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刚就因为老经验,害的他错过了迎接太子仪仗,如果这次再疏忽,弄不好真的会被那小子抓住把柄给收拾了。
……
大理寺正堂,李承乾进来之后立刻直奔主位,随后命人在桌子的两边又安置了两张椅子,只是那个距离让人很是尴尬,看上去就像是旁听,并不想是陪审。
卢承庆心中万般不愿,不过也没有什么办法,现在的大理寺几乎已经被飞凤军全部接管,就算是他再不满意也不会有人听他的。
至于孙伏伽,这头倔驴倒是没有什么其他的表现,他也清楚自己的任务就是监督李承乾的审案顺序,只要不违背唐律,一切都好说。
“来人,给本宫带原告。”卢、孙两人刚刚坐下,李承乾二话不说,省去了一切开场白,直入主题。
“是!带原告!”
一声声命令传下去,时间不大,陈大、陈二两个在飞凤军的看护下躲躲闪闪的被带上了大堂。
“你们两个,可有去过万年县?可有申请过助学金?从实讲来!”李承乾高居主位,只等两人站定,便冷声问道。
陈大、陈二两个只是得到通知,让他们今天过堂,把前日安排给他们的任务“办好”。这俩货在听说审案的是太子时,整个人都是懵的,差点把需要说什么都忘了。
别人或许不清楚,但是他们两个作为当事人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一切其实都是安排好的,他们只不过是去走了个过场,到了大堂之上怎么可能说的清楚。
再说事情的关键并不在这里,而在于他们两个根本就不识什么字,若是他们这样的也可以去申请助学金,那特么不是在开玩乐么?上了堂只怕当场就得露馅吧?
到时候当着太子的面,一个诬陷朝庭命官的罪名怎么也跑不了。
想到这些,两人暗中将昨天安排他们去办事的那个年轻人骂了个狗血淋头,心说如果事情真的交待不过去,就把那个年轻人交待出来,反正天塌下来有高个儿顶着,他们两个小虾米犯不着为别人顶雷。
可是当他们被带上大堂之后,瞬间又懵了另一次。
该死的,上面主位上坐的应该是主审吧?听说主审是太子吧?可为什么太子长的跟昨天那个年轻人一模一样呢?什么情况?有人冒充太子?这下事情有些大条了,一会儿要不要说呢?
所以当李承乾问完问题之后,得到的并不是两人的回答,而是两人同时给了自己一个嘴巴,“啪啪”两声脆响过后,通红的巴掌印出现在两人脸上。
整个过程看的李承乾嘴角一抽,心说这俩二货到底是特么哪来的奇葩,一会儿可特么别坏了自己的事情。
第1374章 李承乾审案(中)
不过陈大、陈二两个必竟不是真傻,各自给自己来了一个嘴巴之后都确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不是有人冒充太子,而是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太子安排的。
既然这样,那还有什么好怕的,有啥说啥也就是了,反正人家太子高高在上,不会坑他们两个连小角色都算不上的土鳖。
想到这里,陈大、陈二的脸上表情自然了许多,齐齐一躬身,随后由陈大说道:“回殿下,小民兄弟两个的确去过万年县,也申请过助学金,只是根本没有见到丁主簿便被他门下的小厮打发了。”
“既是如此,你二人要告的便是那万年县主簿丁文才可对?”李承乾早就知道这兄弟两个去万年县的经过,现在只不过是走个过场,所以也不与他们废话,直奔主题。
“回殿下,正是。”陈大继续回答。
陈大、陈二兄弟两个在来之前是受过一翻交待的,除了没有想到太子便是昨天的年轻人之外,其他事情都知道该怎么说。
而且安排他们说的事情也只是实话实说,并没有什么弄虚作假之类,是以李承乾怎么问他们就怎么答,根本没有二话。
李承乾得到了想要答案之后很是满意,扫了一眼表情有些不自然的卢承庆,不动声色的吩咐道:“带万年县主簿上堂。”
“慢着!”泥塑般的卢承庆突然开口:“殿下,这两人连状纸都没有,这不合规矩吧?孙少卿,你说呢?”
“没状纸就不审案了?这是哪门子的规矩?莫非那一张白纸竟然比证人还有用处?那是不是本宫拿着一张白纸写上字就可以定了某人的罪?”李承乾根本不给孙伏伽说话的时间,接直就把卢承庆顶了回去。
“但规矩就是规矩。”卢承庆梗着脖子说道。
“惯例而已,不要把惯例拿来当规矩。”李承乾哼一声,看着卢承庆一字一顿地说道:“郡公不要把那些官僚的作法带到本宫的大堂上,否则休怪本宫将你驱逐出去。”
“你,我……”户承庆作为堂堂户家家主,即便是老李见到他也是礼敬有加,何时受过这种气,立刻气的红了眼睛。
不过李承乾却根本理都没有再理他,哼一声吩咐道:“给本宫带人犯上堂。”
得,刚刚还是万年县主簿,现在直接变成人犯了,分明是还没有审就已经给丁文才定了罪。
可即便如此老卢也没有任何办法,现在的大理寺已经成了李承乾的一言堂,就连孙伏伽都闭口不言,任由他在那里折腾,老卢作为一个外人,自然也是无计可施。
片刻之后,一脸惶然的丁文才被两个飞凤军士卒架着上了大堂,在看到卢承庆之后,立刻像是看到了救星,疯了一样挣扎着:“家主,家主救我,救我啊,我这样做都是为了家族啊,家主,家主!”
