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草,老子这是捡了一条命啊!”唐善识以手扶额,自顾自的感叹着,毫不理会长孙冲的问题。
  “哎,你说清楚,到底咋回事儿?”长孙冲伸脚在唐善识的腿上踢了一脚。
  唐善识忿忿的瞪了踢他的长孙冲,再一次坐下,解释道:“来的这些人里面,很可能有夷男的亲信,如果刚刚你冲动,答应了对方可以拿武器交换,后果会是什么?”
  “后果?”长孙冲愣了一下。
  “在夷男那里我们都没有答应用武器来交换羊毛,现在如果对这些人承诺了,你认为夷男会怎么样?会不会认为我们是来挑事儿的?会不会让我们莫名其妙的消失在某个地方?”唐善识依旧心有余悸,一边说一边还在擦着冷汗。
  原本还在生气的长孙冲听了唐善识的分析,腾的一下跳起来,指着唐善识的鼻子说道:“我草,你怎么不早点提醒我?”
  “我给你打眼色了。”
  “你啥时候打的眼色,为毛我没看到,再说你不会说话啊?你又不是哑巴!”
  “行了行了,别争。”吵了几句之后,唐善识主动投降:“不管怎么说,这事儿就算是过去了,你是真心也好,假意也罢,反正咱们小命算是捡回来了。”


第523章 归来与布局
  有了这一晚的经历,之后的事情就变的乏善可陈,对于套马什么的长孙冲兴致也有些提不起来。
  他和李崇义、程处默这些正牌武勋子弟不同,瘦了吧唧的他还玩不了这么高端的事情,加上那一晚差点被人算计,这让长孙冲一直有些闷闷不乐。
  真珠夷男也没再露过面,似乎那天晚上的见面真的有他的人在里面,所以这老家伙对长孙冲等人与其他部族交易十分不满,避而不见也在情理之中。
  五天之后,一行人从马场回到郁都金山下的薛延陀牙帐,经历过一场沉闷的宴会,长孙冲等人便踏上了归途。
  历时四个月的一次商业谈判,对大唐和薛延陀的经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先不说,单就纨绔们的内心来说,这就是一次洗礼。
  他们见过草原上穷困潦倒的牧民,为了一只羊羔用简陋的武器挑战恶狼;也见过草原上的贵族用牧人的头颅制成酒杯,只为自己享乐;但他们见的更多的是为了利益所产生的尔虞我诈。
  在长安他们依靠父辈的权利可以横行于市,在草原他们依旧可以,但却可以感受到其中的不同。
  草原人惧怕大唐,也憎恨大唐,草原的落后、贫穷、野蛮和大唐的繁华、富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些,纨绔们都可以感觉的到,这让他们在骄傲的同时也有了警惕。
  长孙冲现在能够理解,为什么李承乾一定要让他到草原上来。
  在草原上,他看到了不加掩饰的欲望,对权力的、对金钱的……这些东西在大唐是看不到的。
  在大唐,一切都被表面上的“文明”所掩盖,白日里谦谦君子,彬彬有礼,黑暗中勾心斗角,角逐不休,这与草原又有什么区别?
  “冲子,咱们散出去那些人都不要了?”接近大唐边境的时间,程处默从后面打马赶了上来,将浑浑噩噩的长孙冲从“神游”中拉了回来。
  “不用管他们,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长孙冲回头向来时的方向看了一眼,淡淡说道。
  “跟你们这些酸丁说话真费事。”程处默有些感慨的吐槽一番之后又问道:“你们都学着啥了?”
  “烤肉算么?老子烤肉的水平长进不少。”李崇义嘿嘿笑着说道。
  “你们都学坏了,屁话一堆,真话一句没有。”程处默撇撇嘴,在马上弯下腰搂起一把野草,挑了一根比较整齐的叼在嘴里,不在理会众人。
  这货心思比较简单,谁不老实揍就是了,他老子就是这样做的,所以他照着学就可以,这叫家教。
  “你想听啥?他们想用命去拼功名,你拦得住么?”唐善识在边上不阴不阳地说道。
  程处默嘿了一声,接过唐善识的话头:“毛的功名,不就是一份地图么?有什么了不起,老头子们当初也没用什么精细的地图,不一样打下这么大的地盘?”
