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焚清(猴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英淑冷笑:“姚喜,我看你想看你媳妇,顺便去看看赵小满的家吧?”

姚喜怒道:“柳英淑!你要注意,你和我大哥是雇用关系,你以为你真是夫人啊!”

周宪章摆手:“别吵了!姚喜说的也没错,赵小满是咱们的弟兄,他死了,他的老娘和姐姐,就是咱们的老娘和姐姐!姚喜,你带上一千两银子,把郭二杆叫起来,咱们三个去赵家庙,顺便去看看你媳妇!其他人在客栈里休息。”

柳英淑撅着小嘴:“少爷,天都黑了,要去也不在这一会儿,明天天亮了,我和你一起去。”

周宪章说道:“此去扎兰屯,还有七八百里路,咱们不能在奉天城里呆的时间太长,明天一大早就要赶路,只能现在去。你在房间里好好休息。”

周宪章说着,和姚喜一起出了房门。

柳英淑狠狠地瞪着姚喜的背影:“姚喜你个狗rì的,净坏老娘的好事。”

第209章中安堡

周宪章、姚喜、郭二杆三人摸黑出了奉天城,好在雪后的月光不错,照的路上蒙蒙亮,三人出城向西,走出十来里路,前面出现了一个大集镇,集镇里零零散散亮着灯光。

姚喜说道:“大哥,前面是八角台,就是小弟的家了,再往北走出八里地,就是赵家庙。”

周宪章点点头:“那你回家去看看吧,给你媳妇带三百两银子去。”

“大哥你呢?”

“我和郭二杆去赵家庙,两个小时后回来,咱们在村口见面,一起回城。”

姚喜慌忙说道:“大哥,这怎么好意思……”

郭二杆大刺刺说道:“姚大哥,你赶快去和嫂子把该办的事办了,动作麻利点,两个小时后,我和少爷回来,要是见不到你,我们就自己走了,你以后也别回章军了,回家抱老婆。”

“别别别,我一定麻利,一定麻利!”姚喜说着,撒腿就跑。

“站住!”周宪章喝道。

姚喜荒蛮站住:“大哥,什么事?”

“记住,我们这次是私自过江,你千万不能暴露你是章军的六品千总。跟你老婆也不能说,老娘们舌头长,说出去了,咱们这一路就不太平了。”

“放心吧大哥,小弟一定守口如瓶。”

“滚!”

姚喜一溜烟跑了个无影无踪。

周宪章和郭二杆一路向北,走出半个小时,前面果然出现了一个村落。村子座落在一条小河边,河水结了冰,村子里灯火阑珊,人声吵杂。

冬天,北方的村落到了晚上,大多十分安静,天一黑,百姓们都早早地关门闭户,熄灯上炕,围在热烘烘的土炕上。

然而,这赵家庙却很是热闹。

两人进了村子,却见道路上人来人往,扶老携幼的,不少人肩扛背挑着大包小包,向村子北边走去,人人脸上都是一脸的晦气。

郭二杆拦住一个过往的中年人问道:“这位大哥,请问……”

那中年人扛着半片猪肉,没好气地喝道:“问个屁,耽误老子的功夫,给老子滚开!”

“你他妈……”郭二杆还没骂完,那中年汉子已经走出二十多步去了;扬长而去。

一连问了几个人,都是一样的结果,这些人行sè匆匆,扛着重重的包袱,根本不耐烦别人的问话。

郭二杆大为不满:“妈的,这赵家庙的人都他娘的不懂礼数!”

却听路旁响起一声叹息:“太史公曰,仓廪实而知礼节,百姓肚子都吃不饱,你让他们怎么讲礼数!”

