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强]金科玉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好茶叶一年也采摘不了多少,就算是宫中的贡品,也有数额的局限。

    栖鸾殿猛然拿出这些好茶请大家品鉴,立时叫人刮目相看。

    雁妃笑看着众人表情,满意的在心中点头。这一招果然〖镇〗压住了这些小东西,还是女儿的主意好,也不枉她积攒下的这些好茶,终究没打了水漂。

    雁妃望向站在红柱旁的郑离,开口笑道:“劳烦郑书女为本宫介绍介绍。”

    郑离早将人名和各人家世倒背如流,这两天见了秀女们,又扎实一遍。所以雁妃一开口,她便如数家珍的讲解起来。

    郑离并不像过去那些嬷嬷、姑姑们死板的介绍,整个过程中不但不沉闷,反而妙语连连,逗得雁妃娇笑不断,秀女们也被好一番奉承,一时间主仆尽欢。

    她们听的开心,可对郑离而言,这么一大串介绍却并非易事,等把最后一个秀女推荐给雁妃后,郑离只觉得嗓子冒烟,火燎燎的疼。

    当初她在新安苑这么练的时候槐嬷嬷就劝她,皇后派差事又不是只有她一个,还有汤姑姑和云裳呢!干嘛和自己过不去!

    唯独郑离不这么想,尤其是仔细听到珠帘后男子略尖细的笑声后,郑离更觉今日的辛苦能有回报。

    雁妃心情大悦,挑了几个秀女到跟前说话。

    这几个秀女无一例外,都是父兄在朝中身兼要职。

    可唯独少了雁妃的娘家侄女柳宛筠。

    郑离目光掠过柳宛筠,此女神情安然自持,没有丝毫不满和嫉妒,雁妃与那几个秀女问话的时候,柳宛筠自始至终面带微笑。

    郑离不禁替这个女孩儿感到惋惜。

    柳家想要捧出一个太子妃来,却难如登天。至少到皇后这一关的时候就行不通。

    雁妃虽然淡泊名利,不掺合两宫争斗,但毕竟是皇后的情敌。扶持情敌的侄女当儿媳,皇后那样聪明,不会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

    郑离日夜研究这些秀女们的身家资料,也曾暗暗扪心自问,若她身处皇后之位,该挑哪一位为自己的儿媳。

    翻来看去,郑离的心意最后还是落在了容貌不出众的萧婉彤身上。

    萧大将军最年幼的妹妹,只要娶了此女,便军权在握,皇后、太子可安枕无忧。

    可是皇后的心思是雁妃的心思吗?又或者,皇后的心思是皇上的心思吗?

    郑离低眉顺眼,始终留心雁妃的举动,更有珠帘后黑影的行迹。

    一时将到午膳时,汤姑姑出面告辞。雁妃并不多留,却多瞧了柳宛筠数眼。

    郑离忙笑道:“柳小主难得来栖鸾殿,不如就留下暂且陪娘娘说说话,过了午膳,奴婢再派人来接柳小主。”

    提议提到了雁妃的心坎里,雁妃连连答应:“二公主早说过郑书女大方得体,今日一瞧,确实如此!”

    柳宛筠在一干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中留在了栖鸾殿,待殿中无人后,柳宛筠才发现珠帘后站着个老太监,吓得往后缩了半步。

    雁妃对这老太监甚是恭敬:“安公公可看准了?”

    老太监慈眉善目,笑得尤其和蔼:“奴才多谢娘娘苦心安排,看得十分确切,回行宫后也好与万岁爷交差。”

    “皇上那儿。。。。。。”

    老太监忙道:“雁妃娘娘自请放心,万岁爷那里奴才不会忘记为娘娘美言。”

    雁妃并不怕柳宛筠在身侧,反而长吁短叹起来:“皇上念不念本宫却没什么,只是求公公一定多提二公主。毕竟,公主也到了婚配的年纪,还请万岁爷看在本宫多年侍奉的情分上,给二公主挑个如意的人家!”

    老太监连连答应着去了。

    栖鸾殿一时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没有千娇百媚的秀女,没有笑容满面的老宦官,只剩下雁妃这个主人呆呆的望着殿门出神。

    “姑母!”柳宛筠见雁妃久久不理会她,便嗔道:“姑母怎么不理睬阿筠!”

