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本宫说说,这一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你们要偷偷从长安跑出来?棣州要抓你们的人是谁?”
第639章 可怜的小姑娘
“殿下,您离开长安之后孔小姐就一天天魂不守舍的,在家里待了没几天就鼓捣臣想要出来找你。”林豆豆独自一人面对李承乾,心里多多少少有些忐忑,所以对自己鼓动孔雯的事情只字不提。
“找我?只有你们两个?就算是不和孔老商量,你爹那里应该也有人手派给你吧?”李承乾皱着眉头,他是真不知道这两个丫头到底在搞什么鬼,没事儿出来找他干什么。
而且就算出来也要带几个护卫吧?还真把大唐当成天下太平?以为这是后世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不成?
对于李承乾的问题,林豆豆这一刻的表情更加怪异,吐吐吞吞地说道:“我,我也是偷跑出来的,没,没告诉我爹!”
“胡闹!简直是胡闹!”李承乾这下是真被气到了。
完全没想到这两个小丫头片子竟然是双双翘家,谁也没通知就跑出来了,难道她们两个就不想想后果?
长安到登州何止千里,两个姑娘家千里独行这要是出了问题可怎么办?而且李承乾这是在登州,如果不在登州呢?是什么给了这两个丫头这么大的信心,认为一定会在这条路上追到他们?
林豆豆被李承乾吓了一跳,缩了一下脖子不敢说话了,泪水不自觉的从眼角滑落,一种叫做委屈的情绪爬上她的面颊。
实际上,她和孔雯两个就是被《白娘子传奇》毒害的青少年,看了书中白蛇为报恩在山中苦修千年,后来修炼有成为夫君盗仙草、水漫金山等等。
姑娘家总是喜欢幻想,看了小说自然会往自己身上套。
所以……孔雯心动了,但是如果说千里寻人她还是不敢的,于是她就和李承乾安排给她的女护卫——林豆豆吐槽。
而林豆豆自幼与父亲久走江湖,自认江湖经验丰富,在听了孔雯有去找李承乾所想法之后,便不甘人后的鼓动孔雯一起出发前去寻找,然后事情自然而然的依次发生了。
不过这些都是事后李承乾听孔雯一点点说起来的,在事发的当时他并不知道,也没有心思去细问。
必竟人家姑娘家不远千里来寻他,单就这份情谊来讲,再多问多说就显得他李承乾不尽人情了。
想到这些,李承乾摇摇头,先是安慰了一下林豆豆(没办法,情种一个,见不得女人哭),然后又让她找个地方坐下,接着才说道:“说说棣州的事情吧,为什么你们会跑到棣州去,那个把你们抓起来的家伙又是谁?”
“我们从长安出来原本走的是陆路,后来到了开封之后有些走不动了,就改走了水路,打算乘船直接到青州,然后再找你们,结果……结果在棣州那里船坏了,有些漏水,我们就在那里下了船。”
棣州前隋所设,唐代沿用,如果换成现代的话,就是滨州市,其地理位置靠近黄河,唐代时候沿岸有建造船只的船坞若干,所以船坏了在那里修理也在情理之中。
“那么你们又是怎么遇到那个彭什么彭的?”为了怕林豆豆再哭一场,李承乾的声音尽量放的柔和一些,生怕再吓到她。
“我们也不知道,当时下船之后就看到那个花花公子,然后那家伙窥视到孔小姐的美色,便让手下人将我们拦下,抢行掳走。”
可能是当时的那段经历太过可怕了吧,林豆豆说起这些的时候眼中带着惶恐,描述的也不是十分详尽。
只是说她们被掳走之后,那个姓彭的花花公子便打算让孔雯跟林豆豆做他的小妾,而两个小丫头自然硬是抵死不从,结果就被关进后院的柴房。
而在柴房之中,林豆豆借着学过的一些功夫巧妙的弄开了自己身上的绳子,然后又把孔雯放开,两个女孩互相借力搞开了柴房的屋顶,在半夜的时候乘人不备悄悄逃了出来。
接下来的事情便是乏善可陈,两个丫头逃出来之后身无份文,又怕那性彭的追上来,所以沿河而下,一路走到了出海口附近,这才遇到一个好心的渔民,将她们两个载过了黄河。
而过了黄河之后,两个小姑娘便一路南下,一路打听一路走,累了困了睡桥洞,饿了就在田间地头或偷点或要点吃的东西,一路扶持着到了登州。
当然,这一路偷东西的事情全是靠着林豆豆,必竟孔雯这丫头没受过这份罪,野菜什么的能吃不能吃她也不知道,根本指望不上她。
反正从青州府过来到登州,两个小丫头受了不少的罪,如果在这里遇不到李承乾他们,估计这俩丫头非饿死在外面不可。
“你们路过县城的时候就没有试着找找那些县令救援?”从头到尾听完林豆豆的讲述,李承乾嘬着牙花子问道。
“我们身上的东西都被人抢走了,连个可以证明的东西都没有,怎么敢去县衙,一旦遇到坏人被当成逃奴卖了怎么办?”林豆豆想都没想就反驳道,在她看来李承乾的想法太天真了,完全就是没有江湖经验的做法。
李承乾也被小姑娘说的一愣,发现自己似乎是犯了一个错误——过于相信官府了,大唐不是新中国啊,你找政府求助,可以得到帮助。
在大唐这里一个不好被人卖了,似乎……好像……还真不是什么出人意料的事情。
左右这里也是山高皇帝远,两个丫头还是偷跑出来的,没人知道他们的位置,家里就算是找也找不到,如果被人卖了或许这一辈子也就完了。
想到这里,李承乾在心里叹了口气,摇摇头换了话题:“豆豆,现在如果回到棣州,你还能找到那个姓彭的不?”
