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富贵-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瞎厮铎心的话,几个首领不由哈哈大笑,对他道:“你这个孩子怎么回事,比那些心思灵巧的汉人想的都多!朝廷发俸钱而已,现在党项叛乱,朝廷正要借我们这些部族的力,才会给我们好处!有钱到手我们自然就接着,想买点什么又有什么妥!”
  瞎厮铎心认准了朝廷是心存恶意,想的跟这些老人完全不同,对他道:“你们想的忒简单了些!有没有想过,现在我们东边的蕃落都在并帐为村,再也不许我们蕃人像以前那样生活,这又是什么道理?等到宁远寨以西的蕃落都并完了,早晚并到我们的头上来!”
  张香儿听了大笑:“你心里都想的是些什么!并帐的那些都是熟户蕃落,他们本来就是种地为生,跟我们放牧牛羊不同。我们逐水草而居的,怎么并帐为村?想想就知道你这是瞎想的太多了!再者说了,并帐为村的人那些人,未必过得比我们差呢!”
  “哼,族里的人都成了朝廷管下的编户齐民,那些穷苦人是得到好处了,我们这些首领怎么办?本来族人牛羊都是我们首领的,现在成了朝廷的,这不是明抢吗?!”
  张香儿连连摇头:“今天你这孩子是怎么回事?都说了并帐的蕃落本就种地为生,他们哪里来的牛羊?首领以前的地多,现在一样可以多收租子,跟对以前有什么区别?只是把人聚到一起,建堡寨起来,防止北边的党项人打过来抢掠而已!”
  瞎厮铎心气鼓鼓地道:“总有一天并帐并我们这些部族的头上来,你们才知道厉害,才知道今天我为什么这样说!秦州附近的蕃落,以前跟我们有什么区别?他们不就是贪图小利,献土纳质,才跟汉人一样只能耕种田土!我们蕃人天生就不是种地的,怎么能够跟那些汉人一样?放牧牛羊想到哪里就到哪里,哪是种地守着土地不能走能比的!”


第48章 私盐贩子
  从与众人分别,瞎厮铎心一路上便就阴沉着脸,一句话都不说。老首领知道自己想让甲寒回来让他感到不快,只能叹气。甲寒在秦州造出了这么大的声势,为本部族的未来着想,最好是把他迎回来。朝廷真地要吞并周围的部族,谁又能够挡得住?
  秦州能够一直维持现在这种蕃落众多的格局,是因为从大宋立国开始,便就不对外开拓,这是从太祖的时候便就定下的政策。朝廷只对汉人的传统土地有兴趣,其他的蕃部地区懒得搭理,没有收回燕云之前,不会对其他地方动手。太宗曾经想把交趾郡县其地,对党项的反叛全力镇压,最终都没有成功,这种守本土不开拓的政策便就沿续了下来。
  有北边的契丹压着,宋朝的财政压力一直很大,开拓土地是要花钱的,花钱的事情很难获得朝野赞同,这是河湟众蕃部存在的基础。
  现在因为党项反叛,朝廷要向河湟地区开拓,决心下了蕃部不愿意又如何?老首领活了几十年,对这些事情还是看得清楚,秦州周围并帐为村完成之后,周围的蕃落也很难幸免。反对又怎么样?难道还想起兵反抗?从宋立国,在秦州这个地方,还没有哪次蕃部闹事对朝廷造成过威胁。田仁朗任秦州都巡检,动辄夷灭成千上百的蕃落族帐,谁又能把他怎么样?还不是当煞星好好供着。闹得最大的一次,宗哥李立遵以唃厮啰的名义号召,聚众近十万作乱,结果三都谷一战被曹玮追杀数十里,从此河湟没人敢再跟朝廷作对了。
  大势来了,浩浩汤汤,任何人的反抗都是螳臂当车。现在的大帅到了秦州之后的政策很清楚,改变了以夷制夷的政策,要整理周围蕃落,全力对付党项。好在大帅在经略蕃部的时候不以武力扫荡,而是示之以恩,最少到现在为止,都是对蕃落让利。部族最好的应对就是抓住这个机会,为自己争取到最大的利益,妄想反抗是自寻死路。在这个时候甲寒为部族争气,就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哪怕将来本族并帐为村,也不会受到多大损失。
