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焚清(猴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隔岸观火的近卫师团,却无尺寸之功。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建功立业加官进爵。

于是,当日军踏上辽东攻陷旅顺的时候,近卫师团加紧了台湾作战的备战。他们通过军部向内阁施压,要求以军事行动解决台湾。

而此时,以伊藤博文的内阁坚持台湾政治解决的方针,即通过山东战役迫使清廷签署城下之盟,割让台湾给日本,从而达到兵不血刃夺取台湾的目的。

伊藤博文的主张,得到了明治天皇的支持。在大本营,尽管主战派甚嚣尘上,但碍于天皇,却也无可奈何。

然而,战争后期,周宪章率领章军攻克旅顺,打乱了日本的作战部署,战局逐渐朝着对日军不利的方向发展,日军很有可能在中国战场上一无所获。大本营内部,以武力夺取台湾的呼声再次响起。

在这种背景下,大本营终于决定,组建南方作战集群,从近卫师团中抽调三个大队,一个山炮中队,以及辅助兵种,组成一个独立混成旅团,以比志岛义辉为司令官,辅以数艘巡洋舰和运兵船,向澎湖列岛发起攻击。

澎湖清军势单力薄,装备低劣,士气不振。而日军独立混成旅团则是武装到了牙齿,这支部队的火力装备,甚至超过了德国陆军的同建制部队,而且,独立混成旅团早就憋足了劲,士气高昂。他们在里正角西海岸强行登陆,仅仅以1人阵亡、10人受伤的代价,就取得了登陆成功,4天后,日军攻陷澎湖重镇妈宫城,宣布占领澎湖。

历来攻取台湾,必先取澎湖,澎湖丢失,台湾门户洞开。

比志岛旅团一战得手,气焰大盛,澎湖清军的迅速崩溃,使得独立混成旅团的官兵们相信,夺取台湾是一场赢取功名的美差,他们甚至不用担心伤亡,官兵们求战心切。

清日停战协议达成后,清廷决定放弃台湾,派出李经芳与前往福建,准备与日本方面完成台湾的和平交渡。然而,求战心切的独立混成旅团,竟然以路途遥远,没有得到停战的命令为由,迅速展开了对台湾基隆的登陆作战!日本战舰逼近基隆港,随时准备发起登陆作战。他们担心,一旦台湾完成和平交渡,他们就失去了这个赢取战功的机会。

台湾情势危急,唐景崧决定一面加强北部沿海防线,一面向朝廷求救,希望朝廷派出援军,共同抵抗日军的进袭。

然而,援军没有盼到,却传来了朝廷正式割让台湾给日本的消息!

消息传来,唐景崧如同五雷轰顶!台湾岛内士绅情势汹汹,强烈反对台湾割让给日本。士绅们涌向巡抚衙门递交请愿书,要求唐景崧面奏朝廷,收回成命。刘永福率黑旗军在台南一带积极备战,准备抗击日军,台湾当地居民纷纷加入到黑旗军中。在京城赶考的台湾学子,也汇聚到总理大臣衙门泣血上书,恳请朝廷收回成命。

台湾军民不愿意归附日本,他们不愿意当亡国奴,唐景崧更不愿意看到自己成为台湾的末代巡抚,丢失祖宗的土地,那是要背一辈子骂名的!

然而,要想挽回局面,千难万难。

朝廷已经定下了割让台湾的国策,日本人的刺刀已经逼近了台北。此时,朝廷要是收回成命,宣布割让台湾的协议无效,日本人也可以以武力夺取台湾!

面对气势汹汹的日军,台湾的抵抗力量实在是太微弱了,而且,他们得不到任何援助,不论是军队还是粮饷。

但是,唐景崧还是想要试一试!毕竟,大清国还没有与日本正式签署交度协议,直到现在,台湾还是大清国的土地!

唐景崧挟幕僚丘蓬甲来到北京,来到总理衙门,求见总理衙门大臣荣禄,希望劝说荣禄上奏朝廷,收回成命,向台湾派出援军,与刘永福的部队,共同据守台湾。

然而,唐景崧在总理衙门吃了闭门羹,荣禄以各种理由百般推脱,就是不见他。

唐景崧却也有些骨气,荣禄躲着不见他,唐景崧干脆跑到了紫禁城,吵闹着要直接面见皇上!

