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喜事:夫君,来耕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做生意后,李海棠开阔视野,随便看一眼,心中有个大概。
  厅堂的一侧,挂着外海的油画,是别具一格瓷器和水果,现代最常见的欧式壁画。
  “表妹,你也喜欢外海这幅壁画?”
  王氏眼中闪过一抹得意之色,外海的铺子只有三幅,她花了大价钱买到,特地带到阮家,昨日大年三十,府上丫鬟婆子帮着贴窗花春联,她挂上油画,展现自己的身价。
  王氏想告诉阮家人,她卷土重来,有大靠山,不是曾经没有儿子傍身的可怜虫。
  阮平之不是有个丫鬟生的庶子?她又生不出来,还不如把庶子过继在自己名下,当成嫡子来养着。
  她认识张如意,一个丫头片子而已,如果阮平之喜欢,当个小妾,她没什么不能接受的。
  眼下,最重要的是抛出诱饵,修补和阮平之的关系,至于那些莺莺燕燕,什么时候收拾不行?先不急于一时。
  “是啊,看着不错。”
  李海棠迟疑地看王氏一眼,很想把人撵走,单独和表哥说几句话。
  她不是来认亲的,是以认亲为借口,混入阮府,打探消息。
  可惜,这会儿当着王氏的面,她没办法说。
  李海棠始终相信,表哥阮平之是个心有成算的人,所以,她愿意再相信他一次。
  “走吧,祖母早就念叨你了,你出现,能给他一个巨大的惊喜。”
  阮平之绝口不提张如意的情况,站起身,先一步出门。王氏迟疑一下,紧接着跟了上去。
  李海棠看王氏的态度,或许晓得自己和张如意的姐妹情分,不然不会盯得这么紧。
  一行人各怀心事,直奔阮家老夫人所在的主院。
  阮平之和守门的老嬷嬷小声嘀咕几句,对方得知后,大吃一惊,忙不迭地进门禀报。
  没过多一会儿,门前传来咳嗽的声音,一个头发夹杂白丝的老夫人,在丫鬟婆子的搀扶下出门,直奔李海棠的方向而来。
  阮家老夫人面色严肃,眼眶通红,手微微颤抖,离着李海棠三尺远站定,小声地道,“可是我那外孙女儿海棠?”
  “外祖母!”
  李海棠唤一声,情真意切,谁还不是个演员咋地?
  阮家老夫人要演戏,她奉陪,这不,认亲的场面非常感人。
  演戏进入状态,李海棠差点当真,若不是阮老太太侧过头,那眼中一闪而过的冷漠,她真是差点被骗过去。
  总之,老太太不喜欢她,相当不喜。
  “你娘活着的时候,最喜欢牡丹花,家里她的院子,一直留着,每隔一段时间,自会有人打扫。”
  王氏站在屋内,竖着耳朵听。
  阮家的姑奶奶,当年名满京都,后来没隔多久,就传来暴毙而亡的消息,那会儿,王氏还小,记得他爹爹为此还唏嘘了几日。
  可以说,阮家千金,是当时京都很多男子梦寐以求的人。
  那般容貌,不知道便宜了谁,猜测有很多。有人说那人得了恶疾,传染的病症,被送到远离京都的庄子上,自生自灭,还有传言说,阮家千金和戏子跑了,生出个野种,京都传闻,至少有几十种,每个人都信誓旦
  旦地保证,自己所言为真。
  阮家姑奶奶多年没有消息,然而,李海棠回来了,看来,后者的可能性大。
  阮氏在外,嫁给戏子,最后生出了孩儿,心中郁结,早早的就死了。
  王氏观察阮家老夫人的情绪,发现她很激动,也不知道是不是惊喜多一些。
  “这是你表嫂,王氏,出身王家,你以后,多跟着你表嫂走动。”
  阮家老夫人点点头,也不知道是不是真不知道她和张如意的关系,半个字未提起。
  “外祖母累了,你就住在你娘出嫁前的院子吧。”
  阮家老夫人说了几句话,看不出情绪,给李海棠一块阮家的玉佩,嘱咐王氏招待好人。
  等一行人离开,阮老夫人坐起身,哪里还有疲累的样子?
