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里便继续问道:“不知卑路斯王子能帮什么忙?”
  “殿下难道不想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么?只要殿下吩咐一声,小王愿为殿下赴汤蹈火,只要殿下功成之后能借我十万雄兵,助我复国!”卑路斯一鼓作气将心中的想法全都说了出来,然后便盯着李承乾的脸,忐忑的等着他的答复。
  可让他意外的是,李承乾在听完了他的话之后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表示,只是不动声色的看着他,像是在看一只怪物。
  其实这也是卑路斯不了解大唐,也不了解李承乾在大唐到底有着怎么样的地位与势力,否则他决不会说出这样的话,也决不会认同阿罗憾的意见。
  而且阿罗憾那家伙也是不了解这一切,他只是听了那个中年人的意见之后觉得大有裨益,然后便想当然的替卑路斯出了这个主意。
  也就是说,因为缺少了某些环节,眼下这个情况已经完全脱出了那不知名的中年人的估计,在向未知的方向在发展。
  良久之后,在卑路斯等的已经快要失去耐心的时候,李承乾突然开口拒绝了他的“好意”:“我的手下不缺人,卑路斯王子的好意本王心领了。”
  心领了?卑路斯感觉到了尴尬,在他看来是李承乾误会了他的意思,急切间不由说道:“我的手下还有五万可战之兵,只要恒山王殿下愿意,他们随时可以为您献出生命!”
  我了个去!这货竟然是来鼓动自己造反的?!
  卑路斯的话把李承乾吓了一跳,几乎从椅子上掉下来。
  刚刚的拒绝只不过是小李的一个试探,打算从卑路斯嘴里套些话出来,结果没想到竟然套出这么大一个“惊喜”!
  可是这货的五万兵能干什么?他可是听尉迟宝林说过,那五万波斯人连武器和铠甲都不全,真要打起仗来,尉迟完全有把握以五千人将其彻底碾压。
  而且就算是那五万波斯士兵武器齐备,铠甲齐备,难道他们就真的能打破长安城?这些波斯人未免把大唐看的太简单了吧?
  扯蛋,这特么就是扯蛋,鬼知道这帮波斯人脑袋是不是撞猪上了,竟然会想出这么奇葩的主意,当然,或许这波斯王子想要复国真的想疯了也说不定。
  颇有些无奈的李承乾定定看着眼前的波斯人,脑子里转着各种乱七八糟的念头,却唯独不知道应该怎么接他的话茬。
  而他无语的表现落在卑路斯的眼中,却成了犹豫的表现,这位脑子撞猪身上的王子殿下忍不住开始给李承乾打气:“恒山王殿下,您还在犹豫什么?五万战士,再加上您惜日的旧部,完全有可能把你失去的东西夺回来。”
  卑路斯认真的样子让李承乾生出一丝玩笑之心,故意套他话道:“我想知道你的五万人怎么进来,难道从边境一路打进来?”
  “当然不是,恒山王殿下完全可伪造一份手令来骗过边关守将,让他们放人入关,或者我也可以安排他们假意投降,同样可以顺利入关,只要进了关,靠近了长安城,我们便可以找机会让他们都混进城里,到时候只要一声令下……”。
  李承乾一直认为卑路斯是一个文艺青年,正是文艺青年心中的那份天真与执着才会使他成为一个慕容复式的人物。
  可是现在看来自己完全看错了,这家伙就特么是个二逼青年,他所作的一切事情都特么是想当然,完全不考虑实际情况,只凭自己的臆测然后就去实施。
  难怪历史记载这货会跑到大唐来求援兵,而且还是一求再求求了六、七次,看来这二逼青年的思维果然不是正常人能够理解的!


第1424章 挑拨离间
  心中给卑路斯下了“病危通知”,震惊中的李承乾终于有心思考虑其它东西,隐约间他有一种感觉,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这波斯二逼能想出这么奇葩的主意,背后必然另有隐情。
  可是这一次李承乾却失算了,因为卑路斯并不知道阿罗憾也是受了别人的蛊惑,所以尽管一再被套话,他却根本没有透露出任何一点有用的信息。
  “卑路斯王子,事关重大,不若你今天先回去,这件事情让我好好考虑考虑如何?”发现从卑路斯口中套不出什么东西之后,李承乾眼珠一转,又给他来了一个缓兵之计。
  “如此也好,小王先行告辞,殿下好好想想。”卑路斯见李承乾心意已决,知道今天不会有什么结果,便顺势点头算是答应了。
  不过就在他离开之前,又似乎想到了什么,好心的提醒道:“尊敬的皇子殿下,贵国有句俗语叫先下手为强,小王深以为然,所以这段时间您一定要小心,当心那些陷害您的人继续对您下手。”
  嗯?李承乾脑中灵光一闪,像是抓住了什么,但模糊间又像是什么也没有抓住,愕然抬头看着卑路斯离去的背影陷入深思。
  ……
  而与此同时在太极殿中,也正进行着另外一场讨论,其讨论的主要内容便是波斯。
  “陛下,波斯王子已经在城外停留近乎月余,大唐是宗主国,如此怠慢属国却是有些失礼了!”某御史站在朝堂之上,想着昨天晚上由主家送来的那封信,向李二陛下建言。
  但是他的话音刚落,就有一个声音大咧咧地说道:“胡说八道,波斯什么时候成了大唐的属国了,你收到过国书?真是笑话!”
  “陛下文治武功冠盖古今,是以引得异国番邦不远万里来朝,此为我大唐之荣耀,但将朝见的使者放在城外月余不见,岂不是显得我大唐小气?”御史几乎想都不想,驳斥程咬金的同时,顺带还拍了李二陛下一个大大的马屁。
  “放屁,你这为了自己利益连太子都敢弹劾的也有脸说文治武功?文治各地方官员,有各部大臣参与,有恒山王主理;武功有老子们在前线带着你们口中的贱籍打拼,这一桩桩一件件哪里有你这老货的事情?你有何脸面用这四个字?”
