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gl]清平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氏手中端着茶盏,婢女忧心道:“今日之宴,郎君竟许侧妃与王妃一同主持,只怕侧妃气焰难消。”
    周氏敛目,看着茶盏中嫩绿的叶片,并不言语。
    婢女急了,她是周氏从娘家来的心腹,对王妃一直以来的消怠心知肚明,然而,今时不同往日,往日侧妃与侍妾再闹腾,也不能危及王妃,可今番,侧妃却得了殿下准许,已有与王妃平起平坐之势。若再放任,只怕晋王妃便只是个名存实亡的名头了。
    周氏叹了口气:“我省得。”
    有低沉的钟声一声一声地传来,那钟声如低鸣哀诉,幽然入耳,仿佛来自天际,却响彻九霄。
    周氏与婢女都愣住。
    茶盏无意识的滑落,发出一声尖锐的破碎。
    “是山陵崩……”周氏喃喃道。
    婢女惊恐不安,眼中满是惴惴。
    周氏深吸了一口气,道:“令府中一切颜色鲜艳之物皆都取下,从上至下一应服素,府中自今日起,不可欢笑,不可行宴,不许私自进出府邸!”
    婢女白着一张脸,颤着声应是。
    “取我丧服来,备车入宫。”周氏道。她是儿媳,须第一时间赶入宫中哭丧。
    “是!”婢女也没了主见,只会应声。皇帝宾天称为山陵崩,意指天子之死,如山陵崩裂,惊天动地。她满心惶恐,好不容易镇定一点,忙去取周氏的丧服来。
    周氏就近寻一处屋舍,摘取发上钗环,衣服上的配饰也一并摘去。待丧服取来,换上,便立即进宫去。
    马车出了王府,便见街上空无一人,唯有金吾卫四处紧密巡逻——京师已经戒严!
    入皇宫,只见禁军盔甲上的红缨都已摘除,来往宫人,低头疾行,半点不敢停顿抬头。通往太极殿的路上有许多大臣、命妇,众人鱼贯而入,不敢随意交流,人虽多,一丝不乱。
    晋王先周氏一步赶到宫里。
    他疾行入太极,只见太子、丞相高宣成、尚书左仆射秦勃、汉王、周王、越国长公主皆在,其他大臣与王公贵族都候在太极殿外。
    晋王一看到他们几人,就知大事已定!
    他脸色极为难看,再看那龙榻,皇帝毫无声息的躺在那里,有一名太医在查看皇帝尸身。殿中人虽多,无一人出声,只屏气凝神地等待太医查看之后给个结果。晋王进来的晚,见如此情景,纵心乱如麻,也不敢说话。
    过了许久,太医直起身,那花白的胡须微微颤着,他到太子面前跪下,伏拜道:“圣人果系中毒而亡。”
    晋王心一下子提了上来,殿中诸人皆看向太医。
    太子急声道:“详细说来。”
    太医连头都不敢抬,颤着声:“此毒名‘磐石’,剧毒无比,无药可解,圣人大去已有多时……”更不可能起死回生。
    堂堂帝王,竟死于毒害,如此离奇之事,简直闻所未闻。皇帝合目躺在榻上,他的肌肤已渐僵硬,脸上渐渐浮现死人才有的青白,端的是惊悚至极。
    汉王与越国长公主皆别过脸去,不忍再看,越国长公主以帕掩面,无声坠泪。
    高宣成与皇帝,数十年君臣相得,亦悲戚万分。他稳的住,含着悲痛,转头向太子请道:“请皇太子定夺。”
    夏侯沛怒气冲冲,似是气的说不出话来,又含了深切的悲痛,艰难地从喉咙里逼出一字:“查!”此案不定,贻祸无穷。
    她转过头,看着高宣成与汉王,深深一揖:“君父惨死,我心甚痛。沛欲将此事托付二位长辈,望二位……”说至此处,她声音哽咽,再难说下去。
    汉王抹泪,连忙扶她起来,高宣成亦弯身回礼,不敢受她如此厚礼。二人一个是丞相,一个是宗亲,一并主理倒也合适,便都应了下来。
    夏侯沛站起身,将目光落在站在角落低声哀泣的赵九康身上,哀哀道:“赵中官掌太极多年,与禁中事亦熟知,也一并协理吧。”
    这般安排并无不妥,可使进展便利,汉王与高宣成无异议,赵九康哀声答应。
    从始至终,晋王都站在一旁,无人问他意见。到了这个时候,已然尘埃落定,成王败寇,失败的人,是没有开口的资格的。而周王孤身跪在皇帝榻前,默默垂泪。
    晋王眼神茫然空洞,他怔怔地站着,听到高宣成奏请:“殿下,国不可一日无君,殿下为储君,宜即皇帝位,定大统,安天下!”
