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是几人忙,二来也是他们如今只演新戏,这梨园会唱的是老戏,自然没有做他想,且如今的广和园也不用靠着梨园会来增加自身的声望。
可何锦不一样,当年何庆在梨园会大出风头,他爹在病重之时还不忘感叹后继有人。尤其之后何庆借机反出广和园,在旁边开起了何庆楼,并蚕食鲸吞广和园的客源,逼得广和园差点没关门大吉。那些日子是怎么过来的,何锦依旧历历在目,虽如今何庆楼已经不复存在,何庆其人也消失的无影无踪,可在他心中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也是从小耳濡目染,何锦一直觉得一个戏园子想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必然是经历过梨园会。而一位大家的诞生,也必然是经过梨园会。如今秦明月和秦海生兄妹二人,都是被人称作为大家,可他总是觉得缺了点儿什么。
只是他提过一次,见秦凤楼兄妹几个兴味索然,他就没有再不识趣地去提了。可谁曾想无巧不成书,广和园竟收到梨园会发出的邀贴。
那么如今的问题就是,到底参加不参加?
为了此事,兄妹三人再度聚首。
*
现如今想碰到兄妹三人聚在一处的时候极少,秦海生在广和园,秦明月在忠毅伯府,而自打秦凤楼做了官,就特意斥资买了一座三进院的宅子,作为秦府。
秦凤楼日里在太乐署差事极多,闲暇之余还得出戏本,一月之中能上广和园三五次,已经算是极多的了。而秦海生打从回来后,就变了许多,一头扎进戏里,所忙之事全是与戏有关,大抵也就除了大哥和小妹的事,能让他分神片刻。
他嫌弃住在秦府日里奔波劳顿,所以一直是住在广和园的。
难得今日兄妹三人聚在一处,秦明月特意发了话,今儿就兄妹三个聚一聚,扔下所有的事。
这话不光是对大哥二哥所说,也是对祁煊和宝儿的。这句话挡住了一大一小两个跟屁虫,秦明月无事一身轻。
说是三进的宅子,因为只住了秦凤楼一个人,除了他住的月明斋,以及后花园,其他地方都是不用的。秦府的下人也不多,除了两个门房,一个车夫,几个做杂事的婆子,以及一个贴身的小厮,再无其他。
对了,厨房里还有个手艺不错的厨娘,是一次意外中秦凤楼从外面救下的。之后秦府终于有了专门做饭的厨娘,他也不用成日里吃那几个婆子随便捣腾出来的饭菜了。
在秦府后花园的水榭中,酸枝木的八仙桌上摆了满满一大桌的吃食。十分丰盛,有八宝豆腐、素烩三鲜、糟烩鞭笋、龙井虾仁、清汤鱼圆、鲜蘑菜心,还有一碗翡翠玉米羹。
秦明月并不知道秦府新进了个厨娘,见到这满桌子的菜,不禁有些吃惊:“大哥,你该不会专门从外面叫过来的吧?”
对于家中厨房里没有厨娘这事,秦明月不止一次和秦凤楼提过。可这偌大的秦府就秦凤楼一个主人,他除了爱茶,对吃食并不上心,再加上找个手艺好的厨娘并不容易,所以这事就一直耽误了下来。
倒是秦海生知道这事,笑着道:“你觉得大哥会为了和咱们吃顿饭,专门去外面叫回来?”
这倒是事实,秦凤楼历来对这种俗务不上心,有口饭吃就得了,他可想不到专门去买些好吃的回来。
“大哥这是管闲事,管了个厨娘回来。”秦海生又道。
经过秦海生的叙述,秦明月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秦凤楼也不是不嫌弃那几个婆子做的饭,偶尔下了职,也会在附近食铺或者酒肆里用过饭后再回来。太乐署附近有一家小食铺,店面虽小,但厨子的手艺不错,吃过一次之后,他就固定去那里用饭了。
也是凑巧了,一次偶然之下,他刚好撞上食铺里有人闹事,却是那家食铺老板的亲弟弟在外面赌输了银子,赌坊的打手去食铺里要债。因为数额太大,食铺老板还不上,那群打手就要拿人家女儿抵。
秦凤楼于心不忍,也是为了以后还能有个地方填饱肚子,就出手救下了那姑娘。
到底对方是拿着按了手印的借据来的,秦凤楼也做不出以官身压人不还对方银子的事,于是便拿了银子出来,替这家食铺把银子还了。至于欠他的银子,以后慢慢还就是。
可谁曾想那姑娘倒是个较真的性子,一意要报答秦凤楼的恩情,便主动来到秦府,愿意做工抵之,一直到把债偿还完为止。
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些其他原因,这里且不提。
“看样子这厨娘的手艺挺不错的。”秦明月道。
做了大半年的伯府姑娘,秦明月也是今非昔比。以往吃饭都是以填饱肚子为主,如今她也懂得了什么叫做珍馐美食。也是多亏薛妈妈□□有方,吃的是美食,穿得是华衣,虽因在孝期,有诸多忌讳,到底再与当初市井之中讨生活不同。
秦明月吃过这里真正的珍馐佳肴之后,才知道以前祁煊吃外面饭食的时候,为何会那么多挑剔。实在是与这里相比,外面那就是猪食。
更不用说秦明月是穿越而来了,现代那会儿吃的东西,大多都是用调味料烹制出来的,可以称之为好吃,但有限。也可能是碍于境遇原因,她从没吃过什么真正的珍馐佳肴。可这里不同,因为调味料有限,厨子们烹调食物俱是利用食物的原滋原味,然后各种处理烹制而成。
所以秦明月如今又多了一个嗜好,那就是爱美食。
爱到什么地步呢?最近她都吃胖了好多。
因此,秦明月一看道桌上菜的色泽和样式,就知道这厨娘的手艺恐怕不差。
何止是不差,等菜入了口,秦明月差点没将舌头吞进去。明明菜食算不得多么繁复,都是些简单的菜式,为什么就这么好吃呢?
