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焚清(猴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礼毕,周宪章退出老太太的房间,来到客厅里,把冯国璋叫了来,在冯国璋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冯国璋点头,转身进了老太太的房间。周宪章则是坐在堂屋里,等着冯国璋。

半个时辰后,冯国璋走了出来,向周宪章说道:“大哥,老太太答应了。”

“巧儿呢?”

“她一直坐在老太太身边,没说话。”

“没说话就好!”周宪章点头。

“大哥,只是有一样不妥。”冯国璋低声说道:“那晋大人那里,总得事先有个交待,你知道的,那老头儿待你如亲生父亲,他又把礼节看得极重,这么大的事,总得先知会他一声,要不然,这老头要是翻了脸,这事就不好办了。”

“所以说,我叫你帮我做这件事,麻烦你连夜动身,回京找我恩师,把这事的前后经过万万本本告诉他老人家,请他老人家无论如何,要成全我这个徒儿,在太后面前不要说漏了嘴。”

“好说,我这就走。”冯国璋说道,转身出了堂屋。

周宪章这才真起身来,冲着老太太的房间躬身说道:“妈,早点休息吧。”

里面传来老太太的声音:“宪章啊,你也早点回去休息吧,这大老远的,不容易啊。”

“宪章告退。”周宪章走了两步,又冲着里面说道:“巧儿,我走了。”

里面没有回答。

周宪章不放心,又叫了一声:“巧儿,我真的走了。”

“要走就走,没人拦着你!”巧儿的声音不高不低。

周宪章一声轻叹,出了堂屋。

第二天早上五点,周宪章起床,穿戴起朝廷的三品朝服,率领众军官,前往望chūn楼,迎接钦差大臣,端郡王载漪。

这些天来,载漪过得是神仙rì子。本来,罗鸣芳给他安排在平壤城的王城,那里原本是朝鲜国王的行宫,符合大清国端郡王的身份,可这位王爷自从进了望chūn楼,就不想出来了。望chūn楼变成了钦差大臣的驻地,很是不雅。

这不,周宪章觐见钦差大臣的仪式,也不得不在望chūn楼举行。

载漪正躺在绣罗被李,搂着两个女人呼呼大睡。房门突然开了,周宪章带着众位将昂然而入,冲着绣床上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高声说道:“卑职周宪章,迎接王爷来迟,万望王爷恕罪!”

众将校同声高呼:“恭迎王爷!”

载漪惊得一身哆嗦,睁开了眼睛,却见满屋子全是全副武装的将校,吓得一骨碌爬了起来,光着身子大叫:“你你你们要干什么!”

身旁的两个女人也是两声尖叫,**着身子伏在载漪的身边。

忽听“噗”的一声,一道刺眼的光芒闪过。载漪吓得抱着头:“饶命,饶命啊!”

周宪章厉声喝道:“这是谁?怎么能在卧室里照相!请尊重公民的**!”

只见将校群里,走出一个身穿皮衣马裤,手持照相机的年青女子。那女子留着波浪发型,穿着西化,身材高挑,面sè红润,冲着周宪章说道:“周总兵,请尊重记者的采访权!”

周宪章点点头:“原来是赵寒女士!赵女士,这就是你的不对了,端郡王正在休息,你擅自跑进来,打扰王爷休息不说,还拍摄不雅照,这要是流传出去,王爷的脸面何在,朝廷的尊严何在!”

那名叫赵寒的女子皱眉:“周总兵,话不能这么说!我是记者,记者就应该深入一线,采访第一手新闻素材!今天,全体章军将士迎接端郡王,这是一个重大新闻,我当然不能错过!你说要保护公民**,那你们怎么可以闯进王爷的卧室?”

