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十七年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里?”郎廷佐问道。

    想要防守江宁,内部人心一定要稳定,洪承畴深知这一点。

    当下他站起身来,走到中间的沙盘旁,拿起杆子,说道:“诸位且来看。”

    博洛意志本有些消沉,对于坚守江宁,并不报太大的希望,但他见洪承畴表现的十分镇定,似乎真有办法,一时间也勉强打起精神。

    洪承畴待众人围上来,便拿着杆子戳了几下,开口说道:“大胜关一失,王彦可以直接逼近到江宁城下,而江宁一失,再守其他城池,便没了意义。”

    他扫视众人一眼,正色道:“本督打算把镇江的两万多人,也撤回江宁。如此守城兵力就达到四万多人,放弃外郭城不守的话,防御内城兵力便还算充足,可以坚守一段时间!”

    博洛听他说着,却质疑道:“那不是等于把郑成功也放到城下?如此,江宁可就成了孤城!”

    洪承畴微微一笑,他心里估计也没底,但他得给其他人一个胸有成竹的印象。

    “王爷,就是要死守江宁这座孤城!”洪承畴目视博洛,然后指着江宁城,坚定的道:“江宁本来就是坚城,本督又经营数载,粮食、物资充沛,足够我们坚守!”

    “总督大人,孤城不可久守,迟早会被明军攻破,并非破敌之策!”佟图赖有些忧心忡忡。

    洪承畴点点头,认可了佟图赖的话,但他明显还有话要说。

    这时他把杆子一收,背在背后,“本督从军中听到消息,南朝的隆武皇帝似乎已经不行了,若是隆武暴毙,南朝对于皇位必然将展开一场争夺,我以派遣降将高进库前往江北,让他去投靠朱以海,从中进行挑拨,促使南朝内部出现纷争。”

    这是要分化瓦解诸路明军,博洛等人顿时来了兴趣。

    洪承畴停了停,接着说道:“再者江宁并非孤城,本督在瓜州等地修建了数座炮台,加上水师,可以控制江宁段的江面,豫王爷可以从北岸,不断派兵增援江宁,而我们则凭借坚城消耗明军,时间一久,明军锐气必泄,而江南大战数月,摄政王的准备,想必也差不多了。只要等北面抽调蒙古藩兵南下,萧巡抚再起浙兵北上,明军必败。”

    众人听他这么一说,眼睛都亮了起来,博洛与几个固山对视了一眼,纷纷点了点头。

   

………………………………

第746章兵临南京

    隆武四年八月七日,南京外郭城外,江东桥以西的长江水道边,有许多集市和小镇。

    从江宁入海的这段长江水道,又被称为杨子江,江面十分宽广,养活了不少渔民和纤夫。

    这些渔民,纤夫聚集在一起,逐渐就形成了一个个的村落。

    这时一队清兵,正沿着长江扫荡,沿途好几个村子,都被他们抢劫一空。

    洪承畴为了守住江宁,自然不能让明军在城外得到补给,而且打仗实在太耗银钱,满清就江南一个钱袋子,正常的赋税已经不能满足满清的开销。

    之前洪承畴虽然想要安定江南,但现在他不抢,这些物资、银钱就可能成为明军攻打江宁的本钱,所以坚壁清野,势在必行。

    趁着明军尚未兵临城下,博洛派出数百队清兵,开始到江宁四郊,抢夺钱粮,抓捕壮丁,焚毁屋舍,弄得地方上民不聊生,哀鸿遍野。

    其实这几年来,清军杀了一半的人后,江南的人地矛盾基本解决,洪承畴拿那些无主的土地收买人心,再通过他的经营,那些普通百姓,已经被清廷的伪善所收买,甚至不少人已经把自身当成了清朝的子民。

