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焚清(猴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几个高地在我们手里?”

“东林瀑布以下,只剩下五个高地了。”

“这么说,至少还有十个高地在我们手里!”周宪章沉声说道:“罗鸣芳应该还没有使用预备队,我们还有时间。”

胎里峰上的部署,是周宪章亲自研究制定的,以点控面的战术,也是周宪章确定的战术方针。罗鸣芳只是忠实地执行了周宪章的意图。

“我们应该尽快渡江攻城,如果晚了,我怕罗鸣芳顶不住。”冯国璋问道。

“再等等,”周宪章摇头:“等韩令准的消息。”韩令准带领401团的一个连,化妆成朝鲜百姓,已经在早些时候过江进城。

“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周宪章粗暴地打断了冯国璋的话:“这次行动事关章军生死,我必须有足够的把握才能过江,否则,我们就没有退路了!”

“是,大哥!”冯国璋俯首说道。

这次行动,真的太冒险了。直到现在,他们还不知道安州城rì军的兵力和部署。

大宁江对岸的旷野里,突然出现了一排灯火。

那是rì军的马灯。

周宪章一摆手,身后的直属营悄无声息地隐蔽进了江边的乱石里。

冯国璋心头一阵绝望,大宁江对岸出现了rì军,这就意味着,要想出其不意直捣安州城,已经无法实现了。

安州城戒备森严,如果不能实施突袭,就只能攻坚。

以现有的兵力和装备,和rì军正面交锋都难以取胜,更谈不上攻城拔寨!

西北方向的天空中,隐隐透着火光。

冯国璋知道,那是胎里峰上的战火。rì军竟然对胎里峰发起了夜战!

看来,混成旅团坐不住了。

以混成旅团如此的攻势,罗鸣芳很难坚持到明天天亮。

而突袭安州的部队,却被rì军阻隔在了大宁江畔,距离安州还有十五公里。

冯国璋伏在周宪章身边,低声说道:“大哥,混成旅团很可能会分兵,我更担心,桥川江能不能守得住!”

周宪章冷冷说道:“那是吴佩孚的事!”

第162章冷兵器对热兵器

凌晨4时,在大宁江江面上随波荡漾的的月亮,也静静地映照在桥川江的江面上。

佛说,千江有水千江月!

风停了,月光下,桥川江如同一条银链,静静地躺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

南岸,平静的江水突然荡起一波涟漪,从桥川江南岸,向北岸扩散开来。

一个黑影走进了江水,身边荡起一圈涟漪。

紧接着,无数的黑影,从桥川江南岸的丛林里走出,走上滩地,步入江水,悄无声息,如同鬼魅。

黑影越来越多,密密麻麻,在第一团防守的正面的江面上,形成一道宽达五百米的黑cháo,向北岸涌来。

黑cháo当中闪烁着银光,那是月光在刺刀上的反光,寒气阵阵。

吴佩孚捋了捋八字胡,从腰间拔出手枪,鼻子里发出一声沉重的鼻息:“妈的,真来了!”

吴佩孚的八字胡是新蓄的。原本,吴佩孚是个白面书生,没有胡子。在义州,他剪掉了辫子,学着大哥周宪章,留了一个寸头。

没想到,辫子剪了,胡子疯长。

周宪章说,去了女人的东西,男人的东西就长出来了!

这话有一定道理。自从长了胡须,吴佩孚的脾气也见长了!

秀才出身的他不仅学会了骂人,也学会了打人,愤怒的时候会飞起一脚踢在士兵的屁股上,指着鼻子破口骂娘,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彪悍之气,这副形象,任谁也看不出,他曾经是个满口之乎者也的秀才。就连他自己,也忘记了他曾经的功名。

吴佩孚天生就不是做秀才的!当兵打仗才是他的本行!

就像现在,当rì军先头部队踏进桥川江,吴佩孚兴奋得无以复加。这绝不是一个秀才所能够体会到的。

要打仗了!只有真正的军人,才会热血沸腾!

