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到众人不说话,李承乾叹了口气说道:“吐蕃,地处高原资源匮乏,想想你们平时过的都是什么日子,就算你们都是贵族,你们又享受到了什么?你们四处侵略,掠夺人口、土地,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还不是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
“现在,机会就摆在你们的面前,只要你们点点头,立刻就可以享受到以往想都想不到的东西。广袤的平原,壮阔的大海,这些你们见到过么?你们就不想拥有?”
“虽然人都说宁为鸡头,不为凤尾,但是这鸡也要分什么鸡对不对?更不要说你们就算是在高原上,也不是鸡头,你们的上面还有人,所以归化又有什么不好呢?”
“大唐不会干预你们的生活习惯,也不会管你们如何统治自己的领地,真正的差别只是换了一块更好的领地,可是那里有森林,有大海,有平原,有数不清的美女,喝尽的美酒,你们的梦想不就是这样?”
说到这里,李承乾停了下来,他觉得自己说的已经足够多,如果这些家伙们还不能理解,或者说还不能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的话,那么自己就只好杀了他们,让他们尘归尘土归土。
“可是这一些还不是要我们自己去打。”某个吐蕃贵族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能换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这些吐蕃贵族当然愿意,不过若是需要自己去争取的话,这就有些让他们难接受了。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你们不会觉得侵略大唐的行为这么容易就会掀过去吧?人总是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是么?”李承乾哼了一声,脸上笑容淡了一些。
“可是我们的子民呢?难道我们的子民也全都要离开高原?”尚囊瞪了那个不知死活的贵族一眼,重新把话题拉了回来。
“不,你理解错了,如果你们答应了条件,他们就不是你们的子民,而是大唐的子民,你们的治也不会全是吐蕃人,那里会有天竺人、大唐人、吐蕃人、突厥人……不要忘了,本宫需要的是归化,而不是炮灰,你们不要以为本宫是在拿你们当炮灰在用,这一点你们完全不需要担心。”
可不是炮灰又是什么?李承乾不想让自己的大唐的百姓去万里之外的天竺打仗,那么就只能让吐蕃人、西域人去,可是打下来的土地却是大唐的领土,这样算下来,不管他说的多么冠冕堂皇,这件事的中心思想还是让那些吐蕃人当炮灰而已。
“太子殿下,我们可以考虑考虑么?”尚囊其实也明白这里面的门道,只不过当着李承乾的面他不能直说而已。
“当然,不过你们只有三天时间,三天一过……”李承乾笑着给出了一个时间,却没有说三天一过之后会发生什么。
大家都是聪明人,会发生什么已经不用说的那么清楚。
第856章 问对
谈完了事情,李承乾打道回府,先是跑到自己的“兰若寺”洗了个澡,把一身酒气去一去,然后就直奔老头子的甘露殿。
长孙不喜欢李承乾喝酒,所以他只能尽量掩饰一下,争取不让老妈发现。
“谈完了?”甘露殿,老头子正无聊的拿着李承乾写的《白娘子传奇》在看,见到他进来,把书丢到一边问道。
“是的,谈完了。”李承乾点点头,接过由侍女递上来的大茶缸。这是他心中永远的痛,自从上次偷了老头子的杯子之后,他就一直是用这东西喝茶,从来没有换过。
“那就说说吧,你有什么打算。”老头子在知道李承乾把松赞干布放了之后,就十分好奇他想要干什么,现在正好有时间,索性就聊上一聊。
“儿臣想让吐蕃归化!”李承乾一点没有隐瞒的把自己这一天干的事情都说了一遍,然后说道:“吐蕃地处高原,儿臣总是觉得有些放心,所以让他们归化是最好的选择,远比杀他们几万人来的划算。”
“先说天竺的事情,归化不归化以后在谈。”老头子很明显的抓住了事情的关键,打断了李承乾的叙述。
“天竺?父皇,玄奘那个老和尚竟然偷渡出去非要取什么大乘佛经,儿臣就是气不过,所以打算把天竺弄成咱们自己的地盘,让他白费心机。”李承乾坏坏的笑着,说道:“反正那地方由吐蕃人去打,打下来算是咱们的,然后让吐蕃人来代管,这样一可以把吐蕃人从高原上调下来,二可以让腐化一些吐蕃人,让他们没有那种进取的精神……”。
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维,这一点李承乾可是深有感触。
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生存条件艰苦的时候,人总是会充满进取精神,而当生活条件富足的时候,人往往会安于现状,总是想一些有的没的,忘了当初的苦难与目标。
这就是人的惰性,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可是却不能排除大部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尤其是在百姓当中更是如此,毕竟这个世界上能像越王勾践那样的人实在是太少了,所以他才会被历史所铭记。
老头子十分认真的听着李承乾的讲述,慢慢陷入沉思。
腐化,这本是一个用来形容食物的形容词,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思想。
大唐现在已经数年没有什么天灾,百姓安居乐业,税收也一年强似一年,大唐的官员的进取精神也开始松懈,难道真的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想想贞观初年天灾人祸不断,那时候的大唐官员,每天都在为百姓的生计而奔波,安排生产,开垦土地,起五更爬半夜,自己的丽正殿更是彻夜灯火不息,总是有各部官员跑来商讨国策。可是现在呢,有多久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是大唐真的天下太平了?还是这些官员懈怠了?