    此时清军一下撕下了之前伪善的面貌,他们才知道,他们再听话,纳在多的粮,也并非是满清的子民,而是随时收割的奴隶,满清纯粹是利用他们。

    原来他们还对洪承畴分配田地,而对他感恩戴德,现在却不知道有多少人,诅咒他不得好死。

    这时一队绿营兵押着一队抓来的壮丁,赶着牛、羊、提着鸡、鸭,推着堆满粮食和铜钱的大车从村子里的土路走过。

    “把总,马上就到江东桥了,前面就剩下一个赵家渡,这点东西,不好交差啊!”一名老卒舔着嘴说道。

    被派出来的清兵,都被定下了指标,每队抓多少丁,抢多少粮,多少钱,都有规定,多抢的也不上交,算是用来激发清兵的兽性,更好的执行洪承畴坚壁清野的策略。

    这本该是躺好差使,但这一队的把总和大部分士卒都本地人,毕竟乡里乡亲,却不忍心下狠手。

    那把总回头看了看收获,为难道:“口粮都抢的差不多了,给百姓留条活路吧!”

    “其他几支人马,把屋子都给点了,他们完成了任务,咱们完不成,把总怕是不好交代。”那士卒提醒一句,不知他是担心长官,还是对这次出来,没捞到好处,而感到不满。”

    那把总脸上一阵烦躁,“直娘贼的,真把老子逼急了,老子~”

    把总话没说完,身后忽然一阵轰鸣声传来,他声音戛然而止,猛然回头望去,只见极远处扬起一片黄尘。

    这一条路,就只有他们这一支队伍负责扫荡,这么多战马从西面而来,想都不用想便知道,大胜关方向的明军杀过来了。

    “不好,快跑!”那把总脸色一变,便往村子外面跑,士卒们催着车子,赶着壮丁,紧紧跟在后面,但还没出村子,他们便把东西丢了个干净,因为骑兵已经追杀上来。

    那把总回头看了一眼,追来的骑兵有数百骑之多,一个个头盔上都缠着一条白带,衣甲外面披着素衣,连兵器上也缠着白巾。

    骑兵们纵马驰骋,仿佛一座移动的雪山,他们身上白带飘飘,手中战刀雪亮,在阳光照耀下发出炫目的光芒。

    骑兵速度极快,清兵心中叫苦连天,哪里还顾得上车辆和壮丁,纷纷撒手就跑,但是两条腿的人,怎么跑得过四条腿的战马。

    明军骑兵像驱赶羊群一样,分成两队,从两面包抄,将四散的绿营兵,又驱赶着聚拢起来。

    一泡尿的功夫,近百清兵和数百壮丁,便被骑兵围了起来。

    一众清兵和壮丁看着这支穿戴素衣的骑兵,围着他们转圈,打马奔驰,脸上纷纷漏出了恐惧之色。

    壮丁们道是识相,不用吩咐,便纷纷抱着头蹲了下来,一众清兵则不知所措的站着,脸上满是惶恐。

    这时奔驰的明军,终于停了下来,一个个张弓搭箭,用锋利的箭头对准了绿营兵,一员将领以把弓箭拉园,正准备射死这群绿营兵,旁边一将却忽然拿着骑枪,把他的弓箭往下一压。

    那将疑惑的转头来看,使枪的却道:“整个南京西郊,四处浓烟四起,咱们这一路过来,却未见屋舍被焚,留他们一命,为攻打南京效命吧。”

    骑兵身后十里外,刚经历过清兵扫荡的村落内,家家户户都闭紧了门窗,因为村落外面,就像发了大水一样,数不清的军汉,披着素衣漫野而来,就跟过阴兵一样。

    那些村落被毁的百姓,茫然的站在旷野上,身边不停的有戴孝的士卒,从他们身旁走过,也不同他们交谈,全都拿着兵器,默默赶路,似乎身体内藏着一股特殊的能量。

    一白须老翁,牵着孙子站在一旁,看着过兵,不禁把孙子往身后拉了拉,而正在这时,一个名骑马的百户走过,看了爷孙一眼,也没搭话,将一个包袱丢了过来,便崔马继续前行。

    老翁微微一愣,将包袱接住,望着那百户走远,才打开一看,也不是什么贵重东西,不过几张大饼,但老翁的眼泪却一下涌了出来。

    南京西郊,方圆数十里,一片雪白,仿佛夏日飞雪。

    另一处被焚毁的村落旁,数十名百姓,看着这绵延不绝的大军从村外走过,一人傻乎乎的问道:“保正,他们都穿素衣干啥去?”