“这个……”周宪章慌忙说道:“端郡王清正爱民,高瞻远瞩,是我大清国第一贤王!端郡王亲自莅临平壤视察指导工作,我周宪章本应该迎出三十里。只是,这几天我在元山公干,礼数上没有尽到,所以,今天一大早,率众人亲在来到王爷的卧室中迎接,相当于迎出三十里。”

周宪章说者,冲着床上赤。身裸。体的载漪鞠躬:“卑职虽然唐突,可也是卑职们的一番心意啊!万望王爷海涵。”

载漪惊魂未定,指着赵寒问道:“她她她是谁?”

周宪章躬身说道:“这位赵寒女士,是上海《申报》的记者。这些天在平壤采访章军,听说王爷驾临关心章军,赵女士作为一位有责任心的记者,亲自前来采访。赵女士说了,王爷贵为天潢贵胄,不惧艰险,亲临战地,这种忘我jīng神,值得大清国全体百姓学习!所以,赵女士一定要亲自前来,把王爷勤政爱民的事迹记录下来,在《申报》上发表!号召全国人民向王爷学习!”

周宪章离开平壤前往扎兰屯之前,《申报》就致电平壤,请求派记者前来采访。

十九世纪末期,新闻事业在大清国刚刚起步,在这之前,大清国只有朝廷的邸报,且只传达于官员中,与平民百姓的生活无关。随着西方事务逐渐引见,报纸这个新生事物也在中国扎了根。

平心而论,十九世纪末期报纸刚刚登陆大清国的时候,大清国对报纸的态度还是相当宽容的。这有两个原因,第一,大部分率先创办的报刊都有洋人背景,或者,干脆就是洋人投资的,大清国地方官员一般不敢得罪洋人。第二,报纸是个新鲜事物,大清国的统治者不清楚报纸的功能和作用,他们更搞不明白,报纸可以引导民众舆论,形成巨大的煽动力。

进入二十世纪后,朝廷才搞明白报纸的煽动作用,以后再逐渐加强了报禁。

所以说,在报纸出现的初期,大清国的新闻环境相当宽松。上至军国大事,下至平民百姓的家长里短,报纸都可以随意评论。

申报是当时大清国的第一大报,其总部在上海洋人的租借里,又有英国人入股,其影响力十分巨大,甚至可以远达英国伦敦。

赵寒年岁不大,只有二十五岁,但却是《申报》的一位王牌记者,其家族本是英国华侨,赵寒从小随父母去了伦敦,毕业于剑桥大学新闻系,事实上,她已经是一位全盘西化的女xìng,讲一口纯正的英式英语,穿着打扮行为举止全都是英国式的,不过,她又据有东方美女特有的娇美,被称为“东方公主”。

第239章专访

大学毕业后,因为家庭的原因,赵寒随父母回到了上海,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到《申报》应聘。总编对赵寒这位中西结合的美女大为赞赏,二话没说,就把赵寒收入帐下。

赵寒不负众望,在《申报》干得如鱼得水,很快就成了一方知名记者。

清rì战争爆发后,《申报》向朝廷申请在清军中派驻随军记者,这本来是现代战争的惯例,为了鼓舞国民士气,树立国际形象,在对外战争中,各国zhèngfǔ都会选派随军记者。可是,刚刚才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大清国朝廷,完全不了解新闻战线的巨大作用,对于随军记者却是持否定态度,大清国以军事行动涉及机密为由,拒绝了申报的申请。

这就形成了一个尴尬的局面,大清国的报刊,却不得不从外国报刊上转载清军的新闻。

在新闻战线上,大清国处处被动。

然而,大清国朝廷仍然执迷不悟,拒绝记者随军。

周宪章率章军收复平壤后,《申报》再也坐不住了。这是大清国的一个震惊世界的胜利,然而,讽刺的是,如此重大的胜利,大清国的报刊反倒没有第一手报道,这让《申报》很是没有面子。

