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步青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所谓,千金易得,一士难求,因此,这士便只存在于最高的那一阶层,因为他们本身便没多少人嘛,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继万世太平,他们赶上了。可如今呢?几千年了,世事不停地在发展,譬如世上有许多事情等着人去做,而有一件是最重要的,那我们先做这一件,于是大人就一直提倡”。

    “但现在,张大人,做这件事的人已经多出来了啊,这里,我并非单指儒学,而是说的为官之人二朝廷为何不能分出一些人去做其它事情呢?读了书,他们就会想事,会有处理事务的能力,如今我朝各地的学子,到此地步,若能有专人去研究水利,整理一套学说,而后再继续学习、研究,而这些人若不研究它,那就专研水利,儒学只当修身养性健好,如今每年水患还会至于此吗?”

    “在我看来,专人专用,任何事情效率都可以提高,都能少走许多弯路,譬如说以往织布,娘亲教培女儿,而那些农妇在家中弄个机器,有快有慢,质量也参差不齐,如今布行皆有作坊,若是能聘请士子在其中做事,有人教她们如何用那机器,有何等诀窍可以更快,另外还有人在考虑螺机如何制造。这样的话,一个人可以挥以前几个人的作用,而织布上,质量统一,效率也会翻上好几倍。若任何事情的效率都能翻上好几倍,那如今的国朝会是什么样子,强兵岂非也是易如反掌?”

    “当然,这些话,大人也只是当做玩笑之语便可,毕竟其中的困难,大到你无法想象,你说儒生多了,我说的,却是能读书之人少了,若真专人专用,那就赛在人数太少,,如你所说,士子中有能力上学之人,不会去学这些商人、匠人的学问,儒学也不会做这种如同放开其地位一般的事情。不过,既然已经饱和了,多了,这国朝若真要往前走一步”

    “或许就只能考虑从这里走,譬如说,逐渐操控舆论,先将军略、水利这等迫切的项目做起来,也好抵制外来压力,保证民生,到大家不那么苦的时候,更多的人可以读书的时候,再考虑专人专用,这个不像那些呆板的强兵之策,他们的地位一上来,自然会有懂的人去想、去做的,如今大多数人,去做其余事情,皆无地位,大家当然只能都读书”。房间内外静悄悄的,张老低头苦想,孙平步见此,也只是微微一笑,他拿过来茶壶,给自己斟了一杯茶。

    “儒学是很伟大的体系,除了修身之外,它也是管人、权衡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学问,十数万的学子,如此之多的官员,朝廷层面上的,全国数千万的子民等,都在它的权衡、掌控之中,特别是在我朝,冗生冗员已经明显凸显出来,经过佛道学家各种学说的冲击之后,它稍稍转变之后,便弄出了这个游戏规则,不仅让这多的官员之间的利益联系得以平衡,还能不断壮大,让众多学子前仆后继地朝这上面扑来,十年寒窗苦,一朝成名无下知,多么完美的权衡啊”未完待续。

 149 交谈(四)

    孙平步深深了吸了一口茶香:“我很尊崇这种学问,无论有过什么,能记录一些人以某种形式在某地生存过的东西,可称为艺术。儒学绝对是古往今来众多艺术中最为伟大精炼的一项学说艺术,如此大的一片土地,如此多的人,以如此极端而又和谐的方式将他们统合在一种游戏规则之下,几千年的智慧,那是多么的令人高山仰止”。

    他举杯过去,在张老的茶杯上碰了一下:“适逢其会,你我都生于这个时代,今日有谈了同样的事情,就如这手中清茶,是苦是甜,咱们且品尝之”。

    茶香其实已然淡了,因为说了这么多,茶水早已续过几次了,张老原本还在想着,此时站起来,退后两步,深深地鞠了一躬,孙平步只好无奈地站起来。“小友所言,许多我还未能全然理解,不过,这就已想通而言,小友已胜我,此事当受一拜”。

    “都说了,只是玩笑之语”,孙平回了一礼,随后笑道,“若非本朝没有不以言治罪’这一条的话,我此时又无足轻重,这些话,都是不敢跟你说的,玩笑,且做闲聊罢了”。

    走出房间的时候,孙平步叹了口气,今日本不想多说的,但张老抱若求教之心而来。而且他也希望这国朝的方方面面有所改善,所以才会说了这些出来,其实,到得此刻,孙平步也不知道自己这么做,是对?还是不对?不过既然已经说了,那事情已经就是这样了,再想其他的,未免就有些多了。

    张老在房间里呆着,可能是在消化那些想法,甚至可能记下一些。那也无所谓了,说出来的一些东西,就不在乎他去想,将来去推敲,那也是张老自己的想法了。

    而且,有些想法孙平步说了,但有些想法他也没说,就如同他所说的那样:“都是玩笑”。这并非只是一句故作姿态的避嫌的话,而是事实上,这一切在他看来,真的只是玩笑而已,不用负责任的玩笑,要在眼前的这个政体里弥补缺陷和漏洞,在孙平步看来,近乎痴人说梦?当然,若纯粹去说面临的问题,他自然也有过的,例如商业,商业在国朝不是迫切需要发展的短板,它已经是一块长板了,而且比谁都长,以平衡发展的观念来说,其余的许多制度眼下已经跟不上商业的发展,再发展商业,就算能尝到甜头那也是畸形,对一个国家来说,这个畸形真是是危险。

    而儒学已经到了眼下这个饱和溢出的地步,若真有可能积极地往前走一步,细化分工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向,一方面合理分流多余出来的教育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淮备接下来可能的工业爆发萌芽。当然,看上去美好,问题在于,这就是个玩笑,一切的原因也就在于儒学二字。

