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将军和长公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四方史记载曰:天都之途,车毂击,人肩摩。
  摩肩接踵的繁华,这便是离国帝都,天都城。
  是日,天都城风和日丽,正是晌午人流最拥挤的时段,街上不乏有双乘,三乘甚至四乘马车驶过。
  对于这些,天都城的百姓早就已经见怪不怪了。
  然而,随着一阵“嘎吱嘎吱”的声音,天都城的街道上出现了百年难得一见的“盛况”
  街上的百姓仿佛被冻住了一样,所有看到这“盛况”的人,无不驻足侧目,面露惊异之色。
  就连街边的店铺里的老板也都好信儿的抻出了脖子,注视着街上的状况。
  天都城最大的酒楼浮生若梦楼的店小二还特意从酒楼里跑了出来,揉了揉眼睛,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
  乖乖!一辆破驴车,行在天都城的街道上。
  林挽月坐在车辕上,一手握着皮鞭另一只手拉着缰绳,腰杆挺的笔直,目不斜视,脸上的神情无比严肃。
  此时林挽月的内心其实是无比诧异的,她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自打她们进城开始,所到之处所有看到她们的人,无不驻足瞩目,一脸惊愕的样子。
  所有人整齐一致的表情让淡定如林挽月也开始慌了,她甚至无暇去欣赏离国天都城的华丽和壮阔……
  林挽月捏了捏手中的缰绳,一边深呼吸,一边在心中安慰自己:就快到了,已经能看到皇宫的宫瓴了……
  李娴轻轻放下被她挑开的车窗帘,嘴角含笑,露出两个浅浅的梨涡,百姓的反应在她的意料之中,在这座城市,双乘三乘的马车不稀奇,一辆破旧的驴车可是很多年都不会见一次的。
  这里的百姓,就算是最“贫困”的人家中恐怕也有一辆马车……
  “噗,哈哈哈哈哈……余闲姐姐,余闲姐姐,哈哈哈哈!”
  坐在茶楼二层的小十一笑的前仰后合的抓着身旁的余闲,余闲忍不住轻笑了起来,看了一眼不顾形象大笑的小十一,嗔道:“姑娘家家的,成何体统?”
  小十一却丝毫不以为意,继续轻轻拍着桌子大笑道:“哈哈哈哈,余闲姐姐,这个傻小子真的赶着一辆驴车就进京了?!哈哈哈哈,亏他想的出来,我看这下他要成天都□□人了,我在这京城生活了十五年都没见过一次驴车,哈哈哈哈……”
  “好了,别笑了,好在这一路平安度过,算是有惊无险吧。”
  “哼,这臭小子,这一路把我们两个人折腾的人仰马翻的,有好几天晚上都丑时了,他突然起来兜了一圈,差点吓死我,你说他讨厌不讨厌!我早晚有一天要和他算账,哼!”
  余闲看着小十一,伸手拈了一块茶点递到小十一的嘴边,笑道:“好了,这一路你辛苦了,来,张嘴。”
  小十一的脸一红,却也乖乖的张开了嘴巴把茶点吃到了嘴里,不过很快脸色变得绯红,低下了头,不再看余闲也不说话了。
  余闲撑着下巴看着面前的小十一,满眼宠溺。
  皇宫门口的守卫手持长矛站的笔直,突然!其中一名侍卫眯了眯眼,一副见鬼的表情对旁边的侍卫说道:“你看那是什么?朝着宫门过来了!”
  “嗯?”另外一名侍卫看了一眼,然后又有些不相信的揉了揉眼睛,确定自己确实没有眼花,才喃喃的答道:“一辆……驴车?”
  “站住!皇宫重地,也是你能擅闯的?”
  林挽月赶着驴车,距离宫门还有好长一段路的时候,守门的两名侍卫就对着林挽月竖起了手中的长矛。
  “吁!”林挽月将手中的缰绳一勒,紧急停住了驴车。
  还未等林挽月说话,从驴车里伸出了一只纤纤玉手,手上提着一块小巧的玉佩。
  林挽月转头接过了李娴递过来的玉佩,然后将玉佩举到身前。
  两名侍卫对视了一眼,收起了兵器,其中一人走到驴车边上,从林挽月的手中拿过了玉佩,放在眼前一看,只见这块玉佩并无稀奇之处,翻过来再一看,一个小小的“娴”字,赫然映入眼帘!
