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奴也可以去打听那段时间谁家的人忽然出门了,不过时间要长点,静慧全靠三姑娘照顾了。”周嬷嬷又冲夏百合跪倒磕头道。
夏百合这回亲手扶她起来:“我相信江湖人有江湖人的办法,静慧一直惦记着给她师父师伯师姐们报仇的事,你要能找到线索,那孩子会很感谢你的,不过你要是发现了什么先不要惊动那些人,保护好自己,过来通知我和王爷,大理寺一直在查这案子,有我和王爷盯着,真凶必然会伏法的,你不要冒险。”
☆、第三百二十一章 有事请教
(今天三更,第二更18点,第三更20点~~)
夏百合和尤少君分析过,能雇得起杀手的绝不是一般人,可是莲花庵有什么值得出动杀手的,那些女尼虽然不做好事,但她们沾染的都是后宅阴损事,后宅的女人能要找她们办事的,哪有本事找杀手?
会不会是哪家被她们害过的人有权了,再回来报仇的?小说里不是常有什么嫡子,嫡女,庶子庶女重生了来复仇的吗?
夏百合和尤少君亲身经历了穿越,可不敢说小说里都是编的,要真是苦主出的手,这件事他们就得另商量了,所以不能让周嬷嬷说杀就杀。
“三姑娘放心,您怎么说老奴就怎么做,绝不做多余的。”周嬷嬷给钱春烟当过差,知道该如何表忠心。
“对了,三姑娘,老奴回京城时,无意之中听到好象有皇庄里的人得了天花,您和王爷可得小心些。”周嬷嬷听到了就一直惦记着,夏百合现在是王妃了,少不了和皇家的人接触,而夏百合现在和静慧是绑一起的,要有事静慧会不会传染,就是不传染,静慧的将来怎么办?
“天花?”夏百合自然得慎重,那东西比伤寒难治多了,“你可知具体是哪个庄子?”
“老奴就是听说,庄子要出了这样的事,一般是不会往外传的,要不,老奴去打听一下?”周嬷嬷恭恭敬敬的请示。
夏百合想了想摇头:“要打听由王爷去打听更方便,万一是皇上名下的呢,里面有大内高手怎么办?你还是去帮静慧找莲花庵的杀手吧。”
“是,老奴走了,三姑娘保重。”周嬷嬷手拿佛珠口中还念着佛号,一步一步走得很慢,要让不认识的人瞧见,谁会想到这老婆子能飞檐走壁,曾杀人不眨眼。
真会装,不过她对静慧还有几分真心在,要是她真能找到莲花庵血案的真凶,也多少能弥补一点点对静慧的伤害。
夏百合返回殿里,对尤少君说了周嬷嬷的话,有皇庄里的人得了天花,具体是谁还不清楚。
皇庄的范围其实很广,不但是皇帝的,还有皇帝赏给儿子孙子女儿等亲人的,所以真要去查,还不如直接问永安帝,有皇帝来查才最快最稳当。
当然最主要的是尤少君有这条件,要换了一般人,见不见得到皇帝都难说。
“这种事越快发现防范越好,等法事做完,我送你们回去就进宫,对了,要真是天花,你有办法治疗吗?”上一世天花于70年代末就宣告绝迹,尤少君只听说过却没见过,当然也没谁想认识它。
“不容易。”夏百合郑重的摇摇头,朱家世代行医,但经手治愈的天花病人屈指可数,说不好听一点那些能治愈的是病人命大,根本没能推广应用的良方。
“那要是预防种痘呢?”尤少君又问。
“种痘?种什么痘?人痘就没推广过,牛痘虽然是好,但也有并发症,种痘部位可能会坏死,可能感染,可能因为种痘引发脑炎,也可能得湿疹。”夏百合虽然也没遇上过天花,甚至她和尤少君都没种过痘,但她是学医的,牛痘是什么她学过。
“我记得古医书写过,古时种痘后,要把人手包上,免得随便抓引起继发性感染,我们那里人卫生意识要强些,告诉说疫苗不能随便抓,抓的人就少,这里能……”夏百合解释道。
“别说我们那里疫苗和卫生意识要强些了,我就见过好几例青霉素做过敏实验的,那才几分钟的时间,就把那小包抓成大红包的……”尤少君苦笑,他能懂,他带的小战士就有干过这种事的,出任务时驻地的老百姓也有这么干的。
青霉素过敏实验抓的,亏的是自己,但要是把痘苗抓破又到处抹的,那不等于是传播吗?