吴佩孚早就料到,rì军会从他防守的正面发动强攻。

这一段江面有四百米长,最窄处只有一百多米,水流平缓,枯水季最深深处只有3到4米,大部分江面水深直到齐胸。吴佩孚已经得知,rì军舟桥舟桥部队在胎里峰遭到重创,没有舟桥,rì军只能选择在这里强渡。

他只是没有想到,rì军的攻击会来得这么快。

白天,混成旅团第二联队血战胎里峰,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刚刚撤出战斗,便连夜急行军赶到桥川江南岸,随即转入泅渡作战。如果是清军,无论如何也得休整个大半天,吃饱喝足,养足jīng神,再发起泅渡。

而且,凌晨4时,是最冷的时刻,江水刺骨,rì军官兵不顾长途跋涉的疲劳,立即跃入冰冷的江水中,这样的战斗意志,在清军中想都不敢想。

“妈的,这都是些什么兵!”吴佩孚又恨又爱!如果他也有这样的兵,他将无敌于天下!

战壕里,士兵们都瞪大了眼睛,看着月光下浸入江水中的rì本人,都是一脸的不可思议。

cháo湿的江风吹拂过来,不少人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浸在江水中的好像不是那些rì本兵,而是战壕中的守军们。

吴佩孚扫了一眼战壕里瑟瑟发抖的士兵们,心里突然平衡了。

他的士兵的确是在发抖,但是,他们穿着夏天的单衣,手里握着的是大刀和长矛!

如此低劣的装备,如此恶劣的后勤补给,然而,他的士兵们却没有放下武器,更没有一个逃跑的。

吴佩孚突然相信,只要他一声令下,他的士兵照样可以跃入冰冷的江水中,与rì本人一较高下!

泅渡的rì军先头部队已经到达了江心,进入了步枪的shè程。

吴佩孚没有下令开枪。

要开枪,也只有他一个人开枪,最多,再加上他的卫队三十多条枪。

第一团原本就缺少枪支,本来,在义州的时候,他打算找张勋喝上一壶酒,拉拉兄弟情意,“借”两三百条枪。

可是,周宪章突然下令,各团不仅不能向张勋“借”枪,相反,每一个团还要拿出两百条枪来,补充给师直属营。

第一团平白没了两百条枪,更加惨淡。这个团彻底被冷兵器化了。

吴佩孚没有怨言,大哥周宪章就是要他的命,他也不含糊,何况是两百条枪。

只是,没有了枪,就只能眼睁睁看着rì本人在江水里游泳。

rì军先头部队已经过了江心,距离岸边只有不到三十米了。借着月光,吴佩孚甚至能看见他们冻得发紫的脸。

南岸的天空中,升起一颗红sè信号弹。

无数炮弹呼啸而至,落在滩地上,刺鼻的硝烟遮掩了北岸的月亮。rì军发起了炮火攻击。

江水中的rì军士兵加快了泅渡了速度,一些士兵已经能够站立在浅滩里,端起步枪,边shè击边前进。

南岸,更多的rì军冲进了桥川江。

爆炸的气浪冲了吴佩孚一个跟头,吴佩孚叫骂着爬了起来,眼前火光一片,密集的炮火铺盖了江北滩头。

但是,rì军炮击显然并没有目标,炮弹茫无目的地落在北岸的河床滩地上。隐蔽在战壕中的章军士兵,伤亡甚微。

匆忙进攻的rì军,没有来得及侦查对岸的敌情,炮击只是一个例行战术准备。

不过这种例行炮火准备是必要的,因为,就算不能给予敌军以较大的杀伤,可以震慑敌军的心理,提升自己的士气。至少,可以给敌军指挥系统造成混乱。

这是标准的西洋战法。大清国的军队不可能这样使用炮兵。

大清**队还恪守着古老的冷兵器战术原则,把炮兵与投石机、弓箭这些远程冷兵器混为一谈。在清军将领眼里,炮火与投石机一样,其主要作用,是对远程敌军造成杀伤。因此,在使用炮火的时候,必须明确目标。

