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1097章遍身就穿黄金甲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上中下三元节,乃中国古时候最重要的节日,地位高过清明、端午等节日。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收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行礼。
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后来也有祭祀先烈,有的地方则逐渐演变为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鲁王想将浙地的官员,集中起来,需要一个名义,中元节时由官府举办一个大型的祭祀活动,便合情合理。
要能将杭州的主要官员都叫来,祭祀的人,身份也不能低,正好位于西湖栖霞岭南麓,就有这么一位人物。
萧起会随即按着鲁王的意思,给浙江的官员发文,要求他们来参与中元节在岳王庙举行的祭祀,来祭奠中国的英雄岳王爷。
岳王庙在西子湖畔,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初称“褒忠衍福禅寺“,明天顺年间改额“忠烈庙“;因岳飞追封鄂王而称岳王庙,格局上分为墓园、忠烈祠、启忠祠三部分。
墓园坐西向东,忠烈祠和启忠祠坐北朝南,岳王庙大门,正对西湖五大水面之一的岳湖,墓庙与岳湖之间,高耸着“碧血丹心“石坊,寄托炎黄子孙对岳王爷的敬仰之情。
这些日子来,浙江暗流涌动,鲁王的人四处奔走串联,浙江的官员或多或少的意识到,可能要变天了。
对于跟随鲁王的一部分老人来说,他们对于朝廷自然不满,但对于另一些鲁派印记不深的人,或者是已经投靠朝廷,蛇鼠两端的人来说,他们对于现在朝廷的政治格局,其实还是比较满意的。
毕竟,明朝乱的时间太久,天下人心思定,特别是清军南下,杀人如麻,江南损失惨重,使得人们害怕战争,不想再打仗,希望能够安定的生活,而南京朝廷已经做到了这一点,他们现在官也做的不错,没必要把天下再次弄乱,所以不少人在萧起会派人联络时,虽然嘴上支持,但心里却并非如此。
不过,虽然他们不太支持,但也不会站出来反对,因为反正是口头承诺,鲁王败了他们矢口否认照样做官,鲁王要是赢了,那他们便多少能粘上一点从龙的功劳。
这些人想的很好,谁知道鲁王却不准他们滑水,逼着他们表态。
萧起会请他们来岳王庙参与祭祀活动,不少人已经意识到事情不太简单,可是他们却又不敢不来,不来就等于宣告站在了鲁王的对立面。
鲁王在浙江势力庞大,斗不斗得过楚王和唐王,这另说,要治他们却一点问题也没有。
因而浙江的官员虽然意识到有问题,萧起会可能要做什么文章,但一个个还是全都赶来赴会。
七月十五日,西子湖清早便被大军封锁,手持长矛腰挎战刀的浙兵,站立在道路两旁,湖上有战船出没。
众多官员乘坐着马车,或者是轿子,从杭州城出来,见道路两边大兵林立,旌旗翻飞,心中顿时一紧。
浙江按察使谢旷也在受邀之列,他乘坐马车前来,掀起窗帘看见外面的情景,眉头立时皱了起来。
鲁王一系原本有大军十多万,附属的乡勇和民团也有数万人马,可是这四年来,王彦利用各种手段,不断的分化瓦解,鲁王的人马一部分被留在江北,一部分被派往朝鲜,使得鲁王的兵力,逐渐分散,逐渐被朝廷渗透。
另外朝廷不断压缩地方财政,减少地方政府对赋税的截留,并且严格控制每镇的兵额,使得浙江无法养兵,也限制了浙兵的规模。
虽说鲁王给张名振还有谢迁写了密信,让两人见机行事,但江北有大量的中央军,朝鲜又离得远,这两人可能都帮不上忙。
原本的十多万浙军,鲁王能随时调动的,已经只有六万,其中两万是水师,四万步军,都已经被他调动过来。
从浙兵军力的分散和减少,证明了王彦这些年的政策,还是有些成效,只要时间足够,中央政府就能一步一步的将,割据势力慢慢化解,可惜鲁王也看到了这一点,因而选择在被中央制服之前,提前发乱。
栖霞岭上,身穿威武金甲,肩披猩红色的披风的鲁王殿下,站在高处,俯瞰汇集到岳王庙州围的数万大军,内心顿时激荡起来。
此时红日东升,阳光洒在大地上,漫山遍野的旌旗招展,如林的枪阵犬牙交错,锋利的枪头反射着阵阵阳光,晃得人都有些睁不开眼。
一困就是四年,他如同被困在池塘中的巨龙一般,郁郁不得志,今日他终于要一飞冲天。
这时他不禁想起了当年的豪迈,他战浙东,与隆武皇帝争正统;策划江南大起义,指挥数十万的义军,点燃江南抗清的烽火;亲率水师战船三入长江,直逼金陵,吹响大明反攻的最强音!
这些事,每一件都轰轰烈烈,气动山河!
当年的他是何等的豪迈,何等的威风凛凛。
站在栖霞岭上,鲁王俯视岳王庙,看着队列森严的数万大军,胸中顿时生出一股并吞天地的豪情,他不禁又吟诵起了太祖皇帝的诗词,“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簇拥在身边一众将领听了,内心也纷纷生出豪情,要与朝廷和唐王一决高下,阮骏立时大声附和道:“殿下必然能穿得黄金甲!”
“三千越甲可吞吴,殿下今有数万众,大事必成!”众将纷纷附和。
鲁王见将士们摩拳擦掌,士气可用,心中也十分高兴,一旁的萧起会也笑道:“殿下真是英明,选择在中元节祭祀岳王庙,又将大军聚集于此,浙江上下见如此阵势,必然都唯殿下马首是瞻!”
