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焚清(猴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他消耗力量,而且,革命党人陷在的力量也不足,在国内的力量基本上损耗殆尽,在日本的海外力量十分宝贵,如果消耗在了台湾,很不划算。

就连潇湘三女杰的内部,也发生了争论。葛芸好坚决要求去台湾,帮着周宪章打日本人,秋瑾则是坚决反对把有限的力量消耗在台湾,唐群英不表态。其实,唐群英内心深处,是想去台湾的,因为,台湾的前巡抚、后来的台湾民主国总统唐景崧,是唐群英的堂叔,唐景崧现在寓居上海,朝思暮想着要打回台湾去,唐群英心底里站在他堂叔一边,只是,在革命党人眼里,唐景崧是朝廷鹰犬,唐景崧也对革命党夫人嗤之以鼻,双方水火不容,唐群英只好把自己的想法压在心底。

最后,还是孙文拍板决定,派出一支一百多人的革命军前往台湾,对周宪章进行一种象征性的援助。孙文的理由是,革命党人可以借此进一步拉近与章军的关系,与章军建立起合作,从而,在未来的反清活动中,争取章军的支持。革命党人现有的实力过于弱小,没有自己的武装,要想推翻满清朝廷,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章军占领台湾,并对革命党人提供帮助,那么,推翻满清建立共和就有希望了。

孙文把这个任务,交给了秋瑾,秋瑾在上海与周宪章打过交道,有一定的感情基础。

既然孙文做了决定,秋瑾也不好反对。就这样,革命党人在日本秘密活动,从美国购置了一批军火,从留学生中招募了一百多人,秘密训练。准备前往台湾作战。

第194章旧事重提

樱桃俯首说道:“皇上,那件事是太后老佛爷压下去的,当初知道这件事的人并不多,而且,都是挂的上号的人。叶家父子是始作俑者,是叶焘从崔曝嘴里得知的,现在,叶焘和崔曝都死了,叶志超胆小怕事,他哪里敢旧事重提,那不是和太后老佛爷对着干吗?而且,格格的这桩婚事,是太后老佛爷定的,把那事说出去,那不是明着和太后老佛爷过不去吗?”

光绪来了精神:“有道理,说下去。”

“奴婢以为,有胆子把那是说出去的,只有一个人。”

“谁?”

“皇上,奴婢再不敢多言。”樱桃俯首说道。

六十九、

光绪一拍大腿:“好了!你不用说了,朕知道他是谁了!”光绪皇帝咬牙切齿:“这个老东西,还想着那事啊!朕心里明白!”

珍妃、敏绣也听明白了。

那个“老东西”不是别人,就是端郡王载漪。

端郡王载漪丢了北洋水师,吓得跑回去“大病一场”,好几天不敢出门,生怕慈禧太后治他的罪。

甲午战争后,大清国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变,原先在朝堂上一言九鼎的恭亲王奕忻,李鸿章、翁同龢这些元老们,离开了政治中心,载漪、刚毅、荣禄等满清新贵登上了朝堂。

权力斗争在这些满清亲贵中展开。

刚毅为人相对低调,在争斗中显得有些超脱,而载漪和荣禄的争斗则很有些火药味。载漪手里有叶志超的定武军,而荣禄则是依靠袁世凯的小站新军。

在不就前的争斗中,荣禄借助袁世凯的小站新军,挤占了拨给定武军的军费,定武军成了打酱油的,荣禄占得先机。不过,载漪也不是一无所得,太后老佛爷把北洋水师给了他。双方战平。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丁汝昌跑了,还拉走了整个北洋水师。

载漪不仅把大清国最强大的军队丢了,而且,丢失了北洋水师后,他的势力与荣禄相比,几乎是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

小站新军扩编为十个镇五万人,而定武军剩下三千人,还没了军饷。

如此一来,载漪要么被慈禧太后治罪,要么,就只能主动宣布退休,永远退出朝堂。

载漪岂能甘心。

于是,他躲在家里痛定思痛之后,想出一条“妙计”。

他知道,袁世凯做大,手里掌握着十个镇的精锐兵力驻扎天津,慈禧太后心里对袁世凯并不放心,所以,慈禧太后对袁家恩威并重,一则是通过载漪制约荣禄,二则,用敏绣这桩政治婚姻拉拢袁世凯。

