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别看我这样,在边境打了几年仗,还是有点名气的。”
“……”
麦子箫没管魏凝的欲言又止,对她道:“陛下在永寿宫,你现在就去找她说粮食的事情吧,她会需要这批粮食的。”
魏凝犹豫着望向丛笙,寻求丛笙的意见,那复杂的眼神就像在说这都要亡国了,还买粮食干什么?丛笙微笑着点头,示意她照麦子箫说的做。
待魏凝走后,麦子箫将丛笙拽到怀里抱着,埋在她胸口闷声闷气:“大钱要亡了。”
丛笙抱着麦子箫的肩,轻轻抚着她的发丝,柔声安抚:“从来都没有不灭的王朝,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你和公主都做得很好。”
第106章 106
收到金帛书的第二日; 公主给大冀皇帝回信; 同时将出使的左丞相召回。
回信内容很简单也很直接; 那种挑衅意味十足企图明显的条件她不可能答应。
从大冀皇帝想要麦子箫这一意思来看,大冀是有意要扩张领土的。既然如此,不论答不答应这个条件,不论现在能不能靠着大冀渡过危机,大钱被吞并只是时间早晚。
麦子箫和公主都很肯定,现在如果答应大冀的条件,那么大冀会借着大钱这把剑将大元削掉,这样对大冀的消耗也最小。
待大钱没有利用价值之后,大冀便也不会再留着这把随时可能刺向自己的剑。
一个好的将领能让军队战绩事半功倍; 麦子箫在军事上的才能让大冀皇帝眼馋; 甚至不惜以大量钱粮为条件来交换。
这优厚的条件对于现在的大钱来说确实很诱人,但可惜的是; 公主看穿了大冀皇帝背后的企图。
也或许大冀皇帝本就没有要掩盖的意思; 她就是要人; 要能为她打江山的人; 为此,她愿意让大钱再苟延残喘一阵子。
若公主真的应了这条件; 就等于麦子箫降了大冀,这不仅会让大钱上下士气大减,还会让公主成为众矢之的,失去威信。
不论从哪方面来说,这个条件都是不能答应的。
断了向大冀求援的心思之后; 公主开始把方向转向大元,既然事情是大元挑起的,又怎么能让大元得了好,集中大钱所有残余力量也要跟大元拼到底。
公主料定大冀不会和大元同时出手攻打大钱,大冀只想坐收渔翁之利,必定会在大元与大钱的战事接近尾声之时才出手。那时大元已在战事中有所消耗,就算占领了一些城池,刚收复的地方缺乏管制十分不安定,会给大冀可趁之机。
只不过大冀要怎么与大元争地盘,不是大钱现在该考虑的事情,度过眼前的危机才是最紧要的。
决定与大元决一死战后,公主接受了魏凝的好意,让她联系粮商,将国库能拿出来的钱全都用在买粮和充军饷上。
魏凝很高兴自己能帮上公主的忙,虽然期望中公主对她刮目相看的情况并没有出现,反而变得更加公事公办,但至少能见到公主了,魏凝对此还是比较满意的。
麦子箫帮着公主开始组建精锐部队,一旦粮食运到,部队便会北上支援镇北王。
只不过在这节骨眼上,南边一知府上奏,说南边出现一支农民军,打着救国的旗号大肆煽动民众,还给民众灌输朝廷无能的思想。
那支农民军劫了数支商队,其中就包括魏凝联系的商队,商队运送的粮食被洗劫一空。
得到消息后,公主派出一队精锐前往镇压,既然留在皇城也收不到粮食,倒不如让军队自己前去将粮食夺回。
领兵的将军曾是麦子箫手下的副将之一,因这次镇压叛党有功被公主提为将军。
公主给军队发了军饷和仅仅足够行军路上所耗的粮食,若是没能将农民军镇压夺回粮食,朝廷也再拿不出补给了。
经过内乱之战后,朝内所有武官都知道朝廷现在是什么情况,没有人会开口向朝廷要粮食,这军令状不接便罢,接了便不会要求朝廷给予足够的补给。
现如今,愿领兵打仗的,都是有为国捐躯之心的忠士。
既然已经没有等的必要了,在派出兵力镇压农民军之后,公主另外又派出两支军队,分两路支援北边。
同时,除半数禁军外,其余兵力均派往四方要道,尽早排兵布阵做好守城准备。
而这些派出去的兵力,补给少得可怜,全靠沿路从百姓手上购买粮食,以及军队自己打猎为食。
大钱现在无力主动出击,只能靠守城拖延时间,若是能拖个一年半载,兴许能出现转机。但这一年半载有多难拖大家心里都有数,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然而祸不单行,距第一座城池被攻陷后半月,大元发动了第二次攻势,边北数城拒不投降拼死抵抗,但无奈兵力悬殊,大元依旧攻破城门占下城池,并且对顽强抵抗的地方屠城以示警告。
支援镇北军的两支军队没能赶在第二次攻势前到达北边,大钱又失数城。
形势一片狼狈。
左丞相回到皇城,将在大冀看到听到的事情转述给公主,大冀的繁荣绝非附近数国所能匹敌,大冀若真有意要一统天下,也并非不可能。
左丞相说大冀皇帝态度坚决,即不与大元联手夹击大钱,也不会无缘无故对大钱伸援手。其意思再明显不过。
就在左丞相回到皇城数日后,边境传来大冀开始攻打邻国大豫的消息……
丛笙上完茅房回到屋里,一进次间就见麦子箫依旧侧躺在罗汉床上,姿势跟她出去之前一模一样。
上完早朝回来这人就没说过一句话,托着脑袋在这儿发呆,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她打着哈欠走过去,在麦子箫身前坐下,几乎要化成雕像的麦子箫终于有了反应,伸手搂住她,她顺势躺进麦子箫怀里,又打了个哈欠。
大清早的两个人这么躺着被别人看到实在不像话,好在屋里只有一个已经习惯她们日常不知避讳的莲儿。
麦子箫把玩着她的手指,神色有些凝重:“大冀动兵了,正在攻打大豫。”
丛笙一怔,大豫和大冀相邻,而近些年大豫一直在打仗,消耗颇大,情况比大钱好不到哪儿去,面对繁盛的大冀就像以卵击石。
“等大冀收完大豫,大元和我们这边也打得差不多了。”麦子箫叹气,大冀的企图真是再明显不过。
“大冀的女皇帝野心真够大的。”
“但也真有本事,局势看得很清楚,敢想敢做。”
丛笙觉得她们真是有够倒霉的,什么破事都让她们碰上了,早不统一晚不统一,她们一穿过来大冀女皇帝就要一统天下?
