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桐抿嘴,揉了把脸,还是决定去收拾东西转移一下注意力比较好。
陈瑜潞那边已经把完整版的剧本给她了,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她就要试图好好把剧本给钻研透,然后努力再拼一把——成功的话她说不定又可以打开一个新的戏路,失败的话……
不不不,她的人生里不允许有失败这两个字存在!
姜桐握拳。
窝在家里看剧本的同时,唐亦盟那边也有消息发给她,说是有个知名奢侈品品牌找到了他们工作室,想和他们这边接洽一下,看看未来有没有机会合作。
姜桐看了有些纳闷,就问了是什么品牌,然后唐亦盟那头给她发了一个文档过来——
Yasan?
看见开头那几个英文字母以后,姜桐吓了一跳。这可是一个国外知名化妆品的牌子啊,来找她合作,她没看错吧?
她赶紧点开那个文档下载下来,然后打开想看看内容,结果发现这是一个合约书。
合约书的大概内容就是说,如果有机会合作的话,品牌方希望姜桐这边暂时作为他们的推广大使先试试水,在这期间,品牌方会发起一个粉丝活动来验证一下她的推广能力和粉丝购买力,如果和预想的没太大出入,他们就会邀请姜桐来作为他们品牌的亚洲地区代言人。
推广大使的名头大约就两个月,而代言人的合约有效期是三年。
亚洲地区!三年!
姜桐倒吸一口凉气,顿时觉得自己好像已经摸到人生赢家的一个门槛了。
要知道,这个牌子的代言人一向请的都是名气大坐拥万千粉丝的实力派明星,而他们在亚洲地区这点的代言人挑选也非常谨慎,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上一个代言人可是那个已经被封神了的实力派女星杨馨奕,这次却突然找上了姜桐……她看完这个合约,只觉得自己大概是在做梦。
这个跨度未免也太大了点吧?
倒不是姜桐不够自信,她只是比较有自知之明,她自己心里清楚,就算现在网上对她的评价正在扭转,可是要把她拿去跟人家那个封神了的杨馨奕比的话,她跟人家中间只怕是差了十个姜桐。
这样子想的话,她就觉得Yasan那边的高层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但是既然有这么好的机会放在眼前,她要是傻乎乎往外推,那她就真的是白痴了。
姜桐稳定了一下自己的心态,赶紧抓着手机给唐亦盟发消息——
【Tong:那边还有什么别的要求没有?】
【Tong:他们怎么说的啊就突然找上我了?】
【Tong:是有人介绍还是?】
唐亦盟那头回得也快,就像是一直在等着她的消息一样,一长溜的消息很快就发了过来——
【M:人家是直接找上我了,你先别高兴的太早,合约书里写得很清楚,要是购买力不达标的话你撑死签的也就是两个月推广大使,虽然Yasan是个大牌子,当一次推广大使也只有好处没坏处,但是到底抵不过亚太地区代言人这个名头好听啊。】
被唐亦盟这么一说,姜桐刚刚还兴奋不已的心情突然就平静了下来。
诚然,Yasan这个推广大使的名头虽然好听,但是说到底,它也只是一个推广大使而已,到底还是不如代言人三个字来得好听。而那个所谓的购买力,就是考验一个艺人的商业价值了。
Yasan作为一个知名品牌,想也知道他们的产品平价不到哪里去,虽然它也算不上真正的贵妇品牌,但是姜桐还记得,之前自己买过它家的一套彩妆,整套下来花了上万。
上万的价格对于有钱的人来说,其实算不了多少,可是如果用这个来体现一个艺人的商业价值,姜桐还真有点怕自己经受不住这个考验。
真正的路人会因为你当了人家的推广大使而去买买买吗?这明摆着还是得靠粉丝,所以才有了一个粉丝购买力的名头。只有支持你的粉丝,才会舍得花钱买和你相关的一切东西,才会为你的一些销量数据着急。但是粉丝们也并不全都是有钱人,她们大多数都是学生党和工薪阶层,手头紧张的不在少数,哪里有那么多追星的富二代?
而这才是问题所在。
姜桐咬着牙,把合约书来回给看了几遍,终于还是决定再给唐亦盟回一条消息——
【Tong:接了。】
虽然她心里对这件事并不是太确定,但事情总有万一不是吗?
拿下代言人这件事,她有勇气再赌一把。
作者有话要说:
奢侈品啥的拿不准,还是瞎编一个比较靠谱hhhhhhhh
第34章 打一次脸
作为姜桐的一个忠实粉丝,赵青青最近有些头疼。
偶像最近有新动态,她本来应该高兴才对,可是现在,她坐在屋子里盯着满墙的海报直发愁。
首页都在秀自己下的订单,她也想买,可是……她买不起啊!
Yasan是个什么牌子?一支小口红就五六百的牌子啊!彩妆那么多,里头东西没有一个是下五百的。
可是她就是想要啊!但她就是没钱啊!
完了完了完了,偶像走得太快,她拉低情敌们的水平了。
她趴在床上又开始长吁短叹。
下辈子再也不要饭姜桐了,她的小心脏真的承受不了啊!
