再次出乎坎宁安中将的意料,原本他以为第21装甲师取胜后就会在加布沙利驻防,或者增援遭受攻击的托布鲁克,毕竟那里是德军的补给集中地。
这样的话,从四面八方赶往加布沙利防线的英军就可以对德第21装甲师形成合围之势。
谁想到第21装甲师却是继续前进……
其实坎宁安中将早应该想到这一点。
这一方面是因为托布鲁克并非不堪一击……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虽然不强,但怎么说也是有打过仗的部队,而且托布鲁克补给充足,再加上意大利军队兵多将广(隆美尔将意大利军整编为1个装甲师5个步兵师,他们在托布鲁克得到充分的休息士气得到一定的恢复。
更重要的还是,意大利军队在德国军队接连胜仗的鼓舞下有了作战的信心……
军队往往就是这样,如果认为自己比不上敌人最终会走向失败的话,那么每个人都会想着如何逃命,于是兵力再多也是一盘散沙。
不久前的意大利军队就是这样的心理,所以才会在战线上一溃千里。
但现在不一样了,意大利士兵们都相信英军在德军的进攻下不堪一击,也就是最终德、意军会取得胜利,那么……强大的意大利军队为什么要跑呢?这正是扬名天下一洗前耻的时候,于是个个奋勇当先与敌作战,结果就发挥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战斗力……
英第8装甲团的坦克虽然一次又一次的突破托布鲁克防线冲进意军阵地,却又一次又一次的被意军打了回来。
当然,这跟托布鲁克防线的坚固也有很大的关系,第8装甲团的坦克在地雷阵和碉堡群前无法全面展开,而意军只需要用炮兵配合反坦克炮往英军的突入点猛轰一通就能轻松的将其打退。
这使英第8装甲团损失惨重,两小时的进攻就有半数以上的坦克被毁。
了解这一战况的隆美尔当然不会担心托布鲁克的安危。
更重要的还是,隆美尔的作战风格从来都是对自己后方的威胁不屑一顾,因为他认为在自己的后勤补给线遭到威胁时敌人的后勤补给也同时遭受攻击,双方都会陷于困难中,那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了。
而在这方面,隆美尔向来都对自己的部队充满信心。
隆美尔的进攻霎时就让坎宁安将军乱了方寸,因为这么一来他所有的布置都毫无疑问的会落空……机动速度较快的“斯图亚特”坦克全都深入德军防线,一时之间无法赶回与第21装甲师作战,在英军防区一侧留下的都是速度奇慢的“玛蒂尔达”坦克与“瓦伦丁”坦克,它们根本就无法围堵突入防线的德军部队。
“完了!”坎宁安中将一屁股坐回了椅子上,说道:“我们会像之前一样,因为补给线遭到攻击而溃败!”
参谋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发现坎宁安中将已经对这一仗完全失去了信心,而此时战争才刚刚开始几小时。
接着,坎宁安中将就给奥钦莱克将军发了一封电报:“将军,我认为我们应该停止进攻立即撤退,否则我们将会遭受不可弥补的损失!”
奥钦莱克将军收到这封电报不由大吃一惊,他知道做为一名前线指挥官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定力,这样才能给下属乃至士兵以必胜的信念,如果连第八集 团军司令都失去信心,那第八集团军该乱成什么样子?
于是奥钦莱克将军二话不说,马上就搭乘飞机飞往位于马列达蒙娜堡的英军前线指挥部。
当奥钦莱克将军走下飞机走进指挥部队后,他发现情况比想像的还要糟,指挥部内人心惶惶,军官们各执一词吵吵嚷嚷,有些人认为应该继续作战,有些人则像坎宁安将军那样认为继续打下去对英军没有好处。
客观的说,英军这是被德军打得有了心理阴影了,一次又一次的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被德军打得全线溃退,于是许多人包括坎宁安将军在内都对英军的战斗力失去了信心以为这一次也会像以前一样重蹈覆辙。
“先生们!”奥钦莱克将军严肃而又慎重的说道:“虽然我们开局失利了,战局没有像我们想像的那样发展,但是我希望你们清楚的认识到一点,导致我们战争失利的,不是因为德军如何强大、如何坚不可摧,而是因为你们对敌我之间的力量对比视而不见只想着撤退!不难看出,你们完全是败在自己手里!”
奥钦莱克将军说的没错,英军到现在所有的损失仅仅只是第9装甲团及第8装甲团以及位于加布沙利的防线的部份坦克,总坦克数只有一百余辆。
就算是这样,英军的坦克还要比德军多得多……第30军还有三百余辆坦克,这些坦克甚至都超过德军坦克的总和。
当然,德军坦克在换装50MM口径的坦克炮后在性能及训练上都要比英军紧急换装的“斯图亚特”要强,但英军不仅在坦克数量上占据优势,更重要的是还有空中优势及兵力优势。
奥钦莱克将军有些无法想像,自己的属下居然会在拥有如此大的优势前失去作战的信心打算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