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这里,有一个方子。”
天麻、石菖蒲、青阳参、白僵蚕、钩藤、羊痫草、珍珠母、铁胆粉、龙戟草、甘草等配合治疗。
这些药物配合使用具有扶正祛邪,安神镇静,活血化淤,祛湿化痰,醒脑开窍、健脾补气、填精益髓等功效。
对症下药,减少癫痫发病的几率,还要控制病人的饮食和情绪。
“饮食要清淡一些,还有注意,情绪不能大起大落。”李海棠把方子写上,癫痫,连疑难杂症都算不上,被村里人给妖魔化了。
第912章 谈妥
莫如海到北地一趟,为请李神医,虽然人没请来,却听了不少李神医的传说,他对李海棠所言,不是一般的信服。
神医就是神医,疑难杂症,在她这里,不过是个普通的小病而已。
“李神医,您是不知道,内人因此病,没少受罪。”
莫如海哀叹一声,面色哀戚,吃苦受罪也就算了,还要遭受村里人诧异的眼光。
当年他在食为天当大掌柜,食为天不是一家酒楼,开遍京都周边,他每个一段时日,都要出一趟远门,到周围盘账。
东家信任他,他就一定要做好,打通关节,建立人脉,包括联系周围村里的猎户,收购纯正的野味,几乎全靠莫如海一手包办。
忙起来,早出晚归,有时候住在铺子,难免忽略了妻儿老小。
他娘子在家里,任劳任怨,早几年就发病了一次。
周围邻居看到以后,非说他娘子沾染上不干净的东西,需得做法驱除,请了庙里的和尚念经,喝了三日符水,而后,的确有很长一段时间相安无事。
再次发病,家人以为不干净的东西又上身了,又请来跳大神的,怪病又好了。
怪病不是每日都发病,间歇性,每次持续时间不长,常年困扰莫如海一家,让他放心不下,就辞工回来,专门陪伴他娘子。
他一直疑惑,是不是真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上身,听过李神医解释,才得知,原来怪病就是间歇性的,不能治愈,却可以尽可能控制发病的次数。
“李神医,您这次帮了莫某大忙,说是救命恩人不为过,不知道有什么是我能为您效劳的?”
莫如海看一眼吴起,斟酌片刻。看得出来,对方带了表礼上门,不单单是为他娘子看病那么简单,应该还有拜访的成分。
他不明白的是,自己有什么值得对方重视的地方。
“莫大掌柜,您客气了。”
李海棠正愁怎么说明来意,就被莫如海点明,刚好她是个不喜欢兜圈子的人,闻言,也就没有隐瞒。
铺子还要继续做下去,尤其是瑶华斋,李海棠不会把这么好的铺子,再卖给陈氏。
一只老母鸡再贵,也是有价值的,但是若老母鸡能下金蛋呢?
瑶华斋的铺子正是如此,无论是位置还是周边,只要开门就赚钱。
莫如海摸了摸胡子,隐去眼神中的诧异,没成想瑶华斋的东家,竟然是李神医。
他自从辞工以后,就变得无所事事起来,唯一关心的是他娘子的病情。
若病情很久不复发,他在家里就失去了意义。成家立业,作为男子,必须得给自己找点事干。
当年跟着食为天的东家,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最后他才坐到大掌柜的位置,全靠能力打拼,得到东家的信任。
他和李神医没合作,对方凭什么把这么好的铺子交给他?
而且,如果真是这般,李神医是给他机会,而不是他报答。
“莫大掌柜,实不相瞒,我对做生意的管理上,有所欠缺。”
李海棠很坦然地承认自己的短处,她从北地到京都,身边能人太少,缺一个跑腿能张罗的人。
说白了,莫如海当过食为天的大掌柜,有经验,相信接手她的铺子,也能淡定从容。
“李神医,瑶华斋的胭脂水粉,您还打算继续做下去吗?”
莫如海一手敲打桌面,脑海里转动。能去那条街铺子闲逛的客人,非富即贵。
铺子原来是杜家所有,平日少不得宣传,才能支撑起来瑶华斋,而现在,闹出张家小姐碰瓷,最后得知真相,少不得也影像瑶华斋的声誉。
铺子可以继续开,但是大师傅辞工,再去寻找能人志士,耽误好一番工夫。
“就算铺子以后做起来,做大,还是有瑶华斋的影子。”
莫如海犹豫了下,没隐瞒,说出自己心中所想。
李海棠点头,觉得非常有道理,胭脂水粉暴利,这个没错,但是自己改了名字,换了牌匾,将来做好,陈氏少不得在背后说几句。
还不如重新换营生,彻彻底底地改头换面。
“李神医,您千万别折煞小人,叫名字就好。”
莫如海的意思明确,既然李神医看得起他,他愿意出来管理铺子,而且,他打算签二十年的工契,和签死契也没多大差别了。
“以后你就是铺子的掌柜,你这里若是有用的惯的伙计,一并找来。”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况且李海棠没别的选择。
有身孕后,精力有限,最近饭食铺子要开分铺,急需人手,莫如海先管理瑶华斋,但是家里所有的铺子,在她下面,都需要一个管理者。
“既然您如此信任于我,莫如海一定不辜负夫人的信任。”
莫如海站起身,给李海棠行礼,他如果拒绝,就是不识抬举了。
至于铺子做什么营生,他做不得主,还要看东家李海棠的意思。
“这个我现在还不能确定,得回去仔细想一下。”
计划没变化快,李海棠揉揉发疼的额角,打算回程,这一趟没白来,总算有了收获。
找到大掌柜后,李海棠喜上眉梢。
伙计好找,掌柜却难,尤其是和东家一条心,背地里不会耍花样的,至于做什么营生,还需要仔细斟酌。
“夫人,时间还早,咱们去饭食铺子如何?”
