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入红楼-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意思是,剩下的七十万两就不用给了。
    乾王的周岁大典,因为是皇家内部之事,由内务府出银子也算正理,从国库抽调,也是为了缓解内务府的财政压力。
    礼部尚书一听可不答应了,立马道:“你们说的轻松,如今规制已经布局下去,处处都要银子用,说不给就不给了,到时候闹出笑话,谁担得起这个责任?”
    户部侍郎道:“什么叫说不给就不给?这是为国家大计着想,万一今年又像正庆十一年那样出现大批灾民,朝廷又没有银子用,谁又当得起这个责任?不过是权宜之计罢。
    再说,一百多万银子还不够?只要钱大人和礼部的各位同僚稍微节俭一点,不该用的银子就不用,这个大典一样能够办的风风光光的,如此两不耽误,钱大人就不能为朝廷着想一二?”
    礼部钱尚书差点气急,对方话中明明有说他们礼部铺张浪费的意思,他冷声回道:“你说的倒是轻巧,你们户部哭个穷就一下子削掉七十万两,回头内务府再哭个穷,又削掉几十万了,我看这大典就不用办了!”
    武官行列,居首的贾清闻言嘴角微微一笑,这些大臣们吵架也挺有意思的。要把大楚当做一个家,那么朝廷就是管家人,真要细说起来,所谓国家大事,其实和家长里短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
    不过都是“油盐酱醋茶”之类的东西。
    又容礼部和户部的官员之间相互怼了几个回合,李珍终于站出来发话了:
    “好了,乾王殿下乃国之储君,关于乾王的周岁大典,一丝一毫也错不得。于大人,剩下的七十万两,需得尽快移交内务府。礼部也不得故意缩减规制,更不得从中贪墨,否则,全部以国法论处”
    李珍虽然已经七十多了,声音也很苍老,但是他的话,在此时就是权威,甚至比旻宁更权威。
    “太傅!!户部”于书洋仍旧跪在地上,很是不解的抬头望着李珍,还要说话。
    李珍打断了他,道:“好了,关于国库缺银之事,回头作为朝廷首要议题,商议着解决。眼下,首先是办好乾王殿下的周岁大典,此乃国之根本大事,尔等不可再起敷衍之心!”
    于书洋仍旧还有些不服,看向上方的旻宁。
    旻宁瞄了一眼下方居首的诸位大佬,见他们都无意义,显然是对于此事意见是一致的,只得讪讪道:“太傅言之有理,乾王乃国之储君,马虎不得,就按太傅说的办。”
    “是,微臣遵旨!”于书洋颤巍巍爬起来,一时竟有些心灰意冷的感觉。
    之前他就觉得朝廷对于乾王的重视太过,哪有用两百万两银子为一个皇子办周岁庆典的说法?可是朝堂一二列的诸位大佬却一致决定通过,他虽不满,也只得忍下。
    可是如今江南数省干旱可是实情,并不是他蓄意捏造,他觉得值此之时,朝堂诸公总该有清醒的了,应该站出来支持他的提议。
    可是方才,除了他自己的属下,朝堂三品以上大员,居然一个站出来附议他的人都没有!
    这,岂不令人心寒?

第八三二章 吴皇后
    “王爷请留步!”
    散朝之后,李珍叫住了贾清。
    贾清回头,见方守与李珍联袂而来,先与方守行过一礼,然后才对李珍执礼问道:“太傅有何事吩咐?”
    李珍似有些不悦,道:“王爷既受先帝重托,封为辅成王,如何今日在朝堂上,对于乾王殿下的事,一言不发?莫非果如坊间传言,王爷少年得志,只知安享富贵,不将朝廷大事放在心上?”
