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直保持高价的道理,那些东西早就可以大批量制造了。
而现在,一心想帮李世民分担些财政压力的长孙皇后,真的很缺钱。
毕竟,李世民此前已经公开的说了,今年后宫的用度,全部拨给百姓采购种苗了,朝廷不会再拨钱给后宫。
其实,后宫的收入是相当丰厚的,牧监署各司在孙享福的改革之后,已经能够源源不断的为后宫带来收入,每年五十万贯纯利润,只多不少。
除此之外,还有望江楼的分成,咸鱼豆酱作坊的分成,岭南生鲜挂瓜果生意的分成,这些收入加起来,一年有过百万贯的纯利润,总的算下来,可是比孙享福的收入都高出不少。
可为什么会缺钱呢?
因为李世民养着数量庞大的密卫,养着五千重甲的玄甲骑兵,还养着两代帝王的后宫,几十上百个主子,就得上千人来伺候,这开销可大的很。
外加去年关中大旱,他死命的掏腰包,赈济百姓,才导致了后宫账上财政枯竭。
“呵呵,夫君一早就料到,后宫的日子,恐怕不好过,所以,打算在渭南新城建一个琉璃工艺品作坊,其产出,就当是给临川公主的聘礼了,等作坊建立起来之后,娘娘可要派人去打理,夫君说,只要经营得当,一年营收百万贯,也不是没有可能。”
“一年营收百万贯的产业用来做聘礼?”
所有后宫的妃子此时都在内心里咆哮着,包括临川公主李孟姜的生母韦妃,这产业交给了长孙皇后,几年以后,等临川出嫁的时候,长孙皇后可未必会将它当做临川的陪嫁送出去。
听了虞秀儿这话,长孙皇后笑了,这次是真笑了,民间最高规格的嫁娶,也很难有超过百万贯的聘礼或陪嫁,即便是皇家嫁嫡公主,十万贯也顶了天,因为花费过大,朝臣会弹劾,更何况李孟姜只是一个妃子的女儿,而且,孙府给的,是可以一直赚钱的产业,一年一百万贯,假如临川公主十年以后跟孙得寿完婚,皇家那时候岂不是已经赚了一千万贯?
何人如此土豪?拿一千万贯做聘礼?
答案当然是善阳郡公孙正明了。
他这些钱是为自己亲弟弟花的,在他看来,弟弟即便是尚了公主,也不能让人瞧不起,钱给的多些,心意便重些,底气便足些,大唐的公主,就应该有一个强悍的夫君镇着。
虞秀儿是不能理解孙享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的,反正,她今天到后宫的这一趟走的很是长脸,各宫妃子对她的态度,可是平等相交,各种育儿经,不断的传授给她,倒是叫她学习了不少东西。
怀孕中的虞秀儿自然是不能跟着孙享福长途赶路到善阳去的,甚至,孙享福直接让她留在长安养胎,直到宝宝出世,在幸福村准备了三天之后,孙享福带着数百车这边已经用不上的了农具往善阳赶去。
每次赶路,都会有故事,这次也不例外,出了关中,看着沿路的百姓都还在用原始的耕作方法进行春耕,孙享福感觉,自己未来的路还有很长,三年时间,能让关中的百姓适应精耕细作,都算成功了,这样,再用五到八年的时间学习,他们差不多能够自己进行精耕细作,而要想让整个大唐的百姓都进入精耕细作,高产高收,只怕需要他用一辈子来努力。
三月中,孙享福终于回到还在一片残雪之中的善阳城,探望慰问了在火灾中死难的百姓和士兵的家属,再次追加了丰厚的抚恤之后,他立即就制定一套仓库管理执勤办法,其实,此前郭破已经弄了一套出来,他只是将规模更加扩大化,并且,将仓储地,分散成了几处,还增加了一个秘密仓储地。
另外,对于化雪之后的开垦,播种等事宜,也进行了任务分派,农耕知识宣讲,即刻开始。
考虑到善阳实际情况,李世民给孙享福派了好几个人手过来帮忙,其中还有原先在渔业司任职的熊庭中,张盛业等人,还在预期中,目前没有影子的几座郡级城池,也都派了主官过来,在那些城池没有建好之前,这些人先要跟着孙享福学政两年以上,现在嘛!当然是做孙享福的助手了。
知道孙享福属下缺文不缺武,所以,这次李世民派过来的,全部是文臣,而且,好几个都是今后的名臣,就拿褚遂良来说,他可是李世民的托孤重臣,再有如许敬宗,是在高宗朝做到宰相的人,而且,他还是坚定的民族融合派,他的女儿,就是嫁给了冯盎的儿子。
至于高季辅,张行成,宇文节等,后来可都是拜了相的人物,现在虽然这些人的官阶不显,但办事灵活干练,都是实干派的能臣。
最懂得用人的李世民,自然不会派一些跟他不是一条心的人来善阳膈应孙享福,这些人到了善阳之后,孙享福的政务工作顿时减轻了不少,甚至,他主要的任务,就是召集农户讲学,告诉他们用最简单,省事的方法来开垦田地。
不管孙享福给大家讲的是什么,李淳风反正是每堂课都要来听的,现在,数十名全国各地小有名气的大夫已经聚集到了善阳,他们或是道门出生,或是想学习孙思邈的医术,总之,在李淳风的忽悠下,决定留在善阳医学院了。
而被孙享福关照过,要重点建设的善阳医学院,也在经历过一个冬天之后,逐渐成型,后续的建设,可能还需要很久,主体的墙院大屋之类的基本建设完毕。
还别说,孙思邈是个闲不住的人,等第一批药材从各地运往善阳之后,他就开始免费为百姓看病了,正是因为有了他的医治,善阳城的游牧民族,对于汉人,又多了几分认同感,原来,他们伤寒发烧的时候,是不需要求神灵保佑的,只需要找到大夫,买几碗汤药吃下去,就能药到病除,这让那些最近生过病的突厥人,更加的不想离开善阳了。
