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在后宫撩皇帝的那些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凝眉:“谁?”
  “在后宫中待得最久的…还能有谁?”安修仪这话说的意味深长,“皇上怕是还不知道,您的生母,端康太后是怎么离世的吧?”
  皇帝定定地看着她,黑眸底显出一个个泛着寒流的漩涡,极强的威势压制下来,气氛冷凝地呼出口气都能结成冰,良久,他开口问的不是你知道什么,而是:“你从哪儿知道的?”
  端康太后在世的时候,着实受宠过一段时间,先帝曾也不顾众人反对,将她一个家世不显的女子捧上四妃之位,甚至也为她跟当年的皇后、如今的太后强势抗争,太后平生第一次被先帝斥责,不是为了谢皇贵妃,而是因为陆淑妃娘娘。
  那时候世人都以为这已经是作为帝王能宠爱一个女子的极限,谁知道突然有个谢皇贵妃横空出世,跟她比起来,陆淑妃得到的荣宠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之后陆淑妃芳魂早逝,人人都说是她盛极而衰之下的郁郁而终,时过境迁,真相如何除了身为亲子的皇帝,旁人更是懒得理会。
  安修仪只觉背脊处向被数十道锐芒刺着,浑身浸染了寒意,“皇上,妾知道您不信妾,但事已至此,妾除了对您坦白,别无他法。”
  皇帝眸色深沉:“你说。”
  “妾在怀着景询的时候,忽然落水早产,九死一生才将这孩子安全生下来,自己的身子却伤了,故而妾向您请求搬去听竹楼,盼着那边坏境清幽怡然,能保佑景询身子康健。”
  “妾搬进去不久,一年梅雨季节,骤雨不歇,好不容易等着天放晴,妾就想着让奴才们去竹林看看,免得受涝平白毁了这片美景。”
  “就是在这篇竹林中,妾发现了一本包了好几层油纸的古籍,虽然有些受潮,但字迹还能面前辨认。据上头记载,是一位身处纷争中心的嬷嬷,在临死前留下的自叙,其中便提及了端康太后。”
  安修仪顿了顿,“妾知道,现在无论妾说什么您都会心生怀疑,倒不如您派一人随妾去将那古籍取来,眼见为实,对么?”态度十分坦诚。
  皇帝沉吟片刻,道:“你的目的是什么?”
  安修仪唇角勾起一抹淡笑,伏地规规矩矩地行了一次大礼:“妾只是不愿您受人欺瞒……十皇子之死究竟为何,想来您看了这本书,心中便明白了。”
  ……
  安修仪从太宸宫出来的时候脚步虚浮,强撑着走出宫门,到偏僻的拐角处,浑身力气一松,若不是身边菡萏扶得紧,差点摔倒在地上。
  “主子!”菡萏担忧地唤了一声,“您要不要紧?是不是皇上对您发怒了?”除了皇上,她实在想不通还有谁能让平日里息怒不形于色的主子这般失态。
  “不,”安修仪低声喃语,“我这是,畅快啊。”
  她拉了多久的弓弦,总算把这一剑射出去了。
  菡萏感受到主子紧紧握在自己手臂上的手,隐隐的痛意传来,她仿若未觉:“主子,奴婢还是给您传坐撵去吧。”
  “我现在是戴罪之身,哪还享受得了坐撵呢?”安修仪轻笑道,“罢了,我们还是走回去吧,顺便欣赏一下这皇宫中的景色,以后……还指不定能不能再看见呢。”
  菡萏鼻子一酸,差点落下泪来:“主子……”
  安修仪笑着拍了拍她的手:“放心吧,皇上急着去查那些藏得深的美人蛇呢,暂时不会有空来理我的。”
  “您是指……”
  “是我的旧相识了。”安修仪莞尔笑道。
  十皇子之事,她虽然也希望能让宣昭仪折在里头,但若能让另一人彻底不能翻身,暂且让宣昭仪逃过去也没什么。
  来日方长。
  安修仪和菡萏回到宝华殿旁的佛堂中,守在殿内的嬷嬷迎上来,小声道:“主子,皇上派人将那本书拿走了。”
  安修仪平静地嗯了一声,让她们都守在外头,自顾自往内室走去。
  什么古籍?哪能那么巧就让她发现什么老嬷嬷的手记?
