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情敌先走一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泄密,那就代表魏凝的身份极有可能已经暴露,而且内奸很可能就潜伏在魏凝身边。

    好在,拒商船被劫一月有余,金谷城也未传来魏凝出事的消息,那边一切平静,除去粮食被劫以外,一切都风平浪静,就连魏凝的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

    可同时,内奸也没能查出来。这让朝廷和魏凝都陷入了两难之境,到底要不要继续试着送粮?

    在没有查出问题出在哪里的情况之下,再次送粮可能结果依然是白忙一场,还赔了粮食又折兵,可若不送粮,大元正一步一步逼近皇城,皇城几乎毫无抵御之力。

    麦子箫和公主研究了许久,也未能研究出能确实抓到内奸的办法,她们毕竟离得远,细节上的东西并不了解,抓内奸这种事情,如果不了解所有细节,根本就无从下手。

    俩人正头疼之际,魏凝却托人传了密信来,说内奸找到了。

    “谁呀?”丛笙被叫去永寿宫,在书房里见到了目光深沉的公主,和略有无奈的麦子箫。她不明白公主为什么要特意把她叫来,抓内奸这种事情,跟她有什么关系?

    然而麦子箫给出的答案却让她始料未及:“二丫。”

    丛笙怔了怔,然后瞪大眼睛:“二丫?!”

    麦子箫很是无奈地叹气:“二丫是大冀奸细,她已经跟魏凝全招了,粮食被劫是她将商船的详细事项漏出去的。”

    “怎么可能?!”丛笙不敢相信,二丫那么单纯的姑娘怎么可能是奸细?!“当初选秀的时候所有人的背景身份都是详细查过的!”

    “二丫的身份是真的,她生在大钱长在大钱,却被人教唆为大冀做事。”

    “被谁教唆?”

    “一个邪教,那邪教打着反对战乱的旗号,在各国内都安置了奸细,只为了让大冀早日一统天下。说是为了百姓免受战乱之苦,只要大冀统一了天下,就不用再打仗了,百姓也就不用受苦了。”

    丛笙还有些不敢相信,邪教?!

    “魏凝抓到二丫马脚的时候,那丫头什么都说了,说本来是要杀魏凝的,但是跟魏凝相处了这么久,跟她有感情了,下不去手。”

    迷糊了好半晌,丛笙才勉强平静了心绪,把一乱团麻的大脑理清楚:“那二丫呢?”

    “本来是要自杀的,被魏凝拦下了,魏凝写信来问该怎么处置。”

    丛笙看向公主:“该怎么处置?”

    公主托着脑袋,像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人在魏凝身边,朕就算说要杀,她也未必会听。”

    这意思是要交给魏凝自己去处理?但公主说得也对,山高皇帝远,魏凝要是下不了手,公主让她杀也只是在说空话而已。魏凝再喜欢再崇拜再想讨好公主,也要分事情。

    正想着说几句安慰公主的话,毕竟出了奸细粮食被劫是件大事,公主心里一定是很生气,却听公主用那无所谓的态度继续道:“朕让她试着策反二丫,奸细说不定不止二丫一人,那邪教到底是什么教派也要弄清楚,或许能寻着机会铲除起义军。”

    “……哦。”她突然觉得自己想多了,公主才不会把情绪浪费在生气上。

    从永寿宫回去后丛笙都还有些懵,这二丫怎么就成奸细了?她可一点都没有看出二丫有问题啊。

    她想想都觉得后怕,要是二丫的目标是刺杀公主,那她不就在无形间成了帮凶?

    好在公主身边有个二十四小时跟着的砚儿,魏凝每次见公主的时候都会把二丫留在屋外,二丫也没有机会刺杀公主。

    不过她转念一想,看二丫对待公主的态度,应该是没有要刺杀的意思,不然当初二丫进宫的时候,公主和麦子箫肯定会看出问题来。

    二丫如果真有那么明确的目标,演技再好也是会露出马脚的。可公主和麦子箫包括砚儿都没看出那人有问题,就说明二丫大概是没有想对公主怎么样。

    所以,可见这不是她眼拙,而是二丫真的没有想要对她们怎么样。

    她的这一想法得到了麦子箫的认可,魏凝在信里虽然没有说,但二丫的功能应该就是打探情报,而不是冒险弑君。

    好不容易有机会能进宫,还能接近公主,要是能打探到朝廷内部的消息,可比杀掉公主有价值得多,毕竟大冀的目标是削弱然后吞并大钱。

    有了麦子箫的这番话,她才算是真的把心放回了肚子里,不然她以后在公主面前都要抬不起头了。

    但不管怎么样,既然奸细找到了,那么便能再次安排送粮的事情,魏凝在信里也说了会找时机再试一次。

    上一次因粮道未完善,没敢多送,所以被劫的粮食不算多应该是不幸中的万幸。这一次魏凝要送的量还是跟上次一样,但这次却比上次有把握。

    朝廷方面也汲取上一次的教训,将水路上接应的兵力重新做了调整。

    待一切准备好后,粮食从谷河码头发出,若顺利的话,半月后便可抵达贤城。

    魏凝的第二封信在粮食抵达贤城之前送到了皇城,说成功策反了二丫,并从二丫那得知了一些邪教的事情。

    但可惜的是,二丫接受的命令也是经过好几个人手的,她并不知道邪教首领和管事之人的具体情况,但可以确定的是,现在西南边的起义军,确实是有大冀在背后操控的。

    魏凝还说,可以透过二丫把错误的消息传递给起义军,再看准时机将其铲除。

    收了魏凝的信后,公主和麦子箫立刻制定对付起义军的计划。

    数日后,粮食顺利抵达贤城的消息传来,这对于朝廷来说就像一场久旱之后的甘霖,实在振奋人心。

    贤城有了粮食,便能出兵攻打起义军,现在北边已败,要将北边的城池夺回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就现在大钱的情况来说,很难。

