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货通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到钱昱手里,“快些尝尝,从你岳丈家拿回来的,今儿个刚烧出来,好吃着呢。”
  钱昱闻言拨了几个吃,边吃边道:“这样吃倒没个滋味,不如拨了皮拌上盐炒炒来吃。”
  “今儿晚便让她们这般来做吧,以前家里买不起盐,从未这般吃过,今儿个倒要好好吃一回。”钱母仰在靠椅上笑道。
  “是这个理,今晚让她们做几道精简的小菜,清清爽爽的,这几日吃鱼吃肉倒越发没趣了。”钱昱吃着花生说罢,拿起苏玉兰的茶盅咕咚咕咚的喝了下去。
  “你这人,说吃的说的口干,便不管不顾把我的茶喝了。”苏玉兰说罢接过紫鹃递过来的手帕擦了擦脸,随后笑道:“娘你倒评评理,人家让紫鹃好不容易凉温了茶,刚刚可以喝,便被这人给抢了。”
  “这话儿怎么说的,谁叫你倒不出嘴来,忙着吃烤地瓜,哪里有嘴喝茶。”钱昱说罢便又倒了一杯,摸了摸茶杯,茶水是有些烫,便又拿了个茶杯来回倒换,“不就是喝了你的茶嘛,何至于让娘评理来,我给你再凉一杯就是。”
  “吃烤地瓜吃的嘴干,须得多喝几杯。”苏玉兰闻言忙道。
  “娘,玉兰这几日被您宠的都没个边际了。”钱昱一听,得了话头也向钱母埋怨。
  “娘不宠她宠你啊?二十多岁的汉子,还和媳妇计较这个,快些别让她们几个笑话你了。”钱母笑着打趣钱昱。
  钱昱闻言看向苏玉兰,将凉温了的茶放在苏玉兰身前,道:“先让你嘚瑟着。”说着便又替苏玉兰凉了一杯茶。
  苏玉兰喝着茶嗔了钱昱一眼道:“这话当着娘的面,可得好好说道说道,什么叫做让我先嘚瑟着,听着,你还打算后期还回来不成?”
  “我哪里敢,如今你可宝贝着呢。”钱昱笑着讨饶。
  “老太太,姑太太家的表小姐来了。”
  说话间,晴雯掀开帘子,将李淑娴引了进来。
  “二舅娘,安,嫂子,安。”李淑娴笑呵呵进来,小跑到钱母身旁坐下,捞了一把花生米笑道:“可赶巧,每次来都能碰着好吃的。”
  “你呀,这张嘴就离不得吃。”钱母笑着看向晴雯,“快去给她拿个茶盅来,待会吃急了嘴干,少不得吵着吃茶。”
  李淑娴笑眯眯往钱母怀里躺,笑呵呵道:“还是二舅娘懂我。”
  晴雯闻言麻溜的拿了茶盅,替这位姑奶奶倒了热茶,便想去外间。
  “小晴雯,咋我一来你就要走。”李淑娴吃着花生米,“待会我吃尽兴了,咱们四个玩骨牌。”
  “快些饶了奴婢吧,您每次都耍赖,上次还拖着奴婢十文钱呢。”晴雯笑着作揖。
  李淑娴闻言笑着气道:“你个死蹄子,十文小钱也惦记着。”说罢从袖子里取了十文钱啪在桌子上,“快快拿去,晚了我可要后悔。”
  晴雯闻言连忙笑着取了过来,道:“谢表小姐。”
  “今天你自己玩吧,我可没得空。”钱昱喝了口茶道。
  李淑娴闻言伸出手指摸了摸自己的脸,对钱昱道:“没得羞,我何时说叫上你了,自然是我和嫂子,加上紫鹃和晴雯。”
  “我?”苏玉兰拨花生皮的动作停了停,“我可不会。”
  “哎呀,不会可以学嘛,不然大冬天待在屋里岂不是要闷坏了。”李淑娴急道。