    孙平步说他崇敬儒学,这不是什么奉承话或是反话,这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和高山仰止。儒学可不单单是什么孔老夫子的迂腐无用的学问,孔于的论语,只是教人修心养性的道理,一些人生的规律的学说。而后来的统治者们在这样的规律里找出了关窍,找到了如何去制定规则,利用和引导这些规律的方法,然后一代一代的完善、增补,著遇上了问题,就修建、微调,找出折中的方击,数千年来,每一个朝代的预尖人物部投八到这套统治哲学的完善中来,如同大浪淘沙。撕去表层的外皮之后,这就是统治系统,可以说是一代代人的智慧结晶,好与不好,后人自会评说。

    现代的管理哲学中,譬如一个公司,能够培养出公司文化,让人产生归属感就已经要花极大的力气,几乎已经是终极目标,如果说理代管理学是一套计算机程序,儒学就是一整套的圈子,它管的是几千万的人心,而且还能让人感觉不到,让人们只会觉得理所当然。

    几千年的发展,进化,物尽无择适者生存,无论欧洲君主立完、议会制、教会统制,日本的武士道,或是印度的种姓制度等等,与儒学相比都远有不如。这就像是一个大的蜘蛛网,你动一下,旁边的人就会拉着你,一环扣一环层层叠叠,。想要内部改良,谁也不知道要往哪里用力,谁也不知道要用多大的力气才能达到成果,好像你一拳打在水面上,溅起再高的水花它们最后也会被推回来.一个人想要改革,需要面临的,可是几千万人组成的巨网,是数千年来每个最顶尖的人物智慧的集合体,想要在这样的体系中将它彻底重组。不是一般困难。

    这样事情对孙平步来说,他会坐在那儿思考和欣赏这样的体制,甚至为其中的精巧地伦感到战粟,他将之当成一种艺术品来看,可是要让他在其中做改革,他也不存在这样内部革新的自信。这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任务,它的体系实在太庞大,大的能够吓死人。

    用力越大,反馈回来的力量越大,想要在儒学体系中做大力改革的人多半没有好下场,当然,也不是说就不能去做些什么了,有一定想法的人,还是可以自己的努力在这个体系中推一下,孙平步就是这么做的,而张老也有这样的资格,因此孙平步才会跟他随口说出那些东西,

    不过,在孙平步本心之中,内部改革吃力不讨好,若将来张老真能有所建树,孙平步大概也会在旁边看着这一切的变化,而且,孙平步也只当之前的谈话是闲聊罢了。

    这人一旦说起事情来,时间就过得非常快,孙平步出来一看才发现,竟然已经接近正午了,他吩咐胡飞去安排了一些饭菜,既然人家来自己这里做客,总不能让他饿着肚子回去不是,吃饭的时候,张老还是一副沉默凝思的模样,孙平步倒也不去打搅他,任他去为自己的那些闲言碎语费尽心思地捉摸,

 150 交谈(五)

    这种事情,他之前也说过了,只出闲聊话题的玩笑之语。他虽然说了心里话,但这些心里话说了多少,也只有孙平步自己知道而已,张老是绝对估摸不出来的,他可能只当是自己精心研究过这些事情罢了。孙平步知道,但也不会去辩解和提醒什么,都说过了,只是闲聊而已,既然说完了。那么它也过去了。

    吃晚饭之后,张老匆匆留下了朝廷发下来的文书,一副失魂落魄模样的离开了客栈,孙平步将他送上轿子,就回来了,至于张老这次回去之后会从他的那些闲聊中领悟出什么样的学问来,孙平步不知道,而且也不想知道。这次京城之行,所有的预期目标全部出乎意料的顺利完成,他在京城也没有什么牵挂,孙平步打算和王磊告别之后,就准备一下任职的事情了。

    此去路途遥远,恐怕三五年内都有可能回不了仪阳县,而且孙平步在选择一个这偏远地方的时候,心里便已经有了一个模糊的计划。仪阳县毕竟是个大地方,如果做什么事情的话,盯着他的人太多,造成的反向自然也会非常巨大。若做的这些事情他们能够理解和认可的也就算了,可表现的太过头的话,难免会引起那些大人物的阻挠,这样的境况,可不是孙平步所喜与想要看见的。所以才选择了边界地区去任职,有句古话说的好,天高皇帝远,孙平步这么选择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这句话。他虽然明白低调发展,韬光养晦的好处。但不代表他就真喜欢就这么闷声不响的就这样下去,毕竟,孙平步可是完全说得上另类人。

    而且,在遥远的大海对面,可是有着数量众多的国家和土地呢,那多到难以计数,珍贵无比各种资源,可还都默默地埋在大地之中,等待着孙平步去挖掘它们呢,让孙平步去管理和改变一个国家的进程,他会觉得简直不可能做到,但若只是将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建设成一个超时代的特区的话。他自认合适能够做到的,但前提是他需要时间,需要自由的不受干扰的施政,所以他才会跑那么远,孙平步甚至在想,是不是可以出海去,找个足够巨大的岛屿来建立一个完奎属于自己的王国。

    就像孙平步所想的那样,他想要去刻意改变国朝的一些制度,甚至是传承数千年的儒学观念,可是他的改变行为不能够是过激烈,那几乎是与整个时代为敌。在孙平步看来,若是这个改变的进程是过剧烈的话,那么整个时代反馈给他的那股庞大到了无以复加的抗力,会轻而易举的将他压死,那可不是他想要的结果。所以他才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