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崛起_庚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为一个闲王,他这性子倒也没什么。

可若为君王,由着性子做事,早晚会有大祸……而相王则坚韧,果敢,是个有担当,有心思的人。但他做事,会略显狠辣,为了达到目的,更能够不择手段。

他二人,一个柔,一个狠。

如果让我二选其一,我唯有选择太子,而不是相王。”

说到这里,狄仁杰仰起头,长出一口气。

“我提相王,圣人必杀之;但他日若相王得势,武党便难以存留。

相王心思深,手段毒,绝不会念及什么亲情……青之,这种情况下,我只有选太子。”

杨守文微微一个寒蝉,却没有说话。

狄仁杰把话说到了这个地步,可谓是仁至义尽。

如果他还听不出里面的奥妙的话,那他可真就变成了傻子……相王李旦在武则天跟前做了八年的孙子,甚至不惜改姓,所为的绝不是求生那么简单。也许在很早前,他就已经看出来,武则天迟早会还政李唐宗室。而他所做的一切,只有一个目的:入主东宫!

可惜,武则天却看出了他的野心。

把他留在东宫,其实是拿他当幌子,来安抚那些忠于李唐之人。

但后来,她决意要还政李唐,却首先把相王排除出去。因为她明白,一旦李旦登基,武家便有灭顶之灾。

这其间,恐怕发生了很多事情,才让武则天、狄仁杰看出了端倪。

可是作为李旦,装了八年孙子之后,眼见着大功告成,却被李显得了便宜,抢走了太子之位。

呵呵,就算是王八也忍不了啊!

李显登基,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武党的力量,这是武则天的想法。

而在狄仁杰看来,李显性子柔和,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和李唐宗室之间的矛盾,保存李唐的力量。当然了,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李显不要犯浑,否则还是会有麻烦。

杨守文的思绪,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

狄仁杰是在提醒他,今天李显最大的敌人不是什么武党,而是相王李旦!

“狄公……”

杨守文还想再请教,可是狄仁杰已经站起身来。

“今日出游,倒是让我心情舒爽很多。

青之,你要好好的,更不可以辜负了公主的情意。你想去西域的事情,我会斟酌向圣人提议。但圣人能否答应,我现在也不是很清楚。不过,你可以提前准备。

还有一件事,你要注意。”

杨守文知道,狄仁杰要走了。

他连忙站起身来,轻声道:“请狄公指点。”

“太子宽厚,加之此前受了很多苦,对身边的孩子们,总是有一些骄纵。

公主还好,她也就是任性些,调皮些罢了。但是其他人……你若有能力,便帮他们一下,莫要让他们在外面惹事。皆为千金之子,为些蝇头小利便坏了名声,终究是不太划算。更何况,有些事情非是他们本意,却因旁人借他们之名妄为,实在是冤枉。太子宽厚,而太子妃嘛……若有可能的话,最好是帮他们一回。

你要知道,太子现在正是积蓄名望的时候,若是被子女坏了大事,岂不得不偿失?”

狄仁杰话里有话,杨守文若有所思。

他先是让高力士去青牛观叫车仗,而后又陪着狄仁杰,在桃花峪游转一圈。

见狄仁杰额头直冒虚汗,他连忙上前,搀扶狄仁杰。

两人来到了峪谷口等候车仗,不一会儿的功夫,就见车马沿着山路缓缓行来……

杨守文把狄仁杰送上了马车,临走的时候,狄仁杰掀起车帘,低声道:“青之,记得找你姑姑,多要一些西域的情报。若圣人准许,说不定会对你有一些帮助。”

“小子明白。”

马车,吱呀吱呀的沿着山路走了。

杨守文和明秀并肩站在谷口,目送车仗消失在山路的转弯处。

“二哥,到底能不能成啊。”

盖嘉运这时候总算清醒过来,困惑看着杨守文道。

杨守文则微微一笑,和明秀相视一眼。

“十有八九……小高。”

“奴婢在。”

“烦你走一遭洛阳,到大弥勒寺拜见住持方丈,就说我需要最近两年来,关于西域的情报。各方面的情报都可以,只要是和西域有关,便送过来,我有大用处。”

“喏!”