“除非把人看住了,在伤口没好之前守住,一刻也不放松,更不能让他接触东西,碗筷专用。”夏百合也没办法,这里的牛疫可不是疫苗,风险性只有更大。
“那就得富贵人家才能办到了。”几个人看一个,老百姓能享受那待遇?可富贵人家谁愿意拿自家孩子冒险?
“就是富贵人家才能办到……《痘疹定论》上说,宋真宗时,有峨眉山人为丞相王旦之子王素接种人痘……你进宫,我去傅家问问,身为太医世家,他们是怎么为皇家避痘的。”夏百合想研究这个,真要能灭了天花,离天下无医不是又进一步!
尤少君和夏百合先把静慧送到邢家,静慧为师父守孝还没一年,这时候要接她去公主府,小姑娘不敢,他们也怕长宁公主和尤驸马不高兴。
然后尤少君送夏百合去傅家,他则去宫里,傅家傅老太医在宫里当值,不过傅院使在家,是他和夏百合见的面。
“怎么简郡王今天不陪着你了?”老人还打趣道。
“他进宫去了,我今天来也是有事要请教的,我和王爷听到传言,有皇庄的人得了天花,不过不知道是真是假,王爷进宫告诉皇上,我想问问咱们傅家对付天花有没有什么绝招?”夏百合也不客套,直接就说明来意。
一听天花,傅院使顿时严肃起来,学医的怎么会不知道天花的危害,只是好在天佑王朝虽然没能灭绝天花,但天花也没爆发过,对世人危害不算大。
“对付天花,傅家也没什么好方子,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的,能否治愈,只要看的是病人得病的轻重程度,不知师妹又有什么好法子吗?”傅院使道。
“我也没有能普遍推广的良方,不过我听说得过牛痘的就不容易得天花了,还听说过要是接种人痘,也不会再得天花,也不知是真是假,不过天花是有个特点,一次得了要是能活命,终身将不会再得。”
夏百合考虑过,还是决定要把知道的种痘方法说出来,虽然种痘也有不少问题,但暇不掩瑜,要是天下所有的医者都行动起来,群策群力,未必不能将种痘推广应用,并攻克其后遗症并发症的。
“原来师妹也知道种痘,家父在世时就曾给我们三兄弟种过人痘,也给几个孙子辈的种过,我这里还有记录,师妹你看看。”傅院使起身领夏百合往傅家的书库去。
☆、第三百二十二章 曾失败过
(第二更送上,第三更在20点~~)
原来早有医者研究过接种人痘了,也是,天花一次得了终身将不会再得的特点,肯定会有医者注意到的,夏百合翻着傅家的医案,看上面记录的接种人痘后的情况,傅家三兄弟包括老来子的傅老太医,都是成年后再种的。
傅家三兄弟当时都很明白天花意味着什么,他们种这个有着为医学献*身的精神在,自然不会抓挠乱碰别的,三人很顺利接种成功,然后傅家老二首先去接触天花病人的东西,结果他安然无恙。
傅院使和傅老太医接着也亲身试验,依然是安然无恙,证明了接种是能防治天花的。
接种成功,就代表这三个人将不再怕天花,遇到天花疫情时他们可以活跃在第一线,但只是三个人成功了,傅家没敢推广。
后来就是在傅家孙子辈上使用,小孩子有时候大人说了他也不会听的,因为自治力差,加上根本不明白后果多严重,所以在接种人痘后,大人是十二个时辰紧盯着,就这样还有要伸手抓的,不让抓就大哭的。