救苦救难,永远是最容易得到民心的,有了医学院的入驻,免费就医的福利,这些已经逐渐在善阳住习惯了的人,已经不太想回到草原上过苦日子,所以,孙享福在进行善阳户籍大整编的时候,工作十分顺利。
很多牧民,在今年之后,将放下牧羊鞭,跟着汉民学习务工,更多家里牛羊本就不多的人,会成为善阳城的工人,最不济,也能成为善阳畜牧业的一名工人,或者,接受许多汉人家族的招聘,帮他们管理牛羊,草料等方面的工作,总之,孙享福就容不得善阳有无业游民,闲杂人等。
一百二十多万人的生产,生活安排,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总算被以孙享福为首的安北大都护府政务团队,理出了一个头绪。
四月中,草原上的积雪全部融化,冻土也开化出来了,善阳各工坊用一个冬天打造出来的农具,被孙享福分配到了善阳百姓的手上,所有领到了工具的青壮,在各级行政组织人员的带领下,向草原上的进发,北方大地的百万大农忙,终于要拉开大序幕了。
第303章 农忙伴随着斗争开始
和关中的直接种植熟田不同,关外需要先将草原开垦成田地,再种植,而这里的冬季长达六个月,大多数农作物生长的时间,又需要四个月以上,所以,真正用来开垦田地的时间,只有最初的一两个月,而且,开垦出来的新田,还不能种植小麦这类的作物,原因很简单,在大热天种下去的小麦,没有经过春化,产量不会高。
好在漫长的冬季里,大多数人没有闲着,世家子属下的农奴们,顽强的将村寨建立在了草原上,孙享福划分给他们的开渠任务,也基本完成,雪水融化之后,桑干河的河水很丰沛,不仅注满了这些新开的沟渠,还注满了孙享福规划出来的数十个大小不一的湖泊。
这些原本地势比较低洼的地方,一旦引水形成湖泊,不仅能够灌溉周边土地,还能开发成为产出较多的渔场,有全套农业规划的孙享福,当然不会放过这种产业。
整个北地在化雪之后进入开垦大军的人数高达百万,然而,分散下来之后,其实并不是很集中,善阳城依旧是以种花为主要产业,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还不到三十万亩,全部是军屯,安北大都护府目前有五万大军,这三十万亩田地产出的粮食,足够养活这五万人马,还会有不少结余。
从这方面,就可以体现出李世民跟孙享福的差异,孙享福管理属下,是巴不得每个部分都是盈利的,包括军队,李世民,则是干贴钱。所以,虽然孙享福赚的比李世民少,但却感觉他比李世民还有钱些。
人数过了百万,需要考虑的不是技术水平,而是组织能力,孙享福最先指导完军屯田地播种之后,便带着人马督导起了各地的开荒事业,世家子们的田地由他们自己管,孙享福要管的,是收拢过来,准备放弃放牧转为农耕的那些突厥人,在孙享福将他们编成农户之后,在定襄城往漠北的方向,给每户划了八十亩田。
这些人完全没有接触过农耕,连汉话也说不太好,空有一身力气,那么,孙享福就只能让他们做最简单的力气活了。
耕田,就是他们最先要学会的技术。
让孙享福比较意外的是,这些人看似很笨,但对于牲畜的操控,却是比汉人强,往往,一头牦牛到了他们手上,会变的很听话,所以,孙享福从关中带来的重犁都派上了用场,有了数量庞大的牦牛的加入农耕之中,整个耕田的速度都提升了不少。
草原上最不差的就是肥料,以往的时候,那些牛羊粪便都可以用来做牧民烧火做饭的燃料,现在,由于善阳全部采用了煤炭燃料,那些牛羊粪便被大量的囤积了起来,制作成了有机肥。
其实草原上的腐植层本就很厚,肥力足够,不过,为了让北地尽快的实现高产,孙享福仍然给新开出来的田地施用了有机肥,大不了到时多播些种就是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如果这个江湖的统治者,不期望这个江湖里的某些人物太和平的话,那么,总会有一些乱相形成的。
在孙享福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几大世家终于乱了起来,和谐共荣了数百的世家子,居然展开械斗了,而且,还死了不少人。
“什么情况?”
快马飞奔到定襄的无影儿口干舌燥,根本说不出话,将记录的情报一把递给了孙享福。
情报纸展开,孙享福看过之后,脸上的即无奈,又想笑。
“哎,看来这次不能当热闹看了。”
冲突的起因很简单,几大家用不正当的手段,大挖王氏种植香料田的熟手农户,以王旭的火爆性子,当然是不能忍的,于是,他的铁戟被派上了用场,各家派来挖人的家兵蟹将被他一通乱杀,总算控制住了局面。
但,死了属下的其余几家怎么可能就此罢休,几大公子联合一气,召集了数千家兵,冲击了王家的香料田,这些田地,可是刚播好种的熟田,被冲击之后,王氏损失巨大,于是,王旭敲响了聚兵鼓,怒火中烧的他要让其余各家知道,这关外之地,谁才是老大。
于是,一场规模达到过万人的厮杀在安北大都护府地界内展开了,比较知道孙享福意图的苏定方并没有立即带兵制止他们的行为,而是等他们打完之后,再出来收拾残局。
所以,现在,所有参与了械斗的那些家兵被关进了军营临时设置的大牢里。包括王旭和其它几家的嫡公子。
孙享福一边返程,一边在考虑着怎么将这事奏报到朝堂