周宪章循声望去,只见路边一户人家的屋檐下,站着一个老头,老头须发皆白,拖着一根雪白的辫子,拄着拐棍,穿着长袍,颇有些文气,看似是个私塾先生。

周宪章急忙走了过去,陪着小心问道:“老先生,晚辈是外乡人,不知村里的规矩,老先生见谅了。”

“看你们行sè匆匆,就知道你们是外乡人。这兵荒马乱的,你们不在家里好好呆着,跑到这是非之地来干什么?老朽劝你们一句,还是赶紧走吧,别惹上什么事。”老头说道。

“兵荒马乱?”周宪章大为不解:“老先生此言差矣,大清国和rì本人打仗,那是在朝鲜和辽东,自从章军收复了平壤,奉天就解除了jǐng报,说起来,奉天是大清国的皇陵所在地,只要rì本人打不过来,这里就是太平之地,何来兵荒马乱?”

老头摇头叹息:“客人说奉天是太平之地,这话搁在几年前说,倒也实在,现在,却是个是非之地了!客人,老朽劝你们还是快快打道回府。”

郭二杆喝道:“老头,你说话一点也不爽快,你个老东西倒是说清楚啊,这哪里不太平了?”

老头看了一眼郭二杆,摇头叹息,再不言语。

周宪章无奈,只得陪着小心说道:“老先生,在下的兄弟言语唐突,多有冲撞,在下给您老赔礼了!在下向您打听一户人家,请问,赵小满家住哪里?”

老头突然抬头看了一眼周宪章,问道:“你和赵小满是什么关系?”

“不瞒老先生,赵小满是我的结义兄弟,我这次来,是专程前来探望他的母亲。”

老头上上下下打量周宪章,说道:“赵小满家在村东头,两间草房,门口有一颗大榆树。不过,他家里现在应该没有人。”

“我听赵小满说,他还有一个老母和一个姐姐在家,怎么会没人呢?”周宪章问道。

老头看了看路上的行人,yù言又止,半晌,说道:“赵小满的老娘和姐姐应该在中安堡。”

“中安堡?”周宪章问道。

老头低声说道:“我看二位不是歹人,就索xìng都告诉你们。这地方叫赵家庙,西北五里地,有个山头,叫中安堡。这些年来,奉天越来越不太平,出了不少胡子,到处打家劫舍,官府也禁止不了。百姓为了自保,就自己搞了些自保组织,叫做大团,维护地方治安。中安堡就有一个大团,团主叫金寿山,手下有百十号人马,是这一带最大的团,咱们赵家庙,就是金寿山的保险区。”

“有大团保护,这里应该太平啊。”郭二杆说道。

老头一声叹息:“客人有所不知,百姓凑些银子,原本指着大团保护,免受胡子欺扰,可是金寿山这个大团,拿了百姓的银子,手里有人有枪,却净干些欺负百姓的勾当,胡子欺负老百姓,总还是暗地里来,金寿山他们却是大白天明目张胆欺男霸女横征暴敛,无恶不作啊!这不,前几天刚刚交了一个月的保护费,今天又要来人要钱要粮,说是要过年了,大家得给他交岁敬。每个月都给他们交三次钱,没钱就拿粮食布匹或者其他值钱的东西抵扣。这方圆几十里十几个村子,被他们祸害惨了。”

“妈的,还有这样的团主!这比胡子还利害!”郭二杆骂道:“他们胡来,你们不交钱就是了,实在不行,到奉天府去告他!”

老头急忙压低声音:“客人低声,这话要是被金寿山听见了,老朽一家老小就完了。那金寿山不仅有枪,而且,他和新民府知府大人颇有些交情,官府从来就是睁只眼闭只眼,任凭他胡作非为。如果我们不给钱,轻则,被他抓到中安堡里做苦力,重则,被他锁在堡门口的铁笼子里示众,谁家里有女孩子,就被他抢了去做压寨夫人。”

“这他娘的不就是土匪嘛!”周宪章骂道。

“谁说不是呢。”老头说道:“客人,你说你是赵小满的结义兄弟。赵小满出去当差,一去就是大半年,没有音信,家里剩下个老娘秦氏和姐姐赵巧儿,两个娘们本来就没啥力气,挣不了钱,这rì子本来就过得结巴,哪里还有钱孝敬金寿山,可怜啊。”

周宪章心头一惊:“老先生,你是说,金寿山他们把赵小满的老娘和姐姐抓去了?”