高力士闻听,二话不说从峪谷里牵了一匹马,便直奔洛阳城而去。

“二哥,要那么多情报作甚?”

盖嘉运仍有些糊涂,不明白杨守文这么做是什么意思。

而杨守文则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一转,落在了明秀的身上。

“四郎,你怎么看?”

明秀愣了一下,旋即笑道:“你已经知道了,何必问我?不过,别说我没提醒你,事情不会小了。”

“我明白。”

“二哥,你们到底在说什么啊。”

盖嘉运越发感觉糊涂,茫然看着杨守文二人。

杨守文没有理他,对明秀道:“怎么样,有没有兴趣?”

“西域吗?”

明秀摸了摸光秃秃的下巴,脸上浮现出一抹古怪的笑容,“倒是没去过,有点意思。”

第四百九十二章帝王之家无小事(上)

二月的洛阳,天气变幻无常。

才晴了不到两天,又开始下起了小雨。

春雨不大,却很缠绵,淅淅沥沥,断断续续,从晌午后一直下到了入夜,但仍没有止息的迹象。

李显带着些醉意,走进殿内。

只是他一入大殿,就发现气氛有些不太正常,家中几个女儿,除了李裹儿之外,全都来了。

李显膝下,算起来一共有八个女儿。

其中永寿公主在李显被贬去庐陵的时候就已经病故。

其他几个女儿,除了李裹儿和李仙蕙是韦氏所出,大都是庶出之女。长女新都郡主嫁给了武延晖;此女义安郡主嫁给了裴巽;三女定安公主嫁给了王同皎;四女长宁公主,也就是那个嫁给杨墽的公主;长寿公主已经病故,所以可以不必计算。

除了以上几个公主、郡主之外,李仙蕙也来了,还有李显的小女儿,年仅十四岁的成安公主李季姜。

这么一大堆女儿同时出现,着实吓了李显一跳。

毕竟,几个女儿都已经开府、嫁人,很少这么整齐的回家。

“今天这是什么日子,怎么大家都在?”

韦氏苦笑,起身迎上前来,搀扶着李显坐下。

她抽了抽鼻子,轻声道:“吃了多少酒?”

“呵呵,没吃多少……文宣今晚还要在西山校场值守,不可能吃很多酒,两个人也不过吃了一坛。

文宣的酒量还不如我呢,我离开的时候,看他走路都不太稳。”

原来,李显今天是和杨承烈一起喝酒了。

李、杨两家的关系很复杂,杨大方当年救过李显,却因此而背井离乡,隐姓埋名。杨承烈秉承祖训,不太愿意和李显交集,但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居然和公主扯上了关系。

杨承烈对李显有很大的怨念?

那倒是不一定!

只是两家的关系始终若即若离,一直都保持距离。

可是今天,杨承烈却突然送来名剌,邀请李显吃酒。

李显当然不会拒绝,欣然前往……至于酒席宴上说了些什么?只有李显和杨承烈知道。

看他的样子,似乎是非常开心。

韦氏见状,有心责备两句,但想到儿女都在,这到了嘴边的话语,便又咽了回去。

“你回来的正好,几个丫头找你有事。”

“什么事?”

