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崛起_庚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中央是一个老僧,一双长眉,看上去颇有高僧气派。两边分坐几人,有苏威,还有一个计老实,其他四个人则都是僧人打扮,杨守文感到非常的眼生……

几个人在禅堂里交谈,声音不是很大,所以也听不清楚。

片刻后,杨守文就看到苏威站起身来,手舞足蹈的似乎非常激动,大声喊着什么。

老僧一脸笑容,对苏威的举动似乎毫不在意。

待苏威平静下来后,那计老实站起来,走到了苏威身旁,勾着苏威的脖子说话。两人看上去很熟悉,否则也不会有如此亲热的举动。就见苏威一阵摇头,计老实则露出了失望之色。他回身和其余几人说了两句,然后拍了拍苏威的肩膀。

苏威朝老僧拱了拱手,转身往外走。

计老实则喊住了他,陪着他一同走到了禅堂门口。

就在这时,那老僧似乎喊了一声,苏威停下脚步,转身回头看。

可就在这时候,计老实的脸色突然一冷,从大袖中滑出一口一尺半左右的短刀,扬手在苏威的脖子上一抹。杨守文清楚的听到,苏威发出一声惨叫,从脖颈中喷出一蓬血雾,喷溅在了计老实的身上。与此同时,那禅堂外面传来了一声厉喝:“放箭。”

从禅堂一侧的竹林中,传来了弓弦声响。

一支支利箭飞射出来,苏威带来的十几个护卫显然被计老实的突下杀手惊住了。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那一蓬箭雨已经袭来。一连串的惨叫声,在禅堂外的庭院里响起。十几个护卫,当场便倒下了一大半。而剩下的那些护卫,或多或少都受了伤。没等他们从被袭击的惊骇中清醒过来,周围的僧人已经拔出戒刀,蜂拥而上。

杨守文和明秀都被眼前这一幕吓了一跳。

这好端端……

明秀身子一颤,脚底下失了力道,咔嚓一声踩断了一根树枝。

“谁?”

有靠近的僧人听到了声响,扭头看过来。

明秀见状,二话不说从灌木丛中长身而起,扬手唰的飞出一把飞刀,正中那僧人的额头。僧人手中的戒刀才拔出一半,便噗通倒在了地上。不过,他虽然死了,也惊动了其他僧人。十几个僧人回头看过来,见明秀冲出,立刻蜂拥而上。

“笨蛋!”

杨守文心中暗骂一声,也跟着从灌木丛中窜出。

十几枚铁丸脱手飞出,化作一片银光。

僧人舞动戒刀,将铁丸磕飞。不过也就是这么一眨眼的功夫,明秀已经冲到了他们身前。手中多出了两口短刀,抬手划出一抹弧光,就把一名僧人砍翻在地。

明秀的双刀,长大约就是半条手臂的模样。

这种刀,很像后世的蝴蝶双刀,刀刃宽厚,利于格挡和反手刀,是一种近战利器。

这明秀显然也是在这对短刀上下过狠功夫,出刀诡谲,凶狠至极。

眨眼间,就有两个僧人倒在这双刀之下,而杨守文这时候也冲过来,鸦九剑出鞘,划出一抹绚烂弧光,把一个僧人劈翻。

“四郎,不可恋战。”

“风紧扯呼,跟着我。”

明秀说完,转身就走。

杨守文趁势来到他身后,手中鸦九剑架住一口戒刀,顺势抬脚就踹在僧人胸口。

他也不管那僧人死活,扭头跟着明秀往外走。

“会水吗?”

“会一点。”

“那你跟好了。”

杨守文有一种不祥预感,跟着明秀一路狂奔。

沿途有僧人出现阻拦,但两人一左一右,好像两头下山的猛虎,眨眼间就杀出一条血路。

“是什么人?”

计老实提刀站在禅堂台阶上,厉声问道。

僧人连忙过来,“不太清楚,是两个蒙面人,不过说得一口官话。”

这时候,禅堂内其他五人也走了出来。一个身材不高,却生的极为雄壮的僧人闻听,眼睛不由得一眯,扭头向老僧看去,“难道说,是朝廷的人已经到了不成?”