    余下众人一并跪了下来,恭请夏侯沛即位。
    晋王看着夏侯沛,众人都跪下,只他与夏侯沛站着,显得无比突兀,夏侯沛看着他,他眼中的茫然渐渐散去,布满凌厉痛恨,他的双唇在颤,双目通红,那个他心心念念的皇位,终究是被十二郎夺去了!
    这一日来的如此突然,他心头像被刀割一般,怀着万分沉痛与遗恨。
    汉王见夏侯沛神色不对,稍一转头,便见晋王还极突兀地站着,他极快地皱了皱眉,喝了一声:“三郎!”这也是为他好,凭他先前所为,已然前途未卜,若是再冥顽不灵,只会更难立足!
    被他这当头一喝,晋王猛然反应过来,他只觉得自己做了一场梦,现在梦醒了,心痛难当。
    他跪了下来,屈辱与恨意,布满心头。
    众人一并再请。
    殿门徐徐打开,殿外那黑泱泱的一大片文武大臣一齐跪下,恭请太子继位,早定大统,已安天下!
    皇帝死得突然,没有留下任何遗诏,除了太子,再无可承大统之人。夏侯沛没有推让的道理。
    当日,嗣皇帝与先帝灵前即位。
    夏侯沛即位之后,以新君之名,一道道诏书有条不紊地颁下:宗亲、百官各安其位;京兆与金吾卫安定京师秩序,勿使百姓不宁;再传令天下,新帝即位,晓谕九边,勿开边衅;命有司营先帝大丧,诸王、公主、大臣举哀。
    诏书一条条颁下,原本不安的人心渐渐稳定下来。
    高宣成与汉王在后宫查着下毒之事,并未听到前朝诏书,而听到的人,越发觉得不对,总觉得新君似乎少颁了诏命,仔细一想,才发现,少颁的是册立太子妃为皇后,尊皇后为皇太后的诏令。
    秦勃倒想谏,可太子妃为秦氏女,由他来说,并不大相宜,而其他众人则以为,万一圣人别有主张?总不好第一日便触了新君霉头。
    于是便出现了一个子为帝,母为后的神奇景象。
    先帝大去,并不是天下便停住运转了,每日该上的奏疏一本不少,百官仍要上衙办公,夏侯沛也要去批阅奏疏,还要与心腹商议一些朝事,如何安定因先帝驾崩带来的动荡,如何收拢民心。
    高皇帝与先帝办公之所都在太极殿,夏侯沛不喜欢这个地方,以“此处先帝所居,每至此处,便忆先帝音容,心痛难忍”为由,暂将书房设于含章殿。
    一走入含章殿,长秋宫的宫人便来求见。夏侯沛忙令他进来,问道:“皇后如何?”虽皇后与她道她并未用药,那中毒之状亦是事先收买了太医,令太医说来掩人耳目的,夏侯沛仍是不放心。
    “见过圣人。”宫人先行了一礼,方回道:“殿下无恙,请圣人不必挂念。”
    这宫人说着,又觉得别扭,他口中的圣人与殿下似乎与寻常不一样。
    夏侯沛微微嘘一口气,大臣们很快就会过来,她脱不开身。一叠叠奏疏从太极搬到这里,天下并不会因为她初即位便变得特别太平。
    晚膳前还有一次举哀,那之后应当能得片刻喘息。
    夏侯沛在脑海中飞速一转,便与那内宦道:“说与皇后,我晚膳前一定过去。”
    宫人恭声道:“是。”
    夏侯沛料想地不错,到晚膳之前,往先帝灵前上了一炷香,便果然有了片刻空隙。她一刻不停,飞快地朝长秋宫去。
    长秋宫中,皇后仍躺在床上,她合着眼,呼吸轻微而缓慢,似是陷入了熟睡中。
    夏侯沛慢慢走过去,将宫人都遣了下去。她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皇后,片刻都不舍得转移,走到榻旁跪坐,轻抚皇后额前的发丝。
