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御天下GL-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财,但另一方面,又希望楚宁手下的军卒战斗力能够弱些,那样才利于他的掌控。
  所以,楚宁如果能在此战中多折损些人手,对于高志敏是有利无害的。而沈腾带领的毕竟是随他已久的老卒,是他这次东行升官发财的本钱,自然是优先的。
  楚宁就在将旗之下,将高志敏的举动看得一清二楚,但她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满,只是对陈福下令道:“列三连弩阵!”
  陈福带着一百余名亲卫军散开,在楚宁身前列成了三排,每人都手端着一柄已经箭在弦上的角/弓/弩。
  角/弓/弩并不稀奇,二十二年前,大庆朝征东胡时,还组建了专门的角/弓/弩军,即使是年前,乌延跟着六大部族劫掠辽东的时候,也是见过的……但此刻,这并不稀奇的弩兵阵出现在这里,却成为了他斩将夺旗的一大障碍。
  退,已然是不可能,唯一的胜机,便是继续向前,杀了那个高座白马上的铁甲将领——虽然那一身从头到脚,都只露出两个眼睛的铠甲看着让人很绝望,至少……至少就算是死,那也得拉下一个垫背。
  眼看跟着冲过来的族兵已经一个接一个的倒下,乌延骑在马背上,挽弓满弦,向那将旗下的铁将领,射出了倾尽全力的一箭!
  陈福早就注意着这个鲜卑骑士的首领,一直都在亲自瞄准他进行猎杀,但这首领的马上功夫实在不凡,好几箭都被他惊险的躲了过去,甚至还给他找到了机会来射杀将主……
  楚宁眼睁睁的看着这一箭当头射来,有心想动一动躲一躲,但一身两层盔甲在身,基本都动不了,只能踢了踢马肚子,想让这马向旁走开。
  梁春花和梁秋月两人见势极快,立刻便丢了手里的弩,一人举着一面重盾将楚宁护住,生生将那一箭当了下来。
  随着这支箭撞上重盾的巨响,东莱军与鲜卑游骑之间的这一战,开始落下的帷幕。
  那边高志敏以三千对阵一千。
  卫民军这边参战的只有玄甲司控弦司和亲卫局,总共参战人数不到一千,围杀五百人。
  两边几乎同时结束战斗。
  ——那边是杀伤大部份敌军,最后被敌军主将突破右翼,率着将近三百残部逃走。
  ——卫民军是活捉乌延,歼灭其部众。
  高志敏计划中的完美首功,便因卫靖的右翼,变成了残缺。
作者有话要说:  连角/弓/弩也要口……简直好变态啊。
这年头,还能写什么?
谢谢牛牛的手榴弹
七千字,小默就懒得拆成两章当作加更了。

  第087章

  高志敏与顾文雄的年龄相差无几; 都经历过二十三年前的那场东征; 在东征之后的十几年来; 高志敏一直与顾文雄同样在战场上滚摸爬滚; 但顾文雄现在已贵征东大将军,而他高志敏却还只是一个小小的郡尉——大庆江疆辽扩; 十三州之地共计百余郡……
  像他高志敏这样的郡尉,朝廷上下; 还有百多个; 而像顾文雄这样的征东大将军; 自今上即位以来,整整将近三十五载; 也才出了两位。
  二十三年前的征东大将军燕不凡。
  二十三年后的征东大将军顾文雄。
  不论是胜或败; 他们都是注定要留名青史的人。而他高志敏呢?即使是两场大战都参与其中,即使他浴血奋战千百次——可若干年以后,又有谁会记得他之名?
  原因为何?仅因他起于寒门?仅因他没有斩将夺旗?仅因他没有一场足够震惊众人的大胜?