割让台湾,光绪皇帝原本就觉心虚,可那是太后老佛爷的意思,皇帝也毫无办法,而且,协议已经生效,清廷也无法食言,更为恼火的是,清廷即便想要守住台湾,也是无兵可派。

刚刚经过了山东战役的清军,已经是精疲力尽,这一仗,清军侥幸与日军战成平手,将领们对于日军的强悍心有余悸,谁也不愿意远渡大海,去台湾和日本人交手,那不是往刀口上撞嘛!

唯一能打的章军,已经被朝廷肢解,章军统帅周宪章也死于非命,这支部队已经不存在了。

光绪皇帝倒是有心救援台湾,可军权掌握在太后的手里,皇帝能够调动的部队,只有那哈五的骁骑营,这是皇帝的私家军队,光绪皇帝指着那哈五给他撑腰,哪里舍得派到台湾去和日本人死磕。

所以,光绪皇帝见到唐景崧,那唐景崧口口声声要求朝廷出兵保住台湾,搞得光绪皇帝极为尴尬,可唐景崧也是一番忠心,皇帝不好申斥,只得耐着性子听着唐景崧的絮絮叨叨。

光绪皇帝打算等唐景崧说完了,再给他一个好言相劝,然后把他留在京城,在户部给他一个侍郎的职位,算是了结了这桩公案。

台湾已经是日本人的了。

哪里想到,这个唐景崧软硬不吃,竟然当着群臣的面,搬出圣祖皇帝来!

第112章血书

地球人都知道,台湾是圣祖康熙皇帝从郑氏子孙的手里夺回来的;那是圣祖的文治武功。光绪皇帝身为康熙大帝的子孙,却把台湾割让给了日本人,唐景崧这是拐弯抹角骂他是个败家子!

光绪皇帝气的脸色发白,浑身发抖。

总理衙门大臣荣禄匆匆进了养心殿,俯身说道:“皇上,李经芳来电。”

“什么事?”

“李经芳与日本台湾总督伊东佑亨在基隆港外的横滨丸上完成了台湾交渡仪式,日本正式接管台湾!”

气得发昏的光绪皇帝这才想起,他已经派遣驻日大使李经芳前往台湾,与日本方面交接台湾,今天,也就是西历1895年6月1日,是交渡日!

跪在地上的唐景崧一跃而起,冲到荣禄面前,指着荣禄的鼻子大喝:“胡说,台湾还在我大清国的手上,我唐景崧还是台湾巡抚,日本人凭什么接管台湾!他们哪里来的什么台湾总督!”

荣禄脸上清白不定:“唐大人,朝廷已有成命,还请唐大人以大局为重……”

唐景崧从袖笼里一把撤出一张白绫,双手铺开,面向光绪皇帝,高高举过头顶,嚎啕大哭:“皇上,这就是台湾子民的大局!”

群臣抬头望去,却又慌忙低下了头,谁也不敢正视唐景崧手里高高举起的白绫。

雪白的绫缎上,斑斑殷红的血迹——那是数千台湾军民的签名,每一个签名都是划破中指写下的血书!

鲜血刺得光绪皇帝睁不开眼睛!

大殿里鸦雀无声。

龙椅上的光绪帝如坐针毡,唐景崧手里的血书,把光绪皇帝逼到了死角上。

放弃台湾,他就成了康熙大帝的不肖子孙。然而,他又无力保卫台湾。

光绪皇帝可怜巴巴地扫视着群臣,希望有人出来替他说上几句。

然而,满大殿的大臣们纷纷沉默无言,这个时候,谁也不敢出头,他们知道,这个时候,谁要是出头,传出去,就成了出卖祖宗土地的汉奸卖国贼。

光绪皇帝把目光落到了李鸿章身上。

李鸿章心头一阵哀叹。

李经芳出发之前,李鸿章就曾经向光绪皇帝建议,朝廷收回成命,不要与日本人举行台湾交渡仪式,李鸿章的意思是,能拖就拖,实在拖不下去,再设法与法国人、英国人交涉,让台湾问题国际化复杂化。实在不行,就设法让法国或者英国插足台湾,决不能让日本人独占台湾。

然而,光绪皇帝不仅没有答应,反而严加申斥了李鸿章。

现在,光绪皇帝自食其果,被唐景崧逼得下不了台,却又要让李鸿章出来给他解围。李鸿章心头暗暗叹息:难怪朝中大臣都站在了慈禧太后那一边,皇帝实在是靠不住啊!

