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大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秀不过是新科进士,连个官职也没有,你一下子让他掌握实权衙门,这不扯淡吗至于什么甘罗十二为相,太公以老朽任周相,不拘一格降人才这类说法,没一个相信,甚至连来回蔡家父子身边的白时,也觉得太孟浪了,给王秀个监丞,进入总理各国事务公署衙门任职不得了,有必要一跃成为正任官吗

    当然,蔡京没有明说,但他的意思赵佶心知肚明,王黼举荐蔡攸,蔡京当然要还击了,对蔡京和王黼的政争,甚至蔡氏父子之间的争斗,都是他乐于所见的,他的御下之术是只要不危机皇权,大臣之间相互攻扞,还是可以容忍的。

    不过,他觉得这不是蔡京的后招,以蔡京的老道绝不会犯常识性错误,王秀跟蔡攸没法,至少得举荐个尚书郎才能让众人接受。

    他面带微笑的看着阶下重臣,面有鼓励之色。

    在场大臣多是和蔡京有千丝万缕、或明或暗的干系,白时一向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圆滑之人,在蔡京、王黼与蔡攸之间的争斗也明哲保身。此时,他是一脸木纳、一言不发、一丝不苟,仿佛大殿内的诡异气氛不管他事。

    吴敏、王孝迪二人明显倾向蔡京,赵野是首鼠两端,蔡京、王黼都能和他善处,李邦彦又暗与王黼较劲,何粟被称为苏轼乡党,被大宦官梁师成赏识,正在搜罗王黼奸邪专横的罪状,准备伺机弹劾,众人百态龌龊到了极点。

    赵佶见相持不下,他心早有了计较,相对来说在他眼王黼和蔡攸才是亲近的人,王秀无论怎样展现才华,毕竟表现的是正统士人做派,不能给他带来感官的刺激。同时,对王黼不结党的立身之道,还是很赞赏的,这也是他自己认为的。

    “陛下,王秀倒不失一青年俊才,可惜资历太浅,恐怕不能遽然胜任大事。”王黼的话冠冕堂皇,也非常有理,不过是个进士,有什么资格出任要职,让天下士人怎么说。

    “总理各国事务公署设立,掌控银行、海事,及管辖工商,贸易余款监督职事,兹事体大,用人不可不慎之又慎啊”赵佶仿佛没听到王黼的话,面带笑容地说出让人回味的金口玉言。

    蔡京立即嗅出赵佶的意思,看来赵佶正如他所料,已经有了人选,不妙的是这个人选,正是自己那不争气的儿子。

    王黼等众臣也慢慢揣摸到赵佶的心思,皇帝既然已经有了这层意思,是大势所趋,既然天子有了定论,下面的人心思活泛了起来。

    “陛下圣明,臣以为蔡学士老成持重,可担此大任。”吴敏和蔡攸关系不错,他也顾不了蔡京了,先抢风头再说。

    蔡攸颇为感激的看了眼吴敏,尽管吴敏和蔡京走很近套但他二人的私交不一般,吴敏能在这个时候保荐,也算是尽了好友之谊。

    赵佶脸色似乎很犹豫,缓缓地说道“内臣领此外官监职,恐有违制度。”

    宣和殿大学士是殿学士,属于朝官序列,谁都知道赵佶是以退为进,让群臣主动附议,也好给他个台阶下来。

    “陛下,蔡学士领节度,权总理各国事务恰当好处。”王黼脸色一派正气,口气严肃地道“自古以来,内臣担任外官例子不少,陛下是万乘之主,用人做事以贤德为本,蔡学士有经世之才,臣举荐为国事着想,望陛下恩准。”

    “臣鄙薄之才,又有何能。”蔡攸谦恭点,这是为臣之道,不显示自己的谦让,会让人私下说他狂妄。

    吴敏斜看了眼蔡绛,淡淡地说道“学士不必自谦,陛下是万世圣主,看人识物不是常人能的。”