李承乾不知道因为自己的一番话,竟然引起老头子的诸多联想,此时还在滔滔不绝的讲着自己关于未来的设想,直到老头子摆摆手,示意他不要再说为止。
“承乾,你对大唐官场如何看?”老头子莫名其妙的问题,让李承乾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看着李二一时无言以对。
“你不觉得大唐的官员懈怠了么?就像你说的,他们被安逸的生活腐化了啊!”李二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向李承乾问计。
直到此时,李承乾才明白老头子原来根本就没听自己在说什么,但是看着老李郁闷的样子,还是忍不住劝道:“父皇,这是不可避免的,大唐的律法并不健全,出现这样的情况很正常,您还是不要过于忧虑了。”
“你是我李家千里驹,难道你也认为这种事情不可改变?”李二看了儿子一眼,难得的夸了他一句。
“父皇,这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必然,没有完善的律法约束,只靠人的自觉性以及道德观念来治理国家,根本就无法改变这一趋势。”李承乾如是说道。
“什么时候你又开始信法家了?”李二听出了李承乾的话外之音,好奇的问道。
“父皇,您相信半本论语治天下么?”李承乾反问道。
李二摇摇头,没有多说什么,但是很明显,他并不认同这句话。儒家思想的确是好东西,但是如果说儒家思想是万能的,这一点不要说李二,就连只有五岁大的李治都不信。
“父皇,治大国如烹小鲜啊。”李承乾看老头子不说话,不由接着自己的话说了下去:“做菜都讲求个法度,先放什么后放什么,都要有条有理,国家又何能例外,大唐现在每天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而大唐律却从来没有变过,您认为这合理么?”
李承乾一边说着,一边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父皇,以前大唐缺粮,缺铁,缺所有的东西,可是现在大唐不缺了,但官员的考评却还是在按照以前的标准来考评,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可能让官员不懈怠?”
“不错,这是一个疏漏,还有么?”李二眼前一亮,连声追问道。
“父皇,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以前开多少田是按耕牛犁田来算的,可是现在大部分地方都在用马耕,这样的情况下开出多少田来能和以前一样么?再或者税收,以前我大唐的物资匮乏,很多东西都是紧俏物资,但是现在不是了,还像以前那样收税会不会影响国库的收入……”李承乾扳着手指一连数了六七样大唐律法中不合时宜的地方。
“真的有这么多?”李二有些发懵。
当了皇帝这么多年以来,他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但是如果按李承乾的说法,似乎自己这几年都在原地踏步,并没有取得什么太好的发展。
“父皇,修改唐律吧,儿臣认为大唐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法律制度,同时还需要加大官员的管控力度,吏部对官员的管理还有很大的缺憾,需要更进一步的完善才行。”李承乾到底是从后过来的,在很多事情上,有着先见之明,这是李二这个有着历史局限性的皇帝陛下无法比拟的优势。
第857章 齐王李佑
一个国家,想要修改律法绝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它需要经过很多道手续,所以李承乾在给老头子提过建议之后就把这件事放到了一边,他是太子,不是下面具体办事的业务员,没有必要事事都操心,否则非得累死不可。
再说他所熟知的法律条款也就那么几条,而且还是从后世记的那么一点,与大唐社会匹不匹配都不知道,与其拿出来献丑还不如藏拙。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便是两天时间过去,距离李承乾要求答复的日子只有一天,可是驿馆中的吐蕃众人却还是没有商量出一个结果。
故土难离可不仅仅是在大唐人身上存在的一种情怀,相信只要是个人就不会放弃生养过自己的那片土地,尽管那片土地上或许什么东西都没有一片赤贫。
松赞干布到底也是一代枭雄,也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物,他的意见是按李承乾的要求去做,无论如何先保住手下这些人的人命再说。
他可以不重视那几十个贵族,但却不能不重视跟着他出来的几万吐蕃士兵,若是这些人都被李承乾拿去当奴隶或者坑杀,那么很快他就会变成一个光杆司令,就算是被放回吐蕃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但是他这样想,手下人却不这样想,毕竟这一次的离开说不定今后永远都回不了高原了,而那片李承乾答应他们的土地却还需要他们自己去争取,这样一来短时间内他们等于是无根之萍,一点领地都没有。
而且这一切似乎都是松赞干布上一次执意进攻大唐所造成的,没道理大家一起跟着背黑锅吧?大唐太子可以把所有的责任都算到他们吐蕃人身上,但是吐蕃内部是否也应该商量商量,追究一下“责任人”呢?
各种乱七八糟的思想掺杂到一起,产生了让人无法估计的后果,所以这些吐蕃贵族很自然的分成了两派。一派是由尚囊与禄东赞(使用汉族名字的葛尔·东赞)为首的保王一派;而另一派自然就是人数重多的倒王一派。
这两派人缩在驿馆之中每天不出户,整日争论不休,为了就是松赞干布到底应不应该为这件事情负责,而且要负多大的责任,到底还有没有让他继续当吐蕃赞普的必要。
或许这便是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的最佳表现了吧。
不过任何事情总是相对的,驿馆中捶鼓的人很快被一群冲进来的皇宫侍卫打断,然后变成了被人的捶的“鼓”!
“你们就是吐蕃人?一群不自量力进攻松州的土鳖?”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