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站住不得靠近!”没等薛仁贵靠到颉利身前,已经有卫兵将他当在外面。
听到“嗜血獠牙”颉利心中咯噔一下,在卫兵们的护卫下向远处眺望一眼之后,沉声问道:“说清楚,怎么回事!”
看着不远处人群中的颉利,薛仁贵隐隐有一种掏出手弩给他一家伙的冲动。不过想想这次的任务,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用突厥语喊道:“大,大汗,唐军的‘嗜血獠牙’穿着我们的衣服,混在人群里面,根本分不清那哪里是我们的人,哪里是他们的人。”
颉利看着越来越乱的营地,知道营啸已经不可挽回,心中渐生退意,想都没想就对薛仁贵说道:“阿史那的勇士,从现在起,你就是千夫长,我命令带上你的下属去拦住他们唐军,务必拦住他们!”
“是!”有了颉利的命令,薛仁贵算是得了“尚方宝剑”,聚拢“獠牙”的三十余人之后,不管不顾就是一顿狠杀,口中还不断高喝“可汗快走!”
见过蠢的,可是没见过这么蠢的,颉利己经快要被这个手下气疯了,叫的那么大声,这不是在暴露自己位置么,如果不是时机不对,这样的手下一定发配他去放牛。
不过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满营乱窜的士兵,四下乱飞的流矢,远处喊杀声震天,昏暗的光线下人影憧憧,不知到底有多少敌人。
“大汗,快作决定吧。”颉利身边的卫兵一边用身边遮挡时不时飞来的流矢,一边对颉利催促。远处薛仁贵嘶吼连连,浑身浴血,口中亦是不断叫着“大汗快走”!
“走,马上走!”颉利咬了咬牙,最终下定决心撤退,眼下根本就顶不住了,唐军到底来了多少人虽然不知道,但营啸一起,估计就算唐军没来,这碛口也呆不了了。
“大汗权且先走,王妃由我等守护,至死不渝!”高必成那家伙不知什么时候竟然混进了卫兵之中,眼见颉利不断向牙帐中回望,立刻誓言旦旦的保证。
定下决心要走的颉利此时多多少少有些心慌,有了高必成的保证,立刻就坡下驴:“你等务必保证王妃的安全,不得有一丝疏漏!”
“大王放心,只要有我等命在,定不叫王妃受辱。”
第357章 任务完成
火光伴随着惨叫,突厥大营愈加的混乱,渐渐的这种混乱开始波及到外面的牧民那里。
黎明前的草原上,暴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营啸,混乱中人性的丑恶在夜色下被无限的放大。
部落与部落之间、人与人之间,有仇的、有怨的、贪婪的、羡慕嫉妒恨的,欲望与仇恨混在一起,随着第一声惨嚎声在外围响起,便被彻底的引爆。
喊杀声,惨叫声不绝于耳,借着夜色的掩护,人类暴发出人性最丑恶的一面。
而薛仁贵等人已经顾不上那么多,反正都是突厥人,死光了又如何,是以颉利一离开,便有二十余人在薛仁贵的带领下冲进了牙帐。
“你们是何人?大汗现在哪里?”一位正在指挥侍女和护卫搬动西的中年美女,杏目圆瞪,看着冲进来的薛仁贵等人冷声喝斥。
早就已经杀的浑身是血的薛仁贵想都没有,应声答道:“外面唐军已经杀到,大汗已经先行离开,特命我们在此等候王妃。”
外面大营已经乱成一锅粥,想要出去少不得还要靠着外面剩余的大汗亲卫,而想要依靠他们离开,那就必须要有一个能把他们招集起来的人物——前隋义成公主!
所以随然他们潜入突厥大营的主要目标近在眼前,但是为了能安全离开,老薛不是不能直接冲上去把人绑了就走。
“什么?大汗已经离开?”安义公主也就是义成公主愣了一下,没想到颉利竟然如此混收,连回帐通知自己一下的耐心都没有。
“是的,所以还情王妃速度快些,否则我们就走不脱了。”薛仁贵假假的回身掀开帐篷,向外面看了一眼,回头急切地说道。
而回着帐篷掀开,外面的喊杀声自然传了进来,吓的义成公主脸色隐隐有些发白,急急朝着还在接拾东西的侍女们喊道:“带上那些贵重的东西,其它细软都不要了,我们快走,追上大汗要紧!”
