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楚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八月下旬宣州兵与秋湖军进行实质性的合并以后,韩谦便对赤山军进行新的整编。
  三个步甲都,每都最高时都编有九千将卒,但新的整编过后,每都仅保留三千战兵,三千辅营兵;此外,骑营扩编到一千二百精锐,侍卫营恢复五百人编制。
  也就是八月底过后,赤山军仅保持一万一千人不到的主力战兵、九千人规模辅营兵。
  而扣除攻陷郎溪战死及伤重不治而亡的将卒外,前后还差不多有四千多伤卒在伤愈后退出现役。
  这些伤卒原本应该成为赤山军最精锐的战力存在,韩谦却弃之不用,对外的说法是他们已经做出应尽的牺牲,除非广德、郎溪、安吉三县受到大敌进攻,不然不会动员他们。
  而除了接替在秋湖军撤走之后四田墩的防务外,赤山军主力战兵主要集结于界岭山西南麓的南塘寨、石碛山以及郎溪城,便未再有过大的调动,更不要说往北或往东湖杭境内组织大规模的作战了。
  九月中旬大梁蔡州军东进徐州,迫使信王杨元演率一部分兵马北撤楚州去守根基之地,不管怎么看,这时候都应该是赤山军越过界岭山北进寻找战机的良机。
  然而除了前期安排四千多伤愈将卒陆续退出现役,韩谦到九月中旬趁着军事危机进一步缓解,则将一批武官以及九千辅营兵都分派下去,扩大在界岭山南麓、浮玉山北麓开垦坡地梯田、开采煤铁、砍伐木材、烧制石灰的力度,还于九月中下旬同时开工修筑三百余座类似小型城垒的围龙屋,差不多是争分夺秒的进入全面建设时期。
  像韩豹这样一大批基层武官,在经过初步学习便被分派到三县所属的诸乡担任佐吏、屯长的例子,比比皆是。
  在界岭山南麓修筑大量的围龙屋,更为主要的是在郎溪、广德、安吉三县置换出二十余万亩田地、两万余间屋舍,目前远不足以安置那么多的老弱妇孺。
  三百余座围龙屋,将新造三万余间屋舍,也只能勉强叫总数高达三十二万之多的赤山军将卒及家小,在浮玉山与界岭山之间度过第一个寒冬。
  九月中下旬奉岳阳令旨正式成立广德军制置使府,赤山军整体改编为左广德军,而收并宣州地方兵马之后的秋湖军,则整体改编为右广德军。
  此时相比较左广德军沉默、低调,右广德军则积极以东庐山、浮山、天印山、鸡笼山为界,往西北方向寻找战机,对南衙禁军进驻到溧水、平陵的兵马进行袭扰,以小积多的扩大战果,甚至还颇有成效,甚至饮马采石、当涂等沿江地区。
  这时候,对韩谦的妥协、沉默,赤山军内部甚至都有不少的争议,几乎隔三岔五都有好几拨将领武官跑到韩谦跟前来请战,但都被韩谦压制下去。
  跳得特别欢的将领武官,甚至都被韩谦“无情”的踢到大大小小的运输队里。
  饶、歙两州紧随豫章郡王杨致堂之后,九月上旬就正式上表投附,两州刺史皆以参军事都将衔亲自率州营及少量壮勇,编入右广德军,参加对溧水、平陵、当涂等地的袭扰,积极无比,似乎要将以往对三皇子压抑太久的忠心,在夺取最终胜利之前释放得更彻底、更热烈一些。
  韩道昌、富陌二人分别出领饶州、歙州。
  这也意味着从叙州到宣州的陆路通道彻底打通。
  虽说从叙州到宣州北部的郎溪城,有驿道相通,但两千余里的驿道途经浮玉山、黟山,横跨鄱阳湖南翼的丘陵区,要翻越罗宵山脉北支的武功山,要横跨湘水两岸的绵延山岭,要翻越雪峰山,才能抵达叙州黔阳城,一路有驿道相通,也可以说坎坷之极。
  这是一条即便是军中精锐将卒,都至少要走上一个月的艰难道路,更不要说还将从叙州运送大宗的物资进入宣州了。
