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现在不一样,冯蘅没了父亲,她还能再嫌弃自己?
人要俏,一身孝,冯姑娘穿着一身孝衣站在灵堂当中,别有一番风情。
钱胜看的有些呆了。
“冯姑娘,家父曾经多次提起过我们两人的亲事,我们两个也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我们能不能结成秦晋之友好?你父亲去世了,以后就让我来照顾你吧!”。钱胜认真的说道,他很期待冯蘅的回答。
冯蘅跪在父亲的灵前烧纸,她猛然听到钱胜的声音却发现对方距离她已经很近了。
她急忙站起身来拒绝道:“我父亲死的不明不白,现在还没有入土为安,你让我怎么去考虑自己的婚事?况且我已经立下了誓言,谁能够查出我父亲死的真相并且替他报了大仇就是我的夫君!”。
冯蘅冷言冷语,她始终觉得是钱同知和蒙古人勾结害死了自己的父亲。
钱胜无言以对,他也知道父亲很可疑,知府大人死后大权落到了同知手中,即便是李凌上任他也不肯交出手中的权利。
作为儿子,他知道的秘密远比外人要多,家中的金钱花都花不完,这些肯定是父亲贪/污得来的。
钱胜有些苦涩,但是这些话又不能向旁人说起。
“冯蘅,你还是嫁给我吧,成亲之后我一定会对你好的,若不然的话就叫我不得好死,我。。。。。。父亲也不得好死!”。
为了得到美女的青睐,他这次可是豁出去了。恶毒得到誓言一个接一个发了出去。
只是他白费功夫了,冯蘅依然不为所动。
“少爷,您赶紧回去吧,老爷,老爷他快不行了!”。两人正在纠缠不清的时候。一个钱家的家丁跑了进来,他哭泣着向钱胜报告了一个不幸的消息!
“我父亲去世了?”。钱胜大吃了一惊,顾不上再讨美女的欢心,父亲可是他家的支柱,若是他死了,钱胜和他的母亲今后可怎么活啊!
“我就知道这家伙靠不住!”。冯蘅在心中极其鄙视对方,刚发了誓言他老爹就一命呜呼了,可见他的人品有多坏。
她随即又想起了自己的誓言,冯蘅很清楚的记得李言玉曾经郑重的告诫过她,大木盆里的水是不能饮用的,即使再清凉甘甜也不行。
“难道,难道钱同知就是这样死的吗?”。冯蘅的脸蛋更加红润了。
若真是李大人帮助自己报了父仇,自己要不要嫁给他?
道士正在钱家做法祈福的时候钱明突然咽气了。
钱夫人咆哮着将两个道士赶出了家门,她和儿子一起回去的时候却发现丈夫的肚子鼓了起来,从口中直往外冒酸水。
“真是造孽啊!”。钱夫人突然趴在丈夫的尸体上痛哭起来,也不知道丈夫究竟做下了何种恶事,竟然遭到了这般报应。
钱同知道的死对兰州城各种势力的影响很大,李凌以超乎寻常的速度掌握了整个兰州的官场,将所有的权利尽数握在手中。
平时依仗着同知道大人威势而混的风声水起的势力却遭到了覆灭性的打击。
钱明的死亡来的太突然了,让人一点反应也没有。
副千户段福就是和钱明走的比较近的人之一,千户苗辉战死,他在同知的支持之下成了军中的无冕之王。
钱明的死对他的打击太大了。
段福决定到城中找同知手下的同僚商量对策,虽然现在李凌只是拿回了知府应有的权柄,但是他害怕对方不肯罢休,搂草打兔子,将钱明手下的势力一锅端了。
包括通判在内的几人相约在东来酒家见面,段福早早的来到了包厢,叫了一壶好茶在那里等着剩下几人。
他心中想着最好能将李凌这个眼中钉给除去,如此才能解他心头之恨。
楼下的说书人开讲了,原本喧闹的酒肆立即安静下来。
说书人高声喊喝着刚刚得到的剧本:“各位都是我的衣食父母,今天我给大家说一个新鲜的段子:榆林镇骑兵大对决,李家军四千破两万,讲的就是我们新任的知府李大人。。。。。。”。
此时李凌在榆林镇和鞑靼士兵作战的事情已经传开,只是百姓们并不清楚他其实是依靠火器取胜的,他们将李家军看成是战神一般,用四千骑兵就将鞑靼人的两万骑兵给击溃了。
所有人听的都入了谜,说书人将故事讲完以后众人才回过神来。
不过也有人表示不相信:“说书人,你说的别不是瞎编的吧,这李家军真的有那么厉害?迎接知府大人的那天我可也去了,没见李家军有多少损失啊!”。
“我说的当然是真的,若不是依仗着此次功绩,皇帝怎么会给他一个四品武职,又赐予他专征的权利?若说起我们的新知府来,他的故事可多着呢,诸位若是想听,却容我一一道来!”。
说书人又讲了一些李凌抗击倭寇的事情。
包厢当中的段福坐不下去了,他觉得自己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他不应该过来主动找李凌的麻烦,而是应该尽快将军中的疏漏之处掩盖下去,若是让李凌这个煞星找到毛病,只怕他这个副千户就做不成了。
“小二,结帐!”。
段福匆匆结了帐回到了卫所当中,只是他所要掩盖的第一件事情就非常难做。
花名册上明确的显示着兰州所有驻军三千名,饷银一直都是实发的。
实际情况却是他手下不足千人,这是一个巨大的漏洞,若是不能够解决,只要上峰一查证就会漏出马脚。
只要将这件事情应付过去,其他的都好说。
段福咬了咬牙最后做出了决断,不就是人吗?兰州府多的是。
段福正在想办法应付的时候,李凌也想到了兰州的士兵,他想彻底查清楚到底是谁在吃空饷。
欢迎大家前来支持。鞠躬拜谢!