  高志敏已年过四十; 余生几乎可以一眼望尽,但在他的心底; 却藏着沉沉的不甘; 而在往日的时候; 这份不甘还没有明显的表示出来——可在今天,一场送到手边的大胜,却因为卫靖右翼的失误让他错失……
  不甘、愤怒交织着组成了一片足可燎原的大火,卫靖首当其冲,虽然保住了性命; 却被高志敏直接贬成了小卒。
  卫靖是高志敏的亲信,升官或者降职,都不过是他一句话的事情,所以,在贬完卫靖之后,高志敏心里的怒火并没有散去,只是盯着列位于他下手的楚宁怒目相视。
  高志敏当然是有足够的理由责怪楚宁,甚至是恨楚宁——那个鲜卑主将仅仅带了三百残部逃走,如果楚宁当时把手下的百余骑哨借给高志敏,再加上高志敏自己手下的四五十骑,追上去将那鲜卑残部拖住,再等步兵驰援,擒杀主将亦不是不可能……
  但是,那时候的楚宁,却一门收思的带着医官搜救伤残,对他命令求不闻不问……最后装作不好意思的说:“哎呀!高将军,你怎么不早说呢?你要早点说借骑哨,末将能不借给你吗?”
  借?怎么可能会借?卫民军的人马和军备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楚宁怎么可能借给高志敏去换功劳?
  这次对阵鲜卑五百骑兵,卫民军当场战亡二十九人,高达卫民军此次参战总人数的百分之三有余,每个战亡士兵的出征前的安家补贴和即将支付的阵亡抚恤,那可都是黄澄澄的铜钱、白花花的银子!
  最初的时候,卫民军的战亡抚恤是每个士兵五贯铜钱,而随着黄县的人均收入提高,楚宁也在出征之前作了相应调整,现在已经提高到了每个士兵的战亡抚恤为十五贯钱……再加上平时发的饷钱,以及供着他们好吃好穿,以及读书识字,所有耗费全部算下来,简直用钱都能堆死高志敏。
  高志敏不懂楚宁养兵的方法,所以,他也不懂楚宁为何这么在意战亡,在他看来,这激战之下,才死了二十九个人,重伤不过百人,轻伤不过半数……简直就是九牛一毛,可楚宁却像是全军覆灭似的丧着个脸,不但战亡将士的尸首要收集起来火化骨灰装罐当作宝贝一样的带着,甚至连那些重伤到看着都快要死的人,也不愿意补刀让他们好走,反而浪费医官去费力救治。
  但很快,高志敏就发现,不但卫民军自己的伤卒得到救治,甚至连他手下受伤的兵卒,只要是登门求助,也都会得到医治。
  沈腾手臂上挨了两刀,自个儿在营棚里养了两天,也被高志敏随行的医官看了几回,却不见好转,反而因为天气越来越热,逐渐开始化浓,最后熬得他实在受不了,听说楚将军营里有神医,可医死人救白骨,于是赖着个脸皮便去了。
  毕竟他是欺负过楚宁的人,本以为会受到万般刁难,却没想到,他这一登门,守值的士卒见他有伤,便直接把他引到了医官面前。
  每个医官的面前都有一个铺着白布的桌子,旁边也摆着一些同样铺着白布的小床,不少缺胳膊断腿的伤兵正在小床上哀嚎,还有一些则正在接受医官的治疗。
  医院瞧了沈腾的伤处,又拿出一碗清得跟水似的酒味甚浓的物甚替他洗了伤口,趁他痛得半死不活的时候,又拿出针线帮他把伤处给缝了起来,后来不知又敷了些什么药粉,最后拿了一条白布,替他帮伤口给缠了起来。
  “这就可以了?”
  本来已经在心里做好接受凌/辱的准备,却没想到,并没有人来羞辱他,甚至连拿东西洗伤口和缝伤口,沈腾也瞧见,是大部份伤兵都要经历的一遭,所以,当即忍不住的便问了出来。
  “是的,沈将军。”那医官边在一个本子上写着什么,叮嘱道:“每隔三天,您来我们医务司一趟,我们会给您更换新药,大概四到五次以后,你这伤口便可痊愈,不会影响您以后再上战场。”
  沈腾总觉得这里面有什么阴谋,但又理不出个头绪来,本着能少来就不来的想法问:“哎?难道不可以把这药粉给我一些,我自己回去换吗?”