  不过,韩谦还是组织了三十余支,每支五六十人规模的学习班运输队,着他们远道赶往叙州。
  那些爱折腾、不服管训的武官将卒,都踢到学习班运输队,一方面以奚发儿等人为首,带着这些人实地进行侦察反侦察、地形勘测的考察学习,另一方面韩谦等不及水路打通,必须要赶在十一月之前,从叙州运一批高附加值的货物进郎溪。
  虽然饶歙两州的投附,以及这两州与宣州都暂时合并到广德制置使府的治下,韩谦身为广德制置使,总揽大权,能调用三州十九县的人马物资,但除了宣州北部有相对平阔的耕地外,三州的其他县都位于浮玉山或黟山内部,仅有少量的溪谷或河谷平原能够利用来耕种。
  三州十九县总人口不足八十万,耕地却不足五百万亩,还以山田旱地居多。
  以当世的生产力水平衡量,宣歙饶三州十九县的生产力规模,都远未能赶得上润州所属的六个县。
  三州十九县,即便短时间内想要充分供给逾五万兵马的物资消耗还是颇为困难,更不要说韩谦还奢想着要额外抽出大量的物资保障滞留于广德三县、远远超过三县承载力的近三十万老弱妇孺。
  不搞学习班,甚至说没有相当长时间的学习跟积累,绝大多数作战英勇的将卒,哪怕是提拔到队率一级的基层武官都搞不清楚,要保障三十多万老弱妇孺能安然度过寒冬,不出现大规模的非正常死亡,是何等艰难的任务。
  即便以湖州刺史黄化为首的湖杭地方派,态度也进一步软化下来,默许广德军制置使府派人进入湖州、杭州采购粮谷、布匹等物资,甚至也完全没有囤积居奇,要在价格等上面进行刁难的意思,但问题是韩谦还得要拿相应的物资或财货去交易才行。
  目前岳阳虽然同意安吉、广德、郎溪三县单独划出来安置左广德军将卒及家小,但问题在于三县能置换出来的田宅仅二十万亩、屋舍两万余间,仅能勉勉强强安置英勇战卒及身受重伤或致残的八千户将卒及家小,总计都占不到左广德军将卒及家小总人数的百分之二十。
  而除开两万左广德军主力及辅营兵将卒,补给可以从军饷里进行开销,不足部分甚至可以进一步向岳阳申领,从洪袁等州调拨,但扣除掉已安置掉的将卒家小以及在编的将卒,还有二十六七万人的老弱妇孺,需要广德军制置使府自筹自支。
  宣歙饶三州目前仅受韩谦的暂时节制,所征用的物资,照当初所约定的,也只保障左右广德军四万将卒的补给消耗,额外二十六七万人老弱妇孺的物资保障,只能是韩谦从郎溪、安吉、广德三县范围内额外征收赋税,又或者从叙州抽调钱粮进行解决。
  二十六七万老弱妇孺,以每人每天八钱的最低标准,保障物资供给(包括吃食、屋舍及寒衣),一天就是二百二十万钱,一个月就是六千六百万钱,一年就是近八亿钱,也就是八十万缗钱。
  而大楚长期以来,每年除开州县所各自截留部分,能运入金陵,由度支使司进行统支的岁入,都保持在三四百万缗钱之间。
  冯家能积攒四五百万缗钱的家财,是庞大宗族数代人掌握江淮财源之后的积攒,即便如此,抄没其族之后,天佑帝都狠狠的吓了一跳。
  在当世,每年八十万缗钱的缺口需要广德制置使府自筹自支,是何等恐怖的数字。
  郎溪、广德、安吉三县,除开第一批安置下去的将卒家小及田宅外,另辖有人口十一万、耕地六十万余亩,将所有杂捐口赋摊入田亩,一年大约能征得钱粮不足七万缗钱,但哪怕将三县及诸乡巡检维持自身运转的开支控制到最低限度上,能余五万缗钱上缴到制置使府进行统支,就已经是极限了。
  目前最大的好处,就是地方生产没有被摧毁,与湖杭地区的贸易通道也打开了,各地秋粮收割完成了,只要制置使府能额外调拨到大量的财货,还是可以从民间收购到足够多的粮谷保障最基本的物资需求。
  问题最大的,这么大的度支缺口,韩谦要从哪里去补?
