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巡察使客气了,只是不知巡察使召唤崔某有何要事?”崔钰并不是那种善于敷衍的人,略一寒暄便直奔主题。
“崔府君请坐,许某刚刚接了陛下的差事,却因职务的关系一直未有办公官署,还请不要见笑。”许敬宗嘴里说的甚是谦虚,不过脸上却没有任何一点的不好意思。
而事实上,他和李义府等人身为巡察使,主要工作是到大唐各处县衙巡视、考察,没有办公的官署也在情理之中。之所以这样说不过是看在崔钰是李承乾的嫡系,大家都是自己人,照顾一下彼此的面子而已。
崔钰坐到许敬宗身边的位置,先是看了看廖华,然后说道:“许巡察使客气了,此事是崔某做的不到位,一会儿回去立刻为巡察使安排办公的地方。”
大家都是聪明人,许敬宗给面子,崔钰也不好再装傻,虽然不喜欢有人对自己的衙门指手画脚,但也不得不主动配合。
毕竟这件事情是全国性的大事件,也是李承乾主导的事件,同时经过了李二陛下的许可,他一个小小的县令根本无力阻止。
再说这次的巡察并不是针对他长安县的,李承乾在前几天也派人通知过他,让他好好配合这件事,给其他州府打个样出来,省得其他人闹妖蛾子。
所以对于许敬宗这人崔钰虽然瞧不起,但却并没有给他难堪,也没有敷衍他,左右都是为了给李承乾的办事,没必要闹出什么不愉快。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许敬宗听到崔钰的回答之后,心情同时为之一松,他的手中有了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飞凤军),若是再有老崔的配合,那么长安县的事情一定可以办的漂漂亮亮,在李承乾那里为自己赢得不少的分数。
第1389章 尴尬(上)
“崔府君执掌长安县有多少个年头了?”许敬宗揣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第一次主动开口询问,听上去似乎像是在与崔钰拉关系。
不过崔钰却知道,他话里的意思并不会那么简单,沉吟中眼中闪过一抹怅然:“总有三五年了吧,当时还是殿下亲自安排的,没想到一晃这么多年就过来了。”
“崔府君年年考评上上,乃大唐栋梁之才,与府君相比实让许某汗颜。”许敬宗既然要与崔钰打交道,自然要查查他的底,知道他的考评结果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只是他这话明显就是一个引子,很快话锋一转:“那么崔府君这段时间对手下的那几位同僚感官如何,可否跟许某一谈?”
“崔某手下之人倒是有些能力,只是有些时候办事有些死板,时间长了总会积压一件公务。”崔钰在这个时候也很为难,含糊的接过许敬宗的话题。
他很清楚,许敬宗这是在给他一个暗示,意味着如果对手下某些人不满的话可以现在就说出来,他一定会借着这个机会将其搞掉。
甚至刚刚询问他担任县令的年限,其中也蕴含着另一层的深意,那是在提醒他,可以将现在一直悬而未决的事情推到前任的身上。
但是崔钰到底也有自己的原则,尽管他很清楚这次的事情是李承乾打算将世家的一些底层人员从官场中清除出去,可在他看来世家子弟也有一些是好样的,并不是每一个都会完全听从家中的安排,如果一棒子全部打死,多少有些矫枉过正。
可尽管这样,他还是无法违背李承乾的意志,小胳膊拧不过大腿的情况下,只能给许敬宗透露了一点消息。
“积压公务……”许敬宗眼含笑意看了崔钰一眼,很显然并不满意这个理由。
因为如果是积压公务,很有可能会把崔钰也牵连进去,这不符合李承乾的交代,真的这么搞事情也就算是办砸了。
想到这里,许敬宗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崔府君,实不相瞒,许某今日找你前来是有一件事情悬而未决,想要征求一下你的意见。”
“巡察使但请吩咐。”崔钰拱手说道。
巡察使官职虽然不高,但因为职权的关系,有着见官大一级的优势,所以崔钰虽然在品级上比许敬宗高,但却无法以职位压他。
许敬宗并没有真的对崔钰吩咐什么,毕竟人不能不识相,别人给面子是一回事,自己蹬鼻子上脸又是另一回事,所以在淡淡的笑容中,含糊这问了一个让老崔很纳闷的问题:“万年县如今已经被殿下一体惩处的事情,想必崔府君已经知道了吧?”
“是的。”崔钰不知道许敬宗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微微点头应道。
“有道是家中不可一日无主,这万年县所有官员都被发配了,可是这政务却不能‘发配’,眼见这几天越来越多的事情积压下来,许某看在眼中,急在心里,有心向太子殿下建议让崔府君暂代一段时间万年县县令,不知你意下如何?”
不得不说,许敬宗这家伙的脑子就是好使,感觉到崔钰的为难之后,瞬间便想到这个可以让他彻底脱离这一切的办法。
调去万年县,长安县发生的一切便与老崔再无任何一点关系,就算是查出什么来,是否追究前任的麻烦也是许敬宗和李义府两人上嘴唇一碰下嘴唇的事情。
崔钰目瞪口呆的看着许敬宗,对他这种神乎其神的操作佩服万分,对于他的这个提议,几乎不用想就知道,李承乾断然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难道这就是没有底限之人的用处?难怪太子殿下会喜欢用这样的人来为他办事,敢情用这样的人的确是很省心。
他们可以充分的领会上面的精神,并且还会不惜一切代价去完成任何上级交待下来的任务,懂得变通,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
短短的片刻时间,崔钰想到了很多东西,对眼前这个风评并不怎么好的家伙产生了另外的一种想法。
……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许敬宗接着崔钰又聊了一些关于长安县的事情,在中午之前陪着他一起离开了自家宅邸。
东宫,丽正殿,李承乾的书房。
“太子殿下,臣与义府商量了一下,认为长安县县令崔钰实为一个能臣,又考虑到万年县一直没有人接手,不知殿下是否可以考虑让崔钰接手万年县?”
