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臣打算建个农场,父皇给批块地如何?”这个是正事,就算老苏被调走了,农场也必须要建。
“你又要折腾什么?那农场又是什么事物?”李二不解的问道。
对于李承乾时不时冒出来的一些新名词,必须让他解释明白,否则吃亏上当都是小事,留下话柄才是最大的麻烦。
“就是一个养鸡养鸭还有猪的大场院,因为里面一切和农事有关,所以儿臣叫它农场……”
尽量用李二能听懂的词,将农场的情况大致说了一下,李承乾就用可怜惜惜的眼神瞅着老爹,意思是人我都给你了,换块地没问题吧。
不过老李有老李的想法,按李承乾所说,农场中需要养猪万余头,鸡鸭等家禽无数,这就需要很大的场地。
如此巨大的场地,如果用来作些别的事情也是可以的,比如说蓄养死士。
刚刚发生不久长乐郡王李幼良谋反一事,让李二的警惕性已经达到了极限,看谁都像是反贼一样。李承乾在这个时候搞这么大一块场地,如果在工人中隐藏一些死士……
李二的犹豫看在长孙眼中,如何能不知道他所想的事情,一把揪过李承乾(在老妈面前,啥身份都不管用,说揪就揪),沉声问道:“你的工人从哪里来?”
“工人?自然是那些伤残老兵,儿臣刚刚没说么?”李承乾吹的正嗨,一下被长孙揪过来追问,有些发愣。
“用那些伤残的军卒当工人?你怎么想的,仔细说说?”不等长孙说话,李二就眼睛一亮,再也顾不想去想蓄养死士的事情,连声追问起农场的具体事务。
李承乾尴尬的发现,原来,李二和他刚刚的状态是一样的,他前面说的那些农场的事情,老头子完全就没听进去。
“儿臣的计划是给那些伤残的老兵一个存身的地方,干活的话能干多少干多少,主要的工作还是那些在训练中对抗失利的士兵去作。”李承乾大致想了一起,尽可能简单地说道。
“父皇,他们已经为大唐牺牲了很多,于情于理我大唐都应该养着他们,而且这样也可以解决士卒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可以放心的上阵杀敌,不至于担心那些有的没的。”
李二闻言轻轻点头,这的确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让那些伤残的军士不至于最后沦落到街头行乞,对社会的稳定也有促进的作用。
“回去拟一道折子呈上来吧,明天朝会议上一议。”李二深思了良久,最后还是没有点头答应李承乾的要求。
“父皇,别啊,好歹您先把地批上一块再说。”事情上了朝堂怕是吵来吵去的,怕是没有一段时间解决不了。
大唐军士的社会地位并不高,那些御史言官哪里会把他们的死活放在心里,想必不会让事情顺利通过,尤其这事儿还是李承乾主持的,为了不让他好过,那些王家一系的御史怕是也会出来阻止。
“吵闹什么,你当朕不想搞么?可天下这么大,事关数万人,不上朝堂议过,如何能成。”李二的语气中颇有些无奈的意味。
“呃,父皇,这里怕是有些误会吧。”李承乾迟疑着说道。
“怎么误会了?你又想动什么歪脑筋?”对于李承乾的话,李二从来都是想过几次之后才会作决定,否则就会被他圈笼进去,被他抓住话里漏洞加以利用。
“不是鬼点子,父皇,这农场是我石炭司在经营,所有的资金由石炭司出,不用国库一分钱,需要的只是一块地皮而以。”李承乾很无辜的眨着眼睛说道。
“你石炭司的事?你石炭司没事儿建个农场?”老李同志慢慢有些理解不上去了。
“对啊。这是企业行为,我石炭司现在认为开农场赚钱,所以就投资建一座农场。就像民间那些商铺一样,难道卖衣服的就不能卖鞋了?至于用人的问题,我石炭司招什么样的工人不用向别人汇报吧?”
老李有些凌乱,开始跟不上李承乾的思路,事关数万伤残军卒的事情竟然被如此简单的绕过去,简直可以用不可思议来形容。
就像石炭司的矿山使用矿工一样,没人会限制到底用了什么人一样,石炭司的农场同样不会有人限制他用什么人。
不过这石炭司到底是什么什么东西,当初为了培养李承乾,随随便便搞出来的部门到现在已经让老李开始迷惑。
国有企业的概念再一次从老李的心底浮上来,看来有必要找个时间好好研究一下这个被李承乾首次提出来的概念了。
“那你也要回去弄个折子,把这件事写个清楚明白,必竟涉及数万人,不经朝会决对不行。”李承乾的努力还是白废了,老李很执着着认为这事情有必须拿到朝会上去讨论。
“先批一块地呗,儿臣拿去试试水,探探路子。”李承乾锲而不舍地说道。
“说了不行就不行,你先下去吧。”老李有些不耐烦的挥挥手,对李承乾下了驱逐令。
看着李承乾一步三回头的样子,长孙皇后不断的摇头,平时挺聪明一娃,今儿怎么就迂了呢。一块地皮的事情,随便找长安县或万年县的县令就可以批下来,为什么非要找老李呢?