  “玩。”钱母在主位上发话了,“玉兰不会,我来教,我们娘儿俩一起。”
  “那感情好,今儿非让舅娘出出血不可。”李淑娴闻言笑道,“晴雯,快快将骨牌拿出来。”
  钱昱吃了差不多便离了主房,在西厢房外间翻了几本关于茶的书,看了起来。
  一个时候后,钱昱放下书,无聊般去主房串门,在旁边瞧了瞧她们打牌,插嘴道:“拿这个和她比。”
  苏玉兰闻声抿了抿嘴道:“这回是淑娴的庄,我瞧着淑娴的神色,怕是点数挺大的。”
  “怕什么?”钱昱指着苏玉兰手中的地王道:“你有这个,大胆的出,没得错的。”
  苏玉兰闻言看向钱母,钱母隆了隆眉头,道:“要不,咱赌一次。”
  “好。”苏玉兰头一回玩,只当钱昱擅长,便将左手边的牌拿出和李淑娴比。
  李淑娴笑的跟花儿一般,将牌掀开,众人看向,李淑娴赢了。
  “没事,咱还有一张,大不了和了就是。”钱昱说罢将最后那张牌推出去。
  李淑娴嘟了嘟嘴掀开牌,结果是张天王。
  “你看你,添乱来了。”苏玉兰轻轻拍了下钱昱。
  “就是,就是,你该干嘛干嘛去,这惹得我和玉兰又输了三十文。”钱母笑着向钱昱摆了摆手。
  钱昱好生没趣,红着脸抿了抿嘴,真后悔让她们玩骨牌,玉兰都嫌弃她了,又瞧了一局,结果还是玉兰输,便笑道:“你看,是你们今儿运气太差,怪不得我。”
  “谁说的,你没来之前我可尽赢呢。”苏玉兰笑着抬头看向钱昱。
  “好,好,好,你们玩,我给你们备点吃的去。”钱昱说着便要往外走。
  紫鹃和晴雯闻言连忙站起来。
  “你们坐吧,难得老太太她们今儿高兴,你们好生玩就是。”钱昱说罢掀开帘子出去了。
  骨牌玩了一会,又吃了点茴香豆,便各自散了,苏玉兰将赢来的五十来文全部分给晴雯和紫鹃,小坐一会,便让紫鹃扶着回去歇了。
  话说梁佑安和王隐走到宾阳郊外,还真发现了一片小竹林,二人在附近寻了个大院落,与卖主商量了价格,只等钱昱过来一锤定音。
  时至黄昏,二人进了城,在一家客栈住下,随后梁佑安只身前往县衙,禀了名姓,跟着严松进了衙门内宅。
  “张大哥。”梁佑安进门便唤人,作揖后直起身来便愣住,“大小姐?你怎么在这?”
  “废话,这是我夫家,我在很奇怪吗?”张宁珊本来正与张幸置气,看见梁佑安更加心烦。
  “这不还没过门呢嘛。”梁佑安说着声音便小了,“再说,也没见你待张大哥有多尊重。”
  “有什么话大声说。”张宁珊敲了敲桌子道。
  张幸闻言看了张宁珊一眼道:“佑安,你别见怪,原是我惹了她。这次来是。。。。。。”
  “哦,我也是受人之托,黄师傅去京城前让我将这个交给你。”梁佑安说罢从怀里取出一个玉坠,“他说,让你日后去趟梁侯爷府。”
  张幸闻言接过玉坠瞧了瞧道:“他老人家让我去梁侯爷府?可知为了什么?”
  “别个他倒没说。”梁佑安说罢见张大小姐冷着脸,便道:“张大哥,东西送到了我就先走了。”
  “这般晚了,在这住一宵吧。”张幸挽留道。
  “不了,不了,我同伴还在客栈呢,就先告辞了。”梁佑安说罢嗖的一下跑了出去。
  张宁珊见状道:“你们眉宇之间挺像的,怎么性子倒反了过来?”
