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国公长女武娇娥被指与了皇上的表弟肃郡王为继室。
秀女们俨然一块块好肉,先由着皇家挑拣,一番过后,皇亲国戚中有盼着太后或是皇后帮忙指婚的,也会分走一批。待第三拨下来,基本上便定了各自的因果。
叫郑离意外的是,本要为文皇子指妃的事情不了了之,柳宛筠也没有成为太子妃,而只是良娣。更出乎众人意料之外的是鲁菱悦,那日一张惨白的小脸竟叫宣帝留心多瞧了几眼,事后还命安盛送了碗压惊的汤药去承欢宫。
册封之日,鲁菱悦便成了新晋妃嫔中分位最高的,太后、皇后赏赐也最多的鲁婕妤。
至于武娇娥的姻缘却十分不尽人意,那位肃郡王是出了名的凶神恶煞,有传闻说,前两位郡王妃根本不是病逝,竟都是被肃郡王活活打死的。武娇娥一得这个旨意,当时便晕死过去。
87、美人
旨意下来的早,承欢宫里人人欢喜,秀女们纷纷收拾行李,预备着明早出宫。柳宛筠和岳三娘的封位最高,门前来恭贺的人也最多,倒是宣帝新封赏的几位美人和鲁菱悦很有些落魄。
宣帝毕竟老了,这些年除了武贵妃还时常侍寝,余下妃嫔们一个月也难见皇上一面。就像鲁菱悦,当初全奔着太子妃的位置使劲儿,可如今却成了皇上的婕妤,焉能没有落差!
反观柳宛筠,虽然没有如愿以偿,可太子妃的位置好歹还悬着,只要皇上一天没有下达旨意,柳家就还有拼一拼的希望。
柳宛筠善于做人,私下请汤姑姑帮忙置办了两桌酒席,专门要请进宫以来与之交好的秀女们。汤姑姑乐不得卖这个人情,更额外添了些银钱,索性将酒菜办的极为丰盛。
柳宛筠打发人去请汤姑姑、槐嬷嬷和郑离吃酒,三人中只汤姑姑应邀到场,赔笑吃了一杯,而郑离和槐嬷嬷都找了推辞的借口。
“槐嬷嬷也就罢了,一大把年纪,是宫里的老人,端着架子给咱们看又能怎样!可这个郑书女未免太过清高了些!”说话的是皇上新封的美人之一,不但容貌出众,而且牙尖嘴利,最喜欢挑拨离间。
此话一出,立即有人点头附和,对郑离心生不满的秀女们可不在少数。
岳三娘心中不愉,明白这些人是借着数落阿离来挤兑自己,遂吃了几口酒便告辞离席。柳宛筠并不阻拦,事实上她今日邀岳三娘不过就是给对方一个面子。同为太子的枕边人,柳家背后站的是雁妃;而岳家身后却是皇后在撑腰。
从一开始二人就代表了不同立场,就算再虚与委蛇也没意思。
“良娣怎么不趁着机会给岳孺人一个下马威?也好叫她知道知道,东宫的女主人是谁!”
柳宛筠笑道:“都是姐妹,何必弄的那样尴尬!”
有人酸溜溜道:“良娣把她当做妹妹,可人家未必把良娣放在心上!要说这家世比岳孺人高的,相貌比她出众的不知多少,怎么偏娘娘就选了她?”
“还不是这位岳孺人有个厉害的妹妹!连太后娘娘都说,萧姐姐死的不明不白,要问罪,结果呢!人家轻轻巧巧就把黑锅背在了武妹妹身上!”
众人一番唏嘘。
可究竟武娇娥是不是无辜被牵连,谁也说不准这事儿。
这夜注定好些人不能安眠,好比郑离正靠在床头还琢磨着事情的始末。虽然没有了三天为期限,但萧婉彤之死依旧疑点重重。
九色汤究竟是什么东西,萧婉彤别的不要,干嘛只点这个?
太医说过,毒已经进了脾脏,必是日积月累。难道萧婉彤中毒那么久,就丝毫不察?
还是说。。。。。。她明明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却死死的瞒着别人?