她频频下筷。
“好吃就多吃些,以后经常回来,你虽住在忠毅伯府里,但这里也是你的家。”秦凤楼给小妹夹了一筷子菜后,说道。
秦明月点头,根本顾不上说话。
与之有相同吃相的,还有秦海生。不过他可能是吃过,所以比秦明月显得安适不少,一面吃着,一面对小妹戏谑道:“最近可不光大哥日日吃饭的时候不忘回来,你二哥也没少往家里跑,左不过还有两个月你便要出嫁,何不搬回来住。”
这倒是个问题,宝儿要守三年孝,秦明月是时肯定是不能从忠毅伯府出嫁的,等出嫁之前搬回来是必然的。
她拿着帕子按按嘴角,道:“我抽空跟宝儿说说这事,到时候提前搬回来。”
秦凤楼点点头,又道:“你可以跟宝儿说让他也一同搬过来住,咱家没有那么多讲究的。”宝儿有多么喜欢黏着妹妹,他是知道的。
秦明月略微踌躇了一下,“到时候我跟他说说。”
一顿饭罢,吃得三人是撑肠拄腹。
又喝了茶,三人才开始说梨园会的事。
这事主要还是看秦海生,因为秦明月根本不会唱老戏。
“二哥,你是怎么打算的?这梨园会到底去不去?”
秦海生面露沉吟的模样,半晌才道:“若是我没有料错,孟德居他们是想联手打压我们。”
这个秦明月并不意外,因为她也是这么想的。如今广和园在京城有多红火,与他们同样吃一碗饭的人就有多么恨他们。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这句话可不是说假的。
“若是我们应了,他们自然正中下怀,之后有各种手段等着,我们不胜,想必外面便会流传出广和园名不符实、徒有虚名之说。倘若咱们不应,他们便会说我们是惧了怕了。”说着,秦海生摇头笑了一下,似是在嘲讽,也似是在感叹。
秦凤楼皱着眉,而秦明月则是抿着嘴角。
事情已经清清楚楚的摆在眼前,现如今的问题就是他们到底是应还是不应。
按照秦明月的想法,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应与不应又有何妨,只要不阻着他们赚银子就好。名头是闯出来的,口碑是立下来的,可不是一群人坐在那里评出来的。
但很显然秦凤楼和秦海生都不是这么想的。
秦海生清俊的面庞露出一抹似是回忆的表情,道:“我记得小时候爹说,最想来的地方就是京城,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参加一次梨园会……”
秦凤楼抬起眼,与弟弟对望,都明白了彼此的意思。他抬手拍了拍秦海生的肩膀,“海生,我相信你一定行。”
事情就这么说定了?秦明月错愕,错愕完后却是一股豪迈上了心头。
不就是一场梨园会,又有何惧!
“二哥,我也相信你一定行!”
秦海生弯起眼角,笑了起来。
第82章
==第八十二章 ==
之后;兄妹三人为此事又进行了一番讨论。
突然,秦凤楼似是想起来什么;站了起来:“你们坐;我去拿样东西来给你们看。”
说着,他便匆匆忙忙走了。
不多时;人回来;手里则多了一本线装订的册子。
“大哥,这是你新写的本子?”秦明月接过来;一面翻,一面问道。
接着,她就顾不得问了;整个人都沉浸在一种莫大的震惊之中。
无他,因为她手中拿的这个本子好像是写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不对;不是好像,而是就是。
看着小妹诧异的目光,秦凤楼爽朗一笑,“大哥也是经由你的启发,当初我们编白蛇传的时候;是根据乡野志异及民间传闻而来;所以大哥对这方面一直比较关注。这个本子是我看《四明图经》上有所记载,后又寻到完整版的《义忠王庙记》,才写出来的。大哥觉得这个故事很有意思,若是编成戏本子一定会大受欢迎。”
肯定会大受欢迎,这可是在现代那会儿有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称,也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故事之一。经久不衰,流传千年,另外三个则是孟姜女、白蛇传以及牛郎织女。
冥冥之中秦明月总有一种感觉,虽这个世界没了清朝,变成了大昌朝,但后世所有的东西,都会在这里一一重现,只是换了一种方式。
由此,她自然联想到八国联军和鸦/片战争,以及那近百年的血泪,面色不禁怔忪了起来。
难道那一切也会重演?
她忍不住在心里算着时间,若按照现在还是清朝来算,初略估计应该是雍正年间,此时的蒸汽机还没出现,可是很快就会出现了。当远航不再是困难,动力不缺乏能源,早已对中国这块大肥肉垂涎三尺又虎视眈眈的那些强盗们,进犯不过是时间早晚的事情……
秦明月的心忍不住颤抖着。
从小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估计每一个国人都无法忘却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国人付出了难以想象的沉重代价与牺牲,才会有后来新中国的建立。而致使那近百年血泪历史的发生,不过是因为早在明末时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就开始慢慢落后。直至到了清朝,一再出台的禁海令,及至之后演变成不断的沿海迁界。严重的闭关锁国,造成了大家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么样的,依旧夜郎自大,还当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殊不知外面的强盗早已将炮口对准了自己……
“小妹,你在想什么?难道是觉得这戏本子有什么不妥之处?”
秦明月回过神来,对秦凤楼道:“没,月儿觉得这戏本子很好,只是有些震惊大哥竟能写出这样的戏本子。”
本是随意敷衍的一句话,谁曾想倒遭来了两个哥哥不同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