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喜事:夫君,来耕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后,花娘想进到何家享福,故意停了避子汤,结果,有了身孕。
  何老爷闹出孩子,何夫人得知以后,带着家丁到青楼,抓到花娘,就是一顿打,孩子打没了不说,还差点闹出人命来。
  对于此,李海棠只有讥讽一笑。
  花娘固然是有心思,比较可恨,可是这般打杀上门的做法一点不可取,直接给一碗打胎药就好了。
  花娘承担的后果,不应该是丢掉性命。
  家里的下人中,医术最高的是白果,她学什么都快,被花楼的老鸨求着去看病,好歹是一条性命,可不能就这么没了。
  有钱人就是有道理,何夫人差点把人弄死,根本不为所动,又出来作威作福,这让李海棠非常反感。
  在大齐,花娘是合法的,包括小妾,姨娘,虽然上不得台面,却和现在勾搭汉子的小三和二奶不同。
  是何老爷管不住下半身,去找乐子,当然,这也不能是错,反正有点银子的,都这般花天酒地。
  如果何夫人有本事就应该管住男人,而不是去喊打喊杀。
  马碧荷是个好姑娘,她当大户人家的千金,穿金戴银,到村里,换成棉布的衣衫,也没有觉得低贱。
  前几日,马碧荷找她谈天说地,丝毫没半点的不自在,只是对阮平之的感觉平淡了一些。
  因为家里的关系,她瞬间成长起来,现在只想着家里的田地,进城来采买农书,想办法提高家里的亩产。
  对于这样的人,李海棠打心眼喜欢和佩服,作为姐妹,她也希望马碧荷有个好归宿。
  只是对方觉得配不上阮平之,而表哥似乎也没有这个意思,李海棠就没有在中间牵线搭桥。
  莫大娘家的小荷,也是个不错的姑娘,要说缺点,大字不识,目不识丁,老实本分,这种情况下,和阮平之没有共同语言,怕是凑合不到一家去。
  很显然,莫大娘也察觉出来了。
  “阮先生,我们家小荷上街,见到牌匾的字都不认识,这丫头也不怎么的开窍了,想要认字。”
  莫大娘放下食盒,说出此次上门的意愿,想让阮平之教授自家闺女识字。
  毕竟是及笄的大闺女了,总不好和流鼻涕的小娃子凑在一起,白日阮平之忙,那就等晚饭去他们家吃饭,然后刚好顺势留下来。
  莫大娘话说得直接,可谓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小算盘打得精。
  “大娘……”
  阮平之一个劲儿给自家表妹李海棠使眼色,让她帮忙拒绝。
  那个小荷姑娘,比豆芽菜还要干瘪,一阵风都能吹倒,见人就羞涩地钻进地缝,这肯定不行。
  他不能答应,不然一个外男,大晚上去莫家,传扬出去,小荷姑娘没了名节,到时候,还要他负责。
  既然没这个心思,必须把希望扼杀在摇篮,可不能让对方误解,有了希望,而后面对更大的失望。
  阮平之这么想着,正准备找个借口推辞,门口又来了人。
  “阮先生,您在这啊,这是我们家春妮做的土豆饼,上次你说沾点盐巴好吃,这次也加上了。”
  来的婶子见到莫大娘,稍微愣一下,看到莫大娘手里的食盒,当即明白过来。
  她家春妮身段好,肯定能生儿子,不像老莫家的小荷,身上没二两肉,一副骨头架子,这要是半夜三更的醒来,还以为身边躺着一具骷髅。
  脸色蜡黄,病态,走几步都喘息。
  阮先生有个儿子,是个讨喜的,将来若是自家春妮给人当后娘,肯定不会毒打小娃。
  阮平之条件好,谁都想要争抢,婶子觉得自家闺女有竞争力。
  “阮先生喜欢吃我家小荷做的,你家春妮的手艺不行。”
  莫大娘有人明着来争抢,当即就不乐意了,这也得有个先来后到,不带挖墙脚的。
  “啧啧,我家春娘是第一次做,忘记往盐巴,但是阮先生都说做了好吃了。”
  莫大娘说自家闺女手艺不好,后来的婶子可不愿意听了,没听说送礼,先送的收了,还不让后进门的送,没这么霸道的!
