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崛起_庚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看看时间,却已将近酉时。

香山寺,位于洛阳城南二十里处的香山西坳,与龙门石窟隔河相望。

香山因盛产香葛而得名,香山寺更是这香山之上,极有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

它始建于北魏。

垂拱三年,天竺高僧地婆诃罗葬在此地,为了安置其金身,于是将佛寺进行重建。

天授元年,武则天在洛阳称帝。

梁王武三思奏请敕名‘香山寺’,并进行了重修和扩建。

后来,武则天曾游幸想山色,并在香山寺举办了龙门诗会,留下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更令那龙门诗会一举成为可以和长安曲江诗会相提并论的一大盛事。

当杨守文抵达香山寺的时候,已经快到亥时。

香山寺的住持法师带着寺中僧人在山门迎接,当他看到杨守文从马上下来的时候,不由得一愣,那略显枯瘦的脸上,却浮现出一抹淡淡笑意,高声喊道:“杨家大郎,可还记得昌平故人吗?”

第二百五十章佛门秘事(一)

杨守文此时正在马车旁边,搀扶杨氏下车。

一路颠簸,虽然马车的减震效果不错,却依旧让人感到疲惫。杨氏怀抱着一月从车上下来,正要和杨守文说话,却忽然听到有人喊杨守文,不由诧异扭头看去。

“咦?”

杨氏看清楚那老僧的模样,忍不住发出一声轻呼。

而杨青奴已经露出了惊喜之色,好像一只欢快的小鸟般,就朝着老僧跑了过去。

“玄硕师父,还记得奴奴吗?”

住持法师脸上的笑意更浓,见杨青奴跑过来,便蹲下了身子。

“青奴,好久不见。”

玄硕师父?

杨守文不认得那老僧,或者说感觉有些眼熟,却记不起来对方的身份。

可是听杨青奴喊出老僧的法名之后,他立刻就知道这老僧是谁了!玄硕,那位传说中玄奘法师的师弟,曾经在昌平大弥勒寺住持过的僧人,也是教授杨青奴围棋的老师。昨日在路上,杨青奴还说起玄硕,更言不知道能不能在洛阳见到玄硕。

没想到……

“婶娘,那就是玄硕法师吗?”

“是啊!”

杨氏抱着一月,便示意杨守文搀扶他过去。

“法师,可还记得奴家?”

“杨娘子,风采依旧,贫僧怎不记得。”

玄硕法师说着,稽首向杨氏合十道:“一别经验,杨娘子却越发的光彩照人,可喜可贺。”

说完,玄硕法师便看向了杨守文。

“阿閦奴也越发的健朗了。”

咦,他居然知道我的佛名吗?

佛教有阿閦佛,是东方佛祖的象征。想当初杨守文浑浑噩噩,痴痴呆呆,杨大方为了保佑他早日康复,就让他在佛家里选了一位佛祖供奉,于是便有了阿閦奴的名字。这名字也就是东方佛祖坐下奴仆之意,据说能够得到佛祖保佑,长命百岁。

事实上,古人有这样的风俗。

让孩子拜在某位佛祖门下,以祈求平安。

杨守文连忙双手合十道:“弟子见过法师……昨日和奴奴说话,还提起法师名讳。没想到今天就与法师在这香山寺里重逢,莫不是冥冥中,与法师有莫大缘法吗?”

玄硕闻听,忍不住哈哈大笑。

“阿閦奴,你非是与贫僧有缘,而是与佛有缘。”

“阿弥陀佛。”

杨守文闻听,连忙念了一声佛号。

山门外正在指挥右监门卫士兵宿营的狄光远,看到眼前这一幕,也不禁感到惊讶。

“这杨青之,好大的缘法。”

“哦?”薛楚玉走上前,好奇看着不远处正和玄硕寒暄的杨守文,轻声问道:“狄公此话怎讲?”