“能。”林豆豆双眼猛的一亮,斩钉截铁的回答道:“如果回去,一定能找到,殿下,我们要去么?”
“当然要去,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欺负了本宫的女人之后还好好活在世上。”李承乾阴阴的笑着说道:“人都说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刺史,现在就来看看太子能作到什么程度吧!”
第640章 给未来的小老婆出气(一)
纨绔与第一纨绔的区别是什么呢?难道装犊子还分什么高下么?不,纨绔与第一纨绔的区别不在于本质,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纨绔只能在本地装犊子,而第一纨绔可以满世界的装犊子。
所以当李承乾骑着高头马,带着三百“獠牙”出现以棣州城门口的时候,立刻就有守门的兵丁飞一般的向城里跑去。
“史君,史君,来了一队人马人数大概在三百往上,骑的全是军中良马,打头的是一个年龄不大的少年,后面跟着一辆马车,看上去似乎有女眷跟着。”小兵跑的上气不接下气,一句话费了半天劲才说完。
能带三百护卫而且骑的全是军马,棣州刺史听的也有些发毛,等到小兵说完,立刻问道:“人呢?现在在什么地方?有没有问是从什么地方过来的?”
大唐并不缺马,但是市面上可以买卖的大多都是些挽马,这就像后世差不多,后世并不缺汽车,但是大街上跑的都是些民用车,军车很少会落入老百姓手中,即便是能买到,那也只是一辆两辆的。
所以大家可以想像一下,似如那天在大街上看到一个小年青开着跑车,身后跟着三百辆“猛士”或者“枭龙”,这样情况如果出现的话,会是什么情景。
棣州刺史现在遇到的情况和前面举的例子差不多,一个少年,带着人数多达三百的军队到了棣州,这简直就是在颠覆他的三观一样。
“人,人已经进城了,什长没敢拦他们,只是派人跟在后面,然后让小的来报信。”小兵此时已经稍稍喘的顺溜了一说,说话也连惯起来。
“去的什么方向你知不知道?”棣州刺史追问着,他可没有那份耐心等着跟去的小兵回来传达人去了什么地方。
能带三百军队作为护卫的少年,其身份必然是贵不可言,如果在城里因为什么事情心生不满,他这个刺史怕是就当到头了。
小兵的方向感似乎不怎么强,在屋子里来回转了几个方向比了一比,然后才说道:“他们是从南门进来的,进城之后就往城西面去了。”
“你去通知折冲府都尉一下,准备让他带上几个人到这里与本官汇合,快去。”刺史将小兵打发了,将自己的官服好好的整理了一下,想了想还觉得有些不放心,便又叫了六个衙役跟在身边陪着,这才快步向着府衙大门而去。
“史君,出什么事了?要不要某家多带些人?”刚到府衙门口,正赶上棣州府折冲都尉韩殿魁带着十来个府军急匆匆赶来。
他的折冲府和府衙紧挨着,所以来的十分迅速。
“来不及了,而且人带多了也不好。”刺史摆摆手,打断了韩殿魁,一边示意人把马牵来,一边说道:“一会儿你少说话,尽量别得罪人,明白么?”
“哎呀我说史君大老爷,你连啥事儿都还没说呢,就让我少说话,少得罪人,这不是扯呢么!”韩殿魁看上去应该和史君很熟的样子,说话间也没有那么多的顾忌,大咧咧的开着玩笑。
结果刺史却面色严肃,一改平时好说话的脾气,沉声说道:“老韩,这次我可没开玩笑,一会儿我带你去见的人身边可是带着三百军中好手,你可别惹出什么麻烦来。”
韩殿魁听了刺史的话之后也收起嬉笑的表情,正色问道:“三百军中好手?这话从何说起?而且你要带我去见什么人?”
“刚刚那家伙没和你说?”棣州刺史从随从的手中接过马缰,疑惑的转头看着韩殿魁问道。
“说个屁,那小子就让你找我,找的很急,所以我这不就带人赶过来了么。”韩殿魁理所当然的回答着,当先翻身骑上自己的战马。
而就在棣州刺史和折冲都尉两人一路探讨着李承乾一行人的来历时,我们故事的主角却在棣州城的西城懵头懵脑的兜着圈子。
最后实在是找不到地方,只能停下来,回头来到马车边上:“小雯,豆豆,那个姓彭的到底住在什么地方?你们还能想起来不?”
孔雯和身边的林豆豆尴尬的对视着,最后苦着一张小脸委屈的对李承乾说道:“就,就是在城西啊,我们两个当时慌不择路,只顾着逃跑,根本就没记住都走过哪里,但是的确是城西没错的。”
美女说是在城西,那就城西吧,李承乾对两个路痴能有什么办法呢。
索性李承乾一行人中还有夜魅、三人组以及双胞胎兄弟,不愁没有人去打听路,所以三百多人就这样停在了路中间,三人组则被派出去打听棣州府鼎鼎大名的彭家在什么位置。
等的时间并不长,三人组小白、舒天、程华安依次返回,带来的息让人哭笑不得:彭家住在城东,并不是在城西。
“不会啊。我明明记得我们在最后一个路口向右一转,然后一路没有转弯,就直接出城了的。”孔雯脸红的像是要滴出血来,林豆豆则是两只眼睛里全是圈圈,迷迷瞪瞪的回忆着当时逃跑的情景。
“算了算了,你们两个也别想了,老老实实在车里坐车,一会儿到地方了再说吧。”李承乾苦笑着摆摆手,打断林豆豆的话之后,随手将马车的车门关上,然后回首命令道:“调头,去城东。”
来来回回的折腾,加上三人组去打听路,耽搁了一段时间,所以李承乾带着队伍刚刚调头,迎面就遇到了从府衙赶来的棣州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