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喜事:夫君,来耕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李家耽搁了时辰,一行人到镇上,已经到了午时。
  萧陵川预计在天黑之前进鹿城,如果要买书童,怕是还得耽搁一整日。
  “姐,咱娘买院子,就是在镇上找的一家牙行。”
  阮氏听人介绍,找的黄记牙行。黄记牙行开了二十几年,信誉不错,店家人实在,也没听说过坑蒙拐骗的前科。
  “黄记可以。”
  萧陵川略有耳闻,牙行相当于现代的中介,买卖房屋,田地,还有人口,给大户人家训练小丫鬟,生意范围很广。
  北地人身材高大,最喜南方柔美的女子,有钱人就委托牙行,运气好,还能买到被人调教过的扬州瘦马。
  三人直接到黄记,伙计听说是来买书童的,一脸为难。
  “小娘子,书童得识字,咱们这都是穷苦人家来卖孩子的,没有识字的。”
  伙计很想接下生意,无奈没有符合条件的人,不像是家里找个打杂的,随随便便找个有力气的就成。
  “我看,不如买小丫鬟吧?”
  牙行里有几个认字的小丫鬟,准备卖到大户人家服侍小姐,只要他们出得起价钱,卖谁都是卖。
  “丫鬟不行,不要丫鬟。”
  李海棠想了想,问伙计,“最好是十二三岁左右的半大小子,你们这有吗?识字不识字无所谓。”
  “有是有。”
  伙计抓了抓头,想着掌柜说过,他们要清白做生意,不能赚黑心银子,还是忍痛道,“你们肯定是看不上的。”
  “哦?身子有毛病吗?”
  谁也不是天生就会识字,只要认不蠢笨,听话,忠心,一切都可以后天培养。
  小弟金琥够聪明了,李海棠担心她总是耍小聪明,将来吃大亏,所以,想找个老实人放在他身边跟着。
  “没有,这个肯定没有。”
  伙计连连摆手,有毛病的一眼就能看出来,之前他这也有个三天两头生病的,都被戏班子看中买走了,那个虎头虎脑的,砸手里,半年多都没卖出去。
  “那带咱们去看看,万一相中了呢。”
  李海棠坚持,伙计就带人去后院,见一个穿着粗布衣衫的壮实小子正在劈柴,他做事一板一眼,看着很勤快。
  “不错,就他了。”
  李海棠征求小弟的意见,李金琥点头,反正就是身边带个人陪着,在他读书累了,能陪着说说话,回家帮忙送个口信就好。
  “小娘子,这你得想好了。”
  伙计介绍,劈柴的小子叫陈二狗,爹娘早逝,叔婶嫌弃他能吃,就把人卖给牙行,签了死契。
  倒也不是陈二狗叔婶狠心,那一大家子,也有苦衷,他叔断腿,日日喝药,他婶子靠给人缝补,养活一大家子人,过的不容易。
  家里没壮劳力,几口人还要吃饭,陈二狗顿顿吃不饱,他婶子逼得没办法,只能上门求助。
  “他才十二,在镇上找不到活计,他婶子求我们掌柜,不要卖身的银子,只求能给他找个吃饱饭的人家。”
  掌柜要给银子,陈二狗的婶子拒绝了,说是没脸拿侄子的赎身银子。她得空,偶尔还拿点积攒的零嘴,来看这个侄子。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能因为陈二狗的叔婶卖了他,就说对方为人狠毒,其实,有时候真是用心良苦。
  陈二狗也知道,每日都在用心做活儿,但是他吃的实在多,自己一个人,几乎是他们四五个汉子的饭量。
  “之前他被卖出过一次,不出三天,对方就把人送回来了。”
  伙计哭笑不得,还记得那人一脸哭了的表情,一顿吃十个馒头,谁受得了啊!