    雁妃怅然一回神,看见如huā似玉的侄女,不禁慨叹道:“可怜的阿筠,你可怨姑母刚刚没有叫你在跟前说话!”

    “侄女不是小心眼的人,况且。。。。。。”柳宛筠试探的偷瞄雁妃神色:“况且侄女觉得,姑母这样做反而是对阿筠的庇护。”

    雁妃欣慰的摸摸柳宛筠的发髻:“上次见你的时候,你还只七八岁,跟着你祖母进宫请安,谁想数年过去,阿筠出落的这般标志。”柳宛筠的相貌与二公主有三四分相似,雁妃一见这个侄女便喜欢,不免要推心置腹的给她解释。

    “你别看姑母现在风光,其实事事都被皇后压着。她今日能叫姑母出头主持选秀,她日就能找个借口治本宫疏于管理的罪名。本宫若在一开始就偏帮你,只会叫阿筠陷入困斗。”

    柳宛筠心头发凉,即便进宫前就明白,皇后可能不喜欢姑母,却没想到姑母的处境比自己猜想还要糟糕。

    雁妃怕话语吓坏侄女,又忙道:“不过你放心,刚刚是皇上身边的心腹太监安盛安公公。他瞧见了你行止端庄,又有本宫的情分,定会在皇上面前提及你的好处。”

    一时宫女们上了午膳,柳宛筠陪着雁妃吃了一顿食不知味的大餐。待承欢宫来接人的时候,雁妃紧紧攥着侄女的手,轻声道:“姑母冷眼瞧着,那个郑书女不是一般人,她虽名义上是皇后身边的人,可毕竟进宫时日太短,还没到忠心耿耿的份儿上。你想在秀女中之中出头,不妨和她多走动走动。”

    柳宛筠还真没把郑离放在眼里。

    在柳宛筠看来,来日她是太子嫔妃,郑离不过是个低贱的女官,云泥之别,姑母何必要自己去巴结此人?

  
 79、宣帝

    大太监安盛坐了骡车又悄无声息的回了行宫,彼时皇后午睡刚醒,听说消息不免诧异。

    “皇上派出去的?”

    徐云赶紧说道:“奴才打听过,万岁爷那里儿并没什么动静,安公公是早期就走的,一回行宫就去了凌波殿。”

    凌波殿是皇上在行宫的寝宫,驻军把手最多。自到了行宫之后,徐云的手就渐渐被捆绑了起来,打听到安盛回宫的消息还是历经波折。徐云想要探听探听凌波殿中的事儿,早就是比登天还难。

    皇后忙命人给自己重新上妆,选了一件略显娇嫩的绯色宫装,鬓间插着过年皇上赏赐的一根云水步摇,坐上步辇一路往凌波殿来。

    凌波殿外站着千牛卫大将军周传瑛。此人自皇上来行宫那日起便在殿外亲驻守,俨然贴身亲卫。周传瑛远远瞧见皇后的步辇,忙跑来请安。

    “劳烦大将军内去通报一声,就说本宫来给皇上请安。”

    周传瑛笑而不动,反劝道:“不巧,娘娘怕要无功而返。万岁爷这会儿正与萧大将军说话儿呢!”

    皇后神思一紧,怅然无力感瞬间划过心头。

    曾几何时,她连这种小事都被瞒得死死的。皇后平复心情,不在意的笑了笑:“那边请安公公出来,本宫有话问他。”

    “安公公他早起不知吃了什么,闹的肚子疼,万岁爷体恤安公公老迈,便准他休息。”周传瑛瞄着皇后神色,试探道:“末将若把安公公请来不打紧,可若是皇上那儿。。。。。。”

    皇后差点拂袖而去!

    安盛刚才还屁颠屁颠跑出了宫,怎么转眼就病了?