第98章 万年县之行
不过当长孙皇后将自己的想法对李二说过之后,却得到一个让她意想不到的答案。
“你真的以为那混小子想不到?这次他只不过是和朕通个消息而以,不信等两天你再看看,必然有招工的告示贴满长安。”李二嘴角挂着一丝淡笑说道。
“既然如此,那二哥为何还一直要高明上份折子?”长孙有些好奇的问道。
依照长孙皇后原本的性子,这事情她根本就不会过问,必竟事关朝政,她不好过多参与。可一旦涉及到李承乾,这就不单单是朝政的问题,所以她还是不由自由主问了起来。
“名不正,则言不顺。他不上折子,将来怕是会落下把柄,事涉数万人,岂会那么简单。”老李踱到摇椅边上,轻推着椅背,有些失神地说道。
虽然老李同志理解不了李承乾的一套花花肠子,但以他多年的朝堂经验来看,如果真按李承乾的方法操作,只怕日后会有更多的隐患。
“二哥还是要把高明推到前面去?”长孙有些担忧的问道。
说起逻辑性很强的一些政事长孙很难搞懂,这是她的弱项,但如果说起阴谋算计,凭借着超强的第六感,长孙完全不输李二半分。
“难道不好么?多长点经验教训对他来说并不是坏事。”李二扭头看着长孙说道。
“二哥就不怕把高明给练废了?”总归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天天被李二推出去和那些老狐狸斗法,长孙怎么可能不心疼。
“观音婢,你太小看你的宝贝儿子啦,那混小子除了经验差点,算计上可不比那些老狐狸差,你可别被他一天天装傻充愣给骗了。”李二摇头否定了长孙的担心。
从始至终,李二就认为李承乾的那个石炭司有问题,但却一直找不出问题出在哪里。
李二夫妻在讨论着李承乾,不过作为讨论的主要对像,李承乾却没有一点点的自觉。
离开丽正殿之后便恢复了往日那种不羁的状态,老头子没说不允许他去长安、万年两县要地皮的事情,那么明天就要把这事儿快点定下来。
正所谓法不禁止为允许,就像在路上开车,如果路边禁止转弯的牌子,那就可以转弯一个道理。
所以老李既然没有禁止,那就当成默许好了。
如果此时长孙能知道他心中所想,一定会对李二高高的竖起大姆指,说一声:“高。”
一个没有萧老头打扰的下午过的份外平静,吃过晚饭,躺在床上默默的想着自己的事情,不知不觉就睡了过去。没有电脑、电视、手机的生活让李承乾慢慢的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
或许是有心事的原因,早朝的时候李承乾无数次尝试打几个瞌睡,让时间过的快一些,却一直没能成功。
好不容易上劲了,结果散朝了。
所以见到长孙冲的时候,李承乾一直不断打着哈欠,就像整整一夜没有睡好一样。
“表弟,要有节制啊,你这样很伤身体的。”当李承乾打了第七个哈欠之后,长孙冲语重心长地说道。
节制?看着自己的一双小手,李承乾无比的郁闷,很想说除了动手自己什么都没干。
可这样的怂话怎么可以从一个男人嘴里说出来。所以李承乾的第八个哈欠直接被憋在肺里,变成嗝喷了出去,然后……一路打嗝不断,就算进了万年县衙都没有停下来过。
“臣崔冉,见过太子殿下。”万年县令好歹也是五品官,朝会也上过,李承乾他还是认识的。
“免了,坐吧。”李承乾摆摆手,挑了一个客位坐下。
他是来办事儿的,不是来找茬儿的,所以没必要为了一个坐位让崔冉不高兴,凭添不必要的麻烦。
“不知殿下到小县所为何事?”崔冉瞅瞅李承乾,又瞅瞅一直没说开声的长孙冲,出言问道。
长孙冲他自然也是识得的,吏部尚书家的嫡长子,如果崔冉不认识的话,这官只怕是做到头了。
“本宫署理石炭司的事情想必崔县令知道吧?”李承乾手指在椅子扶手上轻轻的敲着,沉声问道。
“下官知道。”因为石炭司,李承乾和王家没少斗法,崔冉身为五品京官,如何能不知道他署理石炭司的事情。
“如此便好,今日本宫到崔县令这里正是为石炭司的事情而来。”李承乾淡淡说道。
“这,殿下,不知石炭司何事与小县有关?”崔冉有些不解的问道。
“我石炭司打算在万年县建一座农场,希望崔县令批块地下来。”李承乾看着崔冉说道。
“不知殿下需要多少亩?”抱着送瘟神的心态,崔冉问道。
“亩?你崔某人打发叫花子呢?”李承乾还没有表态,长孙冲就插了进来,嘴角挂着一丝冷笑,言词间满是不屑。
“崔县令,若是需要几亩地,你认为我会亲自来么?”对崔冉询问,李承乾只是皱了下眉头,并没有像长孙冲的表现那般激烈。
一种不好的感觉从崔冉心底升上来,硬着头皮对李承乾开口问道:“殿下说个数量,若我万年县……”
“三百倾!少一分都不行。”不等崔冉把话说完,长孙冲就伸出三根手指,冷笑着说道。
“什么?不可能,我万年县没有这么多地。”听了长孙冲说的数目,崔冉再也坐不住了,猛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唐时以步来计算亩数,一亩地的标准是宽一步,长二百四十步,百亩则为一倾。所以三百倾土地相当于长3750步,宽1920步的一个长方型。
如此大的一块土地直接被要走,无论如何崔冉也不想接受。
“崔县令稍安勿躁,我李承乾也不是不近人情之辈,三百倾地就像我表兄说的一样,少一分都不行,不过我可以不要你的良田。”李承乾话说的平淡,不带一丝烟火气,但其中却包含着不容拒绝之意。
“殿下,我万年县的土地确实不足,还请殿下……”崔冉看了冷笑不停的长孙冲了眼,决定还是和李承乾说道说道,最好能把他支到长安县去。
“崔县令最好还是快点答应,我们兄弟两个也好去长安县,否则换程大将军来谈只怕没六百倾你送不走他。”不得不说,长孙冲的“白脸”扮的不错,将一个狗腿子演绎得淋漓尽致。
第99章 威胁
“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