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焚清(猴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湖广总督张之洞同情维新变法,而且,与唐才常私交不错,黄遵宪希望张之洞能为唐才常提供庇护,同时,把这件事压下去。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自以为做的神不知鬼不觉,却还是让刘坤一知道了。

黄遵宪只得说道:“禀刘大人,绍兴知县的确是逮捕了唐才常,并移交到了我这里,经过审讯,唐才常与孙文并无来往,他在绍兴只是偶尔路遇官军抓捕革命党,被绍兴知县错抓了。就在今天早上,湖广总督张之洞张大人来信,说要唐才常去武汉做幕僚,卑职无奈,只得放他前去。”

刘坤一的嘴角,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冷笑:“黄大人,张之洞是湖广总督,只怕管不到上海地面上来吧!”

“下官不敢!”黄遵宪出了一身冷汗。

刘坤一微微点头:“也罢,既然是张之洞要这个人,那本官就不好过问了。不过,你衙门里关着的那两个革命党人,本官总可以过问一下吧!”

黄遵宪松了一口气,他早已认定,那两个名叫姚喜和郭大海的所谓的革命党人,不过是一场误会,两人摆明了,就是两个小毛贼而已。

“那是当然!”黄遵宪说道:“不知刘大人如何处置这两个人?”

“请黄大人把这两个人移送到我的行营里,我的行营就在淀山湖边。”

“下官遵命!”

……

紫禁城,颐和轩。

春日的阳光洒落庭院中,草木发出嫩芽,微风吹过,空气中荡漾着暖暖的嫩绿的气息。

八角琉璃井旁,珍妃他他拉氏和护国和硕格格敏绣相对而坐。

珍妃望着淡蓝色的井水,俊俏的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他死了,你那段心事,也该放下了!”

敏绣轻轻地点了点头。他知道,珍妃说的“他”以及“那段心事”,指的是什么。

那是一个女孩子永远说不出口的心事,那件事,曾经让她寝食难安,让她对那个肇事者恨之入骨,非要取了她的性命不可!

“可我怎么觉得,你还是没放下呢?”珍妃轻声说道。

敏绣的脸上,腾起一层淡淡的哀怨。

他是个登徒子,他看了她的身体,坏了她的名节!这种人,早就应该是死有余辜!可是,当周宪章的死讯传来,敏绣的心中,却是如刀割一般!

她已经和袁克定订婚了,作为皇家的格格,订婚之后,就没有退婚的道理。否则,皇家的面子往哪里搁!所以说,她等于就是袁家的人了!作为袁家的媳妇,不应该再为一个不相干的男人感到难过!

“他是一个好人!”敏绣很是无助。

“你说的不错。”珍妃叹道:“大清国容不下一个好人!”

敏绣心中一惊,望着珍妃,喃喃说道:“你是说……”

“我什么都没说!”珍妃轻声说道:“园子里的水很深!”

两个女人怔怔地望着八角琉璃井里静静的井水。

那井水深不可测,就象紫禁城外的颐和园一般,太后住在那里,她决定着大清国每一个人的生死,包括周宪章!

两个人都知道,周宪章死的不明不白!

“他死的冤!”敏绣咬着嘴唇,低声说道:“皇上难道就一点都不知道吗?”

一说到皇上,轮到珍妃哀叹了。

珍妃从冷宫回到这颐和轩,也不过才一个多月的时间。

这一个多月,珍妃尝遍了人间的世态炎凉和老天爷的翻云覆雨。

在冷宫,她就是一个待死之人,进了冷宫的人,不仅要死,而且,死得纪委凄惨。宫人们,从小厮到大太监,谁都对她冷眼相待。当她走出冷宫的时候,还是这些人,对她的态度,马上就换了一副面孔。那殷勤献媚,和以往的冷眼相待,同样的自然,毫无做作的痕迹!宫人们早就习惯了这种翻云覆雨,他们的面孔也习惯了按照主子的境地,而瞬息万变。

这是宫庭里的游戏,就连皇上,也习惯了这种游戏。

当珍妃走出冷宫的时候,皇上的脸上,又是惊喜又是愧疚,那几天里,皇上整天守在她的身边,对她嘘寒问暖,就象是久别的夫妻一般。那个时候,皇上的确是在表达愧疚。

然而,珍妃永远忘不了,当她被太后打入冷宫的时候,当她被太监们拉走的时候,皇上那一张冷酷无情的脸。

那张冰冷的脸冻结了珍妃的心,再也难以溶化。

可是,他毕竟是皇上,皇上的女人很多,他能够花上三天时间守着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就应该知足了!