  攻陷郎溪城之后,韩谦为什么不打了?
  除了其他太多要考虑的事情,韩谦主要还是不敢打了,不舍得打了。
  还有个关键因素,就是精锐的消耗实在太大、太狠了。
  攻陷郎溪城,当时战死以及战后伤重不治而死的将卒,高达六千人。
  这六千人还恰恰是左广德军里最有潜力成为精锐的那一批人——一战就损失这么多的精锐青壮,左广德军能经得起多少次这样的损失?
  桃坞集兵户曾经也风光无限,但与永春宫庄户合并到一起,成年丁壮曾有两万余人,而经过这些年的战事消耗,现在满打满算成年男丁都剩不到六千人。
  要不是这次韩谦拼死拼活,将桃坞集四万多妇孺保住了,特别是近一万男童少年保住了,桃坞集兵户很快就会成为历史名词消散在风中。
  即便如此,以传统的生育及医疗条件,桃坞集兵户想要恢复元气,至少也需要两三代人才行——孩童的夭折率太高了,即便没有战争、饥荒,能有一半人平平安安活到成年,就要谢天谢地了。
  流民军前期通常都能勇猛无比,除了不畏死、敢拼命的精神外,就是前期能不断的胁裹底层青壮男丁入伍,不担心消耗,但也导致所胁裹的妇孺越来越庞大,而在后期青壮精锐消耗差不多的情况之下,流民军就会变得越来越脆弱,以致后期很快就被打得瓦解崩溃。
  韩谦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他就得熬、就得忍,将膨胀的心态拼命的压制下去。
  为能减少不必要的物资消耗,减少精锐将卒的伤亡,尽可能快的垦田建屋、开采煤炭,后期所有的战功,他都可以让给以顾芝龙、李秀、陈铭升等人为首的右广德军,让信昌侯李普等人“风光无比”的顶在前面……
  ……
  ……
  十月中旬过去,天气虽未到酷寒之时,但已然入冬。
  位于界岭山西南麓的南渡塘湖,由于多年来泥土淤积,湖淤水浅,此时输水入南渡塘湖的几条上游溪河水位回落,致使大片湖滩裸露出来,使得附近十数座新屯的妇孺能够直接进入湖滩采割能塞填到破旧衣物夹层间保暖的芦花。
  丝絮、棉絮以及毛皮的保暖效果更好,但赤山军将卒家小却是没有这么个奢望的,芦花已经是极好的东西了。芦花不足用的话,用彻底揉松揉开的麦秸杆、茅草茎顶替,也是熬过冬季的办法。
  江南地区,即便是大寒天气,也总是能熬得过去,淮河往北的中原地区,大雪封山时节,那便是真难熬了。
  韩谦坐在马背上,琢磨这些天从北线陆续收集回来的情报。
  梁帝朱裕御驾亲征,斩获宋州睢阳大捷之后,没有对梁博王朱珪的残部乘胜追击,使伤亡较重的玄甲军留在宋州休整,而使韩元齐所率的蔡州军东进徐州,与司马诞所领的徐州兵会合,进窥淮河南岸的楚州。
  很多人不理解梁帝朱裕的意图,大部分人都分析应该是梁帝在其内部隐患彻底解决之前,一方面加强其对梁国东部地区的控制,同时迫使信王杨元演割据淮东,断绝楚军近年来大举北伐的可能。
  事情真有这么简单吗?
  作为荆襄战败之后,还有闲暇心情亲自潜入楚地斥候军情的朱裕,会担心即便表面一统之后但内部派系利益纠缠复杂的大楚有能力对梁国形成致命的威胁?
  留杨元演率楚州军在长江南岸,跟岳阳兵马先拼个两败俱伤,不是更好?
  这时候看到陈济堂走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