  “行啊,这话你回去找高明说,看看他能不能整得你鸡毛鸭血!”李崇义一脸坏笑的插言进来。
  程处默打了一个哆嗦,想到李承乾那一肚子坏水,立刻说道:“滚犊子,老子就是感慨一下,和高明有啥关系,回去之后你们谁要敢说,兄弟就没得作了。”
  “你在迎宾楼摆一桌,这事儿就当揭过去了,如何?”长孙冲此时已经缓过劲来,加入了调侃的行列。
  程处默拉开滚刀肉的架式,大头一晃:“要钱没有,要命一条,你们说去吧,老子和你们拼了。”
  “哈哈哈……”哄笑声中,纨绔们不自觉的加快了前行的速度。定襄城已经遥遥在望,那是家的方向,阔别四个多月,终于回来了。
  画面转回长安,众纨绔念念不忘的迎宾楼中,李承乾与一个中年人相对而坐,身后站着夜魅和白蝙蝠两个。
  “太子殿下,玄理回来了。”中年人坐在座位上,躬身问好。
  李承乾淡笑着示意中年人不用多礼,随意地问道:“在倭国还习惯么?”
  “有些不适应,感觉还是在大唐舒心些。”中年人坦然说着,一点都不像一国倭人。
  李承乾不动声色的点点头:“那就不要回去了,留在这边吧,本宫会安排你的一双儿女去倭国。”
  “什,什么?”中年人愣了一下。
  “不想看看你的一双儿女么?”李承乾对着中年人的身后抬了下下巴。
  带着迷惑、忐忑与不解,中年人缓缓转过身子,向身后看去。
  男的俊朗,女的漂亮,可是自己明明不认识他们,为什么……?
  半晌之后,中年人转回身,看着李承乾:“太子殿下,臣……遵命!”
  这中年人就是倭国遣唐使的正使高向玄理,代表着舒明天皇。
  高向玄理作为上代遣隋使,跟着犬上三田耜回到倭国之后,因为熟悉大唐的情况,被举荐给舒明天皇,又因为在数次谏言有功,几年之内已经成了舒明的心腹之臣。
  只是舒明并不知道,这小子其实就是李承乾派到他身边的一个钉子,一切只为了将另外的一批人送入倭国而以。
  有过一次间谍经历的高向玄理也是一个聪明人,看到身后两人,再结合李承乾刚刚的说辞,很快就想到一个可能,是以才说出“遵命”二字。
  李承乾对进来的杨天和称心两人招招手,让他们进来坐好,然后对高向玄理说道:“这段时间你把他们带在身边,好好调教一下,等他们去倭国的那一天,你就可以回去和家人团聚。当然,如果你想到情报科任职也可以,大唐很缺少你这样的专业情报员!”