珍妃不能抱怨,皇上和太后给予的一切,都是皇恩,哪怕是死亡!

“他不知道!他也不想知道!”珍妃轻声说道:“一个臣子死了,和一个女人被打入冷宫,其实都是一回事,不能指望皇上为这个人悲痛三天以上,他是皇上啊。他只知道向太后感恩!”

“向太后感恩?”敏绣冷笑:“太后把你打入了冷宫,差点让他驾崩,他还要感恩?”

珍妃笑道:“可太后把我放出了冷宫,又让皇上亲政。这不是天大的恩德吗?”

敏绣咬牙说道:“救你出了冷宫的,不是太后,而是周宪章!”

珍妃心头哀叹,周宪章岂止是把她救出了冷宫,如果不是周宪章死守旅顺,就连皇上,恐怕也早已“驾崩”了!

周宪章救了她,也救了皇上,救了整个朝廷!

在得到周宪章的死讯后,珍妃曾经不止一次提醒光绪皇帝,周宪章的死大有蹊跷,别的不说,周宪章死了,最大的受益者是太后,而最大的输家是皇上,就凭这点,他的死就值得怀疑。

然而,仅仅才过了一个月,皇上就忘记了周宪章!

这也难怪,皇上惦记周宪章,是因为周宪章手里握着一支章军,这支军队,可以为皇上撑腰。

而现在,为皇上撑腰的人,大有人在。外有皇叔那哈五、罗鸣芳在天津掌军,内有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在朝内支撑,这些人要求皇上乾坤独断。

维新派似乎已经成了气候,从朝廷到地方,一大批官员都站在了维新派的立场上。这让皇上底气很足!

皇上以为,有了康有为梁启超这些书生摇旗呐喊,他的皇位就稳固了!

所以,不管周宪章死因如何,皇上都大可不必为此挂怀。

然而,珍妃很清楚,维新派并不可靠!

他们只是一群书生,常言道,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做后盾,任何人都坐不稳皇位!这一点,慈禧太后极为清醒,她通过袁世凯和叶志超,掌握了两支大清国最为精锐的部队。相比这两支军队,那哈五那点人马,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有人说皇恩浩荡,可珍妃很清楚,皇上薄情寡义!

珍妃摇头不语。

第094章失而复得的怀表

“皇上到!”一个太监高声呼喝。

光绪皇帝脸sèyīn沉,沿着长廊,大步走了过来。

“给皇上请安。”珍妃和敏绣慌忙起身,跪倒在地。

“敏绣也来了。”光绪皇帝冷冷说道:“都起来吧。”

“谢皇上。”珍妃和敏绣站起身来,垂手而立。

太监抬过一张椅子,光绪皇帝一屁股坐在椅子里,厉声说道:“珍妃,你哥哥志锐说康有为维新变法,要朕重用他,翁同龢也口口声声说什么维新变法保皇护国!你也整天劝我重用他们,可是,这些维新派竟然和革命党人暗通往来!他们哪里是要变法,他们是要我祖宗的江山!”

“皇上何出此言?”珍妃缓缓说道,她早已经习惯了光绪皇帝这种一惊一乍,喜怒行于sè,这是皇帝的大忌,可是,这位皇帝偏偏就改不了这个毛病。

“维新派的唐才常,与孙文暗通往来!”光绪狠狠说道:“可恨的是,黄遵宪竟然放走了这个唐才常!这是我大清国的天下,乱臣贼子能跑到哪里去,朕已经命湖广总督张之洞,立即逮捕唐才常,等拿住了孙文,一并正法!这个黄遵宪,还有那些维新派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朕打算……”

“皇上!”敏绣厉声说道:“唐才常这个人我听说过,他是有些呆气,与孙文暗中往来之事,我不敢妄加猜测。不过,就因为一个唐才常,皇上就否定了全部的维新派,这恐怕不妥!皇上,别的人我不知道,那黄遵宪可是我大清国的栋梁之材啊,此人文韬武略,对我大清忠心耿耿,皇上就因为一个唐才常,就要拿办黄遵宪,天下人该如何评论皇上啊!”

