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什么钱?说清楚。”李二眼中闪过一丝希望,李承乾的脑瓜子和正常人不一样,这次的蝗灾搞不好还真得靠他的“脑洞”来解决。
“朝庭出钱收蝗虫,把百姓动员起来,全力扑杀蝗虫,别让他们在家里待着瞎琢磨。另外派出得力的人手,巡视各路州府,全力扑杀那些煽动闹事之人,当然,还需要注意手法,不能激起民变。”蝗灾的事情太大,李承乾也没心思得瑟,简单的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
“蝗虫收回来能干什么?”杜淹是御史出身,对政务并不是很了解,第一个出言,说出心中的迷惑。
而且他不明白,其他人同样不明白,赈灾他们知道,但那也只是朝庭开仓放粮,现在李承乾的主意却是发钱,这个就很难理解了。
“不管能干什么,哪怕是挖坑埋了都好,这只是一个发钱的由头。”李承乾摊手说道。
“发钱?”长孙无忌问道。
“是的舅舅,在我看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钱更能安抚人心。而且现在百姓的惶恐,更多是来自于对天灾的恐惧,并不是他们真的到了活不下去的程度,必竟蝗灾造成的后果要到秋收的时候才能体现。”
“殿下,此事还是要好好想想,给百姓发钱,古之未有。”杜淹总是觉得李承乾那种由朝庭出钱收蝗虫的办法不靠谱。
“如果你们有其他更好的办法自然不用这样做,但是你们如果没有,所以最好还是按我说的办。”
李承乾也知道发钱不是个好办法,但没粮食没有运到位之前,除了铜钱,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可以稳定民心的方法。
房间里的其他人也纷纷默然,他们也都知道,红口白牙的安抚,无论如何都比不上真金白银实在,李承乾的办法虽然有些不靠谱,但却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而且花费应该不会很多。
“那就这么定了吧,你们商量一下价钱的问题。另外,明日朕去城外祭天,你们都回去准备一下,随朕一起。”李二认真的听完讨论,思索片刻,觉得“发钱”好像还真是最直接,最有效果的解决办法。
只是李二的话让李承乾心中一紧,该来的还是来了,真的要去祭天了。
书上可是说了,祭天的时候老头子抓起一把蝗虫就给吃了,到时候没理由老头子吃了,自己不吃……李承乾决定回去好好准备一下,锻炼了很久的吃烤蝗虫终于派上用场了。
一夜时间转瞬即逝,时间很快到了第二天上午。
文武百官但凡是五品之上的,或是有爵位的,齐集长安城郊外。
祭天的过程不必赘述,总之就是礼官唱礼,李二念罪己诏,然后焚烧献与上天。
接下来,在老李在众人惊恐、李承乾果然如此的目光中,自地上抄起一把蝗虫,看上去怕是不下七、八只,口中言道:“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
“陛下,陛下不可。”眼看李二就要把蝗虫吞了,长孙无忌、秦琼、程咬金等重臣想也不想,连忙阻止。
在大唐人看来,蝗虫这东西就是灾祸,是天灾,是不可抗的。
现在李二要把蝗虫吃掉,朝臣如何能不阻止,就连经常谏来谏去的魏黑子也是在极力劝阻,怕老李吃出病来。
李二四下望望,看着跳来跳去的小东西,入眼再无一丝绿色,红着眼睛咬牙说道:“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言罢,将手里抓的六、七只蝗虫塞进了嘴里。
老头子吃这东西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愉快的?痛苦的?恶心的?李承乾站在一边胡乱的猜测着,不过老李都身先士卒做出表率了,自己这个老头子最宠爱的皇子,自然也不能落后,否则让身边的朝臣怎么看!
趁着众人目光被李二吸引,李承乾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昨天烤好的蝗虫,假模假式的弯腰在地上抄了一把,等张开手时,隐约见可以看到手里已经有了三、四只蝗虫:“儿臣愿陪父皇。”。
不等别人靠近劝阻(怕露馅),李承乾也学着老头子的样子,把蝗虫塞进了自己嘴里。
“陛下,太子殿下……”长孙无忌等人都懵了,目瞪口呆的看着这对将蝗虫咬的“咔咔”作响的父子,心中不知作何感想。
只是无论怎么看,李承乾的表现都要比李二强上许多,至少他吃的时候表情很享受,而老李则是一脸痛苦。
不过总的来说,这一次祭天是成功的,没等众人回到皇城,天空中就已经开始有阴云出现。
等到人群散去,各回各家之后,三个多月未见一滴雨水的长安终于迎来了一场迟到的春雨。
雨越下越大,很快就将人的视线遮蔽,似乎要将很久以来没下过的雨水一次倾泻干净一般。
就在这个百姓欢腾,百官庆幸的时时,太极宫东宫丽正殿却上演着一出“追杀”的好戏。
第245章 承乾承乾跑得快(下)
“逆子,你给朕站住。”老头子的声音在咆哮。
“您不打我,我就站那儿。”跑的呼哧带喘的李承乾断断续续的喊着。
“二哥,二哥,你这是干嘛啊!”这是长孙的声音。
“干嘛,我要把这混小子的腿打折喽。”李二似乎是被长孙拦下了,必竟长孙现在挺着大肚子,老李没办法过份的挣扎。
“父皇,您又没和我说,这事儿能怪我么。”老李不追,李承乾自然也不跑了,两手拄在腿上,喘的差点把舌头吐出来。