于是,《申报》打了一个擦边球——朝鲜不是大清国的领土范围,章军不是大清国正规编制的军队,《申报》向朝鲜派出记者,并不违反大清国的法律。

就这样,《申报》的王牌记者赵寒,被派到了平壤。

赵寒赶到平壤的时候,周宪章已经离开平壤前往扎兰屯。不过,周宪章临行前,叮嘱罗鸣芳要热情接待这位号称“东方公主”的美女记者,周宪章很清楚,新闻舆论据有巨大的力量。

罗鸣芳按照周宪章的嘱咐,为赵寒提供了一切采访方便。赵寒因此获得了大量第一手素材,发回上海,在申报上发表,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章军在朝鲜的事迹广为流传。

不过,因为没见到章军统帅周宪章,这让赵寒很是遗憾。周宪章在朝鲜赶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可是,直到现在,老百姓都不知道他长得什么样,作为全国第一大报刊的记者,千里迢迢来到平壤,连一个专访都没搞到,赵寒的平壤之行,无论如何算不得成功。

所以,赵寒呆在平壤,等着周宪章回来。

结果,周宪章没等到,等来了一个整rì只知道吃喝piáo赌的端郡王。

端郡王载漪在平壤的所作所为,让赵寒极为气愤,暗地里整了不少载漪的材料,不过,她也知道,要报道端郡王,没有确凿的第一手材料是不行的!否则,朝廷会说她诽谤。

周宪章回到平壤后,给老太太请安后,就去面见了赵寒。

赵寒见到周宪章,马上就要进行专访,却被周宪章拒绝了。

周宪章提出,要专访可以,但首先要专访端郡王!周宪章说的很客气,声称自己是一介武夫,有王爷在这里,不敢占先,请赵女士理解。

然后,周宪章向赵寒说明了采访端郡王的详细计划——在望chūn楼里现场采访!

赵寒是何等聪明之人,一听周宪章这个计划,就知道,周宪章这是要借她的手,给端郡王下套子!

赵寒心头有气。原以为周宪章是一位大英雄,在赵寒这位东方公主的心目中,但凡大英雄都应该是相貌英俊、品德高尚、温文尔雅,光明磊落。搞了半天,这个周宪章肚子里尽是些花花肠子!竟然把一位大牌美女记者当枪使!

赵寒断然拒绝了周宪章的要求。

周宪章却也不急,耐心细致地做起了赵寒的思想工作。周宪章告诉赵寒现场采访端郡王的三大理由:

第一,端郡王载漪是如今太后老佛爷的第一宠臣,权势熏天,一言九鼎,西方大牌记者们哭着喊着要采访他,都没有机会,作为一名有理想有抱负的记者,机会摆在面前,岂能丢掉!要是端郡王回了běijīng,躲进深宫大院里,再想采访他,他就是难于上青天了!

第二,作为交换条件,周宪章向赵寒承诺,一旦参访完端郡王,马上接受赵寒的独家专访,而且,周宪章郑重声明,本人只接受赵寒女士的采访,不接受其他任何记者采访,哪怕是时代周刊!

第三,如果赵女士不采访端郡王,那么,赵女士的采访工作,到此为止,周宪章马上命人连夜将赵女士送回大清国,从此,章军与《申报》一刀两断,再无瓜葛!

周宪章所说的前面两大理由,让赵寒心痒难忍。任何一个记者,都不会轻易放弃这么好的采访机会。不过,周宪章所说的第三个理由,纯属威胁,东方公主赵寒不吃这一套!

于是,赵寒使出了杀手锏!

赵寒告诉周宪章,她已经完全掌握了章军官兵开窑子败坏社会风气的详尽事实!周宪章身为章军统帅,在这件事上,不仅不加以制止,而且出谋划策,亲自策划实施,周宪章这个道貌岸然的大英雄,其实是个男老鸨!赵寒jǐng告周宪章,如果不接受她的专访,她就在申报上发表这个新闻,让周宪章名誉扫地!

双方唇枪舌战,你来我往,最后,双方经过和平协商,各让一步,赵寒答应前往望chūn楼实地采访端郡王,同时,不把章军开窑子的事公之于众,不过,作为交换条件,周宪章必须接受赵寒的专访,而且,必须正面回答赵寒的所有问题,包括私生活,不得隐瞒!

就这样,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