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几大世家几乎在一夜之间老实了许多,就连喝花酒的纨绔们都比平时少了许多,似乎这些世家和勋贵之间有什么默契一样。
  ……
  应国公府,小武坐在大厅的主位之上,身侧站着李承乾的那位小姨子林豆豆。
  而在大厅的其他位置上,入眼所见尽是些半大老头,一个个面色严肃,像是正在等着领导发表讲话。
  “啪”的一声,坐在主位上的小武抬起手,打了一个响指,吸引了一群半大老头儿注意力的同时,会客厅外面也进来了数位家仆,每人手里都托着一个盘子。
  “这?这是什么?”看着盘子里一小撮一小撮的纯白物质,一群半大老头儿纳闷的问道。
  “海盐!”简单的两个字从小武口中说了出来。
  “什么?海盐?这,是盐?”
  “就是啊,这怎么可能是盐?海里的盐不是苦的么?”
  “是啊,是啊!”
  一群半大老头儿并不怎么相信,有些好奇心强的则用手沾了一些放进嘴里试了一试,结果瞬间就变了脸色,抽着一张脸吐了起来:“的确是盐没错!”
  “海盐产自登州,我们可以用以前七成的价格发给诸位,不知各位可有兴趣?”小武在众人确定了那些盐的真实性之后,笑着说道。
  “什么?以前的七成?”一群半大老头儿露出比刚刚听到海盐还要震惊的表情,一时间怎么也无法消化掉小武透露出来的消息。
  “对,七成!”小武点点头。
  “武姑娘,老朽能问问这海盐是怎么制成的么?”并不能确定事情真实性的老头子们决定还是先找些其他问题打个岔缓缓。
  毕竟这一下子比以前的盐价少了三成的进价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这对于他们来说几乎可以影响很多东西,容不得不好好考虑。
  小武对这些半大老头拖延时间的想法有些好笑,不过却并没有多说什么,淡然的解释道:“就我所知,这盐是太阳晒出来的,至于便具体的,怕是诸位要去登州那新看看才会知道。”


第1652章 筹码
  盐到底是怎么制成的其实并不是众人关心的重点,他们真正想知道的是产量,大唐的盐池虽然理论上是控制在官府手中,但现实中的情况却是某一世家才真正主导着食盐的产量。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所谓的海盐没有一定的产量,他们是不会冒着得罪世家的风险去采购海盐的。
  而小武之所以会将产盐地告诉那些来到这里的商人,其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你们可以去看,等看明白了再做决定。
  一群半大老头儿在理解了小武的用意之后,一个个也都放松了下来,注意力也都放到了摆在他们跟前的食盐上面。
  就在这个时候,小武突然再次打了一个响指,指着再次进入会客厅,再次摆到一群人面前的另一份类似于盐的东西说道:“诸位何不试试这个。”
  “这是什么?”一个半大老头用手拈起一小撮类似于盐,但却与盐并不想同的粉末疑惑的问道。
  “此物秦王殿下将之命名为味精,也是一种调味品,诸位可以……”话说到一半,已经有人手快将小武口中所说的味精放进了嘴里。
  然后便听此人一声惊呼:“好,好鲜!”
  什么好鲜?难道是所谓的味精?其余正在研究味精到底是什么的人同时好奇的将味精放到了嘴里。
  大唐是没有味精的,所以当众人尝试过后世极为普通的味精那种鲜美之后,立刻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常年与食盐打交道的他们很快意识到,味精这东西会在大唐引起的轰动。
  想到这里,半大老头儿们全都不淡定了。
  相比于盐,他们如果不在小武这里采买也不愁没有地方进货。
  可是这味精就有些不同了,在小武没有拿出这东西以前,可是任何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东西,也就是说这东西是属于小武所独有的。
  这样一来,岂不是等于拢断?
  意识到这一点的半大老头儿们全都紧张的看着小武,等着她接下来的发言。
  然而,让他们十分意外的时,小武并没有就味精的事情继续说下去,反而是招呼人在会客厅里摆起了宴席。
  “诸位,请入座吧!”等到酒菜全都摆好之后,小武起身比了一个请的手势。
  疑惑的众人其实心中都已经有了一份猜测,但小武不说,他们自然也不好开口,只能顺着她的意,全都坐到了桌边。
  “相信诸位应该已经猜到了,这次宴席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确定的告诉大家,你们猜的没有错,这只是一次品鉴会,请大家品尝一下用味精烹饪出来的美食。”小武的面前摆着单独为她准备的一桌酒菜,一边说一边对众人比了一个请的手势。
  到底她是大唐的郡主,而那些被她请来的家伙则是一些商人,若是同桌而食却是失了身份,而另外小武又是一个女子,为了避嫌她也不可能与那些臭老头儿们坐在一起。
  一群半大老头儿也明白这一点,并没有什么挑剔的想法,在等到小武夹起第一口菜品之后,也纷纷开动,各自夹了一份菜品放入口中。
  星爷演过的一部叫作《食神》的电影,影片中那位美食家曾为一口很普通的蛋炒饭而热泪盈眶。
  那些被小武请来的盐商们虽然不至于因为一口菜品泪流满面,但那种味道却依旧让他们觉得震撼。
  那种不同于调出来的鲜味用最暴力的手段直接刺激着他们的味蕾,让一群半大老头儿几乎舍不得将口中的食物咽下去。
  “如何?”小武只是简单的吃了一口之后,便放下了筷子,看着一群“老朽”在那里回味,心中有些好笑。
  “郡主殿下,哦不,武姑娘,武姑娘可否将这味精的经营权授于吾等?”因为过于激动,半大老头儿们几乎忘了小武让他们不要以郡主相称的警告,发现她瞪起眼睛才想起来。
  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品尝过由味精烹制出的食物之后,再也没有人怀疑此物能不能卖得出去。
  “我既然把味精拿出来让诸位品鉴,自然是会卖的,不过相比于盐,此物却要贵上十倍,你可想好是否真的要经营此物?”
