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崛起_庚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吐蕃出兵了?

杨守文闻听,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他可是记得很清楚,薄露那日造反的时候曾说过,已经联合了吐蕃和突厥,甚至大寔人。

吐蕃兵发于田,似乎也印证了薄露的那番话语。

他抬头向苏弥射看去,就见苏弥射的脸色,也不太好看。

吐蕃、东突厥这些人造反,一定会使得整个安西变得动荡起来……

“青之,你这是怎么了?脸色恁难看。”

杨守文想了想,长叹一声后,把他所知道的消息告诉了明秀等人。

来曜的脸色也变了,他啪的一拍面前长案,“这些胡人,太张狂了。”

“来校尉,此非动怒之时。

如今,薄露造反已成事实,碎叶河谷正面临一场大战。既然田都护那边抽掉不出人马,那就只有依靠我们自己。我以为,当务之急是要弄清楚薄露的去向才是。”

明秀笑着劝了来曜一句,对杨守文道:“青之,那咱们这边目前又是什么状况呢?”

第五百五十八章阿史不来山口(四)

什么状况?

杨守文苦笑一声,示意苏弥射去说明情况。

他则招手示意盖嘉运上前,低声道:“三郎,这来曜是个什么来历?”

“来校尉是邠州人氏,从小就加入行伍,如今方二十有三,已经是战功显赫,居陌刀军校尉之职。”

“他才二十三?”

杨守文听罢了盖嘉运的话,顿时一惊。

他扭头看了一眼来曜,感觉有那么一点惊悚。

才二十三吗?怎地这家伙看上去,好像有三十二了!

不过再一想,似乎也不足为奇。安西这地方日头毒辣,风吹日晒的难免看上去会有些苍老。

“那来砍头又是什么情况?”

“哦,据说是三年前,来校尉曾俘虏了三百多名寇边的吐蕃人。

当时因为他手中兵力不足,为了防止那些俘虏闹事,于是便一狠心,把那三百多俘虏尽数斩杀。也因为这个原因,他本来可以成为一军军使,可至今仍为校尉。

但也正是这个原因,来校尉在安西的声名颇为响亮,就连那些胡人也对他畏惧三分,称他为来砍头。”

杀俘啊!

杨守文想了想,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事实上,这个时代杀俘并不算稀奇。特别是当俘虏人数大于己方兵力的时候,为了避免这些俘虏再生事端,往往会杀俘以作为警示。三百多人……说句不好听的话,那洛阳每发生一次变故,死得人都不会少于三百,这真算不得什么。

杨守文想到这里,笑了笑,便没再说什么。

而这个时候,苏弥射也把碎叶城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一五一十的向明秀和来曜讲述了一遍。

“青之,你有什么打算吗?”

明秀想了想,扭头向杨守文看去。

杨守文则笑了笑,沉声道:“我能有什么打算?如今薄露行踪不明,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之前虽抓住了娑葛,可是我派往俱兰城的使者,到现在也没有消息。

我估计,谈判恐怕不是非常顺利。

那乌质勒为了这次薄露举事,怕也准备了很久。这时候让他低头,估计他不会答应。

所以,我们和乌质勒之间,恐怕还会有一场大战……”

来曜突然开口道:“这么说来,我们是要面临薄露和乌质勒的夹击喽?”

“说不好!”杨守文想了想,道:“此前我曾想过,薄露如果能借到兵,只有两个可能。要么他和乌质勒在俱兰城合兵一处,集中力量攻打碎叶城;要么就是兵分两路,夹击碎叶城。但不管是哪一个结果,前提条件是薄露能够借到兵马。

但我们现在,却无法知晓薄露的下落,只有耐心等待消息。”

来曜听罢,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这样吧,来校尉,你们远道而来,想必路上也很辛苦,不如先安顿下来,好好休息一下。

我会继续派人搜索薄露的下落,一俟有什么状况,便会通知与你。”

“如此,甚好。”

来曜也没有表示反对,便起身领命而去。

把来曜和那三百六十五名陌刀兵安顿妥当之后,杨守文这才有机会和明秀、盖嘉运坐在一起说话。

杨存忠自然也回来了,他和杨十六在营帐外警戒。

“明老四,你怎么看?”

明秀想了想,轻声道:“能怎么看,兵来将挡,水来土填。

如今无非是等待结果,打听薄露的消息,以及等待乌质勒的答复。反正勿论是哪一种,我们都很被动。青之,我有一种预感,这一次安西弄不好真的会乱……”

是啊,安西会乱!

杨守文闭上眼睛,轻轻搓揉面颊。

吐蕃已经开始了行动,而且是由器弩悉弄,也就是后世所说的杜松芒波杰亲自领兵,突入安西。很明显,他们是要夺取安西的控制权,意图东进威胁大唐国。

还有一个默啜,至今没有动静。

可是杨守文觉得,那默啜早晚会有行动,到时候少不得又是一场动荡。

不管是吐蕃还是突厥,杨守文倒是并不在意。他唯一在意的,是薄露……五弩失毕中作为安西一支极为重要的力量,一旦发生叛乱,势必会引发濛池都护府,以及吐火罗的动荡。而这三个地区若出现战乱,则大寔人便可以轻而易举,突破乌浒河,染指安西。

对于大寔人,杨守文还是很警惕的。

这是一个攻击性很强的民族,一旦被他们染指安西,大唐对安西的控制必然受到影响。

安西不稳定,则无法牵制吐蕃。

到那时候吐蕃可以自高原之上由西而东挺进,则陇右乃至关中都会受到波及……

人常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可杨守文现在已经确定了和李显的关系,无论如何,他都不可能坐视吐蕃进犯大唐。

若吐蕃进犯成功,则太子李显的声誉也将会受到影响。

“四郎,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更不能坐视安西动荡。”

杨守文睁开了眼睛,看着明秀。

片刻后,他又看向盖嘉运,沉声道:“老三,四郎,这一次你们一定要帮我才是。

田都护无法分兵救援,不要紧。

只要我们能坚持到北庭都护府的援军抵达,就算是成功。”

“北庭都护府援军,何时到达?”

