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老李同志为了以身作则,只好把所有皇子的桌椅用具全都换成了普通器物,惹的后宫嫔妃找他好一场哭诉。
  后来李世民和长孙说起此事,虽觉得啼笑皆非,但同时也为这个8岁儿子的妖孽所惊。


第12章 不消停的太子爷
  “父皇,儿臣只是读书时有些断句上的疑问,是以在课间向孔师请教,不想孔师为儿臣讲解时竟有所悟,所以此事确实和儿臣无关。”
  李承乾用了三个月时间总结体会,认为太子这个工作就是给老李同志当出气筒用的,其它一切都是扯蛋。
  所以只要老李同志找他,不管问什么,首先就是死不认账,然后是努力狡辩,最后低头认错。
  “废话少说,快去写来。”李世民拿出当老子的威风,根本不理会李承乾的狡辩。
  三个月的时间,李承乾在总结经验,老李同志同样在总结自家大小子。往好里说,这混小子是烂泥扶不上墙;往差里说,那就是阎王爷操小鬼,自在一会儿是一会儿。
  “是,儿臣领旨。”老头子一瞪眼睛,李承乾就怂了,跑到一边找了笔墨,一挥而就。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李世民拿着手中的纸,低头沉吟:一体两意,果真是一体两意,为什么这么多年就没有人发现这个问题呢?
  等皇帝手中的纸传到孔颖达手中后,李承乾不出所料再一次得到训斥:“承乾,朕说过,要专心学业,莫要总耍小聪明,为何总是不听。”
  “是,儿臣知错了,今后不会再犯!”挨打要立正,有错要改正,每次被教训李承乾都会拿出认罪伏法的态度,错了就改,改了再犯,千锤百炼嘛。
  “陛下莫要错怪太子,殿下此次决非玩闹,老臣之言足以证明。”腐儒有腐儒的好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孔老头认为这次李承乾没错,哪怕是皇帝陛下认为太子有错,这老头子也敢直言相鉴。
  父子间的友好谈话被人打断,老李同志很无奈的眼了李承乾一眼,再也没多说什么,只是扭头看着孔颖达说道:“孔卿认为太子所说可行么?”
  “陛下,我华夏文字含义颇多,而我大唐对于断句又无定法,所以断句不对往往就会失去本意,所以老臣认为殿下所说极有道理。”孔颖达现在心里只有自家先祖的著作是否会被篡改,自然认为李承乾说的有道理。
  李世民坐在桌子后面沉思不语,一直没有表态,作为一国之君他有他的想法,岂能因为儿子一个念头和一个老头子说有道理就会改变?
  断句之法在李世民的思维中主要还是应用到行政方面,一条政令颁发出去,如果真的一体两意,那些世家一定会按照最有利于他们的方式去解读,最底层的那些民众就会被剥削。
  虽然他李家王朝就是大唐最大的地主,但地主也决不能容忍管家来剥削自家长工吧?
