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木匠?殿下,您又要作什么?”看到李承乾柳敏就是一阵头大。
  这位小祖宗从来都是管杀不管埋的主儿,每次都是折腾够了自己拍拍屁股走人,丢下一个乱摊子让别人去收拾。
  抛开前几天制作船模的事情不说,几个月之前制作自行车的后遗症终于彻底的爆发了。
  一群纨绔们天天堵在自己家大门口,叔叔长伯伯短叫个不停,只为了自己能给他们弄一辆自行车。
  没办法,飞轮的铸造技术这些都掌握在将作监手里,外面的其他匠人就算是能凭借手工敲打出来,其材质和工艺也完全赶不上将作监出品。
  更不要说轴承的制作工艺是如此复杂,需要用到铸模工艺、材料工艺等一系列的军工技术。
  要知道,自行车是需要受力的,而这份量的主要就在轴承里面的滚珠上,如果滚珠的材质不过关,那么骑不了两圈,那些滚珠就被被碾碎,轴承也就彻底报废了,那样的车子骑起来甚至还不如没有轴承轻松。
  所以各项技术结合起来,造成的结果就是除了将作监,长安城没有任何一家铁匠铺可以完成自行车的制造工作。
  这是在程处默、程处亮兄弟两个偷出妹妹的自行车,暴力拆解之后得出的结论,而程小四的自行车也因为轴承被暴力拆解,再也无法装上,成了废品。
  不过程小四是幸运的,因为她还有太子哥哥可以折腾,所以她的自行车在四天之后被返厂大修之后,再一次恢复了活力。
  只是可怜处默、处亮兄弟两个,被妹妹抹着眼泪狠狠在老爹面前告了一状,然后就被老程打在躺在炕上半个多月没下了地。
  现在被纨绔们折磨的焦头烂额的老柳再一次看到李承乾,听到他又要找木匠,脆弱的小心肝终于受不了巨大的压力,忍不出问出这个他最关心的问题。
  李承乾早就知道柳敏现在面临的问题,不过他并不打算管这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所以他并没有回答柳敏的问题,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别管我作什么,你只要把木匠给我安排几个就好。”便转身离开,没给柳敏一丝诉苦的机会。
  真是的,如果每一件事情都需要他亲自出面解决,那特么今后哪里还有消停日子可以过,每天给这帮混蛋断官司都断不过来。
  水泥、木料一车车被运进东宫,宜春宫那边每天从宫门一开就叮叮哐哐响个不停,直到晚上宫门落锁才会消停。
  为这事儿魏征还专门找李承乾谈了一次心,认为他不应该过份的奢华,要勤俭节约。
  不过当老魏被李承乾扯着袖子拉到“兰若寺”看了一圈之后,老家伙发出了一声无言的叹息,掬起一把老泪:“太子殿下,老臣……是老臣武断了!”
  苦逼一样的大唐太子啊,住在简陋到瓦片都已经退色的宫殿里面,寝宫里,地上放着四、五个铜盆,看其摆放的位置,分明就是下雨天用来接屋顶漏下来的雨水用的。
  再看看院子里,一人多高的荒草,拍鬼片都不用选场地,直接就地取景就可以。苦逼的这个份上的太子,足以堪称历代皇太子之典范,再想简朴,那恐怕只能去睡桥洞了。
  不过就在魏征面带愧色,打算离开时,却被李承乾叫住身形:“魏伯伯,承乾有一事想求,还望伯伯施以援手。”
  “殿下有事尽管明言!”魏征此时正因为冤枉李承乾感到愧疚,琢磨着如果要求不过份,便顺势答应一回,算作补偿。
  “前几日,承乾偶得骈体文,但自知笔力不行,一直没有动笔,今日正巧伯伯在此,不知是否可以……”
  骈体文?老魏眼前一亮,想也不想便说道:“殿下所嘱,老臣敢不从命!”
  现在谁不知道大唐太子李承乾诗、词双绝,近年已经隐隐有诗仙、词圣之名传出,但骈体文却从未听他作过,现在能第一个听闻,并且为之代笔,若真的一篇好文,当真是不可多得的风雅之事。
  于是乎,笔墨纸砚很快便被摆到案头,老魏也手提毛笔聚精会神,准备听李承乾的骈体文到底如何。
  而李承乾则是在书房门前摆了一个逼格甚高的造形,将刘禹锡的《陋室铭》缓缓背诵而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一篇《陋室铭》李承乾背的极快,魏征挥笔急书之下,也来不及想其中内容,只是写完之后,再从头看一看,忍不住心头苦笑,暗道“上当”不已。
  李承乾奸猾似鬼,只余光一扫老魏脸上的苦笑,便知其已经看穿自己的目的,当下上前借着看字的架式把老魏挤到一边:口中言道:“魏伯伯这一手行书果真写的苍劲有力,夜魅,将魏伯伯这幅字找一石牌拓于其上。”
  行书?老子明明写的是草书好吧!被挤开一边的老魏险些一口老血喷出去。
  不过没办法,写都写了,如果不考虑“惟吾德馨”四个字,或者这四个字不是用来形容李承乾的话,的确是好文章,偶尔写上一遍,陶冶一下情操也是不错的。
  思及此处,眼看夜魅拿着墨迹未干的纸张就要离开,苦笑中的魏征出言制止道:“殿下且慢,还是老臣全部代劳了吧!”