  程老货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二货,当初连李二陛下的“天王同款”军大衣都敢抢,现在一个御史自然不放在眼中。
  纵使他的话有些不给老李面子,将李二陛下气的面色铁青,却也拿他没有什么办法,毕竟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不会去跟一个二货置气。
  “你,老夫不与你这粗人一般见识,陛下……”御史被气的浑身哆嗦,但考虑到程咬金的性子,便打算不再理他。
  可程咬金却并不打算放过那御史,嘿了一声再次打断了他:“你咋知道老子粗?莫非偷看过老子的?实话告诉你,老子不光是粗还长呢,不服咱们比比看。”
  话音方落,四下里便是无数声低喝:“无耻老货!”
  “好了,知节休得胡言。”李二在上面实在听不下去了,瞪了程咬金一眼让他适可而止,随后又看向那御史:“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太多,你若是不说朕险些忘了那波斯王子的事情,既然如此,那你就去传旨,让他三日之后觐见吧!”
  “喏!臣遵……!”御史得了李二的命令,一边回答一边示威似的向程咬金看过去。
  结果还没等他转过脸去,便有一个黑点远远砸了过来,不偏不倚正好砸进他嘴里,将最后一个“旨”字砸了回去。
  “呕~”一股怪异的味道在嘴里弥漫,御史根本来不及想那黑色的东西是什么,便趴在地上直接吐了。
  老程喜欢用鼻屎弹人的坏习惯从来就没有改过,只是以前最多也就是弹到人身上,虽然恶心但还能接受。
  可这一次不知道是他弹的太准还是天意,竟然落入了那御史的嘴里,顿时让那老家伙吐了个稀里糊涂,一张老脸一会儿青一会儿白,最后变成了黑色。
  偏生程咬金还是个唯恐天下不乱的,惹了祸事不道歉不说,反而还说起风凉话:“哎呀,这事儿怎么说的,老子弹个鼻屎,你怎么还用嘴接呢,真是斯文扫地!”
  原本若是他不说,一些站的远的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都在疑惑为何那御史突然间就开始呕吐。
  结果在听到程咬金的话之后,顿时所有人都是喉咙一紧,看着那翻着白眼几乎要把胆汁吐出来的家伙,眼中满是同情。
  而那正在呕吐的御史在证明了黑色物质的来源之后,双眼一翻彻底晕了过去。
  李二陛下坐在御阶上面,看着下面闹哄哄的场面,一时也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生气,隔了好半晌才想起应该先救人。
  一个与刚刚那御史关系比较亲近的家伙眼看着好友被人如此侮辱再也忍不下去:“陛下,臣弹劾程大将军侮辱同僚,藐视陛下,请陛下治此人大闹朝堂之罪。”
  而在他话落的同时,又有其他人站了出来,同时发出了弹劾之声。
  “好了好了,知节也是无心之举,朕罚他散朝之后向蔡御史道歉,同时扣他三月俸禄,此事就此作罢可好?”
  李二陛下无奈的看了一眼若无其事的程老货,心知他这是在给女婿李承乾出气,一时间也不好多说他什么,只能含糊着打圆场。
  “喏!”弹劾程咬金的众人与老程对瞪了一会儿,最后同声应是。
  毕竟程老货搞出的闹剧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大事,最多也就是行为不检,能作到这一点已经不容易,若是死扣着不放,很有可能会节外生枝。
  “好了,既然这样,众卿可还有事奏?”李二陛下等到所有人都退下之后又等了一会儿,见再也没人出来,便打算就此退朝。
  “陛下,臣有本奏!”
  “讲来!”
  “陛下,现有薛延陀三波使者进京,打算向陛下求亲!”李孝恭身兼鸿胪寺卿,虽然觉得这事儿奏的有些不靠谱,但也不得不奏。
  “哦,薛延陀。”李二陛下开始只是点点头,随后双眼陡然睁开:“你说什么?三波?”
  “正是!”李孝恭苦笑点头:“薛延陀现在正在内乱,真珠夷男的三个儿子都自认是正统,各自派了人来求亲,臣认为得到大唐的承认应该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吧。”
  “唔。”李二陛下听完李孝恭的解释眯着眼睛想了一会儿:“那便让太子……便让恒山王去处理吧。”老李说了一半想起太子已经被废了,临时改口为恒山王。
  “陛下,恒山王眼下正在署理研究署和铁路一事,怕是无力抽身!”
  “是啊陛下,薛延陀眼下正在内乱,臣以为若是恒山王来处理,怕是会生出更多事端。”
  世家和士族彼此间已经通过气,那就是李承乾负责的事情越来越少,最好能让他无所事事,然后再找机会把他打发出长安。
  至于说李承乾以前负责的那些事物,尤其是铁路这个新鲜物事,这个并不重要,随便换哪个人来都要比小李好对付,说不定换了人还有机会把自家投进去的钱财再拿回来。
  自上古到先秦再到前隋,一直没有铁路,还不是过来了,所以铁路这东西修不修似无没什么所谓,修了反而是那些泥腿子得利,这对家族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打算,朝中几乎有一半的人认为,不应该再给恒山王加担子了,应该让他好好休息一段时间,甚至如果能让他提前养老那才是最好的。
  “既然你们都不同意让恒山王来接手,那么你们谁来担这个差事?”对薛延陀李二陛下早有成竹在胸,谁来应付这三波求亲的使者自然是无所谓的,见众人不同意李承乾接手,便打算遂了他们的心意。
  “臣以为魏王殿下比较合适。”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