  娴!?
  侍卫瞪大了眼睛,立刻单膝跪在地上:“卑职,参见长公主殿下!”
  “起来吧,林营长不认得到未明宫的路,你找个人来带路。”
  这跪地的侍卫起先还有点怀疑,都说长公主殿下遇刺,下落不明,陛下为此发了雷霆之怒,将湖州太守全家都杀了,还处置了不少底下的人,全国各地发皇榜找寻长公主殿下的下落,这怎么坐着驴车回来了……
  但是在听到李娴的声音之后,这名侍卫再也不敢心存任何怀疑。
  侍卫单膝跪地,把长矛放在地上,双手将李娴的玉佩高高举过头顶。
  林挽月伸手拿过李娴的玉佩,转身递回给了车厢中的李娴,抬眼看了看跪了一地的侍卫,有些咋舌:李娴最开始经过的这一路州府,她本以为那些太守门已经很恭敬了,规格和礼遇也已经相当高了,没想到这会儿回了京城一看,简直是天上地下的差别!
  “长公主殿下,这……驴……殿下……是否稍等片刻容小人去传凤驾凰碾?”
  “不必了,你就牵着这驴车到我未明宫,飞星,你进来。”
  “好……是,遵命……”
  林飞星将手中的皮鞭和缰绳交给了侍卫,然后挑开车帘坐到驴车里面去了。
  侍卫接过缰绳,看了看面前的这只又丑又瘦又矮小甚至有点脱毛的驴子满眼震惊,转身给同一班的侍卫使了一个眼色,后者立刻会意一溜烟朝着皇宫里跑,通报陛下去了。
  而这名侍卫则牵过了驴车,拉着缰绳,随着“嘎吱嘎吱”的声音,驴车缓缓的朝前走去。
  所到之处跪了一地的侍卫……


第47章 汉宫秋凤凰归巢
  林挽月坐在李娴的对面; 绷直的身体失去了压力一下子便放松了下来。
  “哎……”林挽月如释重负的叹了一口气; 整个人重重的靠在车厢上。
  李娴看到林挽月如此; 莞尔一笑; 柔声道:“这一路累坏了吧。”
  听到李娴如是说; 林挽月立刻从车厢上挺了起来; 回道:“没有,娴……公主。”
  李娴缓缓的收了笑容; 看着林挽月轻叹一声:“飞星。”
  “是; 公主。”
  “虽然现在回宫了; 该有的规矩要找回来; 但是我真心的希望你可以不要因为我们之间的身份而我和我疏远; 好吗?”
  林挽月注视着李娴良久; 才重重的点了点头道:“好。”
  得到满意的答复,李娴又露出了淡淡的笑意。
  看着这样的李娴; 林挽月也笑了。
  尚书房门外; 白色大理石的地面上跪着一名侍卫。
  “启奏陛下,卑职有要事禀报!”
  李钊正在坐在尚书房里,手持玉笔批阅奏折,听到喊声抬了抬眼; 身边的管事太监立刻会意,朝着李钊弯了弯腰然后甩着拂尘退出了尚书房。
  “何事啊; 在此大声吵嚷,陛下正批阅奏章呢!”
  “回公公,长公主殿下回来了!”
  “你说什么?”
  鹤发鸡皮的管事太监在听到侍卫的奏报之后; 原本迷成一条缝的眼睛立刻瞪的滚圆。
  “什么时候的事,怎么回来的!?”
  “就在刚才,长公主殿下……是坐着驴车回来的,由一位黑瘦的年轻人赶车护送回来的,此时怕是已经回了未明宫了!”
  管事公公得到了消息,立刻甩了一下手中的拂尘,忙不迭的返回了尚书房,向李钊禀报去了。
  片刻之后,管事太监又慌忙的从尚书房里跑了出来,高声唱道:“陛下有旨,即刻摆驾未明宫!”