第二百八十六章视察军营
根据明朝的规定,在边疆卫所当中,没有战事的时候百分之三十的人做军事训练,剩下的人可以种地,边疆的军粮基本上自理。
段福的想的很周到,卫所当中有近千人,只需要再寻找两千余名庄稼汉就成。
即便是现在剩下的千余名士兵,他们也没有全在卫所当中,很多人都在家中做农活呢!
“去,把所有的士兵都给我找回来,从今天开始,所有的士兵都不能擅自离开军营!”。段福咆哮着对手下的一名百户说道。
“是,是。。。。。。,我这就将弟兄们找回来!”。百户唯唯诺诺的道。
他出了军营以后片刻没有停顿,径直去了范老爷的田庄上。
范老爷排行第五,人称范五爷,城外田产大部分都是属于他的。
士兵们也不是谁家都有土地的,大部分人只能依靠为地主家做一些杂工维持生计,这个时候他们肯定都在范家的田地里干农活儿呢!
要说起这位范五爷,他可真是一个能人,兰州卫的士兵只所以缺额这么大,多少也和他有一点关系。
边疆的士兵都是入了“军籍”的。一人为兵,全家都是兵,这样的人家叫做军户。
家中的士兵称做正军,其余的则是余丁,若是正军在战斗中牺牲,他的位置就要被余丁补上。
在待遇方面,朝廷会拨个军户一定数额的私田,但是家中的正军却只能耕种部队里的田地,私田由余丁来耕作。
这中卫所制度看起来很美好,军队的数量不会减少,而且为朝廷节余了大量的军费。
但是事实上却并不是这样,就拿兰州府来说吧,自从这范五爷的目光盯上城外的土地以后,军户们的土地就不安稳了。
范五爷以各种各样的手段将土地从军户手中夺了回来,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
时至今日,城外大部分的土地都姓“范”了,军户们实在活不下去,就悄悄的带着家人逃走。
正军日益减少,现在不足原来的三成。
余下的士兵们家中所剩的土地也不会太多,他们迫不得已天天到地主家为他们打长工以维持生计。
果然不出百户所料,大部分的士兵都在给范家做工呢!
“各位,将手中的活计都停下来,段千户有令,命令你们即刻回军营去!”。百户当场宣读了命令。
士兵们正在整理沟渠准备灌溉呢,军令如山,他们不得不放下了手中的工具。
范五爷也在田家监督他们做事,他此时却不高兴了:“王百户,大家都认识,你可不能拆我的台啊,让这些士兵修整水渠我可是花了钱的,你一过来就要将他们带走,这样不好吧!”。
范五爷仗着自己和段副千户有交情,他根本不将百户放在眼里。
士兵们为自己做工,他付工钱,即便是苗千户在的时候也是怎么做的,怎么能随便更改规矩?
只是这次范五爷却想错了,一向对他恭敬有加的王百户却没有给他面子。非但如此,他还想借范五爷的影响力招募两千青壮。
“我们副千户说了,这次李凌可能会来军营里视察,若是让他拿到了错处,我们一个也别想跑掉,大家都要死!”。王百户的态度非常强硬:“这件事情你必须要办好,否则你那点事儿若是被抖出来的话,不但你要死,就是你们全家也要受到牵连!”。
这是真正的紧要关头!
范五爷的身上的冷汗立即冒出来了,若是他以前所做的事情被揭发出来,大明朝就没有范家的立足之地了!
他的生命受到了威胁,不得不帮助段福招募民壮。
范家向佃户们承诺,这次去军营只待几天而已,事成之后每人每天按照十文钱的工钱结帐,绝对不会拖欠。
有钱能使鬼推磨,范家尽了最大的努力,两天之内居然真的往军营里送了两千余民青壮。
段福很高兴,虽然这些都没有经过训练,上不得战场,但是凑一下数量还是可以的,只少现在的兰州卫士兵数目和帐册上一样。
万事俱备,只等着李凌过来检查了!
同知钱明突然死去,府衙的事情全部都压到了李凌的头上,将他忙的团团转,待他将衙门的事务处理好的时候却已经是几天后的事情了。
“是时候该处理一下兰州的军务了!”。李凌自言自语道。
对于一个边疆重镇来说,抵御外敌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若是因为军备松弛而让敌人有了可乘之机,麻烦可就大了。
李凌所带领的四千骑兵并没有和原来的步兵在一起安营,而是选择在兰州城西的一片开阔地上修建军营。
李凌要去步兵营视察,为了以防万一小八请求多带一些士兵过去,他答应了。
两千骑兵一起到步兵营不是为了显威风,李凌另有其他的安排。
虽然段福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李凌过来的时候他心中依然很忐忑。
李凌端坐在马上,身后却是数千的骑兵,这些骑兵都是身经百战,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勇士,浑身上下洋溢着一股可怕的杀气。
“段千户,本官暂代兰州卫指挥使一职,一直公务繁忙,没有到步兵营里看过,还望赎罪啊!”。李凌谦虚的说道。
他打眼向军营中望去,里面尘土飞扬,喊杀声连天,仿佛真的在训练士兵一般。
“李大人请进,我这家让人拿出花名册让您核对!”。段福居然主动要求核对士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