“不应该啊!”

老僧道:“钦差分为两路,一路昨日才到乌墩寨,另一路今天才抵达吴县……”

“那是什么人?”

计老实沉声道:“他们刚才可是看的清清楚楚,如果不抓住两人,只怕会有危险。”

老僧眸光一凝,转身走到苏威的尸体旁,从苏威的腰上拽下一块玉牌。

“李炯。”

“在。”

一个僧人走上前,躬身行礼。

老僧把玉牌递给他,沉声道:“你拿着它,立刻进城,请张县尉带人封锁吴县,捉拿一切可疑之人。就对他说,有贼人潜入寺中,偷走了道安法师的佛骨舍利。”

“明白。”

“真人先生,接下来就要拜托你了。”

老僧吩咐完了李炯,扭头对另一个僧人道。

那僧人长的矮矮胖胖,听老僧说完,便微微一笑,“神慧法师放心,此事就交给我。”

“传我法令,尽起寺中武僧,务必给我捉住那两个人。”

……

普会寺一下子沸腾起来,寺内僧众倾巢而出。

普会寺作为长洲最有名望的寺院,就如同嵩山的少林寺一样,寺内也养有武僧。

杨守文和明秀沿着寺中的小路狂奔,身后喊杀声不断。

两人很快就来到寺院的另一端。

这里,连接着太湖。夜色中,湖面水雾缭绕,湖水更泛着一种令人心悸的色彩。

“四郎,你干什么?”

“别废话,你不是说会水吗?咱们从湖中脱身。”

说完,明秀就收起双刀,趟着水走进湖里。

他回头看了杨守文一眼,招了招手,“放心吧,听我的没错,这是最安全的逃生之路。”

杨守文不禁苦笑,把鸦九剑收入剑鞘,跟着明秀一起走进湖里。

身后,普会寺武僧已经逼近。

两人走了几十步之后,明秀朝杨守文看了一眼,沉声道:“现在,咱们潜水离开。”

他一个猛子潜入湖水之中,眨眼间就不见了踪影。

尼玛!

若非我会水,今天非被你坑死不可……杨守文心里咒骂一句,也跟着明秀,一个猛子扎进湖里。在入水的一刹那,杨守文隐隐约约听到有人在岸边高声呼喊……

计老实和一个雄壮的僧人来到了湖边。

身边僧人手举火把,把湖面照映。

“船,马上派船过来。”

这一片太湖的水域,属于普会寺的财产。

寺中有许多渔船停泊在岸边,早有僧人跑过去,划船过来。计老实和那雄壮的僧人分别上了一条渔船,手举火把便驶进了太湖。

“无畏,你往那边,我朝这边,大家都看仔细了,绝不要放那贼人离开!”

第三百六十一章兵分两路

天快亮了,东方已露出了鱼肚白的光芒。

杨守文狼狈不堪的爬上岸,就见明秀也正从水里走出来,踉踉跄跄,一屁股坐在岸上。

这是一座湖心岛,放眼看去,只见烟波浩渺的太湖之水。

“这是哪里?”

杨守文也坐下来,把手中的鸦九剑往地上一插,扭头看着明秀问道。

风徐徐而来,拂动波光粼粼。

幸亏这是在暮夏时节,如果换做是春秋之际,肯定会瑟瑟发抖。明秀抹了一把脸上的水,站起身来,举目向远处眺望。片刻后,他沉声道:“这里应该距离包山不远,至少里岸边有二十里左右。咱们想要离开这里,恐怕会有一些麻烦。”

包山,是太湖中的一座湖中岛。

昨夜他和明秀从普会寺逃走,为了躲避对方的追捕,两个人就好像丧家之犬一样,在湖中一会儿潜泳,一会儿躲进芦苇荡,足足绕了大半夜才甩掉了那些追兵。

这多亏了明秀熟悉地形,也多亏了后半夜乌云遮月。

总之,两个人在水里泡了大半夜,总算是逃出了生天。此刻,两人是又累又饿,坐在岸边大口喘息。

“他们,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杀苏威?”