这特么就是不打自招的典型案例,李承乾的嘴角挑起一个弧度,看着卢承庆调侃的笑着。
而老卢的脸色也瞬间变的如猪肝一样,恶狠狠的瞪了丁文才一眼,恨不能把这家伙生吞活剥。
不说整件事情的对与错,单单丁文才的表现就让他觉得份外丢脸,被一群飞风军将士冷冷的看着,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小丑一样可笑。
终于,老卢受不了这个偏方入赘的家伙,寒着一张脸开口了:“闭嘴,还嫌不够丢脸么?自己到底做了什么你自己清楚,太子殿下当面,该怎么说就怎么说,难道殿下还会冤枉你不成。”
事实上丁文才这个家伙在卢家连喽啰都算不上,本来不应该由老卢出面来解决这件事情的,但是考虑到整件事的后续,老卢又不得不出面。
像李承乾这种无理搅三分,有理吃遍天的家伙,天知道一点点小把柄会被他放大到什么程度,所以老卢无论如何都要出面。
“丁文才,本宫问你,你可识得你身边这两人?”等到老卢教训完了,丁文才安静下来之后,李承乾眯着眼睛对他问道。
“臣,臣不认识。”丁文才摇摇头。
这并不是他在撒谎,而是真的不认识。
“你可知道你这个主簿的责任是什么?助学金申请表放在你的手中,你可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李承乾继续问道。
“殿下,臣,臣正是因为知道事关重大,所以才一直秉公办事啊,对殿下安排的事情不敢稍有疏忽。”丁文才辩解道。
“是么?那为何半月之期,没有任何一张表格发出去?”
“殿下,那些来申请助学金的学子连臣都不如,如何能将助学金发放给他们,若是他们个个都用这样的方式来骗财,我大唐又要浪费多少国帑。”对于李承乾的问题,丁文才振振有词。
这些都是事先安排好的,所有世家和士族都通过气,一致用这个理由,只要李承乾不想鱼死网破,他们认为完全可以用这个理由搪塞过去。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李承乾在这件事情上的认真程度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这样的说词在他那里根本就混不过去。
所以当丁文才认为自己可以侥幸过关的时候,李承乾冰冷的声音一下子将他的心打入九幽地狱:“丁文才到了这个时候你还在巧言词令,当真不知死活。”
“连你身边两个去申请助学金的学子都不认识,竟然还有脸在本宫面前说什么学问够与不够,难道你坐在官署之内,就能预知天下事?”
“臣……”
“闭嘴!休要让你的声音污了本宫的耳朵!”李承乾怒声打断丁文才的辩解,同时吩咐道:“给本宫将这个玩忽职守、欺上瞒下、不知廉耻意图蛊惑本宫的家伙拖出去游街,让百姓揭发其恶行,三日后枪决!”
“是!”侍立两旁的飞凤军将士立刻出来两人拖着丁文才就走,完全不顾其杀猪般的求饶。
“太子殿下,如此判决是否有些草率?而且……枪决又是什么刑罚?”卢承庆没想到李承乾竟然如此简单就将案情了结,忍不住站出来想要帮丁文才说几句。
毕竟这人也是受了族中命令在行事,若是不将他保下来,估计在“教育改革”这件事上很难再有人继续顽抗下去。
第1375章 李承乾审案(下)
“这么说范阳郡公是认为这姓丁的无罪?”李承乾乜了卢承庆一眼,故意玩起文字游戏。
卢承庆很清楚李承乾这句话里隐含的意思,不管他答是与不是,最后都不会改变丁文才的结局。
这就是所谓的官大一级压死人,而在一个受宠的帝国太子面前,这种压力更是大到无法想象,这使得老卢心里有无数的理由和借口,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如果有可能他并不想与李承乾为敌,也不想与皇室为敌,可这个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如果。眼下的实际情况下,皇室一直不断的蚕食世家,不断的压缩他们的影响力。
为了家族几大世家不得不联合起来,共同对抗以李二为首的皇室,采用积极的消极抵抗来拖延时间。可是没想到,李唐皇室除了老李之外,他的儿子继承了他的理念,同样将世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不想沦论鱼肉,世家只能改变消极抵抗的方式,与李承乾正面对撼,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能势均力敌,让李承乾的计划无法执行下去,便是成功,于是也就有了各县拒不给学子发救助金申请表的例子。
整件事情说起来,并没有对与错之分,左右不过就是利益之争,老李与小李打算取回更大的权力,而世家则是要保住他们的影响力与在官场上的势力,就是如此简单。
毕竟大唐还是一个封建社会,世家想要保证自己的利益那就一定要损害其他人的利益,而李唐皇室同样需要这份利益来保证自己的江山永固,这就形成了双方天然上的对立,必需要有一方彻底倒下,事件才会平息,否则只会不断的斗下去,一直斗下去。
李承乾明白这一点,卢承庆同样明白这一点,他们都知道彼此之间争的是什么,也知道如何利用手中的优势。
但是奈何,世家与皇室相比,虽然有着一定的优势,但同样也有着天然的弱势。
而李承乾正是抓住了世家的弱点,发动了突然袭击,打算以雷霆之势狠狠削弱世家在民众间的影响力,这就是卢承庆的分析。
李承乾等了半天,没有得到卢承庆的答案,不由轻慢的笑笑转而吩咐道:“将万年县其他人等都带上来,本宫要看看他们这些人到底是如何混吃等死的。”
“太子殿下,您这样不按律法胡乱断案会引起大乱子的,某一定会上本弹劾于你。”卢承庆意识到今日之局无法善了,在人还没有被带上来之前,出言威胁道。
“范阳郡公只管弹劾便是,本宫行的正、坐的直,岂会怕区区弹劾?”李承乾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