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咫尺山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五和潘小宏对视一眼,互相翻了个白眼,然后齐齐侧头看去。白薰华正拿着客房里的纸笔; 低头专注的涂写,好似什么也没听见。
  宋半烟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微微欠身:“先失陪了。”
  张弓与打开门,两人一前一后出了行政客房。
  踩着密织丝绒地毯,脚下柔软的触感仿佛在云端一般不真实。踢脚线上的引路灯散发着浅黄的柔光,将安静的走道衬得幽谧而不见尽头。
  “你真的打算去?”张弓与突然问了一句。
  宋半烟没有答话。
  以她从前对盗墓的厌恶态度,的确不太可能做这件事情,然而她提起大元宝藏的言辞语气,实在也不像是为了稳住温萝萝随口忽悠。
  “滴!”
  “咔哒。”
  进来张弓与的房间,宋半烟打量一眼,只见房间里整整齐齐一丝不苟,半点看不出有人在这里睡了一晚上。
  她拿起酒店赠送的矿泉水,边拧开瓶盖边感慨道:“你还真是一点没变。”
  张弓与面无表情的注视着她,毫不客气的说:“你是告诉我,你变了?”
  宋半烟在拉开椅子坐下,咕噜咕噜喝了两口水,才悠悠哉哉的笑道:“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她的冷笑话丝毫没有打动张弓与。
  “你这个人呀。”宋半烟无可奈何的笑了起来,“真是一如既往的无趣,还没那条美人蛇有意思呢。”
  不同于应对温萝萝,这“拿你没办法”的笑容透着浓浓的熟稔与亲昵。这才是张弓与认识的宋半烟,老友间埋汰的语调,足以让她紧绷的神经松懈下来。
  张弓与抬手拉开椅子,落座的瞬间错过宋半烟眼底一闪而过的郁色。
  张弓与是非常聪明的人,但对于宋半烟来说,要瞒过她同样非常容易。君子可欺以其方,何况她天生擅长伪装。这副温润谦和的皮囊下,藏着一个隐在阴影中的灵魂,谁也看不透,甚至包括宋半烟自己。①
  那又有什么关系?
  风能吹走迷雾,人能带来答案,得到的不要松手,想要的就去争取。至于剩下的,都可以交给时间。
  宋半烟眯眼而笑:“你这么急匆匆的找我,是查到了关于曾先生的事情?”
  张弓与点了点头。
  她一直很清楚,除了关于曾昭燏院长的事情,不论是大元宝藏的线索还是南博内部的蛀虫,对于宋半烟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现在宋半烟对大元宝藏兴趣盎然,只怕其中也有缘由。
  宋半烟见她不说话,何尝不知道她在犹豫什么,当即笑了起来:“果然是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我对大元宝藏半点兴趣都没有,虽然我现在是无业游民,但我女朋友又不会让我饿死的。”
  张弓与闻言心里了然:有其他势力窥欲大元宝藏,而对方手握能驱使宋半烟的东西?把柄?