  不过都是局罢了。
  即使安修仪重活了一世,但并不代表她对宫中的隐秘了解多少,如今她所知道的一切,大多都是从前世的老朋友,今生的夏婕妤口中得知的。
  按着原本的轨迹,贤妃疏忽照料六皇子引得皇上不喜,等夏婕妤再有孕,自然而然就将她迁宫,想让她担任一宫主位。
  可惜临走之前被贤妃反将了一军,借口年幼的六皇子思念生母,不肯让夏婕妤离得太远,两厢权衡之下,反倒把夏婕妤塞到了长春宫,那时候她全身心都放在体弱的景询身上,丝毫没有察觉到对人淡若菊的夏婕妤来说,她不光是个向上爬的好梯子,还是个碍眼的绊脚石。
  多活了一世,安修仪知道夏婕妤那些深不可测的手段多半依附于她手上的毒药,连自己最后都是死在她的药上。而夏婕妤作为养在深闺中的庶女,怎么拿到的这些珍贵罕见、记载了百种不存于人世的古方,在她志得意满、风光辉煌的时候,总算透露了那么一两分。
  人人眼中势单力薄、纯粹是被贤妃当做生子工具才送进宫来的夏婕妤,原来一早在宫中就有帮手。
  尽管还查不出是谁在背后帮她,但并不影响安修仪紧盯着她,趁着这些方子还没到她手上,先抢过来誊抄了一份。
  而跟皇上说起的古籍,就是她用誊抄来的药方拼凑而成,借着先帝那会儿就在主子跟前伺候大嬷嬷的口吻,字里行间隐约透露着对端康太后温良和善品性的推崇,以及对她离世的愤懑仇恨。
  想来皇上也能体会到这种心情的吧?
  安修仪惬意地欣赏着道路旁的景色,灼热地太阳也晒不干她欢快的情绪。
  ……
  安修仪点燃了炸弹的引绳,拍拍屁股走了,乔虞却是再度迎来了满身寒气的皇帝,压抑的怒火划过锐利的锋芒从他眼底射出来,她在旁边站了一会儿,差点就要被他烤焦了。
  她无奈地叹了口气,小心翼翼地凑过去,也没敢给他上茶,生怕一怒之下把茶杯甩过来。
  “皇上,安修仪说了什么让您发这么大的火呀?”
  皇上传召安修仪去太宸宫不是秘密,况且还大大环节了乔虞这边被人当凶手瞧的压力,众人都想,这个敏感时刻皇上突然找安修仪问话,是不是十皇子夭折是她的手笔?
  皇帝满腔怒火无处宣泄,若是之前,独自在寝宫中一宿憋过去也就差不多了,可自有乔虞陪在身侧,无论遇着什么事都能让他心情舒快起来,由奢入俭难,故而他心念一动,习惯性就往灵犀宫这儿来了。
  可真听到她轻轻柔柔的一问,他心中又有些后悔,毕竟此时牵扯到上一辈,又是皇家隐秘,让她知道了把她给牵扯进来,反倒麻烦。
  乔虞见他沉默着不搭腔,心里已经明白了几分,也没有劝他的意思,轻叹道:“皇上,您还没用过晚膳吧?”
  气都气饱了,哪还吃得下。
  皇帝看她传宫人进来去小厨房中备踩,不由道:“不用你忙,朕没胃口,什么也吃不下。”
  乔虞责怪地看了他一眼:“您都快到不惑的年纪了,怎么还跟景谌似的,一闹起来就不肯吃饭。可别仗着您如今身强体壮,再几十年过去,原先落下的隐患都爆发了,到时候再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他之前也听她这般念叨着景谌,不知怎么,心头的怒火仿佛被一汩清澈的泉水浇了个透心凉,清爽恬然。
  皇帝眉宇间浮现出点点柔和之色,拉过她的手:“朕听你的还不行?”