    但比起大元训练有素的军队,攻破临时组建的起义军就要容易得多了。

    公主下令将水路上的几路军队调往贤城,由驻守贤城的主帅负责,尽快将起义军势力铲除。

    数月来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形势似乎在好转。贤城成功收取粮食的结果证明了粮道的成功,这不禁让人憧憬能以此改变大钱的命运。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大钱要迎来扭转乾坤的一场胜仗时,大冀攻破大豫都城的消息犹如一道晴天霹雳,让所有人心头又蒙上了一层阴郁。

    大豫亡了,大冀的下一个目标毫无疑问是大钱。

    北有大元,南有大冀,粮道的疏通并没有改变大钱腹背受敌的境况。

    钱历一五八年六月中,大钱两万余精兵将起义军扑杀在贤城附近。

    同月底,在寓城花费数月之久的大元军队缓过劲来,一鼓作气连下数城,与皇城已是近在咫尺。

    朝内众臣接连上奏,请求圣上南下,迁都贤城。

    听到众臣上奏请求迁都时,丛笙和麦子箫都心情复杂,她们早在半年前就想过要劝公主迁都,现在终于还是走到这一步了。

    这天麦子箫上朝回来,丛笙急切地问她群臣上奏的结果:“公主同意吗?”

    麦子箫脸色沉重又无奈,摇头道:“公主没有表态,但没有拒绝就已经算是一个比较好的反应了,至少说明还有商量的余地。”

    “现在贤城形势比皇城要好太多,有粮有兵,公主心里肯定有数,要想翻身,现在就必须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

    麦子箫望着丛笙,目光里尽是担忧和不甘:“只怕迁都也只是拖延时间。南有大冀,真要破大钱,贤城就是下一个皇城。”

    看着麦子箫不甘的眼神,丛笙突然想起数月前,麦子箫埋在她怀里说大钱要亡的模样。

    她突然明白,其实结局早就已经注定,而她们也尽力了,能做的已经都做了。

    这半年来的努力确实得到了回报,只可惜太晚了,这一点点希望,救不回一个早就成了空壳的王朝。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投雷~~















 第113章 113

    众臣上奏请求迁都后; 公主闭关了两天; 早朝都不上; 谁都不见,连麦子箫去求见都被赶了回来。

    第三日一早,天才蒙蒙亮,丛笙便被门外莲儿的喊门声吵醒了。

    莲儿说永寿宫的内侍前来传话,让她和麦子箫一起去面圣,陛下有话要说。

    迷糊中的丛笙答应一声,混沌的大脑转了一圈后,隐隐觉得公主找她们去应该是为了说迁都的事情。

    “看来公主是有决定了。”麦子箫从身后缠上来,将她拥进怀里; 在耳边响起的沙哑晨音里听不出太多情绪。

    她转过身窝进麦子箫怀里; 艰难地睁开眼睛看一眼麦子箫,那人闭着眼睛; 额头轻轻抵在她头上; 平静的表情仿佛依旧睡着; 好像刚才说话的人不是她一般。

    她也闭起眼睛; 和瞌睡做着斗争,嘴上却在催着麦子箫:“你还不起?”

    麦子箫抱着她蹭了蹭; 犯了好一会儿懒才终于坐起身,把她也从床板上揪起来,抓过衣服往她身上套。

    闭着眼睛配合着麦子箫的动作穿好衣服,揉一揉不太好睁开的眼睛,这才算是清醒了一些。

    洗漱过后; 俩人出门往永寿宫去,虽是盛夏,早晨的风却很凉爽,天气也不是很好,看样子要下雨。

    “今年夏天雨水真多。”丛笙看着被云层盖住的天空,暗自感叹又是一个不平常的夏季。

    麦子箫目视前方:“嗯,粮食大概又要减产了。”

    俩人来到永寿宫时天已大亮,但时间还算早,公主却已经在用早膳,看样子又是一晚没睡。

    公主让她们坐下一起吃,夏儿早就给她们准备好了碗筷,俩人一坐下碗筷就递到了手上。

    早膳并不丰盛,但比年初时分要好太多。去年秋季种下的粮食有一定收成,虽因气候问题收成不如历年好,但还是让皇城的粮荒得到了些许改善。

    丛笙端着碗想,这样平静的早膳时间也不知道还能享受几次。

    用过膳后,公主将俩人喊进书房,说的果然是迁都的事情。

    “朕已决意迁都,你二人做好准备。”

    公主会同意迁都在她们预料之中,现在储君年幼,即使为了储君,公主也不会放弃任何一丝机会。

    麦子箫正要答应,却听公主说:“大元军队已逼近皇城,只怕是不会让我等顺利离开。”

    不要说大元军队逼近了皇城,就算离皇城还远,也同样不可能让她们顺利迁都,追也要追来的。

    现在公主特意提起这事,丛笙心里不得不咯噔一下,预感公主接下来要说的话不会是她们想听的。

    果然,公主用平静的语气说:“朕将率皇城所剩精兵留守,你二人带数千人马护送储君先行一步。”

    麦子箫也猜到公主会这么说,几乎是在公主话音刚落下的瞬间出声道:“我拒绝。”

    公主微微皱眉,语气里有了严厉:“这是圣旨!”

    麦子箫态度嚣张又暴躁:“我抗旨,你斩了我呀。”

    俩人之间弥漫着紧迫的气氛,丛笙在边上看得即无奈也无语。

    她就说公主怎么会让她也一起来,要真是正常迁都,那就是公事,在上朝的时候说了就是,没必要特意私下还跟她们说一次。

    公主这意思,除了要告诉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