如果载漪倒台,荣禄和袁世凯一方独大,这不是慈禧太后愿意看到的。

如果,袁克定与敏绣的这桩政治婚姻要是黄了,慈禧对袁世凯就不可能放手了。她必须想别的办法,制约袁世凯。

而要制约袁世凯,最为直接的办法,就是扩编定武军。因为,只有定武军是新军。

而要倚重定武军,慈禧太后就不能不重用载漪。只有载漪才能调动叶志超。

这一次,载漪打算破釜沉舟,下定决心,要搅黄了敏绣和袁克定这场政治联姻。

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还藏着一个更为深远的目标——把他的儿子溥儁推上皇帝的宝座。

甲午年间,慈禧太后就动过换皇帝的心思,把溥儁封为大阿哥准备登上帝位。曾几何时,光绪皇帝差点“被驾崩”。因为周宪章打赢了旅顺大战,率章军虎视朝廷,慈禧太后无奈,只得宣布皇帝龙体痊愈。

这件事本来就算过去了。可是,载漪却对这件事念念不忘。

他心里清楚,慈禧太后对光绪皇帝越来越不满意,总有一天,她还会把这件事再提出来,只是,下一个大阿哥,就不见得会是溥儁了。

要把溥儁推上帝位,载漪必须掌握实力!在朝堂上,他要盖过荣禄,在地方上,他要手握重兵!

搞砸了敏绣和袁克定的婚姻,对载漪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袁世凯很可能会因为这件事而失宠,那么他就只有两个选项,要么解甲归田,要么投靠新主子——这个新主子,应该就只能是载漪。

于是,载漪把敏绣在天津武备学堂洗澡的事,捅了出去,在世面上到处流传,一时间,敏绣成了坊间笑谈,袁克定也被人戏称为周宪章的接班人。

袁世凯是何等精明之人,一眼就看出其中的蹊跷。道理很简单,这件荒唐事到处流传,受益人只能是端郡王载漪。

袁世凯看不起载漪,他明白,载漪只是慈禧太后手里的一个玩偶而已,要说政治谋略,荣禄比载漪强百倍。袁世凯岂能把自己的身价性命寄托在载漪这个草包身上。

更何况,袁克定与敏绣的婚姻是太后老佛爷定的,袁世凯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向慈禧太后叫板。

所以,袁世凯装聋作哑,对满街的流言充耳不闻。他铁了心要把这桩婚姻坐实。

相对于权利和地位,人的一张脸算不得什么。

哪里想到,他的大公子袁克定却是个沉不住气的家伙。北京城里的百姓都把袁克定当笑话,这位大公子受不了了,整日牢骚满腹。

袁家在北京有府邸。袁世凯在小站练兵,多半时间都呆在天津,袁世凯为了培养他这位大公子,也让袁克定随军效命。袁克定跟在袁世凯身边,却也老实,不敢贸然发作。前些日子,袁世凯让袁克定回京城,给荣禄送礼,袁克定回到了京城,就被几个朋友拉出去喝酒,酒过三巡,也不知是哪个嘴上不把门的,说漏了嘴,提起了敏绣,这一下,把袁克定给惹毛了。

没有了袁世凯压着,袁克定这公子哥脾气就上来了,脑子一热,就在酒楼里摔了杯子,大声嚷嚷着坚决不给周宪章那狗东西当接班人!他那些朋友也都是些公子王孙,哪里懂得政治,纷纷叫好。袁克定也是乘着酒性,跑到了内务府,强烈要求退婚!