  “恩,吃的是有点多,不过,我家不差那点粮食。”
  李海棠囧了囧,后悔没把秦家的库房搬空,他们住在山上,只有院子能种点红薯,土豆和山药,粮食靠在米粮铺子采买。
  家里多个饭桶,她考虑买田地,然后把田地佃出去,每年换点口粮。
  “陈二狗,名字太土了。”
  麓山书院都是斯文人,土里土气的容易被笑话,她转头看李金琥,“你给二狗取个新名字。”
  “你们真的愿意要我?”
  陈二狗不敢置信,据说,被卖出去,每个月还有月银,他知道婶子把仅有的好吃的都留给他了,如果有钱,他要给叔叔买药治疗腿伤,还要给弟弟妹妹们买好吃的。
  “你当我书童吧,以后就叫四喜。”
  李金琥看陈二狗憨厚老实,还算顺眼,当即拍板决定。
  “福禄寿喜,喜排第四,所以叫四喜,金琥起的名字不错。”
  李海棠也装一把文化人,顺便点评一番,四喜,接地气,不矫情,无论是做书童,做小厮,这个名字都合适。
  李金琥用脚尖蹭了蹭地面,默默退后一步,他只是喜欢吃四喜丸子而已,用得着这么复杂吗?
  伙计真心为陈二狗高兴,这次算是找了个厚道的人家,希望不会再被退货,一口价,“五两银子。”当初陈二狗卖身,牙行没给钱,等于白捡的人,五两银子是他半年的饭钱,一点没多要。


第67章 积德行善
  卖身契已经在衙门上了档子,只要给银子做交接,李海棠不是不讲理的人,他问小弟的新书童四喜,“咱们明天启程去鹿城,你还是先回去和你家人打个招呼吧。”
  “主子,我能不能预支一个月的银钱?”
  四喜把头压得很低,声音很小,他叔婶都对他有恩情,爹娘一去,他无依无靠,他叔婶一点没嫌弃他能吃。
  那年冬天,他婶子顶着风雪去给镇上洗衣裳做活,只为一个月二百文钱。
  寒冬腊月,水是刺骨的凉,婶子的手上全是裂开的口子,却在那里咬牙坚持。
  他不傻,知道婶子一切都是为了他好,家里太难了,婶子的身体熬坏了,夜里总是咳嗽。
  “理由呢?”
  李海棠示意四喜有什么说什么,不用藏着掖着。
  “我要去鹿城,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回来一次,眼瞅着天冷了,我想先把第一个月的月银预支出来。”
  十月初,北地就得下雪,现在买木炭能便宜点,不然天越冷,木炭的价钱越高,家里光靠柴禾,肯定不够用。
  “没有问题。”
  李海棠满口答应,想着先去四喜叔婶家去瞅一眼,如果条件很困难,她能帮一把就帮,这样让四喜没后顾之忧,不用总担心家事。
  李金琥被叫少爷,还很不习惯,脸色微红,故意背着手走,一行人让四喜在前面带路,穿过一条又一条的街道。
  城北住的多是贫苦的百姓,房屋低矮,巷子里不见阳光,阴暗的,门口还有一条臭水沟,散发着腐朽的酸味。
  四喜叔婶住在巷口的第三家,只有两间小屋子,侧面搭着一间灶房。
  院子很小,养了两只下蛋的母鸡,放点柴禾,显得凌乱。
  “哥,你回来了!”
  门是木板拼拼凑凑钉上去的,四喜伸手进去,熟练地从内侧打开。
  门口有响动,屋里跑出来两个小娃,大的是个八九岁的女娃,小的五六岁,被他姐牵着手。
  “狗蛋,大丫!”
  四喜见到弟妹,笑得憨厚,介绍李海棠一家。陈大丫第一次见陌生人,很是拘谨,反倒是小的,拉着四喜不放,“大哥,娘今儿发月银,她说能买几斤糙面,用大白菜包饺子呢!”
  “是啊,我们都少吃点,到时候给你留着。”
  提到吃,陈大丫露出了笑脸,而后有又犹豫道,“大哥,你找到主家,是不是不能留下吃饭了?”