清军将领们没有意识到,炮兵的作用不仅仅是杀伤敌军。

步兵进攻前强大的炮火准备,也可以发挥对敌军战斗意志和指挥系统的威慑作用,以及对突进道路的封锁作用。简而言之,炮兵的作用不仅仅是杀伤敌军,其更大的作用,是凭依炮火的爆裂xìng,牢牢控制战场的主动权,保障我军进攻或者防守意图的顺利实施。

这是一种全新的战术观念,而这种观念的产生,是伴随着战场科技的进步。火炮原理、炮弹结构、炸药爆炸力,每一步细微的科技创新积攒起来,最终,使得战争观念发生了革命xìng变化。

科技促使观念改变,科技促使世界观和人生观剧变,最终促使制度变革社会进步。

变革是残酷的,就像依旧沉浸于天朝上国迷梦中的大清国,在被西洋炮火打醒的时候,她看见的是满目疮痍和无尽的耻辱!

桥川江北岸,rì军的炮火覆盖了滩头,震耳yù聋的爆炸声中,泅渡rì军得以从容登陆。

吴佩孚暗暗叹服——周宪章的预言是准确的。

当第一名rì军士兵站在了北岸的陆地上时,炮火立即向后延伸,rì军的步炮协同达到了炉火纯青的水平。

战壕就在江边的滩地上,那是rì军的炮火必然要覆盖的区域。吴佩孚依照周宪章的命令,把战壕修在了这个区域。

这是在冒险!因为,第一团没有枪!他们无法在远距离对登陆敌军实施打击。如果,第一团为了避开rì军的炮火准备,而把防御阵地修建在江北的硬地上,那就意味着,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rì军在滩地上展开攻击队形,然后,从容发起猛攻。

滩地是第一团唯一的机会!

待rì军泅渡上岸立脚未稳,迅速迎上去与rì军纠缠在一起,展开肉搏,双方混战在一起,迫使rì军炮火难以发挥作用。

这是冷兵器对热兵器的无奈!但,这也是冷兵器的与时俱进!

一切都要改变!第一团的武器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这巨大的劣势,只能靠观念的改变加以弥补!

战壕里,吴佩孚扔掉了手枪,顺手cāo起一把大刀。

士兵们没有枪,吴佩孚要和士兵们一样,用大刀和小rì本干!

吴佩孚大喝一声:“还有没有活着的!”

“有!”

被炸塌的战壕中,士兵们从炙热的泥土下、碎石堆、带着火苗的树干下钻了出来,很多人差点被炸塌的泥土活埋!一些人的身上还带着火苗。但是,所有的人都紧紧握着武器——大刀和长矛!

“跟着老子冲!”吴佩孚大叫一声,手舞大刀,向滩地上的rì军冲去。

喊杀声震天动地!

刚刚登上滩地的rì军有些发懵,一支冷兵器时代的军队,突然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好像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

这支军队的手持大刀长矛,他们的身上满是泥土,个个脸sè黝黑,却有着令人心寒的威势!

那一瞬间,rì军官兵以为看到了一支在地底下沉睡了千年、突然复活的汉唐大军!

第163章钢刀

麻野义男上尉跳下了马背!

这是他第二次以步兵的身份展开冲锋。第一次是在东古里,他的骑兵陷在了雨后的烂泥里,他不得不下令弃马。

而这一次,在桥川江北岸的河滩上,他再次遇到了相同的问题。

松软的滩地再次阻挡了他的骑兵。

麻野义男的骑兵中队原本是跟在步兵身后渡江的,骑兵有马,马通水xìng,跃入江水后,骑兵很快就超过了步兵,成了渡江的先头部队。

按照战术原则,夜战渡江作战不是骑兵的长处,骑兵应该跟在步兵的后面,待步兵在对岸站稳脚跟后,再根据地形展开,对敌军据守的阵地发起冲击。

按照这个原则,麻野义男不应该超过步兵,他应该放慢泅渡的速度,紧紧跟在步兵的身后。

但是,麻野义男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