  乔虞这才展颜,吩咐夏槐去小厨房备些养胃的佐食,再用熬了一天、原本准备明早拿来煮粥的骨头汤底下锅做了碗清汤面。
  端上来之后,醇香诱人的热气柔柔传入鼻间,将人的馋虫都勾了起来,刚刚还信誓旦旦称自己没胃口的皇帝,拿起筷子,一口下去,不知不觉就将一碗面连着汤底都吃完了。
  温暖的气息蔓延至四肢百骸,皇帝满足地将手边的茶水一饮而尽,一转头就对上了乔虞笑盈盈的明眸。
  “……”皇帝难得有些心虚,刚想说什么,就将乔虞先他一步将净手的帕子放到旁边的铜盆中浸了温水,绞了一下,接着坐在他对面的圆凳子上,拉过他的手,细细地擦拭起来。
  皇帝失笑:“你真把朕当景谌哄了?”
  “依我看,您比景谌还不懂事,”乔虞目光认真地落在他宽大而骨节分明的手上,动作轻柔细致,连手指间的缝隙都没放过,“景谌在外头玩到饭点还知道回来用膳,您倒好,只管自己气起来,连身体也顾不上了。”
  “您这是气别人,还是气自己呢?”


第171章 追查
  气谁呢?
  皇帝自己也说不清楚,他静静地看着乔虞低垂的脸,纤密的睫毛在她眼睑下投下一块小小的阴影,如蝶翼般轻轻颤动,纷乱的思绪不知不觉被扶平了。
  “今天做了什么?”
  乔虞不由诧异地看了他一眼,想不到他还能分出心来聊家常?
  “左不过就是写字看书,要不就是画画,无聊得很。”
  也怪不得后宫的嫔妃们整日算计这个,陷害那个,实在是日子无趣,只能把心思放在如何除掉对手、奋勇上进了。
  皇帝无奈地笑道:“外头流言飞语,就差给你定下罪名了,你倒好,日子过得比谁都清闲。”
  “旁人我自然不会放在心上,”乔虞笑弯了眼,“只要您信我,外头传什么我都不在意。”
  她把帕子递给夏槐,下一秒就被皇帝握住了手:“你不怕朕护不住你?”
  乔虞这回是真怀疑皇帝换芯子了,她目色柔柔地看着他,充满了担忧:“皇上,您怎么了?若是您心头实在堵得慌,不妨同我说说,虽说不一定能给您出什么好主意,至少能让您心情舒快些。”
  夏槐识眼色地让宫人们尽快将桌上的东西收拾好,悄无声息地退了下去,将门给掩上。
  皇帝沉默片刻,从袖口处拿出一卷书,随手扔在桌上,长叹了一声,颇有些疲惫:“你自己看吧。”
  乔虞狐疑地接过来,打开瞄了几眼,差不多就是一个古代宫女对自己几十年深宫生涯的记叙,直到看见提及端康太后的内容,她的心不可遏制地飞快跳动起来。
  上头说端康太后,也就是陆淑妃娘娘,初入宫闱便十分受先帝宠爱,几乎呈独宠之势。
  陆淑妃为人温婉贤和,在盛宠之下,非但没有恃宠而骄,反而越发端己正身、恪守宫规。原本先帝有意晋封她为贵妃,遭到了当时的皇后坚决反对,称她资历尚浅,无子嗣傍身,晋为贵妃恐不能服众,此番话一出,当场引得先帝同她大吵起来,最后拂袖而去,连着皇后的生辰之日都没去坤宁宫看一眼。
  帝后不和的消息从后宫传到了前朝,皇后养育了太子,又素有贤名,一时间陆淑妃在众人眼中,不亚于奸妃祸患。
  最终帝后谁也不肯退一步,陆淑妃反倒先撑不住了,解髻卸钗,着素衣亲去太宸宫向先帝赔罪,硬生生在雪地中跪了两个时辰,才得先帝召见,允了她所求,给皇后一个台阶下,帝后的关系又和谐了起来。
  只可怜陆淑妃却受寒伤了身子,缠绵病榻一个冬季,再也恢复不了以往的康健。
  这事儿其实并不是秘密,在谢皇贵妃入宫后,不少人以为她不过是下一个陆淑妃,起初并不怎么在意,直到先帝不顾群臣反对,非要册封她为皇贵妃,世人才知道其中的区别。
  就在谢氏风风光光举办皇贵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