又或者,萧婉彤的毒其实就是她自己自编自演的一出戏?
为何就没人察觉到她的异常举动呢?
这件事一定还有什么地方她没有想到。
次日天不亮,郑离穿戴整齐径直往承欢宫来,多数秀女刚刚起身梳洗,还有些尚在酣眠。自萧婉彤死后,她屋子前后的房间便都空了出来,有些秀女宁肯和别人挤一挤,也不愿意再与萧婉彤的空屋为邻。
门前有两个蔫头耷脑的小太监看守,见了郑离,纷纷打了个激灵,甜着嘴巴上来请安。
郑离笑道:“难为你们两个在这儿辛苦挨冻。我请御膳房单独留了两碗菜,早饭前你们去花缘那儿取。”
二人感谢不尽,殷勤的帮郑离开了门锁。
羊师傅逃逸后,这案子就算破了一半,萧婉彤屋中摆设悉数被内侍监拿手。而今只剩下桌椅床榻,越发显得冷冰冰没有生气。
一名小太监躬身道:“郑书女,汤姑姑的意思是待开春天气回暖,就把这屋子里里外外粉刷一遍,门前的那颗石榴树也砍了,另换上樱桃树。”
郑离轻轻的一扯嘴角:汤姑姑大约是怕石榴留住了萧婉彤的冤魂,盼着对方早早逃出这深宫内院吧!
宫里的老人精,总有自己奇奇怪怪的“规矩”。
郑离吩咐道:“你们二人辛苦走一趟,就和各屋的小主们说,好歹与萧小主相识一场,如今就要各奔东西,看有谁想拜拜,就请她来。”
“书女。。。。。。”小太监迟疑着:“怕小主们都嫌晦气,辜负了书女的好意。”
“来与不来是小主们的情意,说与不说却是咱们的本分。”
郑离想了一夜,萧婉彤死前不会没有异常举动,只是大家没有察觉罢了。她出这个法子,就是想瞧瞧谁存了那份精细。
两个小太监把承欢宫走了一圈,收到无数白眼。小主们躲这晦气还嫌躲不开,更有火大的,直接叫小宫女把洗脸用过的水往他们二人身上泼。
两个小太监顶着苦瓜似的脸讪讪的往回走,却在半路上遇见匆匆赶来的余小主。原来二人留了个心眼,刻意错过了四位美人那里。
美人与婕妤不同,分位过低,没机会回家风光,等会儿承欢宫散了秀女们,这四位美人就要跟着内侍监指派的太监、宫娥直接去给皇后磕头,等待皇后指派。
今后那就是平步青云,丝毫不敢大意。
两个小太监已经被挨了无数抱怨,可不想在四位美人面前再有闪失。谁知余美人并未领情,她从别人那里得了消息,急匆匆追来要给萧婉彤上一炷香。
余美人出身平平,有些小家子气,唯独一双总是泪汪汪的眼睛特别能引起男人的怜惜与保护。她一进小跨院,两脚还没来得及进屋,眼圈儿便是一红。
郑离不动声色的搀扶着余美人:“美人别太伤心。。。。。。 萧小主虽然去了,可若知道美人能来瞧她一眼,心里怕也是极高兴的。”
“萧姐姐虽然不爱说话,待我却很好。”余美人哽咽:“那日我在武娇娥面前受辱,多亏萧姐姐仗义执言。这份情谊我都记着,所以别人不来拜,我却不能。”
郑离忙问:“萧小主和武小主起过纷争?”