她忍不住抱怨:“你说她早不开战晚不开战,这个时候开战,是嫌我们不够倒霉吗?”
麦子箫笑得无奈,揉着她的脑袋道:“是大钱给了她机会。之前大钱也算是比较强大,若两国开战,就算大钱败了,大冀的消耗也会很大。现在大钱弱了,当然要抓紧机会。”
丛笙叹气:“北边情况怎么样?”
“不好,大元的攻势越来越凶猛,大昆好像拖不住大元的步伐了。”
“……”看着麦子箫一直没有轻松过的表情,丛笙知道情况大概真的很糟糕。
“除了北边,南边也是让人头大,那支农民军势力越来越大,就像有人在背后支持一样,武力强到根本不像一支农民军。”
丛笙略一沉思,这个时候会有农民起义并不奇怪,百姓的生活太艰苦,这一切都会被归给朝廷,一旦有人煽动,民众很容易就会陷入激愤,将矛头对准朝廷。
但农民军毕竟是农民军,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一般人,除了人数可以跟朝廷军队匹敌外,战斗力应该不会很高才是。
“是不是真有人在背后支援啊?比如大冀?”丛笙觉得这可能性非常大,大冀既然想要收了大钱,那让大钱的情况更糟糕一些,或者亡得更快一些,不是正中大冀下怀吗?
“有可能,但是抓不到任何证据,派去镇压的军队也一直被农民军压着打,节节败退。这样下去,皇城会腹背受敌。”
丛笙下意识想问有没有什么办法,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能有什么办法?除了死守以外,大钱早就没有办法了。
吃过早餐后,麦子箫去了兵部,丛笙心里烦得慌,决定去找太后聊聊天。
太后还不知道现在大钱的情况有多糟糕,时不时还在问她湘王妃有没有被抓回来。她每次都含糊其词地混过去,不知道该不该跟太后说大钱真的快亡了。
走到半路,天上竟开始飘雪。丛笙停下脚步,仰头望着零星的雪花飘在空中,心情顿时更加阴郁。
似乎每次看到雪都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上一次,麦子箫生死未卜,而这一次,前路一片灰暗。
沁园宫内,太后裹着厚厚的裘衣坐在屋檐下赏雪,白色裘衣将太后白皙的皮肤衬得更加通透,仿佛年轻了好几岁。
丛笙在太后旁边的凳子上坐下,太后将怀里的手炉塞到她手上,依旧笑得淡然又从容:“这是怎么了?阴着一张脸,是有坏消息要告诉我?”
丛笙看着太后,飘浮的情绪得到了缓和,扭头望向雪飘得渐大的天空:“大钱要亡了,真的要亡了。北边被大元占去大半城池,南边农民军节节胜利,大钱摇摇欲坠。”
“……预料之中。若不是鸣儿,大钱早就亡了。”
丛笙收回视线,认真地望着太后:“南边的农民军,跟你有没有关系?或者,跟湘王妃有没有关系?”
第107章 107
太后的表情很平静; 没有丝毫动摇; 直视她的眼睛; 说:“与我无关,与遥儿有无关系我便不知了。”
“那就好。”丛笙点点头,将视线挪向院里的桂花树。“只要与你无关就好。”
“……”
“大冀皇帝想要一统天下,现在已经在攻打大豫了,下一步,大概就是大钱。只不过大钱现在被大元压着打,能不能撑到大冀攻过来都成问题。”
“……”
丛笙扭头看向太后,心里极度不安:“你真的什么都没做?我现在不怕大钱亡国,不怕要流亡; 只怕公主会心死。”
太后的眼神黯了下去; 那缓缓退去的光芒像背阳的影子一般让她心里的不安越放越大。
两个人长久沉默,整个沁园宫都像坠入了冰窖。天上的雪花落在地面上; 一点点化掉; 带走地面的温度。寒气渗入地底; 又从地底往上蹿; 让空气都变冷了。
从脚底漫延开来的冷意让丛笙开始颤抖,身上的温度被冰冷的空气一点点带走; 怀里的手炉却像要将她烫伤一般,散发着让她无法忽视的热度。
太后嘴角重新出现笑意,却带着释然和忧伤,那双深邃的眼眸里完全没有被岁月沉淀的污浊。“我做了许多事情,每一件都经过深思熟虑; 只是人心难测,到底是无法称心如意。”
丛笙看着太后泛着忧伤的面容,心情沉到了谷底。
“先前让你同鸣儿建议去向大冀求援,实际是在向遥儿求援。”
丛笙说不出话来,甚至大脑无法进行思考,只能木愣地听着太后说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话来。
“李氏宗族长年居于西边,比起皇城,倒是离大冀更近些。当年武乾皇帝结下的情缘,大钱未续下来,李家倒是好好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