    在长秋宫坐了许久,皇后都未醒来,汉王与高宣成又查到了些眉目,要奏禀与帝,夏侯沛目不转睛地看着皇后,她与阿祁道:“阿娘醒来,便遣人说与我。”
    阿祁笑着答应,她道:“殿下昨日一夜未眠,今日又是惊心动魄不断,不免乏了。待殿下一醒,婢子便说与殿下圣人来过了。”
    圣人、殿下,皇帝、皇后,这称呼落入夏侯沛耳中格外悦耳,仿佛心中那隐蔽的感情已距她不远。
    她笑着道:“有劳祁娘了。”
    
    第90章
    
    夏侯沛一走出长秋宫,温柔的神色便一扫而空。
    她已经知晓魏贵人那处有皇后早年安插的一名宫人,若搜宫,便会从魏贵人处搜出用省的“磐石”粉末来。
    阿祁已与她禀了此事如何谋划,如何施行。高宣成与晋王一系是无往来的,汉王虽是叔父,却多明哲保身,再加一个熟知禁中事的赵九康着意引导,又有那“证据”在,将此事引到魏贵人身上,并不算难。她眼下所想,便是如何更为周全,使皇后万无一失。
    行至含章殿,便见高宣成与汉王等在那里。
    君臣见过礼,夏侯沛便问:“高卿与王叔可有眉目?”
    高宣成朝汉王施礼,愿以他为尊,汉王推辞道:“我非明理之人,说起话来,不免疏漏,高相便不要相让了。”
    高宣成这才不再谦辞,朝皇帝禀道:“汉王殿下与臣带太医细细排查了先帝今日所食之物,唯有太后送来的参汤中发现‘磐石’之毒的残余。”
    夏侯沛撑住前额,语气甚是疲惫低沉:“皇后也中毒了。我已问过皇后身边侍奉的姑姑,那参汤是长秋宫的厨下炖的,皇后亲自送去,先帝用前令皇后尝了尝……”
    听到夏侯沛仍旧口口声声称皇后,高宣成先是一愣,又觉得圣人大约是忘了改口,便不做纠结,忧心状开口道:“殿下身子如何?‘磐石’之毒,极为霸道,从无药可解,用毒之人真是……”
    夏侯沛道:“幸而只稍稍尝了尝,不然,朕一日之中……”她说着,便想到了伤心事一般的掩面垂泪。
    一直在旁站着的汉王这时才有了些存在感,和煦地劝解道:“圣人节哀,皇兄泉下有知,也不愿见圣人过哀的。”
    夏侯沛摇了摇头,只不说话,她以目示意高宣成说下去。
    高宣成只得继续道:“由此可见,毒就下在那参汤之中了,臣便查了何人碰过这参汤……”他略有迟疑,片刻方道,“碰过那参汤的,皆是中宫之人。”
    这一结果与皇后十分不利,可仔细一想,又是情理之中的。皇后治宫之严谨,高宣成身在前朝亦有所闻,若说是有人竟神通广大至此,能潜入长秋宫的膳房中,往皇后送去与皇帝的参汤中下毒,光是听着,便甚是匪夷所思。
    疑问已摆到明面上,汉王一语不发,只是一时看看皇帝,一时看看高宣成,带出几分不安来。谁都知道,新帝与太后之情,非寻常天家母子可比,圣人是太后亲自带大的,十八载悉心抚育,殷切教导,体贴关怀,无一处不留心,圣人与太后更是片刻不愿分离,从他建府便往长秋宫跑,真是少见的母子情深。
    现下高宣成之言,多少透出一些归咎太后之意,圣人恐是不悦。
    汉王这般想着,便不禁更是警惕大作。果然,只见夏侯沛一下子沉下了脸,她也没立即问罪,而是语带薄怒地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