  “魏伯伯此言当真?”李承乾狐疑的看着老魏,生怕这老鬼拿回字之后给吞进肚子里。
  “君子有成人之美,殿下多虑了。”魏征一脸的无奈,决心以后这东宫,自己再也不来了。


第462章 就是帅
  老魏征最后还是没有拿到那张写满了字的纸,只能无奈的在另一张纸上写了标题和落款,摇头叹息着离开了“兰若寺”,同时发誓今后一辈子也不会再来这个“鬼”地方。
  惟吾德馨!惟吾德馨!从“兰若寺”出来之后,老魏就一直在念叨着这四个字,搞的跟在他身边的老仆以为自家老爷是不是魔症了。
  惟吾德馨啊,多么好的四个字,用在一个睚眦必报的家伙身上,简直白瞎了。而且从李承乾今天的行为来看,不缺“德”都特么算是好的了,还说什么德馨,这不是扯淡么!
  不过老魏怎么想李承乾已经不在乎了,自从把老魏亲笔写的《陋室铭》拓在石牌上之后,他的东宫立刻就清净了不少,朝堂之上的弹劾之声也立刻烟消云散。
  但坏处是被老头子叫到甘露殿好一顿的臭训,被喷了一个狗血淋头之后,在老妈的劝慰下,才得以逃脱。
  然而李承乾认为,这一顿的臭训完全是因为老李的惭愧所至。
  大唐皇族中,李泰、李恪等人不算,就连刚刚出生的一些皇家庶子都特么比自己住的环境好,可怜自己还顶着大唐太子的名头四下里招摇,真是太丢皇室的脸了。
  但是没办法,老头子不拨款,这钱总不能自己出吧?
  搁在后世,李二那可是户主,太极宫完全都在他的名下,房子坏了,当然是户主来修,没道理让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出钱修房子,对吧?
  所以李承乾是绝对不会自己出钱修理“兰若寺”的,只要房子不倒,他就一直坚持下去。
  时间一点点过去,已经搭起框架的玻璃大棚很快就引起了长乐等几个小丫头的注意,时不时的,小丫头们就会凑到一起猜测太子哥哥又在鼓捣什么,但是以她们的见识,想要猜到结果,只怕再猜一千年也猜不出来。
  半个月之后,在第一场霜降下来之前,李承乾需要的玻璃大棚终于如期完工。站在大棚里面,感受着与外面截然不同的温度,李承乾满意的点点头,嘴角扯过一丝坏笑,熟悉他的人都会知道,此时这小子一定在打着什么坏主意。
  菠菱菜、胡瓜(黄瓜)、韭菜、豇豆、茄子的种植工作自然人会负责,李承乾的只是告诉他们什么时候需要把玻璃大棚上的帘子卷起,什么时候放下之后就撒手不再去管。
  反正这东西只要能保持大棚内的温度,其他方面和正常的农事都没什么区别,那些经常在家里务农的家伙们完全可以胜任这份工作。
  至于长乐那些小丫头们,天冷了之后全都躲回了自己的小窝里面,不再出来疯跑,玻璃大棚这种东西早就被越来越冷的天气冻进了她们的脑子深处,不再被记起。
  而这一系列事情忙完之后,李承乾又开始了自己的另一项工作——给那些带有气泡的透明玻璃刷银粉。
  首先,他把夜魅打发出去找那些修补瓷器的工匠,因为他需要从那些带有气泡的大玻璃上,将没有气泡的位置切下来,而修补瓷器的匠人手中正好有着一种切割玻璃的工具——金刚钻。
  接下来,他需要利用自己在后世学到的那些化学知识来搞定硝酸银这种东西。
  这是一个很危险的工作,所以光准备工作他就进行了整整有半个月。
  装有碳粉虑罐的口罩,保护眼睛透明水晶眼镜,加厚的牛皮手套,这一系列的安全防护物品,以及让阿当临时烧制出来的数十个杂色玻璃罐。
  为了节省篇幅,这些东西的制作过程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总之备好了东西之后,李承乾把所有人赶离自己身边,带着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进入了一间四面通风的房间。
  其间夜魅表示出对他安全的担心,不过被李承乾摇头否定。
  一个成年人,十克的硝酸银就足以导致其死亡,如果有什么刺客不怕死敢在这个时候来刺杀,那就来吧,科学这头怪兽分分钟教会他如何重新作人。
  硝酸纳是最容易制备的,只要把含有纳的硝石溶解于水中,再提炼成晶体便可以。
  浓硫酸制备困难一些,但是利用现有的一些简易设备少量制备也没什么问题,这东西在大唐一些炼丹的道士那里其实是可以买到的,但考虑到纯度不够,所以李承乾才会自己制备。
  接下来就是将两种物质合成,制备硝酸……
  这些东西对于化学系毕业的李承乾来说都不是什么问题,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防护措施,牛皮制成的手套对于这些腐蚀性极强的化学品基本上没有太大的作用,所以他必须加千万分的小心。
  用了整整十天时间,李承乾备好了一切给镜子度银的原料,其中包括硝酸银、酒精、氢氧化钠、氨水、酒石酸钾纳等等。
  从开始准备,到现在所有准备工作就绪,时间已经整整过去一个月时间,李承乾整个人都瘦了一圈,原本圆圆的小脸,现在已经变成了长型,尽管看上去很有精神,但眼中却已经满是疲惫。
  东西太简陋了,每一次的制备工作都是一次生与死的考验,不过已经写好的一份厚厚的试验记录,却让他眼中带着无限的满足。
  李承乾冒了天大的风险,实际上并不只是为了制作一面镜子,之所以作这一切,他只是为了给老头子找些麻烦而已。
  镜子的制作,完全可以更加简单,用一张锡纸加上水银就可以解决,但那样制作出来的镜子太丑,反射效果并不明显,所以李承乾很干脆的直接上手现在制镜工艺,打算彻底吓老头子一大跳。
  东西已经备齐了,好好的大“兰若寺”中休息了两天之后,李承乾对已经切割好的几块巴掌大小的玻璃作了最后的加工。
  几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