“这个……”

杨守文顿时苦笑,手指着明秀道:“明老四,你总是这么犀利,一句话便问到了关键。

如今嗢鹿州的阿悉吉族人造反,封锁了昆陵山古道,断绝了我们和北庭都护府的联系。所以到目前为止,北庭都护府是什么状况,我一无所知。我已经派人前去求救,相信那北庭都护郭虔瓘不会坐视不理,很快就会发兵救援……只是,他们什么时候可以突破昆陵山古道,我不清楚,也不知道,一切只能看天意。”

盖嘉运闻听,沉默了!

明秀则摇着头,苦笑连连。

“杨青之,我发现自从我和你从江左抵达洛阳之后,就没有遇到过什么好事情。

先是八角山遇伏,而后又替你坐牢,接着还被陛下责令剃度出家,陪着你一起做和尚。结果呢,你好好的和尚不做,却要跑来西域,掺和到这一场变故之中。

罢了罢了,当我是倒霉吧!

不过我可告诉你,这次如果能成功渡过危机的话,你这个家伙可要欠我一个人情!”

第五百五十九章阿史不来山口(五)

傍晚,吉达和米娜巡视完毕,返回营地。

盖嘉运见到吉达,自然是很高兴,拉着吉达手舞足蹈说着话,言语中颇有责怪之意。

也难怪,吉达这次失踪,着实让人担心。

吉达倒是没有在意,笑着和盖嘉运寒暄两句后,目光便落在了明秀的身上。

同样的,明秀也在打量他!

不管是明秀还是吉达,都是不止一次听过对方的名字。

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当见面的一刹那,似乎都不约而同的蹙起了眉头。

明秀懒散,什么事情都不放在心上;吉达则是固执,一旦认准的事情,就不会放下。

两个人从第一眼看到对方时,就不知为何生出一种别扭的感觉。

所以,只寒暄了一句,便不再理睬对方……

……

你和那个人有仇?

米娜比划着手势,奇怪的看着吉达问道。

吉达摇摇头:第一次见,没有仇怨。

米娜道:可我为什么觉得他对你有些不太友善,而你对他,似乎也不是很感兴趣。

吉达道:有吗?

米娜用力点点头,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答案。

吉达的脸上,露出一抹笑意:那就算是有仇吧……其实,就是看不惯他,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不喜欢他!嗯,就是不喜欢他,可能是因为出身的缘故吧。

杨守文和吉达说过明秀的出身,江左豪门,世家子弟。

而吉达呢,标准的草根出身,而且是个胡人,从小就在社会的底层长大……

两个性格鲜明,但出身又完全不同的人,想要和睦相处自然不一样。这无关仇怨,只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吉达不喜欢明秀,同样的,明秀也不太喜欢吉达。

在明秀看来,杨守文这次被卷入麻烦之中,完全是吉达我行我素的缘故。

你特么当初走的时候,和家里说一声会死吗?

结果被人设计,被人埋伏……害得他陪着杨守文不远万里从洛阳来到西域,更被卷入这一场叛乱之中。

如此情况下,他有怎可能对吉达有好感?

好在,因为杨守文的关系,两个人并未当场翻脸。

不过在晚饭时,两个人却显出了泾渭分明的姿态。杨守文坐在中间,吉达坐在他的一侧,身边是米娜和盖嘉运;而明秀则坐在杨守文的另一边,身旁则是来曜和封常清。

看着两人互不理睬,杨守文不禁头疼了。

可是他也知道,这两个人其实骨子里是一样的骄傲,除非是他们自己主动和解,否则谁也不会让步。也罢,只要他们不打起来,一切都不是问题,随他们去吧。

“杨君,李客回来了!”

晚饭过后,苏弥射突然派人前来通报。

杨守文闻听一怔,连忙前往中军大帐里,就见李客一身风尘仆仆,正坐在大帐里喝水。

“杨君,幸不辱命!”

李客见到杨守文后,忙起身见礼。

“李君快坐下,乌质勒怎么说?”

“乌质勒表示只要咱们把娑葛放回去,他便不会再插手碎叶河谷的事情。”

“有没有别的条件?”

李客道:“乌质勒的条件是,希望朝廷正式委任他为碎叶河谷的都护,把碎叶河谷交由他来掌控。同时,他还说希望朝廷能够给予他充足的粮草和辎重,以稳定碎叶河谷的局势。”

这两个条件,听上去似乎并不过分。

苏弥射大喜,笑道:“这乌质勒倒是个有眼色的人。”

“李君,你在俱兰城,可有看到什么不寻常的地方?”

苏弥射很开怀,但不知为什么,杨守文却并不是很放心。

李客想了想,沉声道:“倒是没有看出什么异常,乌质勒那边似乎很轻松,我甚至感受不到,他们枕戈待发的意思。整个部落都显得很平静,没有什么异常之处。”

杨守文点点头,向明秀和来曜看去。

“你们怎么看?”

来曜笑道:“末将此来,奉田都护之吩咐,命末将听从杨君调遣。”

这也就是说,他不参与决策,只听从命令。

明秀则沉吟片刻后道:“既然如此,我倒是觉得,不妨可以放走娑葛,也算是交好乌质勒,展现出我们的诚意。不过,我觉得我们也不能没有防范……胡人重利而轻信诺,万一他们接走了娑葛之后突然改变主意,到时我们恐怕会有危险。”

难道你们汉人全都是重信诺的人吗?

没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