  宋半烟没有说明,张弓与也没有追根问底。她认为自己与宋半烟相交颇深,以对方才华人品,肯定能妥善处理这件事。宋半烟也正是利用她这个心理,一来不想在鸡毛蒜皮的事情上多费口舌,二来则是想将张弓与手里的那个关于大元宝藏的线索骗来。
  宋半烟别有用心,张弓与襟怀磊落,大元宝藏的话题就这么截然而止。
  张弓与向宋半烟讲起她此行的缘由。
  南京一别之后,张弓与继续日常工作,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她陪父亲散步的时候,发现温萝萝和查冶一帮鸡鸣狗盗之徒,为了盗掘明孝陵竟然敢光天白日探查地形。
  来不及深思熟虑,张弓与当即请了她工作以来第一次年假。领导虽然奇怪,但对这么个勤勤恳恳又固执古怪的老员工,还是大手一挥直接批假。
  请完假张弓与直奔明孝陵,却没能进去。要知道明孝陵全年开放,从没有闭园一说。她和保安门卫熟识,一打听就明白了:原来那天是晚上几伙人动静太大,保安部虽然打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风声还是传到大领导耳朵了。领导借口查阅监控录像,看完大发雷霆,当即要求全景区整顿,加强警戒巡防。
  这种情况别说中国,全世界都一样。
  只不过这么一来,张弓与就无所事事了。她在家看了两天书,突然想起宋半烟拜托她调查曾院长的事情。
  曾昭燏院长自杀之事,一方面年代久远,一方面当时环境复杂。作为南博院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省妇联副主席。。。甚至还和□□碰过杯喝过酒。这样的身份地位、社会声望,最后却从纪念国民党阵亡将士的灵谷塔跳下,这在当时,可谓晦莫如深。
  张弓与在家里越想越觉得心中不安,这种不安是说不出的古怪,如鲠在喉。
  可是能找寻的资料,当初替宋半烟调查的时候,她都是认真去查过。至于当年亲历者,就像她对宋半烟说过的“前辈们都不太愿意回忆这件事。”
  张弓与的反常,都看着张教授的眼里。瞧着女儿整天在家皱眉头,老爷子忍不住开口打听起来:“竖子何须苦恼,且让老夫与你参谋一二。”
  张弓与看了父亲一眼,便和盘托出。
  张教授听完给她出主意:“这事情,你就是找南博的老人打听,也未必能问出什么。还不如想办法找找曾院长当年的邻居亲朋,亦或者查查曾院长的后事是哪边处理的。”
  张弓与想了想说:“我托档案馆的朋友查过当年卷宗,基本都是官方措辞。至于先生后事,反正不是南京公安局方面处理的。”
  张教授闻言笑了起来:“你这孩子,怎么就突然傻了。曾院长当时的问题是什么?是□□家庭出生,是□□,是台湾那边的关系,这都是统战部管的事情。”
  统战部,全名:□□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原本是专门负责与国民党联系和谈判。建国之后,负责的事情就多而负责起来。管辖的事情和人群包括:党外知识分子,各民主党派人士,宗教界代表人士,对台湾、西藏的统战的统战工作等等。
  宋半烟听到“统战部”这几个字,顿时心头一动,拿起桌上的矿泉水瓶,重复的一遍:“统战部?”
  张弓与眉头紧皱:“对,统战部,我顺着这个方向去查,的确发现不少奇怪的事情。”
  宋半烟示意她继续。
  “首先,曾院长的后事是统战部处理的。”张弓与说道这里,皱眉已经皱成川字,“梁白泉院长你可能不熟悉,他是曾院长之后第三任院长。第二任是姚院长,他是。。。自缢身亡。”
  宋半烟手里一紧,矿泉水瓶发出“卡啦”一声。
  张弓与看了她一眼,推了推眼镜,继续说道:“我去拜访了梁院长,他年岁太大,很多事情已经记不清。但他说了一件很蹊跷的事情,他说曾昭燏跳楼之前;曾经寄了一封信给他。后来南博全院被封锁,这封信落到了省委统战部有关人士手中。”
  宋半烟眉头也跟着皱起来:“为什么寄给他?”
  “梁院长当时在我院任办公室秘书。”张弓与解释了一下,顿了顿又说,“这份信我没有查到,但我得到了一本当时我院警卫的日记。”
  宋半烟闻言一惊,知道这本日记里的内容,必定非同小可。
  果不其然,一贯风雨不动的张弓与都下意识压低声音:“1954年9月6日,省统战部派车接走了曾院长。而三天之后9月9日,上面下了任命,正式任命曾昭燏为南博院长。”
  不等宋半烟说话,张弓与面色肃然的说:“且不说,我院人事调动升降不是由统战部主管,以曾院长‘孤傲严肃’的恶名,怎么会为了区区一个院长的头衔折腰。”
  宋半烟喝了一口水,若有所思的说:“1954年9月6日可是星期天,当时统战部的领导这么勤劳?”