    正庆帝死之时,乾王还未降生。他又知旻宁资质不够,没有帝王之相,故而临终任命内阁四位阁臣,加上贾清、王子腾六人为辅政大臣,凡军国大事,皇帝需悉数垂询辅政大臣。
    这种做法,首先自然是为了保证他死之后大楚朝纲稳定,其次,六人要么是他的心腹,要么是品德高尚,忠君爱国之人,能够将他的遗志执行下去。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乾王。
    乾王这个封号自然也是正庆帝早就定好了的。寓意也很直白,乾坤万物,乾为天,坤为地,乾,本意就是君主的意思。
    正庆帝的遗志,不但要他们六人辅佐乾王顺利登基,还要让乾王成为天地之间唯一的君主。
    所以,乾王的周岁庆典,朝廷才会力主大办,朝廷要借此告诉天下人,乾王,就是大楚未来名正言顺,不可替换的君主!
    维护乾王的威严,是他们六人共同的职责。
    于书洋所为,虽然情理可愿,但实际上已经触犯了乾王的威严。
    六人之中,实际上受正庆帝恩最重的就是贾清,贾清却在此时作壁上观,也难怪李珍不满了。
    “太傅误会了,太傅大人乃三朝元老,德高望重,有太傅大人在,这些事又何用学生多嘴。
    另外,学生毕竟年纪浅,在朝堂上本就该多听少说,认真学习为官治国之道,以免贻误国家大计。”
    贾清面色诚恳的说道。
    李珍哼了声,道:“我看王爷就是惜身,故意推我们几个老家伙出来抗事。”
    贾清连忙摇头摆手:“学生绝无此心。”
    李珍面色有点黑,倒是旁边的方守看着贾清,笑意盈盈的,似乎很是满意。见状,李珍倒也笑了,贾清位尊,却在他面前始终执弟子礼,行为言辞恭敬有礼,也令他很满意。
    不过他又正色道:“惜身是好事,也可免木秀于林之罪。王爷若能始终保持现在的心境,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不过既然老夫与王爷也算有一份师徒情谊,我也想请王爷记住一句话: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望义,皆非君子之道。”
    说完,李珍目光炯炯的盯着贾清。贾清神色不变,只躬身受领,道:“多谢太傅教诲,学生必谨记于心。”
    见状,李珍有些失望,道:“好了,守望兄才高德众,王爷得其真传,这些道理也不用老夫多言。老夫叫住王爷其实是想说,如今国库缺银,老夫知道王爷对于经济之道颇有见地,想问问王爷的想法。”
    贾清一听,便知道这李老头又在打自己的主意了。
    “这个,太傅大人或许应该询问户部,户部有那么多位精明强干的大人在,他们若是都没有什么好的法子,学生又怎么会有?”
    “王爷不必谦虚,犹记得当年王爷参加秋试之时所作那篇策论,言富国之道,在于‘宽农重商’,老夫对于其中所阐述的观点是深感赞同。
    国朝这些年内忧外患不断,如今好不容易安宁下来,正是举国大治之时,也是我辈施展抱负,造福天下百姓之时。
    所以,老夫想请王爷出山,牵头户部,逐步将这个理念遍行天下,建立新的税务制度,富国富民,奠定大楚万世不易之基……”
    李珍说着,神色都激动起来。为官数十年,他深知道,治国之道,首先就是一个钱字。
    一旦解决了钱这个问题,很多事都迎刃而解了。
    倒不是说李珍以为靠贾清一个人就能为大楚解决这个问题,而是,他觉得,大可以尝试一番。眼下朝局稳定,正是举行新法之时,若是能够在有生之年,让大楚的民治、国治上升一个台阶,才不负为相这一遭。
    面对目光灼灼的李珍,贾清也不知道该怎么回了,此事李珍已经不是第一次对贾清提起。
    说实话,任何一个对现代税务机制了解一二的人,再去看看古代的税制,都会觉得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当初他算是年轻气盛,也为抒发自己的观点,取得一个好名次,所以将那想法说出来了,不想与李珍不谋而合。
    他明白李珍的意思,这件事要是做,就不是短时间可以做成了,要初见成效,至少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行。
    贾清是最适合带头推行的人。
    可是贾清却觉得还是太早了些。
    如今朝局看似安稳,但是只要乾王一天还没有坐上龙庭,大楚的隐忧就一日不会解除。
    他不想分心太多。
    分心太多,就容易露出破绽。
    大楚的税制虽然很多不合理,但是不是有一句话叫做“存在即合理”吗?这件事要是开干,不知道一瞬间又要触发多少人的利益,引起多少反弹。
    当然以他如今的位置,是不怕的,但是他却想求稳。
    他还不满二十岁,六位辅政大臣其他五位,至少都比他大四十岁以上。他们是比不过贾清的。照这样下去,每多过一天,贾清的权势就会稳固一天。
    何苦急着将自己卷入大的漩涡里去呢?