  可惜这中间的利害关系不好跟儿子讲,不然传扬出去,可能会受到帅府的忌恨,由此引来报复那就得不偿失了。反正自己把握着族里的大方向,儿子纵然现在受到些委屈,总有一天会明白自己的一番苦心。至于什么蕃部只会放牧牛羊那就是废话,秦州周围很多蕃部本来就是汉人,晚唐被吐蕃占住之后才蕃化的。只要耕种田地比原来过得好,不知多少蕃民愿意并帐为村呢,几个首领为了自己的利益怎么可能拦得住。
  回到族里,瞎厮铎心一句话也不说,直接回到了自己的住处,把门一关,任谁都不见。
  老首领的帐里,几个汉人服饰的人早就等在那里,见到老首领进来,忙起身行礼。
  双方见礼毕,老首领道:“今天到秦州城里事情太多,劳几位久等了。”
  众人中一位看起来是头领的人道:“族主客气,我们等上一等打什么紧。对了,族主这次到秦州有没有重要的消息?听说你家里在纳质院的儿子甚是争气,恭喜族主!”
  老首领连连拱手:“那儿子小时候就送去了秦州,没想到大了还有这个运气。他现在经朝廷赐了姓名,姓是国姓,名为甲寒。”
  几个人纷纷道贺,那个头领又道:“听说现在秦州城里开了一家什么三司铺子,里面卖的有上好细盐,价钱极是便宜。若是如此,我们这些贩盐的没了生计,族主部族里的盐池一样难办。有那便宜的细盐,你们煎了盐卖给谁去?”
  老首领笑喝喝地道:“我到那里见到细盐,听说他们只卖十文钱一斤,也一样心慌。后来找了帅府里的蕃落使,他到本路大帅那里说项,大帅让三司铺子收买我们的盐,再制成细盐发售,不用朝廷自己的细盐了。这位大帅甚是心善,不为难我们这些蕃人。”
  听见是这个结果,几位私盐贩子心里冰凉,不过那头领脸上没有表现出来,还是满脸堆笑道:“那恭喜族主了!官府收盐,是长久买卖,比以前还要好上不少。不知道他们收多少钱一斤?细盐只卖十文,给你们的价钱也不高吧?”
  “还好,大帅吩咐三司铺子,不赚我们的钱,给的一斤六文,过得去。”
  几个私盐贩子互相对视一眼,那头领试着问道:“有那个三司铺子向外发售细盐,能卖六文钱一斤也算不错了。族主,我们多年交情,能不能带挚我们一番?”
  老族主的心里生出警惕之心,笑呵呵地问道:“以我们的交情,能帮你们忙我自然会帮了。只是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我能不能帮上忙。”
  “六文钱一斤的盐,我们这生意便就没法做了。但多年结下的人脉,一些其他有盐池的部族,他们没有族主这种运气,守着盐池却卖不出盐去。我们却不过情面,不知道能不能用族主的名义,把盐卖给三司铺子,他们让一文两文钱的利也是可以的。”
  老首领忙道:“这个可是使不得!今天说定了,我们每个月卖给三司铺子的盐是有定额的,比先前族里煎的盐还少。本族的盐都卖不完,怎么还能卖其他的盐!”
  附近有盐池的蕃部,除了上丁族外,再就是叠州和宕州。不过那两州的盐一向都是只销往蕃羌腹地和利州路一带,并不卖到秦州来。这几位客人说要卖其他地方的盐,老首领首先想到的就是党项过来的青白盐,他们因为叛宋,被断了销盐的门路,一向都靠这些贩私盐的卖盐。如果真是如此,自己代卖党项的青白盐,被朝廷知道了可是灭族之祸。
  秦州推行低价细盐的政策,脑子正常的都知道是为了封堵党项的青白盐,断他们的财源。在这上面钻空子,通敌叛国的罪名只怕跑不掉,老首领几个胆子敢做?