    可见这帮人越发不把自己这个皇后的话放在心上。

    皇后有心发作,然一想到这儿是凌波殿,又想到近来与皇上的紧张关系,她不免又要收敛脾气。

    周传瑛见皇后悻悻然的去了;这才转身进凌波殿。可殿中除了宣帝与安公公,并没有萧大将军的身影。

    “万岁,皇后刚刚来过,只说请安,微臣已经按照万岁的吩咐转达了娘娘。”

    宣帝微微颔首,忽然想到什么似的笑道:“朕记得周爱卿家的长女似乎也到了婚配的年纪,怎么选秀时却不见册上有名?”

    周传瑛忙解释:“末将家的这个女儿生来体弱,唯恐叫宫中主子们觉得晦气,这才没往上呈报。。。。。。”

    宣帝好生安慰了周传瑛几句,又知他在凌波殿外驻守许久,准他今日回家休息。周传瑛感激涕零,千恩万谢的去了。

    宣帝看着人消失在殿外,不禁和安盛慨叹:“周将军乃纯臣也!”

    “陛下得此良将,实属朝廷幸事!”安盛连忙奉承讨好:“要比忠心,武将里周将军当属第一人。”

    宣帝不禁想到了萧大将军,十年前,宣帝敢夸下海口,这朝中一等一忠心的唯萧大将军莫属。然而今时今日,宣帝再不敢说这样的诳话!

    他将手中秀女们的单子往旁边一放,轻叹道:“连萧大将军都不能免俗,想要与皇后联手称霸后宫,可见。。。。。。朕这些年待他们太过优渥!一个一个张狂的分不清自己是什么身份!”

    安盛瞄着被搁置在桌案上的秀女名册,上面刻意勾画了几个人名。一马当先的便是萧大将军的妹妹萧婉彤,再有武贵妃的侄女,礼部尚书的孙女。余下也有家世不俗的女孩儿,只是始终不敌前三者。

    安盛作为皇帝心腹这些年,不敢说是宣帝肚子里的蛔虫,然而想要猜到几分圣意却还是容易的。

    他低声陪笑道:“说起来,玄音禅师好些日子没进宫请安呢!”

    宣帝骤然睁开双目:“那小子又干了什么荒唐事?”宣帝的话语虽不客气,但提及嫡子时候,语气中的喜爱是遮掩不住的。

    安盛忙道:“玄音禅师听说万岁近来睡不安稳,便请人四处寻良方,也不知有没有结果。”

    宣帝心中安慰,他的这些儿子中,唯嫡子最聪明,也最孝顺,太子不及一半。宣帝常常叹了口气:“可惜那他母后去的早,不然。。。。。。朕如今何必为大雍将来基业而忧心忡忡!”

    安盛怕皇帝思虑太深,又犯了头疼的毛病,忙转移话题:“奴才今儿还发现了一个厉害的丫头。嘴皮子怕是修炼过,把朝中这些大人们家的趣事串了的段子,逗得雁妃娘娘眉开眼笑,就连奴才在后面也几次忍不住。”

    宣帝果然来了兴致:“哦?是哪家的秀女?”

    安盛笑道:“奴才哪里敢称呼小主们为丫头!不过是新安苑的一个女官。年纪不大,却好生厉害的口才。提及萧大将军时,只说大将军年轻时陪万岁微服出巡时偶遇水寇,万岁在平阳渡口以一敌百,尽扫当地毒瘤。奴才听时热血沸腾,恨不得问一问那位郑书女,难道她亲眼目睹了不成!”

    这件事是宣帝平生一大骄傲,安盛虽然时常拿出来奉承宣帝,却是屡试不爽。今日旧事重提,宣帝得意之下不禁好奇:“新安苑。。。。。。是槐嬷嬷在做掌宫姑姑吧!”

    “万岁好记性,就是槐嬷嬷。”

    “这个郑书女是什么人?年纪不大,已然做到了三品女官?”宣帝微微不怏。在朝中,三品便是朝中大员,宣帝每每加封时候都要再三考虑。如今后宫中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丫头就敢称“书女”,未免太过轻率。

    安盛忙道:“启禀万岁,这位郑书女是皇后娘娘亲自下旨封的女官。其父。。。。。。”他小心翼翼看着宣帝:“其父是锦川县令郑微之。”

    宣帝一怔,喃喃自语起来:“郑微之的女儿?”

    “陛下!奴才看,皇后并没因郑大人就高看了这个郑书女。倒是郑书女自己有些本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