  作者有话要说:  ①故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对正人君子可以用合乎情理的方法来欺骗她,但很难用不合情理的事情来欺骗她。
  ………………………………………
  不哭不闹不撒泼打滚,你们就不留言。。。你们这是欺负老实人!
  呜呜o(╥﹏╥)o


第123章 
  宋半烟一句话; 瞬间将疑团扩大百倍。
  统战部可以说; 已经是一个非常复杂微妙的权利部门。如果还有哪个人或组织能顶着统战部的名头行事; 那这背后的势力之大; 只怕到如今也足以骇人。
  张弓与伸手推了一下眼镜,看着宋半烟没说话。宋半烟依旧一副笑盈盈的模样; 好像自己只是随口谈论了今天的天气,满是不在意的说:“话不入六耳; 你我之间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她一句话打消了张弓与的疑虑。事到如今; 已经都查到这个地方; 张弓与也觉得应该尽人事听天命,她微微颌首:“君子坦荡荡; 事无不可对人言。只是我怕此事涉及曾院长和一干前辈的名誉; 恐她们泉下不安。”
  宋半烟哑然失笑:“你一个搞科研的居然这么封建迷信?再说先生们何尝不是君子坦荡荡,是非功过留与后人评说。你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她惯来嘴皮厉害,张弓与又不善与人争辩; 顿时理亏词穷只得认错般点了点头。迟疑片刻,她突然想到一件事; 连忙掏出手机; 一边看一边说道:“你怎么一说; 我突然想起来。这个日期的确奇怪,你看。”
  万年历调到六十二年前,1954年9月6日被选取出来,正如宋半烟所说,那天是星期天。不但如此; 这个日期往前两天的数字,显示为红色。
  宋半烟看着那个红色数字,读出它旁边的小字:“抗战纪念日。”
  “对,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张弓与珍重的点了点头,“现在不是法定节假日,知道的人少。可是在当时,这一天比中秋还要隆重。”
  1954年9月3日,抗战胜利日。
  1954年9月11日,中秋节。
  曾昭燏先生功高劳重,南博院长之位实至名归。但架在这两个隆重的节日中间、并非上级直属部门的统战部、突如其来的任命。。。。。。总让人有种奇怪的仓促感。
  宋半烟摸了摸下巴,觉得自己有什么东西没抓住。她将手里的矿泉水瓶抓的“哗啦、嘎咔”的乱响,脑海里一团团浓雾飞速搅荡。
  张弓与瞧着她手里惨不忍睹的塑料瓶,忍不住开口想要打断,开始下一个话题:“除了这件事之外,我还。。。。。”
  “等等。”宋半烟抬手制止她,目光空洞的望着一处,脸色出奇凝重。突然之间,她一拍桌子,双眼放光的问张弓与,“那篇日记,1954年9月6,统战部接走曾院长的日记是9月6号写的吗?”
  张弓与一愣,皱眉回忆起来:“日记上面是记得9月6好,不过应该不是,我记得。。。对,我想起来了,不是。日记里说,‘曾院长今天下班早,上班比平时还早,好像要补上。’这个警卫应该是。。。”
  “夜班。”
  宋半烟双手一拍,十分笃定的说道:“警卫上的是夜班,当天的日记其实后一天写的,所以日记里曾先生是先下班再上班。能让夜班警卫看见,统战部的车来接曾先生的时候,时间肯定不会太早,甚至就是晚上。”
  这就特别值得玩味了。
  那个时代,或许在政治上有些矫枉过正,但国家部门的廉政作风,那是毋庸置疑的。统战部约曾昭燏谈话,绝对不可能摆上一桌宴席各部门领导边吃边聊,最后公款报销。
  宋半烟和张弓与对视一眼,把手里揉的不像样子的塑料瓶放在桌上,甚是轻松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