义成公主,前隋宗室之女,隋大业十一年杨广被突厥始毕可汗围在雁门一带,便是这个女人冒着被杀的风险,给始毕写了一封信,说突厥北疆不定,将始毕骗了回去,让隋炀帝杨广逃得一命。
后来隋朝被灭之后,义成公主又数次挑拨突厥处罗可汗、颉利可汗南下侵扰中原,打算推翻大唐,恢复故国。可以说,有唐以来,死于间接死于义成公主之手的汉人,不下百万之众。
义成公主,一个可怜又可恨的女人,为了隋朝“靖边”,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陌生的突厥可汗,没有感情只有利益的婚姻整整持续了近三十年,先后伺候了四位突厥可汉。
为了救隋炀帝,她冒过被杀的风险,杨广死后,她又代表突厥可汗将杨广遗孀萧皇后从窦建德手中要走,并且还有杨广的孙子杨政道。
虽然萧皇后到了突厥免不了还要继续伺候突厥可汗,但至少她不用再继续以前被人挣来抢去那种担惊受怕的日子。
可以说,为了隋朝,义成公主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可是站在历史的角度上说,她也对汉民族造下了无边杀孽,突厥数次南侵,几乎每一次都有她的影子,边民被杀、被掳无数,战士们御守边关战死无数,这些,都是由她一手造成。
所以义成公主是害怕唐军的,她很清楚自己落到唐人手中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因为在唐人的眼中,她的罪孽罄竹难书。
“王妃,还请快些,东西实在不行就别要了!”薛仁贵虽然很想抢了这个妇人直接闪人,但考虑后果还是决定忍忍,等到离开突厥大营,“獠牙”主力有得事办法把这个女人搞回大唐。
“你们不去备马傻站在这里作什么,是不是打算让本宫走着出去?”义成公主也急了,看着薛仁贵等二十来个人,全身上血的样子恶心的眉头真皱,三两下把他们打发了出去。
半个时辰之后,五辆马车,千余人的护卫队伍,追着颉利的脚部,向着碛口西面直接冲了出去。
因为薛仁贵一身冲天的杀气,加上很多人都看到开始时颉利对他的信任,所以老薛当仁不让的成了队伍的指挥官。
一路向外疾驰的过程中,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再次屠戮挡路的突厥部族无数,终于在天色微明的时候冲出碛口大营,驰向外面的无边旷野。
“王妃殿下,我们已经冲出来了,只是所有人加到一起尚有不到千人,前面大汗不知已经去了多远,如果有追兵跟来怕是我们根本就直持不了多长时间,而另谋他途又怕失去大汗行踪,何去何从还请王妃决断。”出了突厥大营之后,又行了一段距离,待听不到身后的喊杀声之后,薛仁贵打马来到义成公主的马车边上问道。
“依将军看该当如何选择?”义成公主终究是女流之辈,虽然擅长算计,但在这种事关生死的决断面前,她还是犹豫了。
“臣不敢擅专,不过依臣看来唐军大半是冲着大汗来的,如果我们离开大汗所去的路线,危险性应该会小一些。”出了突厥大营,薛仁贵的底气足了许多,渐渐恢复了一些以往的风格。
只是心慌意乱的义成公主此时只顾逃命,根本没有注意到:“那便依着将军,我们另走他途,只要大方向不变,相信很快就会与大汗的队伍相遇。”
“如此还请王妃换马,这马车必须放弃,否则地下留下车辙,必会引来追兵。”薛仁贵心中冷笑,这女人竟然到现在还在惦记颉利那个该死的家伙,难道真以为她在颉利的眼中有那么重要么?
“一切听由将军吩咐。”人都是怕死的,义成公主也是一样,只要有一线生机,她也并不想死。
就这样,一千多人的队伍在半路上再次一分为二,车辆外加八百左右的突厥骑兵跟着颉利离开的印记继续前行,义成公主带着两个侍卫,由薛仁贵所指的三十余骑护送,转道向南,脱离大队单独行进。
必竟唐军就是从南面过来的,他们转道向南很可能会转到唐军的后方,那样会安全很多。
第358章 传国玉玺
通往定襄城的路上,义成公主脸色阴沉的像要滴出水来。
离开碛口已经过了一天一夜,她现在就是在傻也知道,自己落入了一个陷阱之中。
薛仁贵等人已经撤掉了身上满是鲜血的皮裘,一身大唐制式皮甲完全暴露了他们的身份。
不过现在已经没什么问题了,集合的信号已经发出去了,用不了多长时间“獠牙”大队就会赶来汇合,到时候就算突厥人追上来又能如何,四千多人的“獠牙”大队,就算是十倍的敌人也不惧他。
两天之后,定襄城。
“义成,重归旧土感觉如何?”李靖居于大帐主位,看着有些憔悴的义成公主,面无表情地说道。
义成公主撇撇嘴,讥讽地说道:“李靖,你一个叛臣贼子,有何颜面居于本宫面前?你身负皇恩,不思报国,反而投身于逆贼李氏,如今面对旧主,你可有一丝羞愧?”
事到如今她也想开了,落到李靖等人手中,颉利那个怂货是根本指望不上了,那家伙现在被大唐吓的一日三惊,逃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回头来救自己。
而且就算是他来求自己又能如何?需要她效忠的那个国家已经不在了,她的存在也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近三十年的努力如同过眼云烟,与其活着回到突厥那个污秽不堪的地方,还不如死在汉家土地上。
半晌之后,沉默的李靖突然开口说道:“义成,你可有什么遗愿未了?”
“哈哈哈……李靖,本宫遗愿便是杀尽李家全族,你可能做到?”义成公主仰天大笑,良久之后才嘲讽着说道:“做不到的话就不要在哪里惺惺作态,惹人笑话。”
面对疯狂的义成,李靖此时只觉憋闷异常,突然觉得下令把这“娘们儿”搞回来是一个很大的失误。
可是不搞回来也不成,据萧皇后说有一件很重要的东西出来的时候没有带出来,一直留在义成公主手中,如果不把公主抓回来,只怕这件东西很可能从此再无可能重见天日。
“带她下去,送到萧皇后府邸,严加看管,不得有失。”最终,李靖还是放弃与义成公主的口舌之争,对亲卫挥了挥手,示意带她下去。
或许是李靖的大意,也有可能是李靖想给曾经效忠过的对像一个机会,总之,当天夜里,义成公主薨!
十余日后,长安太极宫甘露殿。
一封来自边疆的红翎急报让李二勃然变色,探手抓住方老太监,急声问道:“东西在哪里?”
“陛下!”方老太监向身后摆摆手,示意身后的内侍将中手的鎏金盒子拿下来。
李二看着放在案上的盒子,紧张的有些颤抖,一双手在衣袍上擦了右擦,半晌之后方才对老太监说道:“打开看看!”
“喏!”老太监同样紧张的要命,如果红翎急报中说的是真,那么盒中之物便真的是惊天之喜了。
盒子上的小锁第一个被打开,然后是盖子,再往里看,是一块明黄色绸布盖在一件正方形物体上面。
开到这里,老太监停住了手脚,如果下面真是那块用小篆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石头”,老太监可是决不敢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