良久,杨守文抬起头,向明秀看去。

明秀苦笑一声:“你问我,我又该去问谁呢?”

这普会寺里,显然是藏有玄机。原本,杨守文以为最大的怀疑对象应该是那位苏威苏员外。可没想到,苏威竟然被杀了,而且是死得那么突然,让人感到心惊。

“明秀,你确定那是苏威,没有认错人吗?”

明秀没好气答道:“我在长洲六年,十八岁随我父亲搬来这里,二十岁开始执掌八仙客栈。这些年来,我和苏威见过多次,还一起吃过酒,我怎可能认错人呢?”

“你都二十四了?”

“怎地!”

“呵呵。”

杨守文用一个后世标准的网络语作为回答,而后仰面朝天就躺在了岸上。

明秀也累了,和杨守文并排,四仰八叉躺着,仰望着蒙蒙的天空。两人谁也没说话,就这么静静躺着,耳边听着波浪声响,整个人都好像变得特别通透……

良久,杨守文突然坐起来,“明秀,咱们接下来怎么办?”

“等!”

“啊?”

“再过一会儿,肯定会有路过的渔船,咱们到时候就可以离开这里。”

“我不是说这个,我是说,长洲的事情……苏威死了,你说那些秃驴接下来想做什么?”

明秀懒洋洋的,一动不动。

好半天,他才慢慢坐起来,轻声道:“这些秃驴如今越来越无法无天,再放任下去,早晚出事。普会寺那些和尚,平日里也不劳作,却占居了大量的土地,同时从善男信女手里收取供奉。一直以为,这些家伙只是敛财,没想到竟然敢杀人。”

明秀说着,扭头向杨守文看过来,“我觉得,你应该向圣人奏疏此事。”

自武则天以‘弥勒转世’而执掌天下以来,僧人的地位越来越高,甚至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洛阳京兆,天子脚下,那些大德们还有所收敛。可是距离京师越远,和尚们就越发张狂。这一路上,杨守文见过不少寺庙侵占贫民土地的事情。可是不管怎样,都不似昨日那么惊讶。那些和尚的胆子,还真是够大的啊!

不过,这个问题似乎还有些遥远,并非迫在眉睫。

杨守文沉声道:“你知道我说的并非此事,我是说,苏威一死,我们当如何行动?”

“行动?”

明秀沉吟片刻,看着杨守文道:“青之,这里的情况显然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也更加麻烦……我以为,咱们必须要求援,以朝廷的名义捉拿普会寺僧人,而后彻查此事。这件事,总不会超出皇泰宝藏的范畴,说不定还能够得到线索。”

“什么意思?”

明秀轻声道:“左游仙当年在苏州,声名响亮,号有道大德。

只是,在辅公佑失败之后,左游仙就销声匿迹,再无半点线索。计老实是奔着那皇泰宝藏而来,他和神慧等人在一起,又杀了苏威,恐怕也是为了这件事情。

我有一个推断:苏威可能知道皇泰宝藏的下落,计老实和神慧逼问他,然后双方没有谈拢,结果就杀了苏威。这件事,已经不能再拖下去了,必须尽快解决。”

“你有什么主意?”

明秀想了想,沉声道:“咱们现在,最好是兵分两路。”

“哦?”

“你立刻前往吴县,和大队人马汇合,尽快返回长洲;我会回转长洲,在暗地里调查此事。我毕竟在这里多年,多多少少有一些门路,但这些门路上不得台面。

你我一个明,一个暗,联手调查,你以为如何?”

杨守文听罢明秀的话,不禁陷入了沉思。

明秀的主意倒是不错,如今的局面,也确实不是依靠个人的力量能够解决。之前,杨守文孤身前来,是为了设法打探消息。而今,情况发生了变化,他也不需要在继续隐瞒身份。有明秀在暗中帮助,相信要比他独自去打探消息,更加方便。

“可我两个手下,可都在长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