  她家春妮喜欢阮先生,背地里偷偷求了她,闺女有想法,当娘的咋能不支持呢!
  “再说,小荷娘,我看你家小荷瘦得很,我都心疼,过个年,一冬天都没养出来点肉,咋还总担心别人的吃食呢?”
  言外之意,先管好自己,阮平之不会喜欢那干瘪的,有点自知之明,就不应该过来。
  莫大娘也知道自家闺女的短板,家里用不少法子,补来补去,也没见有什么成效。
  娶妻当娶贤,身材,长相,这些都不是问题,她家小荷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绝对本分。
  相反,春妮就不一样了,总去城北大营送饭,和士兵们都很熟悉,相对而言,名节上差一些。
  “你啥意思,你的意思是我家春妮名节有损?”
  后来的婶子当时就面红耳赤的,北地的姑娘,谁家不是这样?而且春妮也算是将门之后,爹和大哥都在城北大营内,送点东西探望,这个是最正常不多的了。
  以为谁都和小荷一样,当着自己是大小姐吗?
  “我可没这么说过。”
  莫大娘撇嘴,一脸的不耐烦,她是听自家男人提过,手底下,有个将士,和春妮互生好感,双方要私定终身,想要她男人帮忙说项,就怕春妮的爹娘不同意。
  年初,和蛮子开战,那将士上了战场,回来断一条胳膊,自打这以后,就没看春妮出现过,只言片语都没留下。
  明明是有了情意,却能做出这样的事来,可见春妮不是什么好人,也不值得信任。后来的婶子吓一跳,眼神漂移,明明是自家捂着的事,怎么被外人知道的?


第673章 药铺
  虽然理亏,但是后进门的婶子明显不是善茬,见自家闺女的事被拿出来说道,当即很恼火,人身攻击,说莫大娘家豆芽菜一般的闺女,将来生不出儿子。
  这可算是诅咒了,莫大娘直接放在手中的东西,上去就要撕扯对方,口中骂道,“你这个恶毒的,自己闺女不检点,不要脸,始乱终弃,还有脸诅咒我闺女,我和你拼了!”
  妇人之间打架就是这个套路,拽着头发撕扯,抬手就是一个大耳刮子,彼此之间毫不相让。
  二人都是常年做惯了粗活儿的,力气也大,掐架在一处,引得周围的人来小院门口看热闹。
  阮平之见此,很是头疼,起因是二人来给他送吃食,虽然有一点儿旁的心思,但都是好心,现在他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妇人打架,萧陵川不好说什么,只得抱着自家的小豆包,走出门去。
  临出门之前,豆包在自家爹的怀里挣扎,小脑袋不停地看着厮打的二人,显得很有兴趣。
  “婶子们,住手吧,外面有人看热闹。”
  李海棠劝说几句,这事传扬出去,无论是对小荷还是对春妮都不好。
  正在撕扯的二人,打红了眼睛,莫大娘眼里满是红血丝,她略微占上风,要不是考虑自家闺女的名声,早就把这个不要脸的撕巴了。
  “这是咋的啦?发生了什么?”
  围观来看热闹的邻里,忍不住问一声,莫大娘没有说话,摆摆手,“行了,中午都不歇晌了吗?家里的活都干完了?”