  “没问题,便是贵上百倍也没问题!”众“老朽”们齐声回答。
  这帮子老盐商一个个比狐狸还要狡猾,吃过第一口菜就知道,味精这东西绝不是给寻常百姓用的。
  必竟眼下大唐百姓追求的还是吃饱,味道如何大多数还没有达到温饱线的百姓是根本不会在乎的。
  所以说味精这东西将来如果想要卖出去,除了那些大户人家便是一些酒楼。
  而大户和酒楼会在乎一点点调味品的价格?显然,他们并不会在乎。
  他们在乎的是面子与味道,只要能让他们吃的舒服了,就是再贵的东西也能卖的出去。
  但是小武这一次却让他们失望了,在一群“老朽”热情的注视下,小姑娘缓缓说道:“既然诸位在价格上没有问题,那么本姑娘就说说另外一个条件。”
  “武姑娘请讲!”有人急声说道。
  “这味精,本姑娘要与食盐捆在一起卖,也就是说你们从登州那里购了多少海盐,本姑娘就按比例卖给你们多少的味精。”
  “……”“老朽”们全都不说话了,他们万万没想到,小武会将盐和味精这两样东西联系到一起,骤然听到之后有些反应不过来。
  不过好在小武对他们也没有什么过份的要求,顿了顿之后又继续说道:“诸位可以回去好好考虑,等想到了我们再继续谈。”
  还能考虑?如果这样的话似乎就不用怎么太过担心了。
  抱着先去一趟登州,然后再做决定的打算,“老朽”们纷纷告辞离开了应国公府。
  而在他们离开之后,林豆豆却有些纳闷地问道:“郡主,为什么这么容易就放过他们?若是他们跑到外面乱说该怎么办?”
  “乱说?不会的。”小武摇摇头,隔了一会儿才说道:“豆豆姐,商人逐利这一点到什么时候都无法改变,如果他们想要赚大钱就一定会保守秘密。更何况我们并不是真正的商人,真要比起势力我们并不比那些世家弱,他们又怎么会傻到把自己的脖子往我们的钢刀底下送。”


第1653章 掉进钱眼儿里的杜构
  事实证明,小武说的并没有错,那些盐商在离开之后一个个全都守口如瓶,对味精和食盐一事只字不提,有人问题便以去应国公府赴宴为名搪塞一番。
  而在他们回去之后,立刻或是派人,或者亲自出马,没用三天时间全部赶赴登州。
  盐商,听上去便可知道这些人并不普通,因为在古代想要贩盐、卖盐是需要有许可的,没有一个强大的实力,自然不可能成为所谓的大盐商。
  而且盐商这东西,光有资本还不行,最主要的还要有势力,没有势力光有钱最后无论如何也逃不掉被人瓜分家产的结局,所以,其实小武这次找来的那些大盐商,基本上都是那些勋贵家里的代言人。
  当然,有些朋友会问,作者你不是说前几年大唐的盐法改了么?
  是,作者当时的确说过,可是大家不要忘了,资本其实是很主要的,盐法放开了,你没有钱怎么进货?一次进一斤货?啥时候能把资本积累起来?
  所以盐法虽然改了,但其实卖盐的基本上还是原来的那些人,改了盐法只是使得大唐的税收增加不少,仅此而已。
  ……
  登州刺使府,杜构正坐在一棵桂树下享受着温馨的下午茶。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啊!
  想到去年除夕回京探亲,李承乾对自己说的那个晒盐之法,再想想盐库里堆集如山的食盐,杜构将手中的茶盏向着西方举了举。
  登州穷啊,想想当初自己初来乍到时看到的景象,杜构低下头,苦笑起来。
  隋炀帝三次东征,山东大地十室九空,百姓要么被征召入军队,要么就是携带家眷举家逃难,登州作为水师基地,那个时候自然少不得有民夫被征召,跟着去高句丽打仗,而这一去便是再无归期。
  另外就是登州靠海,沿岸都是大量的盐碱地,农作物在这片土地上很少能够存活,就算是勉强种下去了,来年的收成很可能也只有正常产量的五分之一。
  这就是贞观三年时的登州,一个穷的百姓家里只有一条裤子,谁出去谁穿的地方。
  但是现在呢?自从开始修路之后,登州府的一切就开始慢慢改变,先是百姓手里有了余钱,接着原本死气深深的登州城开始出现一些大的集市,再接着城里越来越热闹。
  大量的武器出口倭国使登州码头一而再,再而三的扩建,“海狼”和水师的频繁出入使得这一片海域海盗绝迹,干净的海域成了商人的天堂,每天都有大量的商船往来于登州码头。
  现在仅仅依靠在码头,便可以为近万的登州百姓解决生计。
  而在去年,抱着半信疑的态度,杜构在海边建了几块的盐田,雇佣了一些当地的百姓照看。
  那时的杜构觉得这件事并不怎么靠谱,心里盘算着就算是失败也要搞一下,就当是给李承乾那家伙一点面子,毕竟自家老头子是人家给救的,自己也是人家提拔的。
  但是仅仅用了一个月时间,杜构的想法就变了,看着那几个被他雇来的百姓抱着一袋又一袋子的盐眉开眼笑的来到府衙之后,杜构才意识到,原来李承乾那家伙并不是无的放矢。
  这下,登州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