    他已经过了以命去博富贵的时候了,以他既有的牌面,已经足够碾压了。
    贾清正在措辞,不巧一个个大太监跑过来,对贾清三人行了礼,又对贾清道:“辅成王,太后娘娘召见。”
    贾清一听,立马对李珍道:“太傅之言,容学生再考虑考虑,学生先行告辞。”
    说完随着那太监去了。
    方守道:“老明公又何苦逼他,明公既知他位分独特,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他,现下这般于他才是最有利的。”
    李珍道:“守望兄,我知你心疼弟子。但是你我都已过了古稀之年,将来百官终将以他为尊,若不多加磨炼,我等又如何能放心……
    况且天下之事不能只看利弊,也当为生民谋福祉,为万世开太平计!
    他之才干见地,若不能早一日为国所用,实为大楚的损失,天下百姓的损失。”
    方守一叹,李珍说的乃是家国大义,他反驳不了。
    ……
    “太后,臣妾是不是长得很丑啊……”
    “怎么忽然这么说?”
    “太后,您就告诉臣妾嘛,臣妾是不是真的很丑?”
    “呵呵,哪里,我们紫依这么漂亮,又可爱,怎么会丑呢。”
    “可是,既然如此,皇上他为什么不喜欢臣妾,皇上他很少来臣妾的坤宁宫,每回还都是坐坐就走了……”
    随着太监来到凤藻宫,还未进殿,就听见一阵对话声,说话双方的声音,一个清幽娴静,一个脆生轻铃,还略带童音。
    “辅成王到~”
    随着太监的通报,贾清跨入贤德殿,当面一身闲时凤袍的元春坐在炕上,她的旁边还立着一个差不多装扮,十五六岁的女孩子。
    “臣贾清,见过太后,见过皇后娘娘。”
    这女孩正是当今皇后,是旻宁登基之后朝廷为他议娶的吏部尚书吴文正的孙女。
    贾清以前也只是远远瞧过几面,今日还是第一次近看,是个漂亮的小姑娘,难怪会被选为皇后。
    不过想起之前在外面听到的话,贾清心中又忍不住笑了笑。
    元春见到贾清很高兴,对吴皇后道:“你先回去,哀家有几句话要询问辅成王。”
    “是,臣妾告退。”
    吴皇后告辞出去,临了多看了贾清一眼。
    这个大名鼎鼎的辅成王,果然如传言那般,生的这么好看呢……
    ……

第八三三章 有喜
    “弟弟,坐吧。”
    等到旁人都退下,元春顿时收起太后的姿态,以姐姐的身份,招呼贾清落座。
    “这是今儿御膳房送上来的,我吃了两块,觉得味道不错,二弟也尝尝。”
    贾清坐下后,元春又亲自将旁边玉盒中的一盘糕点端过来。
    贾清倒也不客气,拿起一块尝了尝,赞了一句,随后便问:“大姐姐今日叫我过来,所为何事?”
    元春此时已经坐回凤榻,双手叠放在膝上,神色娴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