公主们你看我,我看你,最后还是宜城公主站出来,沉声道:“母亲,是这样……今日我府上收到了裹儿的名剌,说是明日邀请我们前往翠云峰赏花。女儿不清楚发生了什么状况,所以想要与母亲商议。毕竟裹儿入道,女儿不知道是否应该去打搅她清修。”

宜城公主是李显的二女儿,去年以义安郡主的身份下嫁裴巽。

圣历二年末,由义安郡主晋封宜城公主。

宜城公主虽然是次女,但是却极为泼辣。

家中姐妹中,新都郡主倒是很安分,不似宜城那样开朗,所以很多时候,都是她出来说话。

只是,这位宜城公主现在也面临着麻烦。

起因就在她那个驸马的身上。驸马裴巽有小妾,而且极为疼爱。这引起了宜城公主的愤怒,于是把那小妾的耳鼻割去,还提着剑砍裴巽,把裴巽的头发给砍断。

这件事,已经激怒了武则天。

割了小妾的耳鼻事小,你堂堂公主,竟然提剑去砍自己的夫婿,天家的颜面何存?

更重要的是,去年杨守文写了半部《打金枝》。

那戏文里就表明了公主的骄横奢靡,同时也是以这个理由,拒绝和李裹儿成亲。

好嘛,这裹儿的事情刚解决,你就闹这么一出来。

传扬出去的话,岂不是说太子教女无妨,我天家不懂纲常?这,岂不是更坐实了杨守文的说法,毋宁死,不驸马吗?所以,这件事发生之后,武则天直接就把宜城的公主封号夺去,如今她应该是宜城县主才对。

“裹儿请你们去翠云峰?”

李显靠在榻上,从韦氏手中接过温热的冒进盖在脸上醒酒。

听闻宜城的话语,他愣了一下,旋即笑道:“这有什么为难?裹儿入道,想来是寂寞了,所以邀请你们前往,又有什么问题?这是好事,去那边散散心也很好。”

李显倒是很乐意看到这幕场景,家庭和睦,方能万事兴嘛。

“可是,裹儿还邀请了我们的夫君。”

“啊?”

李显愕然,扭头朝韦氏看去。

韦氏道:“你不用看我,那丫头的心思,我也猜不出来。”

“裹儿可有说,是什么事吗?”

“这个……”

宜城公主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倒是长宁公主显得很平静,淡定道:“管他什么事,既然是裹儿找我们,总不会是坏事。”

“对啊,大家一起出去走走,也挺好的。”

新都公主懦懦开口。

李仙蕙道:“二姐,实在不知道你怕什么,裹儿难不成会吃了你?”

宜城公主闻听,顿时大怒,“永泰,你这话什么意思?我哪里怕了裹儿?只是裹儿现在被那个杨守文迷得发痴,万一明日的聚会是那杨守文的意思,该怎么办?”

“召机长老的意思又怎样?他也不可能害大家啊。”

“可是……”

“二姐,你莫不是做了什么亏心事?”

“永泰你住口,我能做什么亏心事……只是那杨守文的身份很敏感,这个时候突然大张旗鼓的把我们找去,一定是有事情。永泰,你和裹儿关系最好,难道不清楚吗?”

“不清楚,明日去了,不就知道了吗?”

李仙蕙和宜城公主似乎不太对付,说起话来,也是针锋相对。

李显见此状况,顿感头疼。

宜城公主和李仙蕙的关系的确不是很好,和李裹儿也不太对付。

这原因嘛……李显已经记不清楚了。反正记得,当初在庐陵的时候,新都性子糯,不怎么爱说话,所以宜城就变成了孩子王,在几个姐妹之中喜欢充当老大的角色。

李仙蕙文弱,确是嫡出。

她对宜城喜欢充大姐的派头不喜欢,从来不听宜城的吩咐,于是便产生了矛盾。在裹儿没长大前,李仙蕙被宜城带着其他姐妹孤立,甚至有时候还会被宜城欺负。但是在裹儿大了之后,局面就发生了变化。裹儿比宜城更强硬,也更霸道。

宜城比李裹儿大四岁,但是八岁的裹儿,能追得宜城满院子跑。

有时候,宜城欺负李仙蕙,李裹儿就站出来维护李仙蕙,慢慢的把局势给扭转过来。

这种事,做家长的怎么办?

更不要说李显更宠爱李裹儿,也使得宜城对李裹儿怨念很深。

“都住嘴。”

李显不知如何是好,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