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十万,回头本宫会还一百万贯。”
  “殿下……”杨雨馨很想提醒一下李承乾,如果算上利息,将来要还钱绝对不是五十万贯那么简单。


第1292章 无赖的借钱方式
  杨雨馨最后不是没有拗过李承乾,带着纠结与忐忑在双胞胎兄弟的陪同下来到了长孙无忌的府上。
  “小雨姑娘,您这次来……可是要还钱?”长孙无忌的老家伙周叔脸上带着客气的笑容,但是嘴里说出来的话却没有半分客气。
  “不好意思,周叔,我这次来是奉了殿下的命令,来找你再借五十万贯。”杨雨馨不知道自己这句话是怎么说出来的,也不知道自己的脸色是怎么样子的,总之应该很难看吧。
  周管家本以为即便杨雨馨不还钱,至少也会道个歉啥的,反正现在快要过年了,到债主家里说解一二,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是,让他震惊的是,这位太子殿下身边的红人儿小雨姑娘,竟然丝毫不提当初那五十万贯的事情,反而还要继续借钱。
  “小雨姑娘,研究署可是一直在从长孙家的钢铁坊赊东西,现在足足有五十万贯之多,现在你丝毫不提,却要再借五十万贯,而且还要现钱,这是不是有些过份了!”
  过份了么?的确过份了。
  可是杨雨馨有什么办法,出来的时候李承乾就是这么交待的,她一个小小的贴身女官有什么能力来左右太子殿下。
  想到这里,杨雨馨叹了口气,硬着头皮按照李承乾交给她地说道:“周叔,殿下说了,借了这五十万贯,回头一定会将一百万贯还回来的。”
  “才一百万贯?”老周一口气没上来,险些没有背过气去。
  长孙家虽然做钢材生意,大唐军械有很大一部分也是从长孙家采购,但不管怎么说这钱也是长孙家的,不是国库的。
  就算是国库的,想要从里面借银子怕是也要给利息。
  现在东宫那位竟然……竟然……
  老周已经不知道怎么形容的李承乾,当初那个虎头虎脑的小子现在已经长大了,已经可以开始坑舅了啊!
  但是老周也明白,这钱他非借不可,甚至就算是他写信给长孙无忌,到最后的结果也是必须借。
  因为李承乾的话说的很明白,借了这五十万贯,那就还一百万。
  接下来的一句虽然没说,但只要稍做推理就能想到:如果不借,那么以前的五十万就不还了。
  这特么就是无赖式的借钱啊,借了不还不说,甚至还要再借。
  可是能不借么?为了那已经赊出去的五十万贯钢材,这钱也特么得借啊,借了有可能会回本,不借那就是血本无归!
  想到这里,老周脸上已经满是苦涩,看着杨雨馨艰难地说道:“小雨姑娘,如果这钱借了,殿下会打借条么?”
  “当然。”早有准备的杨雨馨从随身的皮包中拿出两份文书,上面加盖了太子印信:“一式两份,东宫和长孙府各执一份。”
  周管家看着两份几乎一模一样的文书,整个人陷入呆滞,喃喃说道:“这,这是处心积虑啊!”
  “周叔慎言!”虽然杨雨馨也觉得李承乾这件事情办的有些不地道,但是却听不得别人说他任何一句坏话。
  “哦哦,是,是老夫失言了。”周管家在杨雨馨的警告下瞬间醒悟,苦笑说道:“那个,殿下下次不会再来借一百万贯吧?”
  “此事我也不清楚,如果周叔想知道,不如亲自进宫去问问殿下。”鉴于刚刚老周的那一句“处心积虑”,杨雨馨脸上已经满是寒霜,原有的愧疚之色荡然无存。
  长孙府的会客厅中就此陷入沉默,片刻之后,杨雨馨率先开口:“周叔,这钱到底借是不借,雨馨还要回宫复命。”
  老周很想说不借,但是考虑到后果和借钱的人,这两个字实在是说不出口。
  作为一个在长孙府干了数十年的管官,老周的手中的权利还是满大的,长孙家的产业几乎有一半是他在负责,调动百十万贯的权利也是有的。
  但是这明显就是肉馒头打狗的事情让他很难做出选择,不管是借与不借似乎后果都很严重。
  “既然周叔还没有考虑清楚,那么雨馨就先走了,日后这件事情若是有什么闪失,还请周叔见谅。”老周的为难看在杨雨馨的眼中,已经让她有了一丝明悟,提出要走之时语气中的威胁之意溢于言表。
  “借,借了。”老周被逼的没有办法,硬着头皮,哑着嗓子说道:“不过小雨姑娘需要把那份借条留下,否则老夫万万不敢答应此事。”
  “没问题,周叔随便挑一份吧。”杨雨馨将手中两份文书放到桌上,比了一个请的手势。
  五十万贯,这是李承乾准备用来征地的一部分费用,虽然他也可以从国库调钱,但是那必须等到老头子回来。
  而且就算是老头子回来了,这钱也不一定能调得出来。
  铁路的问题并不是大唐的国家公程,而且以大唐目前的国力来看,单靠税收也很难完成这样的大型项目。
  所以他需要将前期工作做好,让朝中那些老货们看到其中蕴含的利益,只要那些老家伙们将答应过的每家二十万贯拿出来,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可是在这之前,他必须想尽办法把前期的资金弄到位,不能让工程停滞不前。
  也有人说李承乾不是用“粮食放大器”骗了数百万贯么,为什么不在这个时候拿出来用?