  “老夫人,您看,小小姐成亲了,肚子都大了,至少有四五个月身孕。”
  身边的老嬷嬷看了李海棠肚子,估算着,“咱们要不要请人留下来?”
  “唉,暂时不要,谁知道是不是祸患!”
  阮家老夫人,眼里精光四射,李海棠,不,应该是玉海棠,和她娘一样不省心,嫁给萧家的后人,也不清楚是福是祸。
  “我是她外祖母,这没错,可我也是阮家老夫人,必须为阮家着想啊!”
  高门大户,子女的婚姻岂能自己做主?全靠利益的维系,婚姻本就是维系利益的工具。
  什么情爱,女子要这些,不如权利有用处。
  当年,她也是青葱少女,冲动过,结果吃尽苦头,嫁到阮家才知道,当家主母,要的是地位,要的是服从。
  和老太爷谈情的几个姨娘,早早的耗尽心血死了,最后她们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不如一只大鹅重要!
  人生苦短,几十年,弹指一挥间,算算自己和老太爷同房的日子,不如一只鹅多,尽管,鹅死了,还是占据了一席之地。
  可悲可叹!
  阮老夫人闭眼,至少,她和姨娘们不同,她生了嫡子嫡女,将来继承阮家的人,是她的儿孙。
  到晚年,她一样享福,因为她走了一条最正确的路。
  女儿阮氏命不好,好不容易生了儿子,还是个苟合的野种,将来镇北王上位,有不能继承皇位,靠海棠,顶什么事?
  这也是阮老夫人一直纠结的原因,若不是现在镇北王风头正旺,她一定装作不认识李海棠,更不可能让人上门。
  “老夫人,老奴有句话,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老嬷嬷跟着阮老夫人有几十年了,是身边一等一值得信任的人。
  “你说,我们主仆之间,有什么话需要藏着掖着?”
  阮老夫人抿了一口茶水,笑道,“你是想问,我为什么会让王氏回来吧?”做出那等事,就这么公然回来了,老嬷嬷不敢置信,一直想不通老夫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第959章 空子
  阮老夫人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好半晌,在老嬷嬷以为她要睡着了的时候,阮老夫人突然睁开眼睛,重重地叹息一声。
  打脸的事,她也不想做,对于阮家名声有碍,可现如今,只能这样了。
  “阮家表面光鲜,实际早已日薄西山,别看老大当上尚书,却是个没实权的。”
  阮老夫人一脸疲惫,感叹此乃无奈之举,阮家后辈不成器,只能仰仗阮平之。
  “平之无心科举做官,子不承父业,难道去乡下种地吗?也不看看我们阮家是何等人家!”
  阮家再败落,仍旧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阮家主母的身份,一定要上得了台面才行。
  王氏心狠手辣,有一点却是她欣赏的,王氏一直以阮家利益为重,这般,大方面不会出错。
  阮家的当家主母,一定要为家里着想,整日想为娘家谋福,不能成为阮家的助力,就占着那个位置。
  如果不是阮平之把张如意带回来,让王氏进门,阮老夫人还需要考虑一段日子,这下,节骨眼上,她没别的选择。
  “可是,小小姐和张大小姐交好,怕是心里不痛快。”
  老嬷嬷说着,透了一个湿布巾,点了点阮老夫人额角上的汗滴子。
  人上了年纪,身体虚弱,就特别的爱流汗,冬日里,阮老夫人吃多了补品,浑身上下燥热,在睡前,都要让老嬷嬷打扇子,才可安睡。
  “她不痛快能怎么样?阮家何时轮到她做主了?就算是她娘活着,一个出嫁女,也管不到娘家来。”
  阮老夫人突然坐起身,镇定片刻,左右明日张家滴血认亲,张如意要回去,阮家不会给张如意继续上门的机会。
  “老夫人,您说王氏这个节骨眼回来,您给她一个台阶,王氏是不是知道了什么?”