余美人讷讷道:“说起来都怪我!我从小跟着奶娘学女红针织,识不得几个字,武娇娥便嘲笑我愚昧无知,幸而萧姐姐处处安慰,处处维护,武娇娥才渐渐罢手。”
88、托付(二更)
武娇娥自恃资本雄厚,常常对家世低微,姿容平常的秀女冷言冷语,这件事在承欢宫中里并不是秘密。就郑离而言便撞见过几次。
但是萧婉彤的性子冷淡,叫她出言与武贵妃的侄女反唇相讥,更对一个陌生的女孩儿伸出援手。。。。。。
这里面就有点意思可瞧了。
郑离将余美人安置到座位上,并叫两个小太监去守门,自己慢慢问道:“怪不得美人不嫌弃避讳,肯在此时来祭拜。可惜萧小主是看不到了,不然,你二人今后在宫中或许还能有个依靠。”
余美人缓缓摇头:“都说入宫是上辈子积来的福气,但依我瞧,唯独萧姐姐不这样想。萧姐姐心灵手巧,却在槐嬷嬷面前从不显露。我记得那次嬷嬷教我们打福寿络,好献给太后。我粗手笨脚,几次都不成,还是萧姐姐手把手教了我许久。”
郑离心思一动,她记得那件事。
太后是个老人家,喜欢平安络或是福寿络,这两种络子手法十分繁琐,就算最心灵手脚的姐儿,也要用心学许久,但结成了络子却最漂亮。明瑟殿里的宫女也多打这两种花样,槐嬷嬷教的不仅仅是规矩,还有怎么才能讨好太后、皇后以及诸位嫔妃的心。
那日头午,槐嬷嬷先教了怎么打络子,下午便让秀女们依样儿做,晚上趁着太后高兴送去。
郑离记得分明,余美人的络子打的极好,还得了槐嬷嬷几句夸奖,而萧婉彤的那个却平凡无奇,湮没在众多失败的作品中。
今日听余美人一说,原来还有内情。
这样看来,萧婉彤的平庸多数时候是装出来的。可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郑离想不到好处,能想到坏处,无非就是被罢选。
槐嬷嬷说过,每逢选秀不乏这样的例子。有些秀女故意吃坏肚子,或是懒怠打扮,只为叫贵人们早早撂牌子,自己出宫另觅如意郎君。
郑离暗暗腹诽:萧家就算送来一个相貌平平的萧婉彤,但是皇帝看在萧大将军多年战功赫赫的份儿上,也绝不会亏待她。
所以萧婉彤就算做的再糟糕,将身上的光华都隐匿下来,也休想逃脱进宫的命运。
那她依旧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郑离正胡思乱想,余美人轻叹着伸手摸了摸自己髻子上的珠钗。
“萧姐姐走了,我又不得出宫去祭拜祭拜,幸而还有这个留做念想,叫我时常能尽一点哀思。”
郑离双目如炬,眼神牢牢地黏在余美人单手轻扶的珠钗上:“美人的意思。。。。。。这钗是萧小主的?”
“对啊!萧姐姐说我穿戴过于素淡。秀女中也有势利者,我只有内侍监送来的几根钗和一对扁口镯,怨不得武娇娥笑话我。”
当初怕秀女们互相攀比,闹出幺蛾子,也怕衣物首饰遮掩了秀女的芳容,所以皇后准许司针局统一为秀女制衣,内侍监按照人数安排首饰。
也不是说秀女们都不准戴自己进宫时的首饰,只是别太标新立异就行。
像柳宛筠,岳三娘,萧婉彤这样的,早乖乖的把自己的首饰放进了匣子中,只挑些略名贵,又不大显眼的耳坠子时常换换。
自然也会有例外。
像武娇娥、鲁菱悦那样的,恨不得把金银首饰戴出个花儿才好看。槐嬷嬷变相的警告过几次,那几位依旧我行我素。
槐嬷嬷想着最后秀女们的行为消息一定会传进皇后耳中,自己又何必卖力不讨好?遂也不再劝谏。
余美人现在这样一说,郑离还真觉得珠花有些问题。
别的不管,就说那两颗最大的珠子便已经十分难得。与当日明瑟殿中,皇后娘娘凤凰髻上十二颗龙眼珍珠串成的凤钗不相上下,唯独数量上不能媲美。
这样的珠花,萧婉彤有一根不稀奇,余美人簪戴却蹊跷了。
但话不能这么明着与余美人讲,郑离转念笑道:“美人别怪阿离多事,萧小主的心意是好,珠花也确实精致,不过美人千万不能这么明晃晃戴着去见皇后。”
余美人进宫前从没有专门教导内廷礼仪的嬷嬷,也就是奶娘时常点拨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