许敬宗和李义府两人分别坐在李承乾的两侧,开口的是许敬宗,而李义府则是一直低着头,忐忑不安的将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
“崔钰接受万年县?”李承乾似乎有些心不在焉,反映了半天才搞懂许敬宗说得到底是什么意识,咂咂嘴说道:“也好,一会儿本宫会去父皇那里一趟,将这件事情汇报上去。”
“臣等谢过殿下。”许敬宗给李义府打了一个眼色,两人同声说道。
“还有别的事情么?”李承乾扫了两人一眼,淡淡问道。
“殿下,那些飞凤军……”李义府试着开口,想跟李承乾说那些飞凤军实在太显眼了,不适合当护卫与随从。
但他的话才刚刚说了一半便被打断,李承乾有些不悦的看着他:“飞凤军代表着朝庭的意志,并不是真的给你们跑腿办事的,回头等你们出京的时候自然会给你们安排随行人员。”
得,看来这是没什么好说的了,李义府咽了口唾沫,把脖子缩了一缩。
“没事儿的话你们就去办事吧,早点把长安的事情了结,然后你们就去办你们的差,不要总是天天混在一起,京畿道、河南道、河北道,这么多地方全都要查,像你们这样天天混在一起,什么时候才能查完?”
李承乾冷声训斥着许敬宗与李义府,在他们面前竖立着自己的威信。像他们两个这种人你必须把他们彻底的镇压,不让他们有丝毫的侥幸之心,否则只会把事情变的糟糕,甚至很有可能他们会投靠到世家那边也说不定。
而且小李同志现在心情十分不好,因为他刚刚接到了一份来自西域的情报,一份关于吴辰的情报,一份让人觉得十分尴尬的情报。
第1390章 尴尬(下)
吴辰,大唐境外情报的主要负责人,不过自从李承乾参与东征高句丽的时候开始,便再也没有收到这个家伙的任何一点消息。
当然,关于大唐境外的情报还是在不断送回来,所差的只是吴辰本身的情况,这家伙就像是凭空消失了,如果不是还能不断有境外的情报送回来,李承乾几乎以为他是在外面被人给干掉了。
所以李承乾三言两语的将许敬宗两人打发走,看着自房间帷幔后转出的黑子沉声问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给本宫说清楚,关于吴辰的消息到底可不可靠。”
“殿下,消息是李悦带回来的,按说应该是可靠的,毕竟他们两个关系非同一般。”与其说是在说服李承乾,倒不如说黑子是在说服自己,语气中的不确定就连傻子都能听的出来。
“你说……你说你们什么时候能让本宫省点心?你和独孤家那个丫头,吴辰和李悦,你们就不能早点成个家?天天这样拖着很好么?你看看现在,劳燕分飞了一对,你说……”李承乾真的很生气,一贯的理智化为冲天怒火与无奈,语无伦次的不知说什么才好。
“殿下,这事和臣可没有关系,都是吴辰那家伙脑子秀逗了。”黑子莫名受到牵连,连忙矢口否认。
“行了,秀不秀逗的事情先不说,你告诉我,现在还有没有机会把他给弄回来?”李承乾摆手打断黑子的辩解,眉头深锁的问道。
“机会不大,听李悦的意思,这家伙似乎铁了心要跟着那个玄什么玄的和尚去天竺看看。”黑子无奈的回答道。
“豕,那家伙就特么是一头豕!”李承乾狠狠一拳砸到桌案上,震的上面所有物品都跟着狠狠一颤。
你说平时挺聪明的一个人,怎么就会被玄奘那个老和尚给忽悠了呢,还特么颠颠的给人家当什么徒弟,最后竟然还有脸说想要去天竺看看。
李承乾就不明白了,天竺那破地方有什么好看的?只要再等上十年,到时候还不是想怎么看就怎么看,何必现在去受人家白眼。
缺心眼儿已经不足以形容吴辰,在李承乾看来这个曾经他手下的头号大将就是个标准的傻·逼!
黑子默不做声的站在一边,低头想着自己的心事,也不知道是不是在琢磨自己和独孤玉凤之间的事情。
李承乾拍着桌子发泄了一通之后,突然抬起头:“你去安排一下,让双胞胎去天竺,无论如何都要把那个家伙给我带回来,就这么定了,明白没有?”
“是!”黑子挺直脊背朗声回答。
“另外,你和独孤家丫头的事情也要抓紧时间,最好在这几天就把事情给办了,都是老大不小的人了,这种事情难道还要我来操心?”就在黑子离开之前,李承乾再次开口说道。
“啊?”黑子的脚步猛的一顿,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老独孤那里我去说,你这段时间好好准备自己的婚事就好。”李承乾根本不给黑子继续说下去的机会,摆手将他赶了出去。
从始至终李承乾都认为“家”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羁绊,有了家才会让人有所顾忌,才不会让人肆意妄为;有了家也会让人有一份责任,才不会让人冲动、疯狂……
可是他手下的这些家伙却偏偏都是些孤家寡人,属于自己吃饱全家不饿的那种,这样的情况让这些人做起事情无所顾忌,很多时候头脑一热,完全不考虑后果的就会去做某些事情,最后往往会让事情糟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
人走光了之后,书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