  良久之后,李世民睁开双眼,沉声说道:“好,既然如此,那孔卿就主持修定《五经注义》,同时由承乾辅助制定断句之法。其它细节,回去你写个折子呈上来。”
  “臣遵旨。”得到李世民允许,孔老头脸都快笑成菊花了。
  重注五经这种事情如果没有皇帝陛下首肯,你就是注一千次也没用,因为没有人会认同你所注释的东西。
  这事情就像我们现在去检车一样,厂家说汽车的排放标准是国五不行,必须要去国家指定的检车地点去检,人家那标准才算,否则你就是在美国检验合格都没用。
  所以孔老头得到李世民同意之后才会笑逐颜开,美的跟捡了金子似的,连走路都轻了几分。
  不过他同意了,杵在一边扣手指发呆的李承乾却不干了,这特么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嘛,本来就想离这老孔头远远的,没成想,还跑他跟前去了,这不是没活路了。
  不能接这活儿,绝逼不能接,所以当下李承乾就对高坐龙椅上的李世民说道:“父皇,儿臣,儿臣最近事情太多,忙不过来,辅助孔师的事情还是另选他人吧。”
  “嗯?你有什么事情忙不过来?”李世民对自家的混小子也是没啥好办法,身为太子却一身懒骨头,这是病,必须得治。
  “儿臣……”李承乾瞅瞅站在一边的孔老头,实在是不敢说自己要回去作炉子、盘炕。
  如果被孔老头知道自己这学生竟然操持匠人这种贱业,只怕不被他喷上个把时辰,结束不了。
  “哼,又要回你的‘兰若寺’去鼓捣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么?这断句的事情就是你引起的,你不接谁接?”普天之下的老子好像都是这样,儿子干啥都是不误正业,除非去办自己交待的事情就OK。
  “可,可是儿臣才学疏浅,怕是担不得如此大任,如果注释的意思搞错了只怕有误人子弟之嫌。”挣扎,努力挣扎,李承乾只想当纨绔,不想作任何工作。
  坐在龙案后的李世民差点被李承乾气乐了,摇了摇头说道:“混账,你真以为是要你写《五经注义》呢?只是辅助孔卿断句方面的事情,记住只是断句!”
  “啊?”李承乾脸都快要揪到一起了,搞了半天特么自作多情了。
  用余光往边上站着的老孔头位置瞥过去,发现老头子胡子一抖一抖,虽然看不到脸,但老东西分明是在笑。
  这老家伙太过份了,谁烦谁不知道么?小爷要不是为了躲你,何至于给自己惹一身麻烦?
  不过想归想,老李同志还在上面盯着自己呢,当下只得顶着一张通红的面皮,弯腰躬身说道:“是父皇,儿臣明白。”
  “明白就好,回去温书吧,朕与孔卿还有事要谈。”李世民摆摆手,将李承乾打发出去,很多国家大事没办法让他参与,防止这小子嘴不严漏出口风,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殿下,今日又被陛下训斥了?”从李世民的办公地出来,李承乾就蔫头耷脑的往“兰若寺”走,一副斗败的公鸡模样,引得春晓掩嘴轻笑着问他。
  “你不懂,本王今日可是丢了大人了。”李承乾横了春晓一眼,撇撇嘴说道,心中暗自发誓,今天这事儿跟谁都不说,连长孙都不说。
  看看春晓还要再问,连忙打断她的话头,摆摆手说道:“走吧走吧,快点回去,如果炉子今天做不出来,只怕本王就得染上风寒。”


第13章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李承乾果然感冒了,包着一圈的皮裘冷的瑟瑟发抖,想找棉被,发现棉花这东西在大唐只是观赏性植物,棉被还只存在于他的理想当中。
  三天前从老李同志那里回来,心里想着要不要装病,结果顺嘴说了出来,没想到一语成谶,还真感冒了。
  所以李承乾现在很后悔,一边暗骂自己乌鸦嘴,一边抱着一大碗太医开的药,艰难的往下咽,不是因为太苦,而是实在喝不下去。从早上到中午,饭都没吃一口,药已经灌下去6碗,肚子喝的滚圆不说,还特么饿的难受。