    赵佶脸露出满意的笑容,他很满意吴敏的恭维,捻须说道“不要在推辞了,稍后拟旨你权总理各国事务公事。”说着,他目光扫到蔡京脸,稍加停顿又道“不过,王秀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放到地方小县或担任军州幕僚,也太不像话了,众卿家看看王秀能担任什么职事”

    众人心知肚明,赵佶不想让蔡京难堪,似乎又对王秀较为欣赏。也是,王秀有心学正论大作,又是龙飞黄甲第四,更兼深韵理财之道,天子要是放着王秀不用,那才是怪事。

    看来官家想把王秀安排在公署。蔡京知道赵佶用心,既不愿授人口实,又不想放弃王秀,他斟酌再三,道“陛下,王秀有首唱功劳,又深蕴经营通商,不如给承事郎、太府薄,再充任公署职事。”

    赵佶缓缓点了点头,承事郎寄禄官算是对了王秀的名次,太常寺主薄不过是虚列官职,显示王秀是央财政机构官员,最重要的是总理各国事务公署职事,这才是重点。

    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衙门是新设的,条例章程都需要完善,少了王秀可不行。以蔡攸权公事不用亲自过问政务,也好腾出时间陪他玩耍,明白人王秀操办衙门组建各项事宜,他才能放心。

    当然,蔡京的另外的心事别人不知道,他要把王秀牢牢控制在手,不仅要卖个好,而且还要在向王黼妥协时,在安插自己的亲信担任使副。“陛下圣断。”白时不咸不淡地说了一句,众人倒也坦然接受,对王秀的安排不出格也不埋没。王黼眼光复杂的偷望了眼赵佶,心暗自揣测赵佶任用王秀,绝非是照顾蔡京的脸面。忽然,他生出一丝悔意,当初不该在阅卷时为难王秀,这个梁子可是结大了。

    

    。。。

 第一四五章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1

    第一四五章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1

    王秀隐隐被赵佶所宠爱,这小子表现出来的才智,让他时不时感到有种没来由的惊慌,而且非常的强烈。  Ыqi

    “陛下,直龙图阁钟离秋有大才,也可委任公署重任。”蔡京抛出了一击杀手锏,这是第二招。

    “钟离卿家才思敏捷,可堪大任。”赵佶面带微笑,似乎对蔡京的举荐很赞同。

    一些人脸色微变,更多的人目光复杂。

    。

    王秀并不知道自己的前程被决定了,他和钟离秋相谈甚欢,两人不时聚在一起谋划施政。

    不能不说钟离秋真有才学,难怪退隐商水县还能得到尊重,成为知县甚至知州也不得不重视的人物,甚至多年后得到朝廷大佬的青眯。他对总理各国事务公署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各种职能有着精辟的见解,连王秀也不能不叹为观止,但对总理各国事务名称,却嗤之以鼻。

    “先生,公署权力不能太大,主要对银行进行监控,并负责对贸易,其它的事可以放一放,我怕招惹了是非。”王秀对公署权力太大十分担忧。

    钟离秋含笑点头,淡淡地道“这可由不得你了,你看职责定的明显是官家敛财所用,你一番好意到了别人手里,不知要造成多少苦难。”

    王秀莞尔一笑,他知道钟离秋没有恶意,自古改良哪有不付出代价的,首先是民间要承受分娩的阵痛,还要承受既得利益阶层的压力,最后可能付出生命代价。

    既然赵官家有意,那顺水推舟,先把架子搭起来,然后慢慢即培养新的既得利益阶层,又不断融入分化其他人,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

    “没有经历苦难,哪有未来的希望,先生重新出仕,可能官家和蔡相公会给先生重任。”

    钟离秋眼皮子一动,道“你是说我会出任公署职事”

    “王相公举荐蔡学士,蔡相公又怎能不反戈一击,官家也不能放着一位大才不用,简直太没天理了。”