第191章义勇队

然而,革命党人虽然组建了队伍,但却无法把队伍运输到台湾去。台湾是战区,日本政府严禁民间船只前往台湾,西洋商船更不敢到台湾去自找晦气。正当革命党人束手无策的时候,唐才常带着一艘商船来到了日本。

维新派干将唐才常,是前台湾巡抚唐景菘的儿子。也是唐群英的堂哥,半年前,唐才常和孙文在上海闹的很不愉快,孙文要搞武装起义推翻皇权,唐才常要维新保皇,结果,两边都没捞着好去。孙文的革命军被清军全歼,唐才常在绍兴,被清军抓了俘虏。好在上海道台黄遵宪放了唐才常一马,把他交给了湖广总督张之洞。

张之洞听说唐才常和孙文搅在一起,心中很是恼怒。张之洞是维新派,但他不是保皇派,在光绪与慈禧太后之间,他更偏向于慈禧。而唐才常却是坚定的保皇党人,他甚至要求武力维护光绪的帝位。张之洞与唐才常本不是一路人,只是,大家都赞成维新变法,唐才常也是人才难得,所以,张之洞对唐才常虽然恼怒,可爱才心切,还是偷偷把他藏在了武汉。

唐景菘从台湾败退大陆,在上海当起了寓公,貌似清闲,可他无日无夜不想打回台湾去,只是自己势单力孤,难以成事。唐才常听说唐景菘回到了上海,马上赶到上海,父子两个一合计,决定组建人马,前往台湾参战。

唐景菘的想法是,在台湾,章军势力浩大,原本也不需要别人的援手,不过,如果章军真的赶走了日本人,那周宪章在台湾就是一枝独大了。唐景菘现在派一支人马过去参战,即便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但战争结束后,他在台湾也有说话的本钱。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参战。

唐才常原本有一支自立军,有一百多号人枪,实力不足。于是,他想到了孙文。

尽管,他与孙文的观念不和,不过,大家都是大清国朝廷里的叛逆者,此时,双方力量都很弱小,也需要互相帮助。于是,唐才常雇了一条商船,带着他的人马去了日本,与孙文联络。

双方一拍即合,两支人马合并,名为台湾义勇队。秋瑾为队长,唐才常为副队长,下辖两个小队,革命党人一个小队,自立军一个小队。

义勇队乘坐唐才常的商船秘密出海,前往台湾。

三天前,义勇队是嘉义附近登陆,向当地居民一打听,这才这知道,章军已经放弃了嘉义,主力在台南集结。

此时,日军发起了台南进攻战,按照乃木希典的命令,从彰化到台南,沿途日军收缩兵力据守据点和交通线,确保交通线畅通,把部队抽调出来,参加台南会战,所以,这个地域范围内,留下了巨大的空白,义勇队避开日军据守的交通线,迅速向台南穿插,在今天早上,到达了曾文溪一带。

义勇队的运气也是出奇的好,刚刚到了曾文溪,就碰上了附庸风雅的伏见宫贞爱亲王。这位亲王的脑子很有些问题,既然要附庸风雅,就彻底一点,别穿什么军服,应该打扮成文人墨客的样子,那才应景。可他不仅身穿军服,还穿着将军礼服,腰间还挂着玉质刀柄的佩刀,搞得十分高调。结果,藏在密林中的义勇队一眼就认出了他的身份。

秋瑾和唐才常到了台湾,一路上就在犯愁。秋瑾的想法是,既然来了,就得打出个名堂来,让周宪章欠革命党人的情,这样,今后,革命党人发动反清起义,章军从道义上,就得出手帮助革命党。唐才常的想法和秋瑾完全一样,也是想让章军欠维新派的情,今后帮助他保皇。只是,义勇队这支三百多人的部队,没什么实力,对于台湾战斗,恐怕起不了什么作用,帮不了章军什么忙,章军很可能对义勇队不领情。

冷不丁天上掉下伏见宫贞爱亲王这么个大馅饼,两个人都是喜出望外。抓了伏见宫,相当于歼灭了日军一个师团!章军再厉害,那也得对义勇队另眼相看。

于是,义勇队二话没说,冲上了上去,把伏见宫贞爱亲王连同他那帮文人墨客们,一股脑绑了起来,把个伏见宫如同抬猪一般抬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