  而且天实在是太冷了,在寝宫搞了4个炭盆都不顶事,房间中除了没有结冰,比外面好不了多少。
  “太子殿下,铁匠省亲回来了,就在门外等着,您见不见?”春晓打开门与外面的侍卫交待几句之后,带着一身的寒气走回来,对李承乾说道。
  “铁匠回来了?让他进来,快进来。”盼星星,盼月亮,可算是把这位爷给盼回来了。
  炉子的图样已经画好两天了,奈何宫里的铁匠带着婆娘回家省亲,一直就没有回来,所以只能把图摆在那里和春晓大眼瞪小眼的瞅着。
  “殿下,小民回家省亲,回来的晚了,还望殿下恕罪。”铁匠带着一身寒气,进来给李承乾见礼之后,哆嗦着请罪。
  不是吓的,是刚刚在外面冻的。
  大唐皇朝没有棉衣棉裤,百姓在冬天主要御寒的衣服是绵衣。而绵衣与现在棉衣是不一样的,绵指的是蚕丝结成的片或者团,把这东西塞到衣服的夹层里面就成了绵衣。
  这种东西怎么说呢,要说能御寒那是肯定有这功能,但你要说这东西能保暖,好像就有点扯蛋了。
  “免了免了,你看看她手里的图你能看懂不。”李承乾被铁匠带进来的寒气一吹,激灵灵打个冷颤,皮裘裹的更紧了些,然后指指春晓手里拿的炉子的图画。
  “待小民看看。”铁匠继续哆嗦着,从春晓那里接过几张纸,认真看着。
  “你还是放到桌上看吧。”李承乾看着铁匠抖的跟筛糠一样的手,眼珠子乱蹦,这特么能看清楚么。
  “是,是。”铁匠把图放到桌子,认真看了一会儿后扭头说道:“殿下,图小民看的情,但这上面的写的字,小民不懂。”
  “字?!”李承乾皱起眉头想了一下,突然反应过来,那图上标的尺寸全是拿阿拉伯数字写的,整个大唐好像除了刚刚学会的春晓和自己,就没人认识。
  不过李承乾最佩服的还是铁匠的识图能力,纸上的炉子画的如同鸡刨,圆也不圆,方也不方。直线像浪线,弧线像正弦曲线,就这样的图,铁匠竟然也能看懂,不得不说大唐匠人确实牛逼。
  足足过了有十几分钟之后,铁匠才搞明白那些数字的意思,这个明白指的是灵活运用,并不是指认识。
  “殿下,小民已经看明白了,这物件小民能做。”铁匠经过这么长时间,终于算是缓过来一点,不那么冷了,说话也顺畅许多。
  “能做就好,能做就好。”一听铁匠信心满满的说能做出来,李承乾当时觉得身上寒意都弱了几分,总算是要告别这种寒号鸟一样的生活了。
  “不过,不过……”铁匠眼神闪烁,欲言又止,结巴了半天也没说出所以然来。
  “不过什么,快点说。”李承乾最受不了这些匠人畏畏缩缩的样子,想说啥就说呗,难道小爷还能砍人不成?就算是小爷想砍,那皇帝老子也不会同意啊。
  “小民只是想问问殿下,您这阿~阿拉伯数字小民今后是不是也可以用?”铁匠犹豫了半天,终于还是把想问的事问了出来。
  “我靠……”紧张了半天的李承乾大大的出了口气,还以为铁匠能说出什么有难度的问题呢,结果就是这个。
  “没问题,你用吧,如果有必要也可以教给你的学生。”看着铁匠那眼神,李承乾知道,如果自己不给他个明确的答案,只怕这老小子一定不会放心。
  “殿下……”春晓被李承乾搞的一愣,从未想本他会这么简单就把字套数字传出去,而且还是传给一个匠人。
  李承乾却没有让春晓把话说完,摆摆小手手止住她接下来的话,对铁匠说道:“去吧,把本王要求的东西做出来,最好多做一些,这宫里怕是有很多地方都能用的上。”
  得到肯定答复的铁匠眉开眼笑的走了,太子殿下很和气,而且还传授了简单的计数之法,这计数的方法拿回去足可当成传家宝来用呢。
  春晓接过李承乾手中的药碗,有些埋怨的对他说道:“殿下,你怎么如此轻易就答应他了?要知道这些文字很重要呢,就算是到了私塾先生都不一定会教。”
  春晓是前隋犯官之女,很小的时候就入了教坊司,后来因为长相甜美入宫作了宫女,所以根本知道,就算是外面的私塾也是教不了阿拉伯数字的。
  “文字发明出来就是给用的,如果都敝扫自珍,只怕我们现在还在吃生肉,喝生水呢,所以别计较了。”看着气鼓鼓的春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