  在后宅生活几十年的,基本都是人精,老嬷嬷人老,却不糊涂,略微思量一下,就想明白了。
  不然王氏不会钻这个空子,把东西置办妥当,只等着从正门被迎入阮家。
  除去当年成亲,王氏并没有走过正门。
  “你才想通?”
  阮老夫人冷笑,何止是王氏晓得,京都高门,哪里有秘密啊,彼此间差不多是沾亲带故的关系,那个府上没点别人的眼线,有点风吹草动,自然传了出去。
  不仅仅是王家,王氏聪明心狠,知道推波助澜,张家一心要纠结张如意的身份,包括夏家一个劲儿的拖后腿,张如意的身世,早已被人定为奸生子。
  王氏回归,一山不容二虎,张如意无论如何,也不能做张家的媳妇。
  “我也不是不开明的人,要平之真喜欢张如意,就养在庄子上,偶尔去看看便好。”
  男子无人长情,最多过个三五年,也就不新鲜了,她没必要因为一个女子,让自己的孙子难堪。
  但是,人万万不能留在阮家。至于李海棠如何想,根本不在阮家老夫人的考虑范围之内。
  “老夫人,老奴就是想,咱们是不是还得问问小小姐的意见,若小小姐认祖归宗,那身份就不一样了,她是君,咱们是臣啊!”
  老嬷嬷还是很忌惮李海棠的身份,看得出来,小小姐相当讲义气,不然不会大年初一匆匆上门,明着是认亲,实则是为张如意出头来了。
  张如意有这样的好姐妹,真是不亏了。
  “她再是君,还能不认我这个外祖母了?”
  阮老夫人啪地扣下茶碗盖子,用手揉了揉眉心,要不是因为李海棠的身份,谁会对她客气?
  所以,阮老夫人已经退后一步,承诺只要阮平之把张如意带庄子上,她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人老了,最大的安慰,便是子孙有出息,阮家蒸蒸日上,鲜花着锦,其余的那些,她早不在乎了。
  老嬷嬷噤声,心里却不以为然。
  没有任何亲情,光靠着那层亲缘关系,真的能给阮家带来风光?未必。
  沉默良久,老嬷嬷准备出门,突然听见阮家老夫人幽幽地道,“你以为我会留着王氏?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
  “证明夏氏曾经被强的车夫和丫鬟惨死,说不定是王家人搞的鬼。”
  此事,张家一直想要得到确切的消息,夏家提供证明,准备对峙,而阮家,不会掺和,那人怎么死的?
  死在这个档口,非常诡异,结合王氏淡定入府,阮老夫人想通了关节。
  “这真是……”
  老嬷嬷抖了抖,没有最狠,只有更狠,这一下,张如意就算不是野种,也要坐实了。
  其实,是不是奸生不重要,重要的是,张家人信不信,其余人信不信。
  滴血认亲不再关键,因为,张家放弃了张如意。
  ……
  天气正好,李海棠的心情却跌入谷底,从正院出来,就有丫鬟在前面带路,阮平之和王氏在身后跟着,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阮氏生前居住的宅院。
  大概有二十年没人住了,尽管院子里经常被人打理,却缺少了几分人气,显得阴森森的。
  进门以后,一股子阴气扑面而来,屋内暗淡,照不到光。
  “姑母出嫁以前,住在这里。”
  阮平之叹息着,屋子搭理得再好,墙壁上也发了霉,起了小霉点。
  内室里,有一股子腐朽的味道。
  “表妹,祖母说让你住在这里,显然是不行的,今儿,你还是住在客院吧。”
  王氏用帕子,掸了掸尘土,咳嗽两声,面色通红。
  李海棠摇头,她在京都有家,比阮府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