  而事实上这些钱李承乾早就已经有了安排,“医改”工程和“教育”工程全都是吞金兽一样的项目,如果不把钱留出来,很有可能会半途而废。
  所以那几百万贯,李承乾是打死也不会拿出来用的,他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来运作这两个大的项目,用来给天下百姓增加信心。
  否则如果弄到一半没钱了,失在百姓中失去公信力,这远比他跟长孙无忌借钱要严重的多。
  所以李承乾才会想出如此无赖的借钱方式,毕竟现在长孙皇后还活着,长孙无忌就是心中再不满意,看在妹妹的面子上,也不会跟李承乾一般见识,不会在这件事情上找他麻烦。


第1293章 告状
  但是李承乾还是低估了一百万贯在大唐的分量,大唐的一百万贯并不等于后世的一百万块钱。
  斗米五文的粮价,一贯钱换算成现代软妹币那就是五千五百块,也就是说大唐的一个铜板相当于现代的五块五。
  那么一百万贯乘以一千再乘以五点五,其结果那可就是五十五亿。
  长孙无忌在大唐是牛逼,顶级皇亲,李二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但就算是这样,相当于后世五十五亿的资金也不是说借就能借的。
  毕竟大唐才刚刚立国没有多久,老长孙就算是能贪也贪不了那么多钱,一百万贯对于他来说也算是伤筋动骨。
  所以老长孙在接到管家老周送来的信笺之后,想都没想就找到了长孙皇后。
  “臣,长孙无忌,参见皇后娘娘!”
  “哥哥如此多礼岂不是要折杀小妹,大哥还是快点起来吧。”长孙皇后亲自上前扶起长孙无忌,心中却是疑窦丛生。按说长孙无忌就算是在皇宫,来见自己也没有行过如此大礼,今天这是怎么了?
  “妹妹,为兄这次来是有些关于高明的事情想跟你谈谈。”大礼过后,长孙无忌打开了话匣子,目标直指李承乾,典型的先礼后兵。
  “乾儿?乾儿怎么了?可是他有什么事情得罪了哥哥?”长孙皇后丝毫没有吃惊地表现,就好像已经习惯了有人到她这里来告状一样。
  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李承乾这个不让人省心的家伙,三天两头儿惹事,被人找家长已经是家常便饭,长孙皇后甚至还见过比长孙无忌这种告状方式还要眼中的。
  所以老长孙的表现在她看来,似乎这次的事情并不严重。
  “妹妹,你可知道高明最近在忙些什么?”长孙无忌并没有提到借钱的事情,反而向长孙皇后询问起李承乾的动向。
  “哥哥有话直说便可,乾儿的事情小妹知道的并不比你多。”
  “高明旬日之前从我府上周管家那里提走了五十万贯现钱,妹妹可知道此事?”
  有了之前的询问,长孙无忌此时再提起五十万贯的事情就代表着一种关心,而不是告状。虽然不能改变告状的事实,但这样说却可以让人感觉不是那么突兀,比较容易接受。
  可尽管如此,长孙皇后还是被吓了一跳,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什么?五十万贯?哥哥是说乾儿旬日之前从你那里提走了五十万贯?”
  五十万贯说起来容易,但是以大唐贞观年间的民间购买力来说,这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长孙皇后很显然是被这个钱数给吓到了。
  “不止五十万贯,如果算上赊欠的钢材,前前后后加到一起,怕是有百万贯也是有的。”既然话说到这个份上,长孙无忌索性连前面那一部分也没有隐瞒,直接全都给说了。
  这下子长孙皇后再也坐不住了,两手交错紧紧捏在一起,蹙眉说道:“哥哥为何现在才说?那可是五十万贯的钢材,难道你借给他的时候就没有问问他要用在什么地方?”
  “当时赊钢材的是研究署,我也没有考虑那么多就让管家去安排了,我也没想到会高明会赊了这么多,如果知道的话……唉!”长孙无忌叹了口气。
  说起来长孙无忌是知道那些钢材的去向的,否则他也不可能把钢材赊出去,毕竟那些钢材稍微加工一下就是军械,他就是一万个胆子也不可能让钢材从自己手上流出去那么多。
  但是为什么长孙无忌明明知道去向却不说呢?其实很简单,老长孙就是想让李承乾挨揍。
  隐瞒价值五十万贯的钢材去向,这足以引起李二的怀疑,以他的性格就算是知道了李承乾是把这些东西拿去修铁路,造火车了,也一定会先揍了再说。
  至于为什么相信不用说大家也都能明白——莫须有!
  也有人说难道长孙无忌就不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就不怕李承乾会怀恨在心?
  老实说,老长孙不怕,因左右不过就是一顿板子的事情,李承乾就算是被揍了也只能认命,用一顿揍换来一百万贯不管怎么说都是小李同志占了大便宜。
  是的,老长孙就是想用一百万贯换李承乾被揍一顿,这些钱老长孙很清楚,应该是要不回来了。既然这样那就不如大方一些,钱不要了,让老李揍那个混蛋小子一顿。
  另外有人会问,那么长孙无忌为什么不去找李二,非要来找长孙皇后呢,这样一事情直接找李二不是比找长孙更直接,更方便么?
  说起来似乎真的是这样,但是大家不要忘了,那是一百万贯,如果不算老李渊当皇帝的那九年,实际上李二一系主政只不过才九年而已。
  九年时间,一百万贯,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字?长孙无忌就是长了一百个胆子也不敢直接找李二去说这件事情,说了就代表直接承认自己富可敌国。
  虽然说李二很可能已经知道他很有钱,但只要不是通过他长孙无忌亲口、当面承认就一切都好说,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当成一种传言。
  这就是为什么长孙无忌会直接来找长孙皇后,而不是李二的原因。
  从开始的询问到后来的不知道,几乎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长孙无忌都是带有自己的目的,毕竟只有起错的名子,没有起错的外号——长孙老狐狸。
  所以在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