赵青青屋子里的摆设都无比明显地能表现出她追星族的身份——
墙上的海报贴了一张又一张,人形抱枕在床上堆了好几个,书架上的杂志放了好几层,还有定制台历,以及不同模样不同大小的人形立牌,连靠边的角落里都堆满了姜桐曾经代言过的那些商品。
这次可谓是她至今碰到过的最大难题了。
销量的增加不仅仅是代表着有多少人花钱买了,这个数据还有另一种层面上的意义。数据好就代表着她偶像的脸上有光,就为这一点,她都想下手多入几样彩妆来给自家偶像撑场子。
不单单是艺人自己知道商业价值的分量,他们这些小粉丝心里也个个都跟明镜似的,不然也不会每一次有个什么新合作对象他们就激动得不得了。
人气高不代表有商业价值,如果光有人气代言的东西销量不行,那也就只能说明他不过是虚红。所谓的商业价值,其实也就是一个拼粉丝的战场。
如果代言的是那种比较大众化的商品,那他们品牌方本来也就有固定的购买人群,粉丝的购买其实可有可无,不过是锦上添花的一件事罢了。但是像Yasan这种中高端的品牌,固定购买的人群不会看到底是谁代言谁推广,他们该买还是买,而这种情况下,粉丝的购买力就能够成为雪中送炭的一件事。
“一个面霜两千多,一瓶化妆水要一千多,我的天你抢钱去得了!”赵青青重新把物品界面翻了一遍,上头的价格真是让她越看越心凉。
怎么办?这次她完全做不出一丁点的贡献了!
难受!想哭!
“为什么不能把你银/行卡账号给我,我就想给你没有中间商的爱啊女神!”她捂着脸哀嚎,十分不想再上微博受情敌们的伤害了。
但是想是这样想,最后嚎完了,她还是管不住自己手贱,非要点进去刷个微博,再被首页的各位情敌伤害一遍。
【@姜桐家的保洁阿姨:秀单!Yasan家的彩妆本来就是我心头爱,没想到这次我们家小姐姐成了推广大使,哇幸福到昏古起!双重甜蜜!'粉丝专属购买成功界面。jpg'】
【@姜桐的腿部挂件:不得不说Yasan真是眼光好会挑人,我们家桐桐的颜值这么高,绝配!'粉丝专属整套彩妆购买成功界面。jpg'】
【@可爱桐的小裙子:我爱死了这几支!狂推丝绒正红以及浆果色!正宫娘娘的气场max!美到昏厥!'粉丝专属口红×3购买成功界面。jpg'】
赵青青气得直咬牙,只觉得自己又要犯眼红病了。
“太过分了!”她大叫一声,只想顺着网线爬过去把炫耀的情敌们胖揍一顿。
这样不行,赵青青心想,她得想个办法为组织做出贡献!
可是要怎么办才行呢?这销量可都是真金白银给刷出来的,不花钱的话完全没办法做到啊!
赵青青垂着头,坐在床上苦思冥想。
而在这个时候,手机突然叮咚一声响,Q/Q上提示有人找她。她捞过手机解了锁,打开一看,就看见她群里的一个基友正在敲她。
【予我铁锤:西瓜西瓜,你不是读法律的学生嘛?快出来帮我解决一个难题!】
赵青青皱了皱眉,手下飞快点击屏幕,发过去了一行消息。
【绿皮瓜:锤哥你怎么了?】
对方的消息很快也就回了过来。
【予我铁锤:我弟那个傻逼最近惹事儿了,他得罪了一同学,结果也不知道怎么着他俩打了一架,现在那头说要告我弟来着,简直神经病我真是服了!妈的那货自己平地摔结果赖在我弟头上,非说是我弟给打的,我靠你快想想有什么办法!人家不同意和解非要上告啊!】
【予我铁锤:啊啊啊啊啊啊我的瓜姐姐啊!你可得帮我想想办法啊!我都快愁死了恨不得把我弟给打一顿然后说被他那同学打的QAQ】
【予我铁锤:什么都不多说了,瓜姐姐你快帮我想主意,想出来主意我也帮你女神操销量去!保证一人顶五个!】
【绿皮瓜:你弟这也……】
赵青青消息还没发完,脑中突然灵光一闪——
对啊!不是有句话叫做知识就是力量嘛!她可以用知识换销量啊!
她跟基友说了句稍等,动作飞快地把床头的电脑给扒拉过来,然后用电脑登陆了论坛。
这个论坛是当初他们隔壁系的学长搞出来的,里头专门承接各种民事刑事的案件纠纷,而这里头最有名的一个工作室就是赵青青所在的那个工作室,他们团队里的各种人才海了去了,处理起各种案件也是轻松自如。
而现在,她要做的一件事就是,顶着工作室的这个皮,去发一个帖子然后戳管理员置顶。帖子的内容她都想好了——
什么样的事物都能接,只要他们交出一个可以查验的Yasan粉丝专属通道的订单号,那么他们将提供各方面都非常完美的帮助。
注意,是各方面,不仅仅是提供各类案件的帮助,连带着名牌大学面试或者其他类的帮助也是可以提供的!这样子算起来,操个销量和原本应该付的价钱互相一对比,明显还是前者比较占便宜,Yasan的彩妆再贵,也不如她能提供的东西原本的价位贵。
赵青青看着帖子成功被置顶的界面,顺带着上他们工作室的官微上也发了一条,完事以后,她忍不住美滋滋地打了个响指。
回头请师兄师弟们吃顿好的吧,以后他们可有的忙了。
*
粉丝那边为了操销量而想出的各种花样姜桐还没来得及注意。
她现在完全被另一个新消息给打懵了——
《猎杀者》被金鸡提名了!
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音乐制作!以及最佳男主角女主角!
接二连三的大惊喜袭来,姜桐感觉自己要晕倒了。
虽然只是提名,最后奖项花落谁家还未可知,但被提名就代表着他们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认可!而这个消息对姜桐来说简直就是莫大的鼓励!
一切都好像在往好的方面慢慢进行着。
知道了被提名以后,姜桐立刻开始着手挑选起了礼服,颁奖典礼就在半个月后,她得做好万全的准备,好在走红毯的时候秒杀一下记者们手里的相机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