李鸿章只得缓缓说道:“唐大人……”

李鸿章还没来得及把话说出口,唐景崧一把把白绫摔到李鸿章怀里:“李中堂,李经芳是你的儿子,他出卖祖宗的基业,你就是主使!”

李鸿章脸色苍白,李经芳的确是他的义子,事实上,李鸿章不甘心让李经芳出面与日本人交接台湾,也是因为李经芳的身份。战场上,李鸿章的淮军、北洋水师接连吃败仗,谈判桌上,又是李鸿章的义子李经芳亲手把台湾交给了日本人,这个卖国贼的头衔,李鸿章是戴定了,想摘下来都不可能了!

其实,李经芳是被太后老佛爷逼去与日本人交接台湾,她这是要给李鸿章一点颜色看看!

战争后期,丁汝昌突然率北洋水师出海,与日本联合舰队展开对战,与旅顺的周宪章遥相呼应。以慈禧太后的精明,岂能看不出其中的端倪。那丁汝昌一向胆小怕事,借给他一万个胆子,也做不出这样的壮举。丁汝昌的背后是谁,慈禧太后一目了然!

太后老佛爷是要让李鸿章知道,他那点猫腻,躲不过太后的眼睛,太后能让你升天,也能让你下地狱!

如今的李鸿章,因为李经芳的缘故,坐实了卖国贼的名头,成了万人唾骂的众矢之的,太后老佛爷要想除掉他,只需要轻轻动一根手指头。

李鸿章心头绝望,一口气没接的上,眼前一黑,向后便倒,两个太监眼疾手快,冲上去把李鸿章扶出了养心殿。

光绪皇帝拂袖而起,不顾群臣,径直而去。

太监慌忙喊道:“散朝。”

众位大臣如蒙大赦,纷纷出了养心殿。

只剩下唐景崧一个人,面朝空空的龙椅,嚎啕大哭。

……

李鸿章被人抬回了贤良寺。

贤良寺是雍正朝大名鼎鼎的怡亲王允祥的王府,允祥死后,按照他的愿望,将府邸舍为寺庙,允祥死后谥贤,故名贤良寺。同治、光绪朝,贤良寺成了地方大员入京寄居之地。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能够入住贤良寺的,要么是德高望重退休老臣,要么是如日中天的朝廷重臣,入住贤良寺本身就是一种荣耀和权势的象征。

李鸿章每次进京,都住在贤良寺,按照他的说法,是向他的老师曾国藩致敬,因为,贤良寺也是当年曾国藩进京的寄居之地。不过,更为重要的理由是,他是向世人表明,李鸿章还没有失宠,他还是太后老佛爷信得过的人——待罪之人是没有资格住在这里的。

刚进了贤良寺的大门,李鸿章就醒了,从轿子里走了出来。

菊藕匆匆迎了上来:“父亲,您老人家……”她刚刚听说李鸿章晕倒在养心殿,急的差点也跟着晕过去,李鸿章年事已高,身体大不如前,菊藕害怕他有个什么闪失。

“我没事!”李鸿章的眼睛里露出两道精光:“佩伦回来了没有?”

“早上刚到,在书房里。”

李鸿章抬腿就往书房里走。

“父亲,您的身子……”

李鸿章也不理菊藕,大步而去。菊藕无奈,只得招呼两个老成的家人,匆匆跟在他的身后。

不一会,来到书房门口,张佩伦迎了出来。李鸿章回头说道:“菊藕,让下人们都走开,有你在就行了。”

菊藕只得支开了家人们。

三人进了书房,李鸿章与张佩伦翁婿二人相向而坐,菊藕小心地伺候在李鸿章身旁。

张佩伦小心问道:“小婿听说,岳父大人刚才在养心殿……”

“我没事,找到周宪章了吗?”李鸿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