  张幸闻言也不作声。
  张宁珊讨了没趣,冷静下来,心平气和道:“在宾阳做县令和去庐陵做县令有什么区别吗?你怎么就这般执拗。”
  “委派宾阳县令是朝廷任命的,去庐陵是你们张家想要用钱疏通,怎地没有区别?”张幸站了起来,“我自做官以来,一直秉承清廉二字,绝不与其他官员与金钱扯上关系,这是我的原则,断依从不得你。”
  张宁珊闻言,也知劝不得张幸,叹了口气便没有再提。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二更,小伙伴快来围观。
  以前不大喜欢二更,但是若大家两张都评论的话,以后二更多多


第110章 109。
  宾阳是典型的商贸之地; 交通便利、居民集中、物产丰盈; 使得宾商经营业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地的宾商也大都财源广茂。钱昱将头一个分号设在宾阳便是因着这个缘故; 况宾阳北可水路直上京都,南可出海至女儿国、天堑国等国; 东可以与丝绸米乡之地往来,西则与庐陵比邻; 可以此为基地向全国乃至各国扩散。
  次日; 梁佑安和王隐分头行动; 梁佑安去寻地界看铺子,王隐去探听宾阳的能工巧匠。
  梁佑安晌午; 在河岸处觅得一两层之店; 水路陆路皆可到达,实乃往来商旅必经之地,占据着地利之便。
  彼时; 店主东出海亏损,卖店偿银之事在宾阳早已传遍; 各宾商早已虎视眈眈; 谁都想吞下这个好地界。然往日都是相与; 他们谁都不敢主动冒头,只等店主东熬不下去,以最低价格出售。
  千算万算,少算了庐商,待梁佑安以一千两银子买下时; 宾商沸腾了,再也呆不住,纷纷上门,扬言庐商欺人太甚,趁火打劫,纷纷表示愿出双倍,以帮店主东度过危难。
  “诸位同仁,在下已将房契交于这位公子了。”店主东拱了拱手,一千两银子于他来说既可偿了外债,又可余些许银子做些小买卖,可谓解了燃眉之急。
  宾商中的做丝绸生意的中年男子敛着眉拍了拍梁佑安的肩膀道:“这位兄弟,要知道强龙压不住地头蛇,你要在这做买卖,也得看我们宾商的意思,我们这各行各业可都有。”
  “呵呵,是吗?”梁佑安笑了,“真是可惜,小弟经营的还恰好是你们宾商没有的。”
  “小子说大话,未免也太不把我们宾商看在眼里了。”宾商中走出一个胖子,拉过中年男子道:“杨东家,何必跟这小子费口舌,有咱们几个在,这小子的店还能开的下去?任凭谁降几天价也够他受的。”
  “听您这话,是存心想挤兑了?”梁佑安挑眉,叹道:“哎,只怕到时候你们就是想降价也降不着。”
  “小子,我们这丝绸铺就有十多家,米铺也有七八家,各行各业多了去了,每一家轮流降价还不挤兑你关门?”胖子说罢不想多呆,抄着手回去了。
  梁佑安闻言嗤笑几声,想挤兑她们如家,那你也得有牙膏牙刷才行啊。见都没见过,你挤兑个屁,还降价?降得着么!梁佑安见人都走了,拿了锁将店门锁了,直接回了客栈,吃了饭,王隐才带着三个男子回来了。
  “佑安,这位是宾阳大有名气的裴先生,这两位是他的徒弟,手上功夫都巧着呢。”王隐说着从袖子里取出牙膏牙刷放在桌上,“你瞧瞧,我瞅着比王叔做的都好。这裴先生以前做过三掌柜,生意上的事也熟的紧,最主要的是人品,东家卖假他硬是辞了工,回家刻些小玩意卖。”
  梁佑安闻言又重新作揖道:“裴先生快快请坐,二位小哥也快坐。”随后替三人倒了茶,吩咐小二又上了几道菜。
  “我们东家还在庐陵,明儿就来,到时知晓隐子请了您这般的人物,怕是要高兴坏了。”
  “哪里,哪里。”裴先生自从辞了工,便闲居在家,靠平日刻些玩意养家糊口,因得罪了前东家,宾阳便无人再用他,生活全靠两个徒弟接济,如今若是能得了这份活计,便是雪中送炭了。
  几人相谈几番,各自散去,此时天已过黄昏。
  衙门外突然有人击鼓,一少年口喊冤枉,人命官司,擂鼓连击三声。
  张幸听鼓声三下,连忙放下碗筷,慌忙去屋里穿上官服,却怎地也穿不上。
  “慢慢来。”张宁珊近前,替张幸系了官带,取了乌纱帽。
  张幸穿戴好,便出了内宅,往衙门前去。岩松取过官印,便也跟随上去,却被张宁珊唤住。
  “岩松可知前天击鼓是何事?”
  “回少奶奶,擂鼓三声,人命官司。”岩松说罢又道:“每遇人命大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