“抓不抓的,这个不好说。”老头说道:“今天晚上他们来催岁敬,催得急,要天亮之前必须送到中安堡,否则,就要拿人。你看,这路上的行人,都是连夜去中安堡交粮交钱的。秦氏和赵巧儿应该也去了,只怕她们拿不出钱来,金寿山恐怕不会饶过她们。”

周宪章冲着老头一拱手:“多谢老先生。”说完,转身就走。

郭二杆慌忙跟上,问道:“少爷,咱们去哪里。”

“中安堡!”

老头一听“中安堡”,吓得一个哆嗦,急忙说道:“客人千万去不得,哎,哎,实在要去,千万别说是老朽跟你们说的……”

“放心吧。”周宪章已经跑出了老远。

周宪章和郭二杆跟着那些肩扛背挑去交岁敬的老百姓,出了赵家庙,不一会儿就来到了中安堡。

中安堡是个土围堡子,北方的老百姓为了躲避土匪,常在聚居的村子外修一圈围墙,开一个土门,就成了堡子,堡子不大,足够一村人藏身就行。发生了匪患,百姓就躲进堡子里,堵上土门,青壮年攀上土墙,与土匪对峙。土匪装备低劣,一般拿这些堡子没办法,围上几天,官军一来,就一哄而散。

现在可好,中安堡成了大团的堡垒,原本是百姓躲避匪患的堡子,成了土匪的堡垒。

一个干瘦的中年人坐在土门前的一座土台上,那人带着一副眼镜,留着山羊胡子身穿长袍马褂的人,身前摆着一张桌子,头顶上挂着一盏马灯,周围簇拥着十几个身穿黑衣手持步枪的团丁。

背着钱粮的百姓气喘吁吁地来到土门前,排好队等着,土台上有人喊话,叫一个,上去一个,把带来的钱粮送到山羊胡子面前,两个团丁核对钱粮,数目足额的,发给一张白条,交粮人陪着小心千恩万谢而去,数目不足的,马上就被团丁们掀翻在地,一顿暴打,数目差得少,马上回去补齐,要是差得多,立马被团丁们捆绑起来,丢进土门旁的铁笼子里示众。

第210章做个买卖

铁笼子里,已经关了十来个人。周宪章急忙跑到铁笼边,细细一看,里面都是男的,看来,秦氏和赵巧儿暂时还没事,这才放下心来。

两人混在人群里,四处寻找秦氏和赵巧儿,两人虽然不认识她们,不过,一老一少两个女人,特征明显,应该好找。

可两人找了一大圈,也没看见一老一少两个女人。

郭二杆说道:“少爷,她们没来,要不,已经交足了钱粮,回去了。”

“回去了?”周宪章摇头:“你看看铁笼子里那些人,都是老爷们,老爷们都拿不出钱,她们两个女人有什么钱交给金寿山。”

郭二杆拉了拉周宪章的袖子:“少爷,你看。”

周宪章顺着郭二杆的手指看去,只见城门洞里,跪着一个人,那人穿着打满了补丁的黑布棉袄,面向门洞里面,头上盘着一头的白发,发髻上插着一支木簪。显然是个老太婆。

“少爷,那会不会是赵小满的妈?”郭二杆说道:“不会吧,怎么是一个人,他姐姐呢?”

“过去看看再说。”

周宪章和郭二杆来到城门洞里那老太婆身边,刚要开口相问,一个团丁走了过来,冲着那老太婆喝道:“我说你个秦氏,还跪在这里干什么,不是跟你说过了吗?你家三次没有交足钱粮,总共欠了金团主二十两银子,团主念你们母女二人挣钱不易,就免了你们的钱粮!”

郭二杆一听,骂道:“妈的,那老头不厚道,这金团主主动免了人家的钱粮,挺仗义啊!老头背后说人家坏话,不厚道!”

却听秦氏哭喊道:“恳请团主把巧儿放出来,老身回去,一定想办法还上团主的银子。”

团丁骂道:“不要在团主的门口哭丧,晦气!你个不识抬举的老东西,不是都跟你说了吗,我家团主免了你的钱粮,你家巧儿进堡子服侍我家团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