五福咽了咽口水,好久没吃于嬷嬷做的吃食,她馋了。
夫人在家安胎,她作为丫鬟得在身边服侍,出门的机会少。
五福看了一眼吴起,哼了一声。
“去吧,又到了查账的日子了。”
李海棠点头答应,一行人直奔家里的饭食铺子。
今儿正是松鹤书院的休沐日,松鹤一条街上,人来人往,书生们提着水桶和巨大的毛笔,在青砖上写字,周围有不少用面纱和帷帽遮脸,羞羞答答地小姐们。
松鹤一条街,是丈母娘来选女婿的好去处,不仅仅是松鹤书院的书生,还有周边书院的。一般来此的,多是家里条件不怎么好的书生,指望被富贾之女看中,陪嫁大笔嫁妆,从寒门学子,一步登天。
第913章 舌战
为了安排相看,附近几个书院顺应民意,把休沐的时间,统一改到上中下旬各一次,这天,松鹤一条街上几乎人满为患。
开始,小姐夫人们还有些矜持,到茶楼或者酒楼的二层雅间,往下偷看,随着人数增多,那些雅间明显的不够用了。
众位小姐干脆把自己包裹得严实,走出门,到街道上,寻找最有才学的人。
有钱人家也不傻,找个书生,万一书生金榜题名,自己跟着水涨船高,有个做官的女婿,脸上有光。
一个要钱,一个要名气,一拍即合,来此相看的富贵人,都有自己的目的。
马车靠近松鹤一条街,当即被堵住,李海棠只好下马车,五福和白果,一左一右,以防止被不长眼睛的人冲撞。
书生们各自展现自己的才能,有人作诗,有人挥毫,有人作画,还有人另辟蹊径,做了灯笼等小玩意儿,只为讨那些大户人家小姐们的欢心。
“吴起,你觉得他们的学问如何?”
李海棠低下头,左顾右看,这些书生,玩弄的花哨,只有没见过世面的小娘子,才会被哄骗。
不过,风花雪月,正是后宅女子喜欢的,还真有人吃这一套。
其中,有一个书生,周围站着的人最多,李海棠刚好经过,也跑到旁边凑热闹,发现书生正在自带的小桌上,写着……话本?
刚好翻页,李海棠一目十行,好像说的正是一个穷酸书生和大户人家小姐的故事,书生金榜题名,感谢岳父大人慧眼识人。
这不,周围围着的几个小姐,正在含情脉脉地看着书生,等待故事最后的结局。
李海棠只觉得空气中多了一股醋酸味,一个只知道画大饼的蠢货,竟然还被人看上了,上哪说理去啊!
“有辱斯文!”
吴起显然也看到话本,小声地评价。
他声音小,但不巧的是,写话本的书生正在飘飘然,耳朵尖,就听见了。
对方当即大怒,认为吴起是嫉妒他的才学,腾地站起身,质问道,“你说谁有辱斯文?”
那人面红耳赤,脸红脖子粗,一脸便秘样,把吴起吓一跳。
吴起发觉,自己这么说有些不妥,或许对方是有学问的,但是他对这种低俗的画本子,瞧不上。
书生考科举,目标是成为国之栋梁,将来若做官,就能更好的为百姓做事,而不是整日哄骗小娘子,对于他来说,却有些不务正业了。
“这位仁兄,若吴起有什么地方得罪了,请您海涵。”
吴起到京都没多久,琢磨可能这就是京都的风气,因而面色淡然,诚恳地表达自己的歉意。
一个就要撸胳膊挽袖子打架,一个却平淡斯文,两相一对比,谁高谁下,名眼人看得出来。
刚刚还觉得写话本的书生深情而有才的小姐们,立刻看吴起变成了星星眼。
是啊,专门写话本,最多留给戏班子,上不得台面。
读书人,骨子不能失去清高,不然,就少了风骨。
有胆大的小姐,撕扯地小帕子,羞羞答答地问道,“敢问,吴公子也是书生吗?”
家里要求招女婿,要的是读书人,只要读书识字就好。不在松鹤书院念书没关系,有银子,还怕办不成事?
关键要人品端方,将来能一心一意的过日子。
女子一辈子,只求疼爱自己的夫君,外加孩儿,别无所求。
吴起有些犯愁,他回答呢,还是假装听不见呢?
若是回答,五福在一旁虎视眈眈的,他有一种被抓奸的感觉,若是假装听不见,避而不答,有失风度。
“哎呦,我说怎么看你面熟,你就是饭食铺子那个账房啊,别识得几个字,就觉得自己是读书人了!”
写话本的书生,有同窗在,认出吴起,转而小声地找他告知吴起的身份。
这下,被截胡的书生恼怒了,当即揭开吴起的身份,一身铜臭味,还有脸说他有辱斯文!
“如果你是读书人,就不该自甘堕落,和商人为伍,商人逐利,奸诈狡猾!”
书生说完,得到不少同窗的赞成。
他们只想表达一下自己的清贵,却没注意到,在场众位夫人小姐的脸色全部变了。
既然这么看不起商户,为何还到松鹤一条街搔首弄姿,说白了,不就指望被看上么?
穷酸书生,一穷二白,想当上门女婿,要女子的陪嫁,占便宜还想着卖乖?
众人沉默,李海棠也发现了,场面极其安静。她特地错后一步,站在屋檐下,饶有兴致地看热闹。
这些书生,真是狗屁不通!想给自己找个金主,还嫌弃金主的身份,太好笑了!
“这位仁兄,你说的这些,都不在理。”
吴起不慌不忙,说起自己的观点。他只是个秀才,的确微不足道,到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