  几个私盐贩子听了老首领的回答,非常失望,礼数倒还不缺,对老首领道:“没想到朝廷还有这诸多限制,看来收你们的盐是格外恩典,可怜其他部族了。”
  老首领道:“我们能这个好处,是靠着我去找帅府得来的。你们不妨告诉那些有盐池的部族,也可以一样去找帅府,不定三司铺子也会收他们的盐。”
  “族主说的是,等见了他们,我便跟他们说一说。”
  盐贩首领嘴里答应着,面上却不见丝毫轻松。其他部族死活跟他有什么关系?这一带贩私盐的多是跟党项有关,因为大宋禁私盐,他们自然就站到对方一边去。现在三司铺子卖细盐可谓是釜底抽薪,这些私盐贩关心的是党项来的青白盐怎么办。
  只要背靠党项,总能找出一口饭来吃。如果党项的盐也卖不出去了,他们对党项来说就失去了利用价值,以后哪里还有生路?贩运私盐在大宋已经是死罪,再失去党项这一座靠山,将来的日子只怕是难熬了,总要想个办法才行。


第49章 串连
  安家族不大,但因为部族分布在长山里,交通不便,虽然离着秦州城很近,一直不肯纳质归附。他们不但不归附,还经常出山抢掠,导致秦州向北去的瓦亭川谷道一直不得安宁。本来关陇大道是走陇城寨,即古街亭,经瓦亭川谷道入秦州,由于谷道生蕃众多,在徐平到秦州之前,这条大道已经处于半废弃状态。这几个月以来,鲁芳带着桥道军炸山开路,又重新把这条古道修通了,并有军队巡视,让盘距长山的安家族异常难受。
  这一天将近傍晚,几个汉人服饰的人进了长山,骑着快马熟门熟路地找到了安家族的族帐。他们显然跟这里的人极为熟悉,径直被带到了首领的帐里。
  一进到帐在,一个高大魁梧、面相凶恶的蕃人便就急急地站了直来,高声问道:“乔官人,此去可还顺利?那两族怎么说?愿不愿跟我们举事?”
  乔官人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我们晚了一步,秦州帅府先出手安抚了那几个蕃落。”
  “他们怎么安抚?官府要卖细盐,又卖得那么便宜,他们的盐怎么卖得出去?总不能由帅府出钱,把那几族的盐都买下来!”
  乔官人苦笑:“族主说得不错,正是由帅府出钱买下了他们的盐,而且给的价钱相当不错。上丁族先去谈妥,紧接着青唐族也找到秦州,帅府都给了他们一斤六文的价钱。这个价钱跟他们以前卖给我们相差无几,官府收起来又是长久生意,那两族正高兴着呢!”
  安家族主不由愣住,过了好一会才道:“怎么可能?帅府怎么舍得花这么多钱!买了这两族的盐,他们的解盐难道就不卖了?朝廷对盐利一向可是看得很重啊!”
  乔官人道:“看得再重,也不如打仗重要。在我想来,这是宋国的釜底抽薪之计,就是要断了党项来的青白盐。而且听说宋国这几年格外有钱,到秦凤路来做大帅的,又是位三司老子,以前就是管着钱粮,他的手里怎么会缺钱?”
  “这怎么办?这怎么办?”安家族首领在帐里转来转去,“断了党项的盐,我们还到哪里去找钱?要趁着秋后抢上一番,现在外面路上又天天兵丁不断,没有青唐和上丁族与我们一起发难,做起来就风险太大了!人生在世,争的无非是个钱字,没钱可怎么行?”
  乔官人到位子上坐下,口中道:“族主也不用着急,我们仔细合计一番,总能想出办法来的。这位大帅一来就急吼吼地经略蕃部,在秦州周围搞什么并帐为村,明摆着要把周围蕃部全部纳入朝廷治下。他再是撒钱,我就不信没有要与他作对的!”
  安家族首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