“不怪你,那就是怪朕了?你小子再敢说一次试试。”李二眼珠子一瞪,做势要追,吓的李承乾又跑了几步。
“二哥,你们两个到底在闹腾什么呢!”长孙拉着李二,把他拉到椅子边坐下,疑惑问道。
“他在祭天的时候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老李还在生气,有些词不达意地说道。
“我没有,几只熟蝗虫而以,又不是什么大事,再说这不是下雨了么!”李承乾狡辩道。
“朕吃的是生的~~!”趁着长孙一个不注意,李二再次爆发了,恼羞成怒的从椅子上跳起来就去追李承乾。
“母后救命啊,父皇要打死我啦。”鬼叫一声之后,李承乾撒丫子狂奔,一边跑一边向长孙皇后求救。
“今天就是天皇老子来了也没用。”李二怒喝道。
特么这小混蛋太气人了,竟然把蝗虫烤熟了装在口袋里,欺骗吃瓜群众不说,连自己这个当老子的都被他骗了。
李承乾的蝗虫火候烤的正好,拿在手里一晃跟活的没啥区别,如果不是后来他手贱从口袋里继续掏出来吃,李二是决对发现不了的。
可现在说啥都晚了,李二已经决定揍死这个坑爹的货。
有这么好的办法竟然不提前说,难道早点拿出来会死么,真当蝗虫那东西生着好吃么。想想当时蝗虫在嘴里乱蹦,一咬满嘴绿汁的感觉,李二现在都想吐。
“父皇,我还没成年呢,归母后管的。”李承乾围着桌子转圈,立场坚定,决不让老李把自己抓住。
“放屁,你是太子,归朕管教。”李二瞪着李承乾说道。
完犊子了,偷眼扫过掩嘴轻笑的老妈,李承乾顿时心如死灰,知道如果没有奇迹发生,这顿揍怕是挨定了。
也就是这时候,房间的门被侍卫轻轻推开,有侍卫进来,头都没敢抬,低着头说道:“陛下,袁道长殿外求见,说是有要事相告。”
“让他先等一会儿,朕……”老李瞥了侍卫一眼,淡淡说道。
不过也就在李二这一瞥的时候,李承乾趁着老头子不住意,一个箭步窜了出去,口中大叫着:“父皇,儿臣告退。”
余音绕梁,经久不散,人却闪过侍卫身边,在老头子惊愕的目光中一头,扎进漫天的雨雾之中,其行为完全可以用“抱头鼠窜”来形容。
“哎,高明,当心身体。”长孙皇后也没想到李承乾竟然这么有“魄力”,连外面正在下雨都不顾,就敢往外跑。
李二同样愕然看着房间大门,半晌之后喃喃嘀咕一句:“这混小子,反天了都,早晚打折他的腿。”
“请袁道长进来吧。”长孙皇后看到老李在发呆,便对门口的侍卫说吩咐一句。
时间不长,一个大概40余岁的道士,手里撑着一把油纸伞,自外面走了进来:“臣袁天罡,见过吾皇陛下,皇后娘娘。”
“免礼,平身。不知袁爱卿有何要事,为何如此急迫?”李二让侍卫给老袁搬了把椅子,温言问道。
“臣启陛下准许微臣随魏征魏大夫一同出京,巡视关内。”袁天罡直言说道。
“哦,这为何啊?”李二好奇的问道。
“陛下,臣乃道家之人,讲的是济世救人,此次蝗灾遍及数十州府,臣想尽一份力。”袁天罡神情郑重,说完便从椅子上站起来,直接弓身就礼:“望陛下恩准。”
“也罢,去就去吧,此行也的确有用得到你的地方。”李二点点头,准了袁天罡的请求。
袁天罡官位不显,但名气却高,有他跟着魏征的巡视工作应该会容易许多,必竟大唐的百姓对这位道家名人还是很崇拜的。
接着,老袁又跟李二夫妇聊了一些天文、历法之类的事情,等看时间差不多了,便起身告辞。
在古代见皇帝就是个麻烦,说完事情就走,显的不尊重;唠起来没完没了,又显的不识好歹,这个度很难把握。不过在精于相面的老袁身上不存在这个问题,这老货查言观色的本事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同时,在“兰若寺”李承乾正愁眉苦脸的听着马周的分析,隐约间大至上明白了自己今天为什么会挨揍。
作为旁观者,马周的分析让李承乾觉得很有道理。
综合来说,今天最大的错误还是出在蝗虫身上,不过并不是蝗虫生与熟的区别,而是在于李承乾压根就不应该凑这个热闹。
蝗虫的确可以吃,但却不是谁都可以吃。
李承乾认为老头子吃了自己就应该吃,可实际情况却是,李二吃蝗虫是为了邀买民心,而邀买民心这种事情并不是谁都可以做的。
或者说,整个大唐除了老李,任何人都不可以做,除非是想要谋反。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李承乾今天被老头子追在屁股后面揍一点都不冤,而且还是老头子手下留情的结果。
“算了,不说那些。”做都做了,李承乾也不想再去后悔,摆摆手打断周马的话,换了个话题说道:“你的水纹测量进行的怎么样了?有没有什么困难?”
李承乾不想听,马周自然不会费话,反正大家都是名白人,点到即止便好,说多了惹人厌烦。
所以李承乾换了话题,马周自然接下去说道:“长安周边差不多了,几个需要清淤的地方已经找出来,现在差的就是人手。”
“那就继续往南方那边推进,不要想着什么同步进行,你先把图纸准备好,到时候开工也能按图索骥。”心中满意马周的工作效率,但李承乾依旧在催促他加快速度。
必竟时间不等人,如果到了秋收那一天如果没有粮食运过来,那是真真正正会死人的。
第246章 武器改造(八)
三日后,将作监工坊。
“殿下,请看!”掀开两个将作监护卫抬进官署的一个箱子,柳敏有些兴奋地说道。
“嘶!”看着满满一箱子三棱箭头,李承乾倒吸一口冷气,沉声问道:“模具制出来了?”
“不瞒殿下,模具当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