鲁王闻语微微一笑,这正是他要的效果,等统一了浙江的思想,他便起兵北上,唐王那个蠢货还在等他里应外合,却不知道他连他也要除掉。
(本章完)
………………………………
第1098章指鹿为马
岳王庙周围,数万大军,按着番号将栖霞岭脚下的空地全部占据。
一眼望去,真是枪如林,旗如云,士卒手中的刀剑,在东升的旭日下,泛起波光粼粼的光芒,甚是夺目。
剑戟的反射的光芒与西子湖上反射的阳光,交相辉映,场面甚为壮观。
鲁王站在山岭上,强按着内心的激动和豪情,他身后旌旗飞舞,朝阳将他伟岸的身影拉得老长。
时间慢慢流逝,四万步军占据方圆十里之地,马军、步军、车兵,在岳王庙外列好了阵型。
车粼粼马萧萧,微风中一片寂静,只有战马打响鼻和风卷大旗的猎猎声。
栖霞岭下一片寂静,可是却使人觉得,军威壮盛,气冲牛斗。
此时,受邀前来的官员,基本已经到齐,众多大员三三两两的站在岳王庙外,有些不安的交谈,只有一些鲁王的拥护者,看到周围的场景,才会满心激动,热血澎湃······
山岭上,鲁王见时间差不多,岳王庙外,已经聚集了近百名浙江的官员和将领,他随即一挥手,“差不多了,开始吧!”
萧起会闻语,立刻一抱拳,先一步去准备。
这时,山上一百面大鼓,被力士轰隆隆的敲响,岳王庙前的官员和将领,立刻按着官阶和品级,自觉的分开站好。
“诸位与孤一同下去吧!”鲁王俯视山下,随即一挥手,便领着众将下山。
将领一个个摩拳擦掌,一副恨不得马上改天换地的样子,很快就走到了岭下。
站在岳王庙前的官员们,听着战鼓擂起,心中都有些不安,祭祀岳王爷,弄出这么大的阵仗,把浙江的兵马都调集于此,分明是想要造反。
一时间,众多官员的头都低了下来,不敢往四周观看。
这时,萧起会从山上先一步下来,众多官员见了他,纷纷投来目光,浙江布政使周鹤芝便凑了上来,“萧抚台今日是何意?”
周鹤芝原来是鲁王的心腹,不过随着鲁王在政治上失败,被王彦招入南京,对于浙江的掌控大不如前,他逐渐与鲁王远离,也正因为如此,中央才将他扶上浙江布政使的位子。
这次鲁王的行动,他显然是被排除在外。
萧起会见他靠上来相问,脸上微微冷笑,却没有说话,而就在这时,鲁王在众多将领的簇拥下,已经来到山下。
周鹤芝见萧起会不答他,顿时有些恼怒,可正在这时,后面的官员忽然一阵骚动,他不禁回首一看,见一名身穿金甲,披着猩红披风的将军,一手按着宝刀,在众多将领的簇拥下阔步走来。
他定睛一看,不是鲁王朱以海,又是谁呢?
“殿下!!”
周鹤芝眼珠都瞪了出来,立刻一声惊呼,背上惊得冷汗直流,周围的官员听见动静,齐齐回首,他们看见鲁王出现,纷纷脸色一白。
“臣,拜见殿下!”周鹤芝反应极快,稍微愣了一下,便疾步迎上,纳头就拜。
两侧的浙江官员见此,瞬间都反应过来,纷纷迎上来给鲁王行礼,一个个内心都十分惊恐,真的要造反了么?
“哈哈···”鲁王见此,心中更加高兴,他大笑一声,扫视了迎上来的几名官员,大多都是熟人,有些面生的则站在外围。
“哼!”鲁王看到周鹤芝等人,冷哼一声,后者立刻肝颤,低头不敢直视。
见他们做出屈服的姿态,鲁王这时也没有深纠他们,而是环视了众人一眼,点了点头,然后看向萧起会,出声问道:“来了么?”
萧起会走回鲁王身边,靠近些后小声说道:“马上就到!”
正说着,远处一辆插着臬台衙门旗子的马车,在臬台衙门的几名士卒的护卫下,缓缓来到岳王庙外。
鲁王看见了,顿时哈哈大笑,“谢臬台,可是来得迟了些!”
说完他居然主动提着步子,走向那马车,可是车中却没有人回应,鲁王也不在意,以为谢旷被惊吓到,不敢下车,于是对身边的阮骏使了个眼色。
“谢大人,鲁王殿下在此,你还不下车拜见么?”阮骏眼中闪现凶光,大喝一声,吼得周围的官员内心一颤。
谢旷是朝廷安插到浙江的大员,专门监视浙江官场,鲁王是要拿他的人头来立威,来祭旗吗?
众人都不敢出声,阮骏见马车内没有反应,一步抢上前,直接将车帘子掀开,里面却空无一人。
“人呢?”阮骏立刻大怒,一把提起旁边的一名士卒。
“谢大人半道内急,钻了林子,就不见了···”臬司衙门的士卒都紧张的说不出话来,被抓住衣襟的士卒,颤声说道。
鲁王一双眼睛立时冒火,他本来想给谢旷一个下马威,让他好好配合着演一场指鹿为马的好戏,可现在却成了他的独角戏了。
“殿下,现在怎么办?”萧起会也很惶恐,他派人监视,亲眼见谢旷已经过来了,却不想谢旷居然半道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