傅家一开始是把人痘划在胳膊上,主要是为了能随时方便观察伤口的变化,可等他们家的小孩子想乱抓乱挠,还想满地打滚后,傅家就把方法改了,改成往鼻子里涂痘浆,这样只要注意孩子不碰鼻子就行,满地打滚什么的没关系。
傅家本来也是想等孩子大些再种的,可那年京城又发生了天花,小孩子做为易感人群,他们是怕有事才着急种的。
一次种了四个孩子,最大的八岁,其他依次是七岁,五岁,三岁,八岁和七岁的虽然闹过,但大人一说就不敢了,他们是平安渡过观察期的。
五岁和三岁的则说了也不听,五岁的那个把手抱着都能挣脱去抓,结果抓到胳膊的伤口,然后又到处挠,结果造成大面积感染,傅家使了好大的力气,才把那孩子的命救回来。
命是救回来了,但那孩子之后的身体,智力却是不如傅家的同龄人。
至于三岁那个,也哭也闹,可因为力气小,没能伤害到自己,倒是也过关了。
傅家之后下了总结,不敢再给五,六岁的孩子种了,至少得在孩子懂事之后再开始,另外就是种的地方得换。
傅家后来继续给自家孩子接种,这会换鼻子里了,又是大点懂事的,按理说应该不会再出事,可偏有一个孩子,大人证明他没抓没挠,没哭没闹,可就是这个孩子,在接种后接触天花病人的东西,得了重症天花,医治无效夭折了。
接种失败,这是傅家为防治天花牺牲的第一人,也是傅院使的亲孙子。
正是因为这件事,傅家之后再没给家人种过天花,也没敢往外说,更别说推广了,万一再遇上一个接种失败的怎么办?
夏百合看到这里,有点后悔向傅院使提天花了,早知道她该先去找郑秉均,郑秉均应该知道傅家曾有过这段伤心事的。
夏百合更不会说傅家怎么不继续专研,要是能找到接种成功率高的办法,不就是造福全天下了吗?
实验都是拿人命换的,傅家怎么就要为了全天下而拿自家孩子冒险,换了你,你会把自己孩子当实验品吗?
接种失败的概率就算很低,但只要摊上的家庭,是没有哪家受得了的。
可是要是能灭绝了天花,能救更多的人!
夏百合也是左右为难,她该不该继续天花的接种,可要接种,谁愿意献身……要是她自己来,万一出事她怕是没法给自己开药治疗了,要是别人来,那不是拿人家的命做实验吗?
“我听你郑师兄说,皇上同意拿死囚检验新药,要是简郡王能说服皇上……”傅院使试着说道,老实说傅家并不想放弃,至少他们想弄明白当年怎么就接种失败了,接种明明是可以防治天花的。
死囚也是人啊,虽然罪大恶极但法律已经判了他们的罪了,夏百合两辈子都没有拿人做危险实验的念头,傅院使的提议,她一时接受不了。
“等王爷回来再说吧……”夏百合心很乱,几条命和天下苍生,真能轻易做出取舍吗?
尤少君进了宫,永安帝一见外甥也是打趣道:“怎么没和简郡王妃一起来,你们正是新婚,该形影不离才对。”
“她去了傅家,我们听到传言,说京城的皇庄有天花发生,真的假的不知道,哪里传出来的也不知道,但天花不是小事,我来和龙舅说一声,她去找傅家人问问有没有治愈天花的良方。”尤少君也是直截了当的说明来意。
听到是天花,永安帝一下子比傅院使还严肃,天花是多大的事当皇帝能不清楚?一旦要是爆发,别说一村的人,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