  “能,让他留下吃吧。”
  陈家破旧,家徒四壁,黄记牙行伙计说的没错,李海棠心里很受触动,家人一条心,相互惦记,这比什么都好,不像李家,亲人不像亲人,没人盼着你好。
  “马车上还有点糕饼,不如拿给他们吃。”
  萧陵川看到自家娘子失落,就知道她想到李家人,其实,谁都希望身边有亲人陪伴,只是那些都不能强求。以后他会好好的照顾她。
  “夫君,咱们就不进门了。”
  听说四喜的叔叔卧床,几人贸然上门不太礼貌,不如就在院里坐一会儿,等着四喜的婶娘回家。
  马车上的糕饼都是昨天采买的,李海棠挑嘴,对这些只放糖和油的槽子糕兴趣不大,平日只有饿的时候用来垫肚子。
  槽子糕对穷人来说,是好东西。陈大丫和她的弟弟狗蛋吓得不敢接过来。
  “拿着吃,就当是你们大哥给的。”
  李海棠对这一大家子印象又好了几分,两个孩子明明眼神很渴望,却不伸手,说明教养很好。
  陈大丫看了一眼四喜,颤颤巍巍地接过来,打声招呼,进了房门。
  片刻后,四喜的二叔拄着拐杖,艰难地扶墙出门。
  “主家,我们狗蛋能吃了点,可是没歪心眼,是个好孩子。”
  陈二叔一个汉子,面色颓然,恳求道,“只要让他吃饱,啥脏活累活,他都能干,我伤了腿,不能做活儿,家里就靠他二婶一个人撑着,我这个当二叔的,愧对我死去的大哥和大嫂啊!”
  陈二叔说着,七尺高的汉子红了眼眶,要不是他盖房子摔下来,也不至于要靠女人养家。
  “二叔,你说啥呢,都是我拖累的你。”
  四喜抹了一把眼泪,道出原委,原来家里日子过的去,他爹娘刚走,他年纪小不懂事,只知道自己要吃饱,几天工夫,就去了家里一个月的口粮。
  寒冬腊月,没人出门做活儿,可不赚银子,买不起米面,家里都过不去年了。
  他二叔只能出门找活干,只要对方银钱给够就行,就这样,才摔断了腿。
  半年多了,他一直等着被卖出去,每次有人上门,听说他能吃,把头摇得和拨浪鼓一样。
  四喜也尝试过少吃点,喝了一天凉水,第二日就晕过去了。
  “腿断了半年……”
  李海棠对正骨有点研究,但是她不好提出来,只要有银钱治疗,陈二叔应该能恢复,不过耽搁的日子太久了,治疗好,怕是以后不能干重活,或许有点跛脚。
  “二叔,主家答应我预支一个月的银钱呢,咱们去看腿吧!”
  他一个月有二百文,抵得上镇上的伙计,主家说,如果好好干,以后还有额外的奖励。
  “二狗子,你运气好,碰上好主家,但是也不能总求人帮忙。”
  陈二叔教育,不能把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当成理所当然,这样久而久之,就容易变成白眼狼。
  别人在你困难的时候帮助,是人情,不帮,也在情理之中,就算是亲人,也不能总提要求。
  “二叔,我晓得,我会努力做活的。”
  四喜点点头,他一定会好好照顾小少爷,抢着干活,卖身没那么可怕,有吃有喝,主家很好相处,都是好人。
  “陈二叔,你不必往心里去,帮忙也是为了让四喜没后顾之忧。”
  李海棠不想让这一家有太大负担,她在秦员外那里顺来的不义之财还没花出去,不介意用来行善。
  “你们都是好人,好人有好报。”陈二叔心知肚明,他就知道,受人点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他家这种条件,别人能有啥图的?就算是一块糕饼,一个铜板,他都要放在心里,有能力的时候,必定要加倍报答。


第68章 好人做到底
  屋子窄小逼仄,陈二叔想请人进去,又感觉实在是太寒酸了,只能陪着坐在小院里。
  晚上要在镇上住一宿,得解决吃饭问题,萧陵川见自家娘子提到吃饺子的时候眼神亮了亮,默默地出去买米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