  “真的可以么?”高向玄理有些激动。
  这并不是因为他特别想要加入情报科,而是因为他很怕离开李承乾这个圈子之后被人灭口。
  李承乾笑着摇摇头,大致上猜到高向玄理心里想的是什么,于是安慰他到:“本宫既然说了,你就不要怀疑,而且本宫一贯讲的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所以你不用担心杀人灭口的事情会发生,一切只凭自愿。”


第524章 阻止
  离开了迎宾楼,高向玄理隐隐有一种解脱的感觉,只要把身后这两个家伙的语言能力再调教一翻,再把倭国国内的一些大家族和国内重臣让他们了解一下,他的任务就算是彻底完成了。
  到时候弄点药,来个假死什么的,就可以离开这个是非圈子,从此老婆孩子热炕头,再也不用提心吊胆的过日子,生怕哪天有一群人冲进自己家,把自己的脑袋砍下来。
  “父亲大人,国内现在是什么样的?天皇陛下是不是很厉害?”称心十分容易的进入角色,一声父亲叫的毫不犹豫,就像叫了十几年一样。
  而相比于称心,高向玄理显然还没有进入一个父亲这个角色,语气生硬不说,表情什么的也比较弱势:“国内现在很乱,天皇陛下现在不被一些家族看好,日子很不好过。”
  “父亲大人,您需要快点进入角色,否则很容易被人看出破绽来,哥哥,你说是不是?”称心脸上的表情与话中的语气完全不一致,这下不光高向玄理,就连杨天都有些不得劲起来。
  “我们还是先找一间旅店落脚吧,你们先住在那里,过上一段时间就来驿馆找我,我们……”
  “不用,我们一起回去,就让太子殿下知道你回来,特地把我们从外面接过来的。”杨天插口打断高向玄理的安排,他这个人喜欢直来直去,估事不喜欢绕圈子。
  “好吧,这样也好。”高向玄理想了一下,认为没什么不妥,相反还能表示出大唐太子对自己的重视,这对他来说或许没什么用处,但对于过段时间即将去倭国的杨天和称心两人来说,那是绝对有利的。
  定下行止之后,高向玄理带着化名高向馨子的称心,以及化名高向天的杨天回了驿馆,自亲介绍与一同前来大唐的众人之后,又亲自二人安排了休息的地方,让他二人自去休息,充分表现出一个多年未见自己孩子的父亲应有的亲情。
  而抛开高向玄理这边的父慈子孝演戏的事情不提,单说回宫之后跑去给长孙皇后请安的李承乾。
  此时的他正被长孙的消息弄的焦头烂额,苦着一张脸,似乎想要再次确认下一:“母后,您没开玩笑吧?您和父皇要去九成宫?”
  “怎么了?只是去九成宫住上一段时间,距离又不远,乾儿为何这副表情?”长孙皇后看着儿子愁眉苦脸的样子,不解的追问道。
  “没,没怎么,就是想到有段时间不能日日为母后请安,有些难过!”李承乾摸了摸鼻子,用手在脸上狠狠揉了几下。
  终于老头子还是要去九成宫了!
  历史上就是因为老头子的九成宫之行,以至于长孙皇后身染恶疾,久久不愈,最后壮年早逝。
  可是这话能说么?怎么跟长孙皇后说?
  难道说:你儿子有神仙师父,可以未卜先知,这次去九成宫凶险重重,有兵灾之祸,还有性命之忧。
  这不是扯蛋么?敢这么说非被老头子关起来当疯子治上一年半载不可。
  “你这孩子就是心事多,也罢,你不想说母后就不问了。”
  长孙皇后能听出来李承乾的言不由衷,不过她也知道,这小子如果真的不想说一件事情,光靠问是没用的,问急了,他可以找出八百个理由来搪塞。
  “母后,真的非去不可么?儿臣最近在外面经常听人说,今年这一年都不适合出行,不如您和父皇说说,等明年再去呗。”抱着能拖一天是一天的想法,李承乾胡乱的编了一个理由。
  他只记得历史上李二和长孙是因为去九成宫出的事情,但却不知道是哪一年,但是想想长孙皇后死于贞观十年,所以这事儿似乎应该就是在这几年之内发生的。
  “你这孩子,胡说八道什么,坊间传闻也是能听的?让你父皇听到怕是又要训斥于你。”长孙皇后在李承乾额头杵了一指头,下了逐客令:“好了,时候不早了,你早点回去休息吧,母后也累了。”
  李承乾郁闷的被长孙皇后赶出来,带着一脸的落寞向宫外走去,明明知道会发生什么,但却无力阻止,这种感觉十分不好。
  现在是贞观五年的秋天,李承乾来到大唐已经六年,这六年中长孙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