“那位玄硕法师,是香山寺的住持。

去年圣人游幸香山寺,曾与法师论法,之后对他更是多有推崇,言法师佛法高明。

玄硕法师在洛阳名声不小,他不但佛法高明,更精通医术,为许多贵胄所称赞和推崇。没想到杨青之居然还与法师有缘法,倒是让我感到惊讶。有佛事护佑,他在洛阳便是遇到麻烦,也不会有什么威胁。那法师,可是一个能上达天听的人物。”

薛楚玉闻听,眼睛不由得眯成了一条缝。

他发现,这杨守文的背后,似乎隐藏着一股巨大的力量,但是却没有人看出端倪。

有趣,真真是有趣!

就在这时,樊氏带着薛嵩从马车上下来,看到远处杨守文和玄奘法师谈笑风生,也不禁感到奇怪。她走上前,轻声问道:“玉郎,和杨青之说话的僧人是什么人?”

薛楚玉则嘴角微微一翘,轻声道:“此香山寺住持法师,咱们也过去拜见一番吧。”

……

子时,洛阳下起靡靡细雨。

香山寺笼罩在了雨霾之中,在夜色中变得朦朦胧胧,给人一种模糊不清的神秘感受。

右监门卫没有驻扎西坳,而是在西坳外宿营。

香山寺在迎入了杨守文一行人后,便关闭了山门,随后又熄灭了寺中的灯火。

狄光远和薛楚玉一家,已经回禅房休息。杨氏在陪着玄硕聊了一会儿往事后,也顶不住了,带着杨青奴和一月离开。在香山寺的禅堂中,只剩下杨守文和玄硕两人。

“真想不到啊!”

玄硕看着杨守文,突然发出一声感慨,“我之前听人说起你的名字,还有些怀疑,会不会是同名同姓之人。可没想到,那杨守文居然就是当年昌平所遇的痴儿。”

杨守文品了一口咸涩的茶水,慢慢体会茶水中的滋味。

禅茶一味,在士大夫和民间,茶叶还是一种药用之物,但是在佛门之中,却是日常所用之物。玄硕也是走南闯北的人,自然也喜欢食用茶水,只是那饮茶的方法……

茶里面增添了很多佐料,感觉好像做菜一样,滋味非常怪异。

杨守文只吃了一口,就有些吃不下去了。

他把茶碗放下,轻声问道:“小子曾听人说,法师是玄奘法师的师弟吗?”

不能因为他们的法名里都有个‘玄’,就认为两人是师兄弟。在杨守文的记忆里,玄奘似乎没有什么师弟,最出名的应该是玄奘的徒弟,名叫辩机。不过那辩机好像也不是因为佛法而闻名,却是因为他和高阳公主私通,最后被太子李承乾牵累,被太宗李世民处死。这玄硕,又是从何而言?为什么会跑去那昌平县城?

玄硕闻听笑道:“阿閦奴可是看我年纪不符吗?”

他看上去也就是六十多岁的模样,而玄奘法师如果活到现在,少说也有一百岁高龄。两人的年纪相差四十多岁,这让杨守文很难相信,玄硕和玄奘会是师兄弟。

玄硕解释道:“我与法师成为师兄弟,说来也是偶然。

我今年已逾古稀,是个孤儿。师兄求学于成都时收养了我,本打算把我收在门下。贞观元年,师兄见中土不得真法,于是决定前往天竺求取真经。我那时候还是个小童子,无法随师兄西行。无奈之下,师兄便把我托付给了他的好友,也就是波罗颇迦罗密多罗法师关照。

然则,师兄西行一去十九年。

波颇法师见我年龄日增,于是便动了传我衣钵的念头。

结果等师兄回到长安的时候,我已经成为波颇法师的弟子。师兄很生气,可恩师却已经过世,他也不好再让我改换门庭。早年间,师兄曾向波颇法师学过法,于是乎他就让我改法名为玄硕,正式拜入波颇法师门下,并对外称我为‘师弟’。”

第二百五十一章佛门秘事(二)

玄硕和玄奘法师之间的关系,听上去极富戏剧性。

杨守文原本还以为玄硕这个‘玄奘师弟’的头衔是一个噱头,却没有想到确有其事。

一个孤儿,被玄奘法师收养,本打算把他培养成衣钵传人。

没想到西行一去十九载,再回来时,当年的孤儿已经变成了别人的弟子。想必当时玄奘法师也是非常窝火和憋气,于是干脆给玄硕改了法号,也算是完成那一段缘法。

不过,也幸亏玄硕没有成为玄奘的弟子。

若不然的话,他的结局很可能和那个‘辩机’一样,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阿閦奴,当年我在昌平,你祖父曾拜托我,有朝一日把你引入门下。

可当时我看出你绝非佛门中人,所以就与你祖父约定,他日会成就你一段缘法。”

“啊?”