    钟离秋看着王秀,无奈地笑了,这个学生太优秀了,一夜之间似乎成了旷世才,他甚至有些摸不透,但对方的判断他也很赞同,自己再次出山不会被天子宠信,但一定会被重用。

    但是,他心里有十分矛盾,蔡京继承新法改革茶引发,又制大钱,都是他的首唱,但最后全成了盘剥民利的手段,他实在不想王秀的才智被用歪了。

    王秀见钟离秋不言不语,又笑眯眯地道“先生,学生想来想去都认为先生会进入公署,不是那些幕僚杂职,应该是几个主要的职事。”

    钟离秋洒洒一笑,淡定地道“你要是进了两府,举荐我个尚书侍郎也行。”

    “先生说笑了,以先生大才尚书侍郎太委屈了,怎么也得来个参知政事,迁开府仪,授同平章事什么的。”王秀的话有几分讨好,但他绝不认为是妄言,钟离秋的才华能力,只要外放一任大郡,绝对能胜任宰相。

    “好了,你也别抬举我了,还是先谋划好公署和银行,交子局限太大,你能改铜为纸,其风险想过没有”钟离秋把话转入正题。

    “没有尝试,怎么能知道风险,我不求独善其身,但愿四海升平。”王秀淡淡地道。

    “这是个群魔乱舞的时代,要独善其身,实在太难了”钟离秋长长一叹,目光变的坚定无。

    龙飞榜七百余名进士授官,朝廷许三个月假期,让进士们衣锦还乡。

    甲乙科进士的待遇是不同的,甚至是天壤之别,但对于十年寒窗苦的大多数进士来说,能得到同进士算祖积德了,哪还管什么甲科、乙科,衣锦还乡扬眉吐气才是道理。

    王秀有点悲剧,他没有得到返乡的假,被授予承务郎,太府寺主薄,除权总理各国事务公署主管机宜字,兼差银行案判官,主持公署的组建事宜。

    设置机宜字本是沿边帅臣设立的幕僚,主管军机密字的书写签押,分书写、管勾机宜字。书写机宜字是帅臣征辟亲族子弟的专用,属于官僚子弟进入仕途一条道路,跟在担任要职的长辈身边,你不想立功也难。

    管勾机宜字要正轨的多,说白了是机要秘书,十分重要的职务,任免需要朝廷吏部一系列的正轨程序。

    总理各国事务公署用管勾机宜字,实在让耐人寻味,这不把公署当成了帅司

    其实,设置管勾机宜字一点也不扯淡,王秀在奏章里说的很清楚,总理各国事务带有对外性质,尤其是对海外贸易有着控制大权,甚至委婉提到统一水军,保护海贸易,这让公署带有点军事的味道,再加王秀高不成低不的身份,让他负责组建衙门,带机宜字显然最合适。

    朝廷诏令张贴于明堂,朝野为之震动,知道的和不知道的都在议论,很多人都明白,公署是赵官家继西城括地所又一个敛财机构。

    王秀的大用又引起一阵非议,进士一般都放到地方,甲科进士更是培养的重点,绝对是放三四等县当一任知事,现在不仅授官承事郎,还负责新衙门的组建,可见他在赵官家眼里的地位,实在让人眼红啊

    王秀并不在意朝野议论,他稳步实施理想又一个前提,是绝不轻易触碰底线,贵族世家和官僚士大夫的底线,只要他把我这点,任他风吹雨打、流言蜚语又能怎样

    赵官家的宠信是一方面,蔡相公的器重也很重要,他没有得意忘形,反而更加清醒,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既然吃了要有付出,希望付出的不要太大。沈家对王秀很仗义,以沈默的名义赠送王秀一套宅院,一切都是现有的,可以一个人直接进去住。宅院坐落在城东第二甜水巷,再往东是汴水秋声和隋堤烟柳,向北是南门大街繁华地带和太庙,向西是更繁华的大相国寺。王秀无功不受禄,他对沈家的打算是心知肚明,无论是出海贸易还是对北、西各族贸易,乃至银行借贷,财大气粗的沈家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