  三十六人的皇驾龙辇上,李钊坐在上面,双手按在自己的两个膝盖上,身体前倾。
  管事的太监一路小跑的跟在龙辇边上,此时他已经很吃力了,但是看到李钊的神态,只能心中暗暗叫苦,一咬牙甩了甩手中的拂尘尖着嗓子喊道:“再快点儿!”
  “是!”三十六人齐齐的吼了一声,龙辇又提高了一个速度。
  李钊朝冠前面几排垂下来的珠子,随着龙辇的摇晃大幅度的摆动了起来,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皇驾龙辇抬着李钊飞速的朝着未明宫跑去,旁边跟着直喘粗气,手中挥着拂尘年岁已高的管事公公。
  在龙辇的两边奔跑着两排侍卫,始终将龙辇护在中间。
  而在龙辇后面的两排宫婢,已经彻底跟不上龙辇的速度。
  她们有的举着孔雀翎羽宫扇,有的提着香炉,还有的举着帝王必备的东西,这些宫婢已经落了一大截路,一个个面露苦色跑在后面……
  “长公主殿下,未明宫到了。”
  林挽月闻言,撩开了驴车的车帘,从驴车上面跳了下来,站定后,转身扶下了李娴。
  “公主回来了!”
  “公主回来了!”
  听到身后有声音,林挽月习惯性警惕的挡在李娴的身前。
  却听到李娴温软动听的声音从后面传来:“飞星,没关系的,这里是未明宫,是本宫的宫殿。”
  林挽月听到“本宫”两个字,有些恍然,但还是应声退到了一边。
  侍卫将驴车拉到了一旁,等待李娴的吩咐。
  而许多个宫婢和侍卫还有太监从未明宫里奔了出来,转眼前就跑到了李娴的面前,呼啦啦的跪倒一片。
  看着跪了一地的人,林挽月下意识的闪了闪身体,她实在不习惯这样的场面,虽然林挽月知道这些人并不是在跪自己,林挽月暗暗调整心态,强迫自己规矩的站在李娴的身边。
  “参见长公主殿下!”
  “参见长公主殿下!”
  “参见长公主殿下!”
  听着耳边传来的呼声,林挽月的脑袋有些涨,此时此刻她才算是彻底明白:李娴的地位是何其的尊崇,高贵。
  “都起来吧!”
  李娴的话音落,从地上爬起了一名梨花带雨的宫婢,一路莲花碎步冲到了李娴的身边,哭道:“殿下怎地才回来,奴婢们都要担心死了,日日夜夜的在佛堂给殿下抄经焚香,还好殿下吉人天相,不然要奴婢怎么活……嘤嘤嘤……”
  “好了,小慈有心了,本宫这不是安然无恙的回来了吗?”
  “嘤嘤嘤……殿下怎地这般不爱惜自己,您都瘦了,还有,您这穿的是什么,嘤嘤嘤……殿下何曾受过这样的委屈!”
  林挽月惊愕的看着面前梨花带雨哭得惨痛的小慈,一愣一愣的,此时林挽月非常不理解:公主这不是好好的回来了吗?怎么还哭呢……
  像林挽月这种粗糙惯了的人,当然不知道小慈为何而哭。
  李娴作为正宫所出的嫡长公主,从小就受尽了万千宠爱,李钊甚至为了李娴改了离国的《国礼》,让李娴享受藩王之礼,出行乘四乘马车,食邑也按照一般藩王的规格,邑八千户,在李娴十五岁及笄的那年,李钊又赐下千户的食邑,九千户的食邑与东宫太子李珠并驾齐驱,好在李娴是一位公主,若是皇子,李钊这一举动怕又要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过后李钊想了想这样似乎也有些不妥,于是将李珠的食邑抬到了一万两千户,将楚王的食邑赏到万户,齐王食邑九千户赐兵权,雍王食邑依旧八千户,剩下两个未成年的皇子李环和李珮一人不过三千户……
  李娴之尊贵,由此可见一斑。
  所以,平时李娴的吃穿用度哪一样不是最好的?番邦进贡来的贡品李钊看完之后经常会挑出来几样适合的差人给李娴送过来。
  而这小慈作为李娴的贴身侍女,从小和李娴李珠一起长大,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