杨守文听罢,不由得长大了嘴巴。

成就缘法?

莫不是要我当和尚吗?

他正要开口拒绝,玄硕又道:“你放心,我说过你非是佛门中人,更不会勉强你剃度修行。我所说的缘法……待过些时候,你就会知晓,对你不会有任何害处。”

“法师,小子不明白。”

“此机缘未至,你也不必急于知晓。”

玄硕法师一脸高深莫测的笑容,却弄的杨守文这心里面,扑通扑通的乱跳。他嘴巴张了张,想要再追问下去。可话到嘴边,他又咽了回去。和尚最好打什么禅机,杨守文不喜欢!既然玄硕说时机未到,想必问他,他也不会给出一个答案。

“法师,既然你是玄奘法师师弟,何以会流落昌平?”

玄硕闻听,哈哈大笑。

“阿閦奴,我那可不是流落昌平,而是为了避难。”

“避难?”

玄硕露出回忆之色,半晌后轻声道:“麟德元年,师兄在译完了《大般若经》之后,留下秘传《五咒》,便圆寂在玉华寺。本来,师兄圆寂后是风平浪静,可外界却不知怎地,突然传出师兄秘传《五咒》之中,隐藏了一个巨大的秘密。那秘密甚至牵扯到了前朝的一个宝藏。我听到这消息后,就连夜逃出长安,四处游历。”

“有这种事?”

杨守文听罢,顿时来了好奇心,“那到底有没有宝藏嘞?”

玄硕苦笑道:“哪有什么宝藏,不过是那些别有居心者,在造谣生事罢了。你也知道,早在太宗在世的时候,就一直劝说师兄还俗,更许以高官厚禄,希望师兄为朝廷经略西域。这足以见师兄在太宗心目中的地位,乃至于到高宗皇帝的时候,也曾一再提起这件事,被师兄以年迈体衰拒绝……阿閦奴,你可知道这代表什么吗?”

杨守文先是露出茫然之色,旋即一下子醒悟过来,轻声道:“可是担心法师断了他人道统?”

玄硕的眼中,闪过一抹异彩。

他轻轻点头道:“此前我听人说令堂在冥中为阿閦奴授业,我本来还不是很相信。

可现在看来……”

玄硕说着话,便叹息了一声。

他看着杨守文的目光越发柔和,轻声道:“阿閦奴可知道,太宗在位时,对佛门并不喜欢。那时候,天下方结束战乱,百废待兴。可总有那么一些佛门败类,乱解佛法,甚至和朝廷律法相互冲突,以至于太宗皇帝对佛门颇有些不满和怨言。

师兄也正是鉴于此,决定重译佛经。

同时他还需要根据朝廷律法,对佛门弟子加以限制,于是得到了太宗皇帝的赞成。”

杨守文越听,越感到心惊。

他隐隐感觉到,玄硕所说的这段往事,似乎牵扯到了佛门中的一个天大秘闻。

玄硕接着道:“本来,师兄对辩机颇为看重,于是让他入世传法。

可谁料想到,辩机甫一入世,便被牵扯进了太子李承乾的事情当中,落得个转世轮回的下场。而在那件事情当中,便有诸多佛门分支的影子出现。师兄签此,也就不敢再轻易入世,而是潜心在玉华寺翻译经文,制定佛宗律法,以便在佛门中推行。”

“那……”杨守文似乎猜到了什么。

玄硕笑着点点头,“五咒便是那佛律根本,一旦推行,势必影响到中土佛门的利益。

于是,他们就编造谎言,传《五咒》关系前朝宝藏,令我不得不暂避锋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