    保正望着队伍,似乎是在回想,半响后道:“你个傻子,这是大明的皇帝回来,去南京拜祭太祖。”

    “那清兵能让他们拜祭么?”

    老保正笑了一下,“傻子,清兵败了,你没看出来?”

    正说话间,只见远处,六匹健马拉着一辆大车过来,车上放着一口大棺,上面插满了白幡。

    大群穿着素服的朝廷大臣,每人手里拿着一杆白幡,跟在大车两侧,慢慢行走,哭声一片。

    队伍中军,一员骑兵千户,纵马狂奔,一路询问藩主何在,等找到了王彦,他拔马过去,喘息道:“大王,前锋离南京外郭只有十余里,秦将军问是扎营还是继续前进?”

    王彦张目四望,见大军漫野,军威壮盛,马鞭一扬,“告诉秦尚行,大军直驱南京城下!”

   

………………………………

第747章誓灭胡

    在王彦击败博洛六万主力后,十多万清军结下的大网等于一下开了个大洞,清军之前的战略完全被打乱。

    大胜关外的这场对决,王彦击溃博洛,清军遭受明军死命追杀,从大胜关以西到秣陵关外,清军伏尸四十余里。

    明军斩杀清军近两万余人,俘虏三万余众,缴获物资战马无数。

    在宁国府,满清浙江巡抚萧起会与孙守法激战于敬亭山,忠武镇追杀败军到秣陵关外后,调头急扑向西南,骁武营指挥使田化龙,两天疾走一百多里,如神兵天降,突入清军右大营,斩杀数千清兵,萧起会败回宣城。

    之后,刘顺大军赶到,与孙守法合兵直扑宣城,萧起会见明军援兵杀到,判断内线战事以出现变化,不敢恋战,引兵退回浙江。

    北面牛屯河岸,多铎凭借优势兵力,再次击破李过,大军追至濡须口,恰逢高一功渡江接应,双方一场大战,未分胜负。

    忠贞镇刚经历了一场大战,士卒十分疲乏,多铎也不好受,他急着与博洛汇合,所以不惜代价的攻击李过,清军虽然两次突破了李过的阻拦,但是自身也损失惨重。

    同样,在高一功部出现后,多铎也知道内线战事可能已经结束,清军织下的大网,被王彦这条蛟龙挣破,他继续包抄等于是往王彦怀里钻,自取其败。

    两军交战一场,难分敌手,这时扬州马光辉又传来急报,朱以海趁着多铎主力在西,在东线大大出手,贼将谢迁攻淮安,朱以海亲自督军攻打扬州,而马光辉人少,只能集中守卫扬州,淮安已经落入贼军之手。

    淮安是黄河、淮河、大运河交汇之处,位置极为重要,多铎绝对不允许落入明军手中。

    眼下多铎奈何不了高一功,江面上又有明军水师云集,且多铎也担心江宁的情况,随即罢战东归扬州,明军也撤回长江南岸。

    清军负责包抄的南北两路大军被逼退,王彦的后路安全,进攻南京的时机已经成熟。

    由于承担阻击多铎的李过部损失巨大,战兵只剩万五之数,王彦便下令李过驻守芜湖,又快马传令戴之藩,令其放弃攻打合肥,退回安庆,以保证湖广到南京的运输线不被斩断。

    军令传达之后,王彦一面尽起大军,扶皇帝灵柩杀奔南京,一面以大将军,武臣之首的身份,号令诸军,传令孙守法、郑成功、鲁王会猎南京。

    隆武四年八月七日,王彦引大军兵临南京外郭,这里曾是大明的南都,曾是帝国的中心,天下间最富庶,雄伟的城池。

    时隔四年,当初安宗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