  “啧啧,这不是被你们吵醒了,过来看一眼,就怕我们来晚一步,闹出人命来。”
  围观者见莫大娘语气不好,面上挂不住,小声地嘀咕一句,就算她不说,自己也能猜的出来,莫大娘肯定是为了的闺女的亲事争抢。
  他们靠近城门这片,住着城北大营军中将领的家眷,大家都是粗人,平日里有什么说什么,丝毫不懂得含蓄。
  阮先生再好,不过是个娶妻生子的二手货,二人如此上心的争抢,还不是看中对方背后的门第。
  两个婶子打架,把院子里的柴火堆弄倒,柴禾滚的到处都是,根本没有下脚之地,五福正忙着收拾。
  “行了,都散了吧。”
  李海棠见此,摆摆手,看到家中院子一片狼藉,她果断出门,去找自己野人夫君。
  最近几日气温回暖,百姓们脱掉厚重的棉袄,穿起春装来,午时,街道上的行人不多。
  小豆包出门以后,四处张望,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
  “夫君,咱们去哪里?”
  城北大营事务多,但是萧陵川忙里偷闲,把更多的时间用来陪在娘子和儿子上。
  “我陪你逛逛,你不是说要去药铺看看?”
  萧陵川指着前面新开的几家店铺,那边原来是马家的铺子,何家接手以后,被何老爷出兑,对方开了个大药铺卿和堂。
  对方是从京都过来的商户,还是百年老字号,做生意诚信,童叟无欺。
  他打听到,卿和堂上了两根百年人参,品相都是上乘。
  前段日子,军中主帐混进来刺客,流苏帮着云惊鸿挡刀,又受到惊吓,整个人就有些不好,等李海棠赶到,流苏的孩儿还是没保住。
  这个结果,流苏平静的接受了,对她来说,能留住一条命,都让她很意外,再说这个孩子,多灾多难,陪伴她那么久,最后还是和她无缘。
  但是因为被刺伤部位的问题,流苏以后,失去了怀孕生子的能力。
  这段时间,流苏一直卧病在床,李海棠去了几次,见她虽然伤感,却仍旧咬牙挺着,心里多少有点难受。
  无论多精明的女子,一旦选错了人,就好比走到悬崖边上,就算知道自己要掉下去,也不会回头。
  云惊鸿不是良配,她早就该劝说的,可惜,流苏和云惊鸿产生情意的时候,她刚好去了大西北,等回来,一切早已发生,尘埃落定。
  “那咱们去卿和堂看一眼吧。”
  提起卿和堂,李海棠从前有所耳闻,真正的百年老字号,做生意上肯定差不了,毕竟百姓们都不是傻子,被坑骗一次,还上赶着上当二次。
  五福前几日去抓药,还提了一嘴,别看占用三间门脸,卿和堂的药材还算公道,并没有店大欺客。
  不仅如此,后院请来做堂的老郎中,在边城内有些声誉,医术和医德都不错。
  这年头,百年人参不是大白菜,虽说在山里,村民运气好也能弄上个野生的小山参,却很少发现百年的。
  百年人参粗壮,采摘后还要保存,参须都不可破坏,不能影响药效,找到一根品相好的,太难得。
  流苏卧病在床以后,李海棠把自己开的医馆里镇店之宝都送出去了,一根人参只有三日,没办法,她又琢磨买点。
  做生意不久,李海棠就成了甩手掌柜。等她去买人参,发现很多铺子所谓的百十年的老山参,都有不同程度的造假。
  有的是两三根人参一起拼接上去的,人参须子全靠黏上去,药效可想而知,更离谱的用萝卜代替,坑没有见识的外行人。
  夫妻俩说着,正好来到卿和堂。
  远远的,看到对面街道上,卿和堂烫金的大招牌,据说招牌上用的是金粉,也不怕有人把牌匾偷走了卖钱。
  不过,李海棠对卿和堂印象不错,因为他们在鹿城开了分店。
  人傻钱多,卿和堂偶尔为百姓施药,能为自家医馆分担不少负担,而且也避免自家在鹿城一家独大,继续拉仇恨。
  毕竟一个城的百姓,偶尔有个头疼脑热的,不可能都到医馆来,做生意赚钱,根本赚不完。
  赵宝山经常不要穷苦人的银钱,导致医馆入不敷出,自从年后卿和堂在鹿城有了分店以后,这种情况持续好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