光绪皇帝冷笑:“敏绣,太后给你指定了一桩好姻缘,你就跟着太后就是了,跑到我这里来胡说些什么!你难道不知道,这些维新派与孙文互通声气,这是要造反!”

“皇上!”敏绣气得脸sè发青,眼泪在眼眶里乱转。那桩婚姻,敏绣从心底里不乐意,可太后的懿旨,谁敢不从。可她这个皇帝哥哥,不仅不体谅她这个妹妹,反倒说风凉话!敏绣觉得心寒。

“皇上明鉴!”珍妃说道:“皇上,维新派如果要造反,他们何必与孙文联合。维新派声势浩大,从朝廷到地方,都是他们的人。而孙文亡命外海,在国内毫无根基,他根本就不成气候!他完全就没有和维新派合作的本钱!皇上,维新派主张保皇护国,主张皇上乾坤独断,如果维新派失败了,最大的受益者是谁,皇上应该想一想啊!”

光绪皇帝顿时出了一身冷汗,珍妃这几句话,可谓是一语中的!维新派垮了,最大的受益者是太后老佛爷!

没有了周宪章,皇帝能够凭依的,就是维新派这些书生了!

如果维新派再垮了,皇帝就彻底成了孤家寡人。

光绪擦了擦冷汗,急忙说道:“爱妃和皇妹说的有理,朕差点又上了他们的当!这肯定是端郡王那些人搬弄是非,要整垮维新变法大业!康有为他们是我大清国的忠臣!”

珍妃暗暗叹息,这个皇帝的耳朵,软得出奇。刚才还是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要整治维新派,这一转眼,维新派又成了大清国的忠臣。

光绪急急起身:“我得赶快命张之洞,放了唐才常,这个唐才常是欧阳中皓先生的高徒,怎么会是革命党呢!”

“皇上明鉴!”珍妃和敏绣起身。

一个小太监急急走了过来,跪倒说道:“皇上,太后身边的崔总管来了,说有事要见珍妃娘娘。”

“崔玉贵这个狗东西!仗着有太后撑腰,从来不把朕放在眼里,李莲英还知道点规矩,这个狗东西一点规矩都没有!”光绪恨恨骂道。

“皇上,既然是太后老佛爷派来的人,还是客气一点的好。”珍妃轻声说道。

“叫他来,我倒要看看,他要干什么!”光绪喝道。

不一会儿,崔玉贵来到了颐和轩,向光绪皇帝跪下:“奴才给皇帝请安。”

“太后老佛爷派你来,必有大事。”光绪冷冷说道。

“禀皇上,也不是什么大事。”崔玉贵跪在地上,不敢起身:“前两天上海道黄遵宪拿住一个偷盗宫中禁物的江洋大盗,搜得宫中违禁品一件,黄遵宪把东西送到了宫中,太后的意思,那江洋大盗盗得这宫中之物,宫中必然有人做内应,应该顺藤摸瓜,拿住宫中的家贼。奇怪的是,这明明就是宫中之物,可查来查去,却查不出这件东西的出处,所以,太后命奴才把这件东西拿给珍妃娘娘瞧一瞧。”

光绪怒道:“崔总管,你是说,珍妃是内贼!”

“奴才不敢!”崔玉贵说道:“这是太后的懿旨,奴才只是传个话!”

“放屁!”光绪大怒:“给我滚回去!”

珍妃急忙说道:“皇上,只是太后的意思,你何必和一个奴才生气,还是让他把东西拿出来,让臣妾看一看,也许臣妾认得,也好有个线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