  “不行的,楚将军严禁药粉外传。”那医官放下本子,严肃说道:“沈将军你也看到了,我们用针线缝合了伤口,在一定时间以后,这些缝进去的线还需要我们拆下来,其他医官都不懂这些,替您拆线的时候,有可能会让伤口重新裂开,甚至是让伤口感染,严重的话,可能会让您失去这条手臂。”
  虽然听不太懂什么叫感染,但想到自己手臂之前的惨状,沈腾心里对其它医官也没了信心,于是又与这医官聊了几句,便急急回了自己的营区。
  沈腾前脚回了自己的帐篷,高志敏派来传唤他的士兵后脚传到,也来不及歇口气,沈腾便直接过去。
  “参见高将军。”即使是亲舅哥,在高志敏面前,沈腾还是称他的官职。
  “方才,你去楚昭义那里了?”高志敏斜坐案后,神色不明的看着沈腾问。
  沈腾跟着高志敏最久,一看他这模样,便知事态不好,可能比他怒火冲天更严重,立刻解释道:“不是,末将没见到楚昭义,只是去借用了一下她的医官……”
  “是啊,你,沈腾!本将的亲舅哥,也去借用了她楚昭义的医官。”高志敏将一份薄册扔到沈腾面前,怒声道:“你怎么不用脑子想一想?那女人的东西能够随便借么?”
  沈腾拾起薄册,入眼看见上面上写着:“苗老三,东莱军前锋营沈腾麾下战卒,从军四年,今受伤两处,右臂刀伤四寸,右腿箭伤入骨,医官岑华为其治伤耗时半日,缝刀伤,取箭簇,后用药及包扎……预,痊愈期为二十天,所耗药材及医官神劳费,共计四贯零六百六十文钱。”
  “董辉,东莱军亲卫营高志每将军麾下什长,从军六年,今受伤四处……预,痊愈期为四十五天,所耗药材及医官神劳费,共计九贯零八百二十四文钱。”
  ……
  沈腾粗略的翻开整本薄册,便见每页都是如此列清单,而整本薄册的最后一页,特意用大号字写着:迄今为止,医治前锋营、亲卫军伤兵共计三百三十二人,共计耗费药材及医官神劳费——四千一百零九贯又二十一文钱。
  直到现在,沈腾终于明白为什么没人为难他,为什么那些医官这么好说话了,原来人家根本就不是烂好心,而是先帮你治,治完之后再来记霸王帐要钱。
  高志敏心中怒意虽然大,但对沈腾,他终究还是要留上那么一线,看他那恍然大悟的模样,只得暗自叹气,问道:“我们这一战,伤亡总共有多少?”
  沈腾松了口气,连忙应道:“今早才点完,战亡一千一百二十七人,重伤七百三十三人,轻伤四百一十六人。”
  高志敏挥挥手,道:“罢了,你去吧,把这些伤员全都送去医治。”
  沈腾小心翼翼的问:“那她这账上的钱……”
  “又能如何?等全部治完了再说吧。”高志敏说着顿了顿,复又道:“总不能让她拿着账薄去妖言惑众,说我高志敏不爱将士性命吧?”
  沈腾想了想,觉得那女将军还真能干得出这样的事,于是便领命告退。
  因为全军伤亡比例高达四分之一,高志敏不得不下令原地驻营,一方面派人将战报送给朝廷,一方面试图搜寻鲜卑余部。
  朝廷方面回复还没传来,但不知从何得到消息的皇五子李湛,短短四天后便赶到东莱军的驻营。
  李湛在口头表扬过众将士后便与高志敏说悄悄话去了,楚宁也在与人说悄悄话。
  而这个人便是与李湛一道赶来的白当家。
  “皇帝赐的那两百套铁甲不大好使,我已经全卖给了高志敏。”楚宁让春花秋月两姐妹把银子抬出来交给白夙,又抱着账薄献宝:“除了这些卖盔甲的钱,高志敏还欠我一万四千多